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圣人山
扩展阅读
麟龙股票软件评论 2025-07-10 04:43:14
华夏基金买股票靠谱吗 2025-07-10 04:33:42

圣人山

发布时间: 2021-06-07 07:53:56

Ⅰ 日本名作家为什么自杀

说个有名的,三岛由纪夫,这货是个极端右翼,整天想着复兴皇国,他突然有一天发现时代变了,自己的国家被美国人调教成肉0器了。他就想通过极端的手段来唤醒一个民族,然并卵。
另一个是川端康成,这位目睹了上一位的自杀,非常内疚,一厢情愿认为LS的死跟自己有关,认为自己失去知音?最后换算抑郁症,然后就理所应当的自杀了。

Ⅱ 溆浦最高的山叫什么

圣人山位于溆浦城北60公里,溆浦让家溪乡、大渭溪乡与沅陵县的交界处,主峰东瓜岭,海拔1355米,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6公里,传说大禹治水时和他 的助手应龙、玄龟在这里风餐露宿,与恶龙搏斗,降服了洪水,故叫圣人山

Ⅲ 雪峰山的支脉山峰


大熊山,主峰九龙峰,海拔1622米,在新化县北部。
鼓台山,主峰诲拔1512米,山顶为高原丘岗地,形似鼓,故名。新化县城东。
紫鹊界,位于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该体系以最高峰海拔1585.2米的风车巷(山名)为基点,向东北方向呈扇形展开,其间1000米以上山峰达30多座,紫鹊界原名止客界,海拔1236米,是从水车镇通往奉家镇到溆浦县必经的第一座山峰。有一条石板路翻越此峰,垂直高程600余米。因山高坡陡,其路不得不以“之”字形拾级而上,还是叫行人望而却步,故名。
白旗峰,原名石龙山,海拔1465米。群山环抱,山势逶迤,前屏两洲(湖洲、高洲)两印(土地印、山垴印),后障旗锣蓝伞,左傍鹦鹉卸花,右蹁仙鹤起舞,晴空眺望,群峦叠翠,四面风光,尽收眼底。
龙虎山脉、玄山山脉、龙盘山脉、谢铎山山脉,南部有大乘山脉、天龙山脉。市内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123座,其中800米以上山峰20座。北部山地面积155.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35.8%,最高点在癞子岭,海拔994米。南部山地面积46.79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10.66%,最高点在祖师岭,海拔1072米。

