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世界上最牛股票基金经理
扩展阅读
王捕头 2025-05-05 16:00:39
龙头股一览表 2025-05-05 15:52:00
看股票基金消息哪个app 2025-05-05 15:52:00

世界上最牛股票基金经理

发布时间: 2022-05-14 06:31:15

『壹』 最优秀基金经理前30名

最优秀基金经理前30名?最优秀基金经理前30名分别是:
王崇、林鹏、丘栋荣、刘彦春、张坤、雷鸣、谢治宇、萧楠、周蔚文、赵晓东、史博、刘苏、冯波、曹名长、杨明、傅友兴、饶晓鹏、桂跃强、伍旋、王克玉、王君正、杨鑫鑫、程洲、蔡目荣、董承非、朱少醒、蔡向阳、张慧、杨锐文。
这是通过对过去5年(2014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2日)的偏股型基金业绩的统计,筛选出了业绩最优秀的前30名基金经理。
(1)世界上最牛股票基金经理扩展阅读
据悉,此次评选最赚钱基金经理标准颇多:专业的教育背景、深厚的研究功底和良好的道德水准是现代优秀基金经理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过往可资考鉴的管理经验是对其从优秀到卓越的预判。
从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看,50强基金经理的人均任职为6.8年。其中5-8年从业经验的有41名,少壮派占据多数。10年以上从业者仅有王亚伟、石波、尚志民、肖华四人。其中最年轻者为榜单第37位管理南方成份精选和封闭式基金天元的基金经理陈键,以34岁入围;年龄最大者为阳光私募尚诚的掌门人肖华,今年46岁。

『贰』 目前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是谁阅历

何 震

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

经济学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海南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君安证券公司、广发证券公司工作。2002年8月加入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曾任广发聚富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

何震挂在嘴边的投资格言是“先胜而后求战”。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何震不止一次对记者提起,但自己具体怎么理解的,何震一直没有明说。“其实,就是做投资要先有自知之明。” 何震说,“我的短处是短线交易能力一般,也看不准大势。所以,我就踏踏实实地研究和选择企业,做长线。先搞清楚自己什么不能干,已经‘胜’在战之前了。”观察何震的持股,的确是“放长线钓大鱼”:上海机场、盐湖钾肥、贵州茅台三大重仓股,何震从年初攥到年底。

何震获得了冠军,但并没把原因说得含混玄机:“ 一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二是‘先胜而后求战’;三是适当考虑市场偏好。”

何震解释说,谁都说要坚持价值投资,可是,2005年市场波动不小,在市场逼近1000点时,恐慌出现了,动摇的人非常多,许多股票被市场“错杀了”。我们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借机买进我们认为值得投资的企业。泥沙俱下,谁值得投资?我们坚持看企业的商业模式,看盈利是否可以复制,看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清晰。看准了的,不管市场如何,我们都坚守。至于考虑偏好是指,当有两个企业发展状况很接近面临选择时,会适当考虑当时的市场热点在哪里。

何震在复旦大学读的研究生,爱打蓝球。说到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当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现在各种预测的差距太大了。”当然,仅仅提GDP增速,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变化才更值得关注。“2005年我一直看好消费品和资源垄断类企业,这两类企业2006年依然值得看好。”怎么听,都还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思路。

以“净值论英雄”对否?“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更科学?”何震说:“不是指标有问题,而是不应该只看短期表现,可以每年比净值啊。”所谓路遥知马力,这正是十大基金经理值得跟踪的原因所在。

去年12月30日,上海机场和贵州茅台走势出现放量阴线,面对基金年末“砸盘”之说,何震笑笑说:“名次相差大的,没必要;相差近的,即便想砸,可是流通盘那么大,能解决什么问题。长期看,基金的业绩与此关系太小了。”即便上述两只股票以阴线报收,何震依然稳获第一,他的说法不无依据。

