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张宗逊简历
扩展阅读
紫光股票行情紫 2025-07-02 06:04:41
湖北日化股票代码 2025-07-02 06:03:04
中国水务股票价格 2025-07-02 05:53:49

张宗逊简历

发布时间: 2025-07-02 00:00:41

⑴ 建国初期,五五年授衔的上将是多少他们的名字和简历请介绍一下

五五年授衔的上将是55人,分别是:

1、萧克,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2、李达,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3、张宗逊,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4、李克农,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5、王震,时任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政委。

6、许世友,时任副总长兼南京军区司令。

7、邓华,时任副总长兼沈阳军区司令。

8、彭绍辉,时任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9、张爱萍,时任副总长。

10、杨成武,时任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

11、韩先楚,时任副总长。

12、李涛,时任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13、傅秋涛,时任总参队列部长。

14、王平,时任总参动员部长。

15、吕正操,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16、傅钟,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17、肖华,时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18、甘泗淇,时任总政副主任。

19、宋任穷,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20、赖传珠,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21、洪学智,时任总后副部长。

22、周士第,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

23、郭天民,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长。

24、周纯全,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25、杨至诚,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26、陈再道,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司令员。

27、陈奇涵,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28、王宏坤,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

29、苏振华,时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0、刘亚楼,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

31、刘震,时任空军副司令。

32、陈锡联,时任炮兵司令。

33、韦国清,时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

34、陈士榘,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

35、陈伯钧,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36、钟期光,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7、宋时轮,时任总高级步校校长。

38、朱良才,时任北京军区政委。

39、董其武,时任69军军长。

40、唐亮,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41、叶飞,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42、杨得志,时任济南军区司令。

43、王新亭,时任济南军区政委代司令员。

44、黄永胜,时任广州军区司令。

45、李天佑,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司令。

46、陈明仁,时任55军军长。

47、贺炳炎,时任成都军区司令。

48、阎红彦,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49、谢富治,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兼政委。

50、陶峙岳,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

51、乌兰夫,时任内蒙古军区司令、政委。

52、周桓,时任沈阳军区政委。

53、杨勇,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

54、李志民,时任志愿军政委。

55、赵尔陆,时任二机部长。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十大上将的个人简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

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十大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度、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57位上将如下:

正兵团级35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

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

(2)张宗逊简历扩展阅读:

大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军衔之一。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1965年军衔制被取消。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再设大将军衔。

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种军衔等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度中最高的军衔等级。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授予55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之后又增加两位,总共57位,称为开国上将 ,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消军衔制度,后于1988年恢复,有152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此时的上将位于一级上将之下、中将之上。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后,上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衔。

网络-十大元帅

网络-十大大将

网络-上将

⑶ 开国上将简历

1、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2、韩先楚

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3、吕正操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

1923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第一一六师参谋处长,六四七团、六九一团团长。

1933年参加热河抗战。1936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的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9年10月13日,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他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

4、周士第

周士第(1900.9.9—1979.6.30),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第1营营长、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团长,第25师师长,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等职。

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百团大战,指挥晋北战役,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和秦岭战役,连续解放汉中、广元、剑阁、江油、绵阳等40多座县城,参与指挥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9年6月30日于北京病逝,享年79岁。

5、韦国清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广西东兰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

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许世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韩先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吕正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士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韦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