安化九龙池,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与新化县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峰顶有一池,九股清泉从池底涌出,池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咕咚之声清雅悦耳。相传远古其主峰有九座峰峦,尽得天地之灵气,黄帝登熊山时,将其点化成九条金龙,从池中循入东海,九龙池因故得名。自此,池中溢出的清泉,自山巅飞流直下,进密林、穿乱石、入深潭,至山下汇成四十八条山溪涧流,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时而急流穿涧,悬瀑奔贱,含珠吐玉,轰隆叮咚之声及于遐迩;时而平水绕林,碧波荡漾,鳞光闪闪,霞雾生烟之状悠然可见。
沅陵县较著名的山峰有:
圣人山,位于县境东南边渭溪乡境,与溆浦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355.3米,为县内群峰之首。主峰顶原建有天平寺,据寺旁清乾隆四十九年碑文载:昔日大禹治水曾路经此山,故山以“圣人’为名。距寺百米处有一股清泉,长年不断。山上多“一点血”、“七里麻”等名贵药材。山腰森林茂密,多松、杉、樟、楠。由山麓漫坡而上,可见九支山脉朝向主峰,当地称“九龙捧圣”。秋高气爽时节,登峰环顾,群山尽收眼底,远可眺望永顾、古丈、桃源;近可俯视沪溪、辰溪、淑浦等县境群峰。
九龙山,位于县境南缘用坪乡境,与辰溪县接壤处,海拔1214.2米。因主峰之下分布九条山梁,适逸起伏,酷似游龙,故名。山上土壤多为黄棕壤、黄壤及黄红壤,适于发展林业,种植旱粮。山顶原建有古庵一座、遗址尚存。
天鹅池,位于县境杜家坪乡东南部,与安化县毗邻,海拔1 141米,山顶有一天然水池,相传曾有天鹅栖息,故名。
界址坡,位于县境马底驿乡南部,海拔1 129米,此山位于沅陵、溆浦、安化三县接界处,故名。
苦菜界,位于县境东部,跨官庄、高坪、黄壤坪3个乡镇,海拔820.5米,有一条古道跨越山界,是官庄至柳林汊要道,路经此山,上坡七里,下坡八里,沿山岭走五里,故有“上七下八横五”之称。羊肠小道,行走艰难,前人称为“苦差界”,今通公路。
此外,还有羊皮帽(1232米)、林山尖(1153 .米)、毫南界(1107.1米)、蕨草坡(1045米)、云雾山(1 46.4米)、大山岭(1106.2米)、纱帽恼(1069米)、龙仙池(1132米)、牛角湾(1054.4米)、池塘娅(1029.2米)、老山(11}57 .4米)、庙边(1008.3米)、冷风尖(1065米)、老虎尖(1 129.6米)、杀猪尖(1101.3米)、大王山(1149.2米)、王眉界(1150 .3米)、贺家山(1091.8米)、王尖(1173.5米)、黑尖(1168 .7米)、三两银尖(1015.1米)、伍家塌(104 4米)、老山界(1107米)、铜钱垭(1170.4米)、钟鼓界(1170.4米)、上八斗坡(1103米)等。
会同县境内,境内山脉主要属雪峰山余脉,有中、东、西三列,均呈北东走向。
中列山脉 系雪峰山主脉延伸部分,位于县境中部。北起肖家乡老团村西部的小角尖,南至沙溪乡木寨村西北部的两头塘。呈多次弯曲的“之”字形,依次经过肖家、马鞍、金龙、坪村、堡子、洒溪、团河、岩头、沙溪 9 个乡镇,长约90 千米,是境内最大、最长的山脉,也是渠、巫两大水系在县内的分水岭,较为著名的山脉有:
金龙山 位于山脉中部肖家、马鞍、金龙、堡子等乡的边界处,距县城 24 千米 (直线距离,下同),以峥嵘峻绝、状若飞龙而得名。长度 8 千米,平均宽度 2.5 千米,方圆 20 平方千米。其主峰、海拔 1080.5 米,是县内第二高峰。
大角尖 位于肖家乡老团村南部,与洪江市黔城镇、江市镇交界,距县城 30 千米,以山大峰尖、形似牛角而得名,海拔 802.6 米,方圆约100 平方千米。
天门子 位于肖家乡半山村西北角,距县城26 千米。以山高坡陡,如上天门而得名,海拔945 米,方圆 1.5 平方千米。
求雨界 位于金龙乡石旗村东南角,距县城22 千米。因旧时山上有座庵堂,天旱时人们常登山求雨而得名,海拔 855 米,方圆 2 平方千米。
扒南界 位于金龙乡地灵村中部,距县城 20千米。以坡向从南至北伸长而得名,海拔 919 米,方圆 2.5 平方千米。
凉伞坡 位于洒溪乡排子村境内,与若水镇接壤,距县城 17 千米。以山似雨伞,梁姓人居此而得名,海拔 815 米,方圆约 2 平方千米。
