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堰塞湖原址垮塌
扩展阅读
股票看盘怎么安装 2025-08-04 01:09:16
樱花飘零 2025-08-04 00:33:22
什么股票24小时交易 2025-08-04 00:32:43

堰塞湖原址垮塌

发布时间: 2025-08-03 22:35:04

❶ 汶川重建新城是否在原址

原地重建难度很大 根据5月16日资源2号卫星分析汶川干线公路断路遥感图显示:从汶川县往东,经过雁门到南新镇的213国道,有15个滑塌区,往西通往理县的国道,有21个滑塌区,大部分路段滑坡断路,断路总长达到15公里。5月17日又发现,汶川到茂县的213国道上汶川到石鼓段有15处断路,总长7333米,汶川向西317国道的汶川到木卡段有21处断路,总长7307米,还有都江堰至映秀镇的公路全线瘫痪。 5月15日7时的1.0米卫星高分辨率图像以及无人飞机航拍影像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北川县通往茂县302省道的夏禹大桥和石蓑衣大桥垮塌,通往北川的302和105省道大部分路段毁坏。这些道路在抢险过程中都被随时抢通了,但是在救援结束之后损毁路段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恢复正常。这些县乡之间的公路,本来就是在陡峭的山腰上盘旋,经常会遇到山体滑坡。现在经受巨大的地震破坏,山体松动,每一段都潜伏着巨大的危险,逐一加固,工程量无法想象。 通过卫星遥感确定了这次汶川地震对“生命线”工程造成了严重破坏,除了飞机场之外,部分路段的铁路、桥梁及大部分公路交通损毁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原地重建,人员的往来、建筑材料运输是何等的艰难! 考虑避灾 尽管汶川大地震的硝烟还未散尽,但这场大地震还是带给了我们沉重的思考。对于地震,客观地说,人类的确无法完全准确预测,更不要说驾驭了,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对地震还在被动地承受。但是,我们对于地震也不是一无所知的。几千年来,人们对于地震一直在不懈地研究。尤其是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的地球了解得越来越多,对于地震也知道得越来越多。比如说,我们已经能够预测到一些地震的发生,从而可以做到提前预防,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而对于一些无法预测的地震,尽管我们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但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地震将会在何处发生。如果翻开地震带分布图,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那些标注为地震带的区域,自然就是极有可能要发生地震的地方。汶川地区不仅处于我国南北大地震带上,又处于四川地区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可以说是极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所以,一定程度上说,汶川发生地震存在着必然的因素,至于何时发生、程度如何,却是不可预知的。而不可预知的地震,往往造成的灾害会特别巨大。 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地区,往往都是偏远的山区,地理条件十分恶劣,交通极为不便,一旦灾害发生,不但实施救援和转移特别困难,而且还极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如此次汶川大地震震后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将会对受灾地区产生更进一步的威胁和伤害。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有效避开灾害比救灾、抗灾更重要。假如说,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在无人区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就会小得多了。 避灾需要有决心进行移民,将大量的人口和重要的企业迁移到灾害危险区之外。这样做可能从一时看需要投入的会很多,但从长久看,还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我们常说的关于自然灾害的一句话就是“百年一遇”,那么,与其将一二百年积累的财富让自然灾害毁掉,还不如狠狠心将一二百年创造的财富用以移民搬迁,一劳永逸,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所倒退,但为子孙后代考虑,为国家的长住久安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来源:职业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