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吴思科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吴思科

发布时间: 2021-06-01 14:43:23

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我想知道这个学校出过什么名人嘛

北京二外亚非语系日语专业———中国国委,前驻日大使馆馆长,外交部部长:王毅。

⑵ 北二外有哪些名人

周总理。

⑶ 吴思科的个人履历

吴思科,安徽人,中共党员,高级资深外交官, 中国知名外交家,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1971-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共和国大使馆学习员、职员
1973-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
1980-1981年 外交部亚非司随员
1981-1983年外交部办公厅秘书、二秘
1983-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大使馆二秘、一秘
1988-1991年 外交部亚非司中东事务处处长
1991-1993年 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
1993-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1996-2000年 外交部亚非司司长
2000-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3—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5---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国家联盟首任全权代表
2008—至今任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十一届政协全国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智囊机构】委员会委员
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副会长、
中国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副会长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兼中外能源合作智库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兼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副会长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咨询委员会首席专家
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外语学院荣誉教授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曾多次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交部长出国访问,足迹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中国同以色列国建交的全过程,并多次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团长、中国政府资深中东问题专家等身份参加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和地区会议。在开罗任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期间,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或成员出席了在利比亚锡尔特举行的非洲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在苏丹喀土穆举行的非洲联盟峰会和第18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以及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中东会议。作为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出席了于2010年3月27日在利比亚海滨城市苏尔特召开的第22届阿拉伯国家联盟峰会。

⑷ 颍上县第一中学的优秀校友


杨多良:男,现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政协主席。
王忠民:男,现任美国奥克拉何马大学动物学教授,主持发育遗传和基因组实验室,2001年选入美国名人录。
赵敏寿:男,现任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杂志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项,中国科学院自然学二等奖1项等,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于强:男,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吴思科:男,1971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曾先后在外交部任驻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大使馆一等秘书、公使衔参赞,在西亚北非司任过副司长、司长。2001年8月起出任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特命全权大使。
杨继刚:男,1970年到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工作,1984年起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中央新闻采编室任副主任、主任。1998年4月赴肯尼亚任新华社非州总分社社长,1999年11月被任命为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编辑。
郑钢:男,现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兼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烟台大学法律系兼职教授、山东省防伪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等

⑸ 中国政府对巴以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为什么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中方坚定支持巴以直接谈判
2010年10月15日 11:1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日前表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中方高度关注并坚定支持巴以直接谈判,对谈判当前面临的困难深为关切。

14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访问了巴勒斯坦,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巴以和谈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吴思科表示,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主张巴以双方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阿拉伯和平倡议”和“路线图”计划等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建立独立的、享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

吴思科说,中方高度关注并坚定支持巴以直接谈判,对谈判当前面临的困难深为关切。中方理解巴方在定居点问题上的主张,呼吁有关方面采取建设性措施,推动谈判向前发展。

吴思科表示,中方支持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进程,希望巴各派尽早通过对话与协商弥合分歧,达成和解。
为何 因为这是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 其国策也是不称霸 不战争不结盟和为贵的国策和主流观念么