大界头 位于团河镇燕冲村西北部,距县城11 千米。以山界大而得名,海拔 925.4 米,方圆0.7 平方千米。
细竹山 又名大茶界,位于岩头乡落溪村东南,距县城 11 千米。海拔 802 米,方圆 1 平方千米。
东列山脉 系雪峰山脉凉山支脉延伸部分。位于县境东部。北起黄茅乡塘枧村西北的大界,南至沙溪乡耿琴村东南角的大坪坡,蜿蜒曲折,依次经过黄茅、高椅、长寨、若水、王家坪、金子岩、沙溪等乡镇,长约 80 千米。山脉西段地处县境边界,构成与洪江区、洪江市、洞口县、绥宁县的自然界线,较为著名的山峰有:
雪峰界 位于山脉北端县境东北部高椅乡境内。在会同与洪江市、洞口、绥宁等县市的交界处,距县城 42 千米。长约 7 千米,平均宽度 2 千米,方圆约 15 平方千米,其主峰大土地坳,海拔1477.4 米,是县境内的第一高峰。
枫木冲头 位于王家坪乡交粮村东部,距县城 25 千米。以枫木多而得名,海拔 539 米,方圆0.3 平方千米。
龙灯界 位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金鱼口村西部,距县城 30 千米。以山界之路弯弯曲曲,似龙灯飞舞而得名,海拔 577.6 米,方圆 1 平方千米。
深坳 位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翁洞村东部,距县城 28 千米。以山高坳深而得名,海拔 652米,方圆约 1 平方千米。
尖坡 位于沙溪乡沙溪村西部,距县城 20.8千米。以山大坡尖而得名,海拔 611.1 米,方圆0.7 平方千米。
八宝山 位于沙溪乡塘湾村南部,距县城23.1 千米。因山上有一口水塘,传说塘里有金鸭子等八件宝贝而得名。海拔 743 米,方圆 1.5 平方千米。
九牛塘 位于沙溪乡耿琴村南角。距县城 20千米。因此山上有九个小山坡,山顶有一口塘,会意“九牛下池塘”而得名,海拔 788 米,方圆约 0.7 平方千米。
河洑山,位于沅江北岸,紧靠常德城区。在郁郁葱葱的河洑山脚下,有座古朴风情的小镇,相传这里两千多年前便已为市,以前叫平山后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镇,如今只要你来到河洑镇便可看到,在你的脚下,高楼厂房掩映了绿荫之中,集市车水马龙,到处呈现着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
洪江市原黔阳县境内,雪峰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经湾溪、洗马、塘湾、群峰、雪峰、铁山、大崇、熟坪、龙船塘9个乡,成弧形屹立于县境东南部,长约70公里。有摩天岭、青界、古佛山、帽子山、屏山、枳木界、白岩云、太婆山、钩岩、苏宝顶、八面山、锅顶地、羊古垴、大土地坳等1000米以上的山峰56座。雪峰主脉西北面的主要支脉有九:
1、起于古佛山北面,经湾溪北部入群峰乡,形成湾溪、群峰乡北部的多山格局。
2.起子古佛山南面,呈西南走向,经蒿菜坪入群峰乡,形成湾溪、群峰两乡南部的多山格局;3.起自屏山山腰,向正西面延伸,为群峰、雪峰两乡的分界线。
4。起自枳木界南面,呈西北走向,主要山峰有老栗山,为雪峰、铁山两乡的分界山。
5。自白岩云北面一支脉进入铁山乡,绵延于水口山、小溪两村之间。
6.起自钩岩山腰,呈北西走向,绵亘于铁山、大崇两乡之间,主要山峰有秋木坪、中华山。
7.起自八面山西部,呈北西走向,成为大崇与熟坪乡的分界山;8.起自麻雀塘,呈正西走向,逶迤于熟坪、龙船塘之间,主要山峰有白岩垴、四岔路;9.起自大土地坳,呈北西走向,经龙船塘乡进入深渡乡境。
中西部雪峰山支脉的凉山山脉,自会同县至托口西南部入黔阳境,呈西南、北东走向,经托口、江市、黔城、双溪、土溪、太平、龙田、岔头等8个乡、镇,自岔头乡北面进入怀化,境内全长约80余公里。主要山峰有豹雾山、大角尖、小角尖、风坡头、鬼山洞、凉山、中坳、红岩屋,海拔600一800米之间。
娄底市双峰县境内:
西端为雪峰山系龙山余脉的猪婆大山,越铜洛脑从西往北由黄栗山、万寿山、得仙山,连接白石岩、狮子山、龟形山、雷打石,一直透延至与湘乡市接界的石笏大山。西部山地区主要为甘棠乡、县猪婆山林场及三塘铺镇的部分村,西有铜锣脑、鸭公山万寿山,南有猪婆大山横亘于甘棠和三塘铺之间,最高峰插花岭海拔680.7米。北有黄栗山、得仙山、麻仑山和把伞岭,山脉走向多与构造线一致,灰岩分布广,岩溶地貌发育,地下暗河多。

