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叫大众政治
大众政治 的 反面 是 精英政治 或 毒裁 (谐音)政治
所谓大众政治, 就是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代表民意,是由民众的意见来决定的,不是由少数人来决定的。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和法规未必“科学”或“合理”,但代表着大多数民众的意见。
与大众政治相反, 精英政治是指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是由(少数)社会精英来制定的。
从理论上讲,精英政治 会比 大众政治更有效率 (没有很多人的参与),更科学(决策者有很好的专业知识)。从世界各国的具体实践经验来看, 精英政治确实效率很高,但是所制定的政策往往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至于毒裁 政治嘛,没有一个政府会承认自己是毒裁 政治的,而通常称自己是精英政治。
❷ 有关精英政治的资料
精英政治是最坏的政治。
第一,精英政治是打着民主旗号的反民主的政治。精英们根本看不起工农大众。在历史观上,他们坚信英雄创造历史。工农大众在他们眼中,只是最容易欺骗的投票机器。大选的时候,我用好话骗你的选票。大选后,还是我们一百多个议员操纵国家的政治。譬如,美国。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众反越战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结果如何?一直到美国政府精疲力竭,无力再战的时候,求助中国说服越南停止战争。没有中国的帮忙,美国政府会输得更惨!美国总统尼克松不远万里到北京拜谒毛泽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祈求毛泽东充当越战的调停人。再说,60年代美国黑人的人权运动,美国政府不是一直采取镇压的政策吗?那时候,美国政府怎么就不高喊人权了呢?反倒是毛泽东支持美国的黑人人权运动。这段历史,为什么当代人故意把它忘了?再说,2011年的美国人民“占领华尔街运动”,持续半年之久,美国政府不是一直置之不理吗?因为,美国的民主政治,说穿了就是精英政治,是二百多个议员和美国总统说了算。好了,到第二次大选,老百姓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民主、共和两党中选择。这两党其实就是一个党。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无奈,是美国选民的心理常态。
第二,精英政治是骗人的政治。政治人物往往是头号大骗子。譬如台湾的陈水扁。他本是个假台独分子,第一次选“总统”的时候,为了骗取中间选民的选票,把自己打扮成走中间路线的领导人。结果,一旦当选就以搞台独制造两岸紧张局势。到第二次选“总统”的时候,干脆就用两颗子弹骗选票了。而台湾的绿营民众和中间选民把一个政治骗子推上“总统”宝座干了八年。陈水扁除了贪腐还干了什么?
第三,精英政治是权贵资产阶级政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所谓自由主义精英们极力鼓吹精英政治。到今天,这股政治势力似乎起死回生了。他们视中国老百姓于无物,把自下而上的、贯彻群众路线的、渐进式的改革,视为民粹主义。他们不认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和改革的主体力量,不认为改革必须让普通大众受益,而认为改革这是少数精英的大事,只让少数人受益。用某些精英的话说,我们只为富人说话办事。因而,他们利用洋人,搞所谓的改革“顶层设计”,搞中国式的“休克疗法”,让中国人民大众用60余年积累的社会财富,像俄罗斯那样,一夜之间变成少数权贵和富人的私有财产。他们知道,这样做难度很大,所以他们这些自封的民主派却违背党的群众路线,违背基本的民主原则,不让人民大众参与改革,而只让他们少数精英动用国家权力去强制推行掠夺人民财富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只有一个结局:失败!
参考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d715a301013ps1.html
可以上去看看。
❸ 寡头政治与精英政治的区别
寡头政治与精英政治的区别
1、来源不同
寡头政治(oligarchy),通指由一小撮反动统治者操纵一切的政治制度。
精英政治是形成于20世纪上半期一直延续至今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统治理论,它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缘源流长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
2、适用范围概念不一
寡头政治不仅是在政府之事务中服从少数人之统治的政治,而且在任何团体,诸如一个教堂、工会、学校,或者任何其他机关中,由少数人所管治者,均可称为寡头政治。
精英政治指绝大多数群众始终是受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政权权力从来就集中于一小撮人之手,极少数政治精英掌握政权,统治绝大多数群众,讲的仅仅是一种政治体制。
3、性质不同
寡头政治通指由一小撮反动统治者操纵一切的政治制度。
精英政治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想,主张权力的分配应根据个人之才能与功绩。在这种体系内,个人的上位与进阶是基于其在该领域内的功绩和经考试检定的智慧天赋。
❹ 为什么说中国目前实际上是所谓的精英政治 看
我国属于精英政治,但是区别于西方的精英政治。我国精英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吸引各阶级各行业的精英人士加入来维持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一个年轻人要想从政,第一件事就是在大学时期入党,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从基层开始,一层一层向上。这种政治在现阶段的中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长期来看也会存在一定问题。
❺ 精英政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这个涉及到政治学的内容,精英政治是个政治理念(与暴民政治相对),具体你可以参照下面文章,总结起来不难:
影响:
精英政治关注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特性。早期的精英政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它把社会中的人分为精英与大众两种类型,并提供了“精英—大众”的两分法。
以大众政治者的角度而言,常认为精英政治者是蔑视大众的。甚至认为精英政治是一种蔑视、嘲笑,甚至是仇视普通大众,认为大众是一个无知、盲动而又自命不凡的群体的主张,而认为“奴隶”、“野蛮人”、“乌合之众”、“群畜”等名词是精英政治下的产物(这很可能是一种对精英政治的误会与偏见)。事实上,理想的精英政治其实具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关于知识的追求更是无止境的。真、善、美的全面成长应当是身为精英的使命。然而,精英政治却常成为既得利益者作为剥削、奴役中、下层阶级的借口,以致于使精英政治这个观念后来却成为“剥削者”、“敌视大众者”的代名词,但这样的认知都是具有阶级偏见的。
