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盛将军的简历
丁盛(1913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十)-1999年9月25日)。江西省于都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任广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司令员。
生平简介
丁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指导员,红二十八军组织科科长、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政治部助理员、科长,挺进军七团政治委员,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黄土岭围歼战和百团大战。1945年8月后他从政工干部转为军事主官,任第二十七旅旅长。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黄永胜任司令,丁盛任二十四师师长,之后参加了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他任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师长。参加了平津战役,率部攻占天津。1949年9月-10月率领第四野战军45军下的135师参加衡宝战役,堵击白崇禧所部第7军,因此闻名第四野战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于1953年率领第五十四军,参加金城战役。1955年丁盛被授少将衔。1959年-1961年负责西藏平叛工作。1962年10月在中印边界战争中,丁盛负责统一指挥瓦弄地区前线作战。11月对瓦弄地区印军发动攻击,夺回瓦弄地区。1964年5月调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8月兼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1968年丁盛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颇受林彪、黄永胜看重。1969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1年林彪出逃。1972年的调查结果认为林彪有计划逃往广州,另立中央。当时丁盛也向中共中央表示他坚决服从中央的命令。1973年毛泽东决定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互相调换。丁盛与许世友调换,来到南京军区。
1976年8月8日晚,丁盛同江青集团重要成员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谈话。对这一夜所谈内容,各方众说纷纭。官方说法是“谈了在毛泽东逝世后可能打内战,并分析了驻上海附近部队的情况”,徐景贤的证词也类似,但丁盛自己和近来的研究者均认为这一内容不符合当时的情形和会谈者的关系。 1977年丁盛因这一谈话遭到批判。1982年被命令退出现役,10月开除党籍。后被广州军区按照师级离休待遇接回。闲居之时,常四处游览,昔日战友部下听说他来,纷纷拜访,络绎不绝。1999年9月25日在广州去世。
2. 丁盛将军简历
丁盛,1913年生,江西于都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被开除党籍),1930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大专学历,少将军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班长、连指导员,红二十八军组织科科长、二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政治部助理员、科长,挺进军七团政治委员,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团政治委员,热辽纵队二十七旅旅长。1999年9月25日,在广州逝世。
(2)丁胜扩展阅读:
相关事迹:梦回吹角连营
战衡宝,平西康,攻瓦弄,无疑是将军数十年戎马生涯中闪光的亮点。恰好是在去世前半个世纪的1949年9—10月,丁盛率所部第135师,在四野第45军编成内,参加湘粤桂战役中具决定性意义的衡宝战役。
135师在是役中面对强敌——国军白崇禧部主力第7军,打出了声威,受到四野总部和第12兵团的电令嘉奖。林彪等在给四野“各军首长转全体指战员们”的电报中称:“你们西渡湘江以后,动作神速,抓住了白匪的精锐四个师,不顾一切疲劳,日夜继续战斗。
与敌反复进行堵击和包围,终于将敌人全部歼灭。这种精神与战斗作风甚为良好,尤其是119师、135师顽强的堵击与反击了敌人,使敌人数次突围均告失败,更值得表场”。
12兵团传令嘉奖135师:“你们这种不怕艰苦,英勇果敢,坚决执行命令,独立作战的精神,堪称此次战役中本军的模范”。丁盛及其所率135师,由此闻名于四野全军。
衡宝战役一年后,丁盛升任第45军代军长。不及一载,正式接任军长。1952年10月,第45军与第44军合编为第54军,丁仍为军长。翌年1月,率部入朝,至1958年5月返国,军部驻重庆,隶属于成都军区,为该军区辖区内四川、西藏唯一一个成建制的野战军。
1959年3月,西藏局势动荡。3月14日,军委令由丁盛组成“丁指”(代号302部队指挥所),率第130师、134师赴藏参加平叛。是月,在甘青地区执行平叛任务的134师沿青藏公路开进,抵达拉萨、当雄。
130师由驻地雅安乘车出发,在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黄新廷为首的军区前进指挥所(即“黄指”,代号301部队指挥所)率领下取道川藏公路,于4月初进抵甘孜集结。3月27日,丁盛率“丁指”主要成员由兰州乘飞机抵拉萨。
“丁指”率130、134两师,在西藏高原进行了历时两年半的平叛作战,历经大小战斗978次。至1961年4月,“丁指”方奉命撤销,134师离藏入川,驻南充地区,11月,130师亦返回四川雅安。
1962年10月,陆军第54军再度组成以军长丁盛为首的前指(亦简称“丁指”),以统一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瓦弄地区作战行动。11月6日,“丁指”进抵西藏察隅,立即落实各项作战准备工作。
次日,丁盛召开作战会议,形成作战方案,月中,“丁指”前进至航堆以南地区,率所部130师等向瓦弄印军发起全线攻击。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作战条件异常艰苦。
是役,“丁指”所部经激战夺回瓦弄,直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歼灭印军三个营全部、一个营大部和印军第11旅旅直分队等部共1200多人。战后,奉命主动撤至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处。12月下旬,“丁指”返抵重庆,所属部队亦于翌年1月初返抵原驻地。
其后,丁盛奉命在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作瓦弄地区自卫反击战情况报告,又率员分赴四川各地作巡回报告两千余场次,再率员到沈阳、南京、广州、兰州等军区汇报,一时间,丁盛及54军声名大振。丁盛指挥作战计划周详,决心果断。所率部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
以今天的视角回眸昨日,如果说“战衡宝”尚不过是国共之间兄弟阋于墙而无须再多提的话,而“平西康,攻瓦弄”则为应该肯定的捍卫领土主权的正义之战。丁盛作为军一级高级指挥员,不畏难,不避险,三年间两度亲赴西藏前线,成功地指挥了雪域高原上的典范战例,功不可没。
3. 丁盛将军子女近况
丁盛子女
4. 有哪位网友还记得这部武侠小说,主人公叫丁胜,历史背景是明朝魏忠贤时期,主人公也有同九千岁交手,还跟
《武神传说》作者: 超级骷髅
5. 刑侦大队发信说我取保后审,叫我去受审,我跟本不知道这事!身份证没掉过!怎么处理好
建议先去办案单位联系与具体办案人员联系,问明是怎么回事?目前公安机关办案很少有通过信件通知的,一般是先电话联系。谨慎为好。
纵横法律网 杨汉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