Ⅳ 樊哙的墓址


六安市
“汉樊哙墓”位于皖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魏庵村(陶洪集淠河东岸)。墓南方有良田数里,外有钓鱼台,张团山,圣人山等。
据清康熙二十年魏氏首修家谱“佛堂记”中记载:《准提庵之建启自应元公,应聘公(魏氏六世孙) 之功德也,庙旁有墓相传樊哙将军之冢莫悉其祥而坟下有将军滩,河西有演武山称名已旧其为古迹明矣始无庙。故墓碑在清前已有,究竟立于何年代无考。注:(准提庵又称魏家佛堂,后称“魏家庵”。魏庵村因此得名。)
古墓西隔淠河有西河口古集镇,宋代修建的望江寺塔牌坊岗,碾盘山(樊哙碾军粮之地),演武山(樊哙阅兵之将台)山下便是将军滩(操练军队之地)等。往西便是巍巍的大别山脉。墓北座九公寨”,“龙王寺”和渠首“横排头”风景区。古墓东紧挨“准提庵”和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魏氏宗祠”。
漯河市
又说樊哙墓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郭庄是一个大庄子,墓在村西北一条南北街的路东。墓高约1.5米,墓基周围长约15米。墓碑高约1.5米,宽约65厘米,厚约30厘米,结实厚重完好无损,碑上的字是双线镂刻,为一般碑文少见,字大5厘米见方清晰可辨,上刻:“汉樊侯铭,班固撰。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嘉靖丙申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簿姚文豪同立”。这通碑刻在明朝嘉靖丙申年(公元1556年),已经400多年了。
陕西城固县
在陕西城固县五郎庙乡黄家村口,旧城许公路侧也有一个樊哙墓,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汉舞阳侯樊哙之墓”碑一通,有汉代古柏一株。据考,此墓实为樊哙在汉中时点将台,毕沅勘察有误。

Ⅳ 梅州当地有哪些地标建筑

中国客家博物馆、梅江桥、叶剑英公园、客天下威尼斯水城、客天下景区,其中客天下景区和威尼斯水城是梅州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了。请远道而来的朋友、到访的亲戚在梅州玩,都是去客天下。梅州的人多数都去过客天下景区的,客天下在景区之中打造的幸福社区也是本地人和粤港澳大湾区置业人群来梅州买房的首选,是梅州人走向全国的大品牌,也是梅州本土成功的优秀品牌代表。

Ⅵ 全世界第一个成功申遗的竹林,为何又是韩国的

韩国能够申请成功自然是有原因。诚然,竹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还以竹来形容一个人的美好品质,但是我们没有做到的一点就是把竹刻在我们血脉里的这一点基因发扬光大。因为申请一个文化遗产,不是那么简单的,既要可持续发展,又要传承,着眼于未来,而韩国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花了多年时间为他们的潭阳竹乡积攒了很多的声誉,才能成功申遗。

挖掘了竹林的重要价值。事实上,如果只是单纯的论自然景观或者文化底蕴什么的,我国绝对不会输给韩国的。但是,申遗不仅仅只看着两点,他们还会考察其他方面。而在其他方面,我国还比不上韩国这一片竹林。韩国为了能够成功申遗成功,他们不断鼓励当地在保护生态系统系的同时开创新产品。而在当地就有一种茶叫竹露茶,是当地的历史遗产;除了这个,当地还有利用了竹林的优势种植出来的草莓,这种草莓甚至两公斤就要五百多人民币。也有人利用竹林制作出了化妆用品,十分火爆;而且在当地的餐馆,会用竹来吃饭煮茶,用作各种各样的用途等等。

Ⅶ 醴陵北最高的山叫什么山

圣人山位于溆浦城北60公里,溆浦让家溪乡、大渭溪乡与沅陵县的交界处,主峰东瓜岭,海拔1355米,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6公里,传说大禹治水时和他的助手应龙、玄龟在这里风餐露宿,与恶龙搏斗,降服了洪水,故叫圣人山