⑹ 中国中东学会的理事成员

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和顾问名单
名誉会长:杨福昌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名)
顾 问:万 光 方德昭 刘 春 陈佩明 陆庭恩
周泽奎 张俊彦 张铁伟 赵国忠 彭树智
中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成员名单
会 长:杨 光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名)
副 会 长:王运泽 王铁铮 李绍先 朱威烈 肖 宪
余振贵 周 烈 张晓东 高秋福 潘 光
常务理事:丁诗传 王汉江 王京烈 王锁劳 冯佐库
米寿江 安惠侯 刘宝莱 刘登林 李伟建
李国富 李 荣 李援朝 杨兴礼 杨言洪
吴 磊 余建华 张 宏 张倩红 赵伟明
姚大学 徐 伟 徐 新 唐永胜 唐继赞
黄民兴 蒋忠瑜
秘 书 长:张晓东(兼)
副秘书长:殷罡 贾丽华 成 红
中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单位及个人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
1.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刘登林 蒋忠瑜 田端惠 陈 平 周云霞 伍书湖
2.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王运泽 冯佐库 贾 玲
3.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余振贵 夏米西丁·马木提 马忠杰 杨志波
4.新华社 高秋福 唐继赞 顾正龙 王连志 李红旗 包尔文 拱振喜 康兴平
5.人民日报社 刘水明 温 宪 王 南
6.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生俊 叶奕良 仲跻昆 陈嘉厚 徐哲平 藤惠珠 罗国章 王一丹 吴冰冰
7.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王锁劳 安维华 张振国 陈建民 马志学 钱雪梅 吴 强
8.中国人民大学 畅 征 闫 瑾 崔守军
9.北京外国语大学 周 烈 张 宏 国少华 薛庆国
10.中央民族大学 杨圣敏 胡振华 林松
11.国家宗教事务局 郭承真
12.中央党校 李援朝
13.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 李绍先 李 荣 陈双庆 唐志超 田文林
14.外交部
王昌义 郑达庸 黄 振 管子怀 李留根 安惠侯 吴珉珉 刘向华
华黎明 姚匡乙 孙必干 王世杰 吴思科 刘振堂 时延春
15.外交学院 宫少朋
16.亚非发展研究所 孙 鲲 徐 伟
17.世界知识出版社 李巨川
18.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倪 峰
19.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杨灏城 朱克柔 王 彤 毕健康
20.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 劳焕强
21.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刘 明
22.中国社科院宗教所 吴云贵 金宜久 周燮藩 王宇洁 王俊荣
23.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所 赵常庆
24.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 马大正 历 声
25.中国社科出版社 刘 颖 曹宏举
26.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李国富 邢 华
27.商务部 王汉江
28.国际战略学会 张令锺 徐心辉 许林根
29.对外经贸大学 杨言洪 叶文楼 丁 隆
30.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 唐永胜
31.外交学会 刘宝莱
32.博联社 马晓霖
33.华生在线 荣 松
34.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张洪仪
35.社科院西亚非洲所
杨 光 温伯友 王京烈 张晓东 刘月琴 杨鲁萍 赵慧杰 唐宝才
余国庆 王 建 殷 罡 姜明新 陈 沫 王林聪 王 凤 冯基华
贺文萍 徐 拓 成 红 贾丽华
外阜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朱威烈 陆培勇 赵伟明 钱学文 王有勇 汪 波 马丽蓉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陈和丰 李伟建
3.上海社科院欧亚所 潘 光 余建华 周国建 虞卫东 王 健
4.南京大学 徐 新 刘迎胜
5.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丁诗传 刘 强 杨光海
6.西南大学 杨兴礼 冀开运 陈俊华
7.南开大学 哈全安
8.新疆国际经济文化中心 杨桂生 叶 刚 王 辰 高 农
9.新疆社科院中亚所 孟雨莹
10.云南大学 肖 宪 吴 磊 刘鸿武 姚继德 伍庆玲 张金平
11.西北大学 王铁铮 黄民兴 邵丽英 杨 辉 何志龙 韩志斌
12.江苏青年干部管理学院 米寿江
13.河北师范大学 赵克仁
14.中国海洋大学 刘中民
15.内蒙古民族大学 姚大学 卢少志
16.河南大学 张倩红
17.广东省委外事办公室 梁永全
18.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 李荣建
19.山西大学历史系 王三义
20.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车效梅
21.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 于卫青
22.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张来仪
23.兰州大学法律系 马明贤
24.西北民族学院伊斯兰宗教与文化研究所 马明良
25.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陈天社
26.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刘 云
27.西安外国语大学东语系 马福德
28.广东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陈腾华
29.青岛大学国际关系系 欧 斌
30.兰州大学政治文化学院 王明芳
31.厦门大学 范鸿达
32.浙江瑞博进出口有限公司 马文兵
33.新疆国际商会 芦向东

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怎么样

简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在原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基础上于1964年10月成立的,是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先后隶属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领导。2000年2月,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以“传承东西文明,促进中外交流”为己任,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有着独特的办学经验,产生了一批名家名师。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先生都曾在学校工作任教。 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贯培生1000余人。现设22个学院、1个系、2个教辅单位。图书馆现有藏书117万余册,年订外文(包括港澳台)原版报刊约200种、中文报刊约850种;电子图书21万余册;中文数据库45个,外文数据库44个,自建数据库3个。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13个、本科专业44个(其中有26个语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别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共建)。北京市一流专业1个(翻译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外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日语)。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构建具有二外特色的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狠抓“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非外语专业依托优势外语教学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实践”,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学生国际视野宽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从二外走出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原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中联部副部长徐绿平、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原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常振明、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世军、美国新生代华裔电影导演胡安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 学校坚持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学术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设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跨文化研究院、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实验室等6个科研机构,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等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研究中心, 1个北京市批复的首都对外文化贸易与国际交流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哲学社科研究基地、高水平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智库三位一体基础科研平台格局。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以及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等学术期刊。近年来,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30%以上,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连续取得突破,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渐成品牌,高质量科研成果持续增长。 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7%,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近60%,绝大多数教师在国外进修或攻读过学位。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120余名,拥有外国专家60余名。学校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学校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合作科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年均赴外留学学生500余人,来校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学校与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巴拿马大学合作共建了6所孔子学院。目前正在筹建波兰华沙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 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目标是: 从现在到2022年,以“国际化、创新性、高水平、应用型”为发展定位,以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内涵发展,将学校初步建成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外国语大学。 到2035年前后,内涵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成,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功能定位为鲜明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形成,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全面建成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外国语大学。

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有哪些名人

从二外走出的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中联部原副部长刘洪才、徐绿平,外交部原副部长程国平,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世军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