『叁』 史上最强的12位债券基金经理

博时基金-过钧、易方达基金-王晓晨、鹏华基金-祝松、建信基金-黎颖芳、华安基金-苏玉平、工银瑞信基金-何秀红、中银基金-白洁、南方基金-孙鲁闽、景顺长城基金-万梦、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张雪、招商基金-马龙、民生加银基金-邱世磊。
拓展资料:
基金经理
1、每种基金均由一个经理或一组经理去负责决定该基金的组合和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是按照基金说明书的投资目标去选择,以及由该基金经理之投资策略去决定。
2、工作内容
(1)根据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投资战略,在研究部门研究报告的支持下,结合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投资时机的分析,拟定所管理基金的具体投资计划,包括:资产配置、行业配置、重仓个股投资方案;
(2)根据基金契约规定向研究发展部提出研究需求;
(3)走访上市公司,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对股票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
(4)构建投资组合,并在授权范围内可自主决策,不能自主决策的,要上报投资负责人和投资决策委员会批准后,再向中央交易室交易员下达交易指令。
3、工作要求
(1)知识要求:基金经理一般要求具有金融相关专业硕士以上教育背景,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过往一定规模资金的投资业绩。
(2)技能要求:基金经理需要有很强的数量分析和投资预测能力,能够在各式各样的投资项目中做出最具有升值空间和潜力的投资组合;还要有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压力承受力。
(3)经验要求:基金经理通常要求具有较长的证券从业经验,尤其具有投资方面的“实战经验”,即一定规模资金的过往投资业绩被视为能否出任基金经理的重要条件。
(4)职业素养:具有战略性思维、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国际化的眼光,前瞻的投资眼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怎么选择
(1)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基金经理的持续表现能力。有研究表明,在美国的基金经理排名上,收益率排名前十位的基金经理,在5年以后,没有一位还排在该榜单的前十位里面。纵观过去几年中国基金经理的排名,能持续排在前十的似乎只有王亚伟。
(2)其次,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收益。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分析基金经理时,要考虑基金为获得收益所承担的风险。最好的对比办法,就是考虑基金的信息比率。这一比率越高,则表明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收益越高,更值得信赖。
(3)第三,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研团队的一致性。只有用稳定的投资团队、持续一致的投资哲学获得持续卓越表现的投资经理,才值得托付。
(4)后,基金收取的费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市场越是有效,获得超额收益就越加困难,而基金的各种费用,对基金的收益率有着直接的拉低作用,万万不可忽略。
(5)总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基金经理这事儿,也直接关乎投资者的金钱利益,一定要慧眼识英雄,而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地就被一次偶然的卓越表现给欺骗了.

『肆』 管理700亿资金的基金经理林森离职,他在金融圈是个怎样的人

5月7日凌晨,易方达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表示,管理700亿资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林森离职。在股票行情反弹的2019年,林森曾用三成股票仓位跑赢许多高仓位基金经理。林森是今年以来继肖肖、董承非、周应波、赵诣之后又一离职的明星公募人士,这些离职的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大部分选择创办私募基金。


最为关键的是,当这只股票仓位极低的混合型基金,进入2019年这样股票行情回暖的市场,该基金所获得的正收益,也不亚于那些股票仓位高达70%、80%以上的基金产品。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安心回馈基金2019年内的投资收益为40.68%,领先于混合型基金32%的平均收益,大幅跑赢全市场所有基金22%的平均收益。令人惊奇的是,获得40.68%的这一年度收益易方达安心回馈基金,其截至2019年末的股票仓位仅有31%。

也就是说,在股票行情走强的2019年内,林森这位明星基金经理仅用了许多基金经理一半的股票仓位,就在全年业绩上战胜了股票高仓位的基金经理。业内人士认为,这从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基金经理在个股选择上具有极强的甄别判断能力,使其能以较低的股票仓位战胜高仓位基金。

回顾今年一季度的市场,林森在其基金报告中指出,从市场微观结构来看,2021年较为极端的分化行情导致权益市场在部分行业出现了一定的交易拥挤,这也导 致了一季度权益市场的大幅震荡。历史上看,通过分散投资能够在大部分市场环境中降低组合的波动性。但是一季度市场系统性下行的过程中,持仓的股票大都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调整。泛制造业的股票由于担忧原材料成本的上行,下跌幅度更加明显。

『伍』 基金经理人的美国十大

1、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公认的“股神”,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家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上涨了近50倍。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资界的超级巨星
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国人,生于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波士顿。
3、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资之父
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全球投资之父 、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2006年,他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
4、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维·多德(David Dodd) —— 价值投资之父
股市向来被人视为精英聚集之地,华尔街则是衡量一个人智慧与胆识的决定性场所。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讲述了他的人生事迹以及初入股市的辛酸过程。
5、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乔治·索罗斯: 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犹太人,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
6、约翰‧内夫(John Neff)——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
约翰·内夫
约翰·内夫(JohnNeff)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金融界专家会选哪一位资金管理人来管理他们的钱呢?一个很好的答案是:约翰‧内夫,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见经传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理财专家。他在投资界以外几乎是默默无闻,因为他处世低调而且毫不引人注目。但他确实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实际上,几个民意测验表明,他是资金管理人管理他们自己的钱的首选经理人。
7、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指数基金教父
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格尔(JohnBogle)固执地认为,基金管理人辛苦找寻的股市“钻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场指数。
8、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 Price) ——价值型基金传奇人物
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Price)价值型基金传奇人物。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1975年加入海涅证券(HeineSecurities),跟着海涅(MaxHeine)学习基金经理实务,1976年开始成为共同股份基金(MutualSharesFund)的基金经理人
9、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
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 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纵横全球金融市场的老虎管理基金以选股精准著称。1980年,罗伯逊以800万美元创立老虎基金,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报为32%,因而被视为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观对冲基金之一,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可谓并驾齐驱。
10、马克·墨比尔斯(Mark Mobius) —— 新兴市场投资教父
马克·默比乌斯(Mark Mobius,又译墨比尔斯),现任邓普顿资产管理公司主席,他管理了约200亿美元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默比乌斯于1987年加入邓普顿,当时的职位是邓普顿新兴市场基金总裁。