Ⅷ 为什么在溆浦高铁战立屈原的雕像

屈原的流放,历来都说是“放逐江南”。而“放逐江南”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时楚国的京城在郢都,紧靠长江北岸。在楚国人的心目中,长江以南统称江南。在长江以北的楚人看来,那时的江南就是一个蛮荒神秘、崇山峻岭、人神杂处的怪诞奇异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失宠官员的流放之地。
屈原的流放,楚王只是将他逐出京城郢都,放于长江以南,至于你到哪里去,没有具体指定地方,由你自己选择,而且无人监管,绝对自由,既然这样,人们不禁要问,在道路险阻、交通艰难、通讯全无的远古时代,屈原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舍弃所有的名山大川,偏偏要选择千里之外、雪峰深山中的南夷之地溆浦,作为自己的流放之地呢?
要想解开这个谜团,还得先从上古时代的尧舜禅让说起。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畼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1]
面对洪灾水患,尧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举贤让能,传给了才能出众的舜,因为尧有个条件,接位的人必须善于治理洪水,治理洪水是当时的国策。舜帝尽管自己有九个儿子,但他也效法尧帝,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一个名叫善卷的天下高士。
庄子与屈原是同时代的人,他在《让王》中写道:“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2]
舜帝要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却推辞不受,认为自己有衣有食,自行劳作,逍遥自在,日子过得很舒坦,哪里需要劳心烦神去治理天下呢?于是逃往深山老林,去过那逍遥于天地间的隐士生活。
那么善卷去了哪里隐居呢?
谁也不会想到,善卷居然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溆浦,在卢峰山顶隐居下来。
卢峰山海拔近千米,仿如一座巨大的屏风,巍然耸立在县城西北十里之处。《溆浦县志》记载, “最高峰曰仙人顶,相传山顶有善卷弈棋处、卢真人丹灶故址。‘卢峰仙隐’为八景之首。” 县志上记载有大量历代县令和文人骚客吟诵“善卷仙隐”的诗词。
善卷不辞而别,舜帝仍然坚持不把天下让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像尧帝那样,寻找能够治理洪灾水患的能人。舜决定把王位让给鲧的儿子“禹”,这使朝廷上下备感惊讶。
《吕氏春秋$行论》记载:“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怒其猛兽,欲以为乱。比曽之角,能以为城。”[3]
你看,当初鲧曾极力阻止尧把天下让给舜,成了舜的政敌,鲧受到“帝”的严厉惩处,被杀死在羽山。而如今舜却要把王位让给自己政敌的儿子。舜帝明白鲧也是治了一辈子的洪水,虽然他没能治住洪水,但他的儿子禹肯定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治理洪水的方法,舜帝看中的就是这一点,因此舜帝最终决定把王位传给了能治水的禹。这种不记个人恩仇、一心为社稷着想的禅让的美德,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大禹不负众望,为了救民于洪水之中,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忘我地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美谈。
善卷隐居溆浦,早已使溆浦声名在外,这里物产丰饶,洪水频繁,大禹也是早有耳闻,于是远涉千里,来到溆浦,治理洪水,终使百姓安宁,天下太平。大禹居住的高山,后人称为“圣人山”。
《溆浦县志》记载:“圣人山,县治东北一百一十里……相传神禹治水登此以望洞庭,因以名。上有石刻,为禹纪事之碑……字则奇古,不能辨识。……字刻画如以铁箸画泥者然,其迹狭而深,与近代石刻迥异。石灰白色,勒字处随字大小皆浅蓝色。为之洗刷,色愈鲜明。”[4]这与四川三星堆发现的“蝌蚪文”极为相似。专家认为“蝌蚪文”与出生四川北川的大禹有关系,有一种民间流传的所谓“岣嵝碑文”,就叫禹王碑。一些民间学者认为其上的文字就是蝌蚪文,也就是大禹创建的夏朝的官方文字。但此碑已经湮灭,无可考证。在厦门陈氏所收藏的三星堆玉石器中,有枚高49.5厘米的玺印,就是“大禹”家族使用的玺印。印的底部有四字,对照清代马骕所编《绎史》中刊布的岣嵝碑文,笔划头粗尾细,委曲蜿蜒,均为标准的蝌蚪文。这是传说中夏朝文字混合性的呈现。[5]
尧舜的禅让成了千古佳话,大