以人类历史而言,高度文明通常为上层精英所开启。因为上层精英通常不需担忧生存问题,而有余力去发展文化活动以致于高度的文化活动----文明。但这样的成果当然是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合作的结果。若无大众阶层提供生产服务,精英阶层根本没有余力来发展文明。由此可知,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存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样的明确二分法却是没有意义的。毕竟,一个人是否为精英(或大众阶层),这种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因为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既为无止境,就没有绝对的精英。但大众阶层却是可以明确界定的。若一个人没有“永恒性的体认(灵性、良知的体认)”、没有“成长的自觉”、不知行合一的去求知、求真,那这样的人就很有可能成为“无知者”。然而,缺乏上述体认的人在人类历史中却占多数(相对于精英、知识份子而言)。是以,这多数人就可称为“大众”。大众(mass)一词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被强调,这个字被强调是由于相对于资产阶级(常是一群“非”追求真、善、美,而为追求利益的少数垄断资源的人)的多数人的自觉。他们自觉与“主流文化”(他们认为这是以精英阶层的意志所建构的)、“剥削者”、“有钱人”不同,而提出的一种自我文化的强调。
精英政治者几乎普遍对民主政治抱有悲观政治情绪。在他们眼里,民主制是骗人的把戏,根本不会成功。由于刻意去迎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民主政治常常发展成为所谓的“暴民政治”,只有政治精英才是民主政治的堡垒,佑护民主免于暴民政治。
精英政治的兴起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精英政治倾向于将民主视为程序的作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民主与自由政治的结合,为当代西方宪政民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中,精英政治理论的影响已经超出其理论本身,在政治科学领域里有着重要地位。
实质:
精英政治的兴起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对大众民主兴起的保守态度,人们试图以精英政治来对抗大众民主的潮流。受到来自多元政治、社会政治等思潮的批判和挑战,精英政治在当代日趋衰落。晚近崛起的新精英政治则更多关注利益集团,试图在精英决策、精英统治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人们而常常使用“权力精英”、“社会精英”、“寡头”、“统治阶级”等概念来称呼精英。帕雷托在区分“精英统治”和“民众”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高度”和“素质”两个方面来定义精英;韦伯、熊彼特等人倾向于将精英视为民主政治的获胜者;拉斯维尔则试图以“高度”的概念作为定量地分析精英的标准。但时至今日,即使是精英政治者内部,精英的含义亦并不一致。
早期的精英政治有一种贵族倾向,把身份、地位、财产作为衡量精英的标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精英政治逐渐接受并融合了民主的某些要素,发展成为精英民主。精英政治民主否认古典民主理论中“人民主权”、“公意”、“共同福利”等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将民主视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程序,对民主采取工具政治的态度。这种程序民主的概念直接影响到达尔、亨廷顿等人的民主理论。
❻ 民主政治与精英政治是绝对对立的吗
当然不是绝对对立的。
民主政治的过程是民主过程,民主政治的结果应该是产生精英政治,更好体现民主政治的价值。
❼ 什么叫精英政治与其相对的,是什么
和精英政治相对的应该是民粹政治
举例来说,中国的科举考试,不管你出身多么贫寒,你只要熟读经书,文章写得好,照样可以当宰相。而在日本和朝鲜恐怕只有贵族才被允许。也就是说中国有这种民粹思想,中国的贵族概念和日本、西方的贵族概念都不太一样,中国的贵族是指皇帝的近亲,很少的一部分人,而在西方,贵族是一个社会层。从康有为和中国其他的知识分子的言论里边,看不到对老百姓的贬低。而在日本,福泽这些人的文章里,对老百姓的贬低是显而易见的,认为“绝对不能对那些愚蠢的老百姓客气”。当时就是“表扬政府,贬低人民”。这就是民粹政治和精英政治的区别。
精英政治就是说只有血统高贵,有身份有权势的人才能参与政治,排斥底层人参与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❽ 中国现今是不是精英政治
政治,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❾ 什么叫政治精英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有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阶级关系和人民内部的全局性关系。
(1)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是阶级关系,主要包括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等。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之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关系,但也要着眼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认识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质。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包括国家是什么?统治阶级如何利用国家进行统治?如何通过政权调节各阶级关系、各种政治关系?如何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去完成社会总政治任务等等。国家政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政治关系的存在和解决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和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里都是通过政权实现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归根到底仍然是政权问题。
(3)政治的根源是经济。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同时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反映人们的根本经济与物质利益,保障人们的经济与物质利益的实现。在阶级社会里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政治集中表现为本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全局性问题。
(4)政治活动是科学、艺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揭示了政治活动的客观规律性,是真正的政治科学。政治作为艺术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壮大自己,争取同盟者、打击敌人的艺术。它要求政治家掌握政治现象的规律性,分析政治形势,采取适当的战略和策略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
注:本答案为转载,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