『陆』 最牛基金经理前十名

以2019年为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9年业绩排名前十位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涉及刘格菘、胡宜斌、刘辉、郭斐、郑巍山、王创练、蔡嵩松以及肖瑞瑾8位基金经理。

其中,刘格菘、胡宜斌、刘辉三位基金经理管理的5只基金在2019年的收益翻倍。

巧合的是,胡宜斌、刘辉、郭斐、郑巍山、王创练、蔡嵩松6位基金经理均有券商工作背景。

从投资风格来看,前述8位基金经理中,仅有银华内需精选的基金经理刘辉,以及共同管理诺安成长的两位基金经理王创练、蔡嵩松的投资风格为平衡型。

其余的刘格菘、胡宜斌、郭斐、郑巍山以及肖瑞瑾5位基金经理均为成长型。

科技股火热,成长型基金经理大胜或许也是必然表现。

2019年,郭斐管理的交银成长30、交银经济新动力(310328)两只基金的业绩分别为99.88%、99.78%,排名第6、7位。

(6)世界上最牛股票基金经理扩展阅读

2018年度十佳基金经理(排名不分先后)

1、肖祖星:众智基金,管理期货收益为33.34%;

2、罗山:广金美好,组合基金收益27.81%;

3、李靖:进化论资产,相对价值收益为28.58%;

4、司维:横琴均成资产,管理期货收益为43.56%;

5、文潇:弘源泰平资管,管理期货收益为25.70%;

6、杨文敏:潮金投资,股票策略收益为131.85%;

7、陈耀州:量道投资,管理期货收益为43.59%;

8、崔飒:御澜资产,股票策略收益为15.98%;

9、刘锡斌:广东宏锡基金,管理期货收益为14.14%;

10、王安琪:越秀鲲鹏,固定收益为10.58%。

『柒』 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每个人都知道炒股赚钱,所以股市上出现了各种行业的人。 不仅有散户和机构,还有民间募捐等。 与散户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资的名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六、树林广阔

2010年600万元的多棉持仓以3万元赚220倍到13亿元,2011年1亿元的空棉以1万元赚7亿元,被称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进入市场,损失7亿美元后,暂时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的“投资狂魔”是高甫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00亿美元。 他投资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芦”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佳股权管理基金。

八、裴国根

裴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立重阳投资,成为掌门人。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债市,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称他为“香港股神”。 1969年开始投资生活,以5000港元购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资产,创造了“40年附加值4万倍”的神话。 他主张“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遗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结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经的“私人计划”,被称为“宁波涨水停板敢死队”的队长,17岁时将3万市炒至40亿元,管理数百亿元资产的“骄傲群雄”。 遗憾的是,2015年操纵证券市场,涉嫌内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资神话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羡慕他们丰富的打扮吗? 股东如果想有他们那样独特的观点,就必须对股票市场有明确的认识,对经济和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

『捌』 在目前所有的基金经理中,你认为谁最优秀

基金经理有各式各样的,激进的,稳健的,平衡的,得看你的性格适合哪种风格的基金经理。如果短期的可以买单一主题的基金,比如诺安科技,银河科技,长城环保,澳银新能源这些经理像短跑名将一样爆发力惊人,但长期不稳定,比较像三年不发市,发市吃三年。还有一些稳健的,虽然爆发力不强,但波动幅度小很多,行情来了表现也较好,适合长期投资,比如兴全合润,兴全趋势,长城鼎益,易方达中小盘,富国天惠,交银双息等等。

自己慢慢去找,不要问别人,就算他告诉你答案了,买完之后亏了,那样也不好,建议自己去寻找。

『玖』 中国股市十大高手排名

中国投资界高手如云,只是他们行事低调,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如葛卫东、王亚伟等。
1、 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做期货,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2、 王亚伟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盘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3、 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4、 蒋菲 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5、 赵丹阳 赵丹阳,人称“私募教父”,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拓展资料:
1、 林广袤 “浓汤野人”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2、 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投资狂魔”,是高瓴资本的创建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他投资过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优秀股权管理基金。
3、 裘国根 裘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4、 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1969年开始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的资产,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主张“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于2015年2月去世。
5、 徐翔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