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三大
扩展阅读
汇川技术的股票行情 2025-09-09 07:44:08
如何辨别游资买股票 2025-09-09 07:29:09
股票交易为何要通过券商 2025-09-09 07:10:49

三大

发布时间: 2025-09-09 02:38:11

㈠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先后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

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2、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3、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

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1)三大扩展阅读:

双堆集战役属于淮海战争的第二阶段了,这是当时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的一场大规模村落攻坚战,当时这场战争是在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圩战役后发生的,当时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形势则决定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对其黄维兵团进行围歼,

当时国民党拥有十分强大的部队而且在人数上也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当时被我们包围的则是国军的第十二兵团,其司令员则是黄维,副司令则是胡琏,而这两人曾都在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中担任过军长,其在作战经验上十分强,

当时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则是国军的第十八军,其在抗日战争中都展示了极其强烈的战斗力,而在解放战争中也曾造成过解放军很严重的伤亡。

而这次双堆集战役中国军则派出了国军的第十八军,当时这两支部队交手,战况极为惨烈,当时则华野派出了增援部队带领着重武器才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之后的大王庄战役,两军的交火极为惨烈,当时华野军则派出了4个团上阵,而当时国民党则是由第十八军和三十三团在那边守卫,而最终解放军则成功的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而且将其第十八军和其三十三团全部消灭,而其解放军这这场战斗中也损失极大。

这场战争我们解放军不管是从武器上还是从部队人数上,都和国民党军队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产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还是原由我们在战斗中有着很好的布置和在其指导员正确的指挥上我们才能战胜国军而且,我们解放军的战士不拍牺牲,英勇奋战,也是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而这产战争最后,我们消灭了国民党部队1个兵团4个军和11个师,而其总共击毙4万多人和抓其4万多俘虏,而缴获了很多武器,而这产战争也为我军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㈡ 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七大八大中心议题及主要决议

1、中共一大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

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2、中共二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问题。

大会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民主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议会行动》、《工会运动与共产党》、《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少年运动问题》、《妇女运动》《共产党的组织章程》等9个决议案;

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蔡和森担任主编。

3、中共三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12日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4、中共四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之议决案》、《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之议决案》、《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

《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以及对于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党的组织、宣传工作等11个决议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5、中共五大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

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还发表了《为“五一”节纪念告世界无产阶级书》和《为“五一”节纪念告中国民众书》。

6、中共六大

这次大会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

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案》、《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组织决议案提纲》、《宣传工作决议案》、《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共青团工作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等。

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了《定“广州暴动”为固定的纪念日的决议》以及关于党纲、大会宣言问题的决议。

7、中共七大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

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及《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

8、中共八大

八大召开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号召全党要继承优良传统,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