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恩来简短的小故事【越短越好】!!!急急急~~·
1、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2、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好处,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样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3、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此刻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样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十分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先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必须会说“没有”。
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之后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那里。
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比较。哎呀,周总理思考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4、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就应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
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周总理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他坦言“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5、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⑵ 妙语辩论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智斗西方记者的故事
千歧浪
朝鲜战争结束后,新中国由于是刚建立不久,基础差,底子薄,加上朝鲜战争的长期消耗,国力不强。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便更加是狗眼看人低,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事事处处刁难中国。外交上更是困难,所谓的弱国无外交显得更加突出。
周总理舌战、智斗西方记者的有趣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据说,在一次记者会上,西方记者为贬低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便对周总理进行车轮战,轮番不停地对周总理提出各种难以回答的尖锐的问题,妄想出中国的丑。
一个英国记者问:“中国的农村人都用公厕,你们中国这么多人,请问总理,中国到底有多少间厕所?”周总理爽快地回答道:“两间”。“两间?”西方记者不解。周总理斩钉截铁地说:“对,两间。一间男厕,一间女厕。”西方记者哑口无言。
一个德国记者见英国记者占不到便宜,接着便又提出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你们中国说要造原子弹,你们有钱吗?请问总理,你们中国现在有多少钱?”总理不暇思索地说:“十八元八角八分。”“十八元八角八分?”西方记者把两眼瞪得象灯笼一样大。周总理说:“你们回去再想想,会想通的,你们不是傻瓜。”原来,当时中国并没有一百元、五十元和二十元的,只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和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的。加起来,正好十八元八角八分。
另一个英国记者见自己的同伙讨了个没趣,走上前来,不可一世地问:“你们中国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们中国现在有多少兵?”“七亿人民七亿兵。”周总理望也不望地回答道。
一个美国记者见英国和德国记者都灰溜溜的了,很不是滋味。这时,他望见周总理的口袋里插着一支美国产的派克牌水笔,据说这是毛主席送给周总理的唯一的礼物,是黄金笔嘴的。美国记者以为这下可捞到便宜了,便假惺惺地上前请周总理为他签名留念。当总理掏出笔来准备签名时,这记者便突然发问:“总理,你也用我们美国的派克啊?”其实总理早以料知他的阴谋了,总理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嘛!”这个美国记者无地自容,满脸是水,脸红得就象个红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