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3国外航天大事件国际航天十大热点新闻2023世界航天大事记
2023年,日本成功发射了“雷达7号”卫星,替换了“雷达5号”,继续执行地面目标探测任务。该卫星具备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工作能力,主要用于安全和灾害监测。2月,俄罗斯的“联盟MS-23”飞船搭乘“联盟-2.1a”火箭顺利发射,并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完成了长达七个月的任务,创下在空间站停留的新纪录。3月,SpaceX的“龙”飞船携带四名宇航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该飞船于3月3日接入空间站,并在9月4日返回地球。NASA公布了计划于2024年执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任务的宇航员阵容,该任务将进行载人绕月飞行,这是自“阿波罗计划”以来美国首次此类任务。4月,SpaceX的“星舟”重型火箭在得州进行首次试射,但火箭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随后的第二次试射同样以失败告终。6月,维珍银河公司成功执行了首次商业太空飞行,将四名乘客送入太空边缘并安全返回,标志着该公司向公众提供太空旅行服务的重要里程碑。7月,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随着SpaceX的“猎鹰9”火箭发射,旨在研究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并创建最大的宇宙3D地图。8月,俄罗斯的“月球-25”号探测器在进入月球轨道后遭遇故障,最终在月球表面坠毁。而印度的“月船3号”则成功在月球南极着陆,成为首个实现该壮举的国家。2023年见证了各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进步,展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懈决心。
㈡ 2022时事新闻摘抄30则最新热点素材
“中国复眼”项目在重庆启动。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透露,该校将主导研发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预计其作用距离将达1.5亿公里。这是“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二期项目的一部分。
最近新闻大事件:
1. 嫦娥五号轨道器在完成其主要任务后,启程飞往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开展拓展任务。
2. 郑万高铁重庆段的关键工程——香树湾隧道安全贯通,至此,该段所有隧道均已贯通,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基础。
3. 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在长白山万达茄瞎核滑雪场训练时,完成了中国单板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动作。
4.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其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的相关标准,并将免费提供给全民。
5. 商务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建设改造一批面向老年人的社区便民消费服务设施,同时兼顾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创新,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新闻重点素材摘抄整理及评论:
约束爱犬,让悲剧不再发生
热点回顾:
据报道,一名12岁女孩牵着别人的狗玩耍时,狗绳意外导致一位老人摔倒身亡。老人家属表示不会追究女孩的责任。
近年来,犬类伤人事件频发,导致养犬矛盾加剧。养犬是个人权利,但养犬行为需要自律。文明养犬不仅关乎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还关系到他人健康和生命安全。养犬人士应增强规则意识,避免悲剧发生,提升现代文明对犬类的包容度。
写作借鉴:
此类社会热点事件不仅引发公众关注,更值得我们深思。养犬是个人爱好,但也应受到适当约束。事件反映了规则意识和文明包容度的重要性。在写作时,可以简要描述事件,并发表个人观点,结合论据和论点,展现思辨性。
网暴剧中角色,“恨屋及乌”不可行
热点回顾:
近期,电视剧《三十而已》以女性视角引发热议。随着剧集热播,剧中的“林有有”角色受到广泛批评,观众的情绪从剧中延伸到现实,甚至影响到演员本人。有网店甚至推出了“陪骂林有有”服务。
观众对反面角色的愤怒常常导致对演员的不公正对待。角色不等同于演员,将愤怒转移到演员身上是不理性的,也是对演员和作品的伤害。观众应与影视剧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将角色和演员、戏剧与现实混淆。成熟的观众应避免将角色批评升级为对演员的攻击。
写作借鉴:
网络暴力是一个常见问题,如何理智追剧是关键。《人民日报》的评论为我们提供了指导。通过巧妙地使用“恨屋及乌”一词,强调了观众与剧情、演员应保持适当距离。共情是真性情的体现,但成熟观众应理解角色与演员的区别,避免不理性的行为。这段评论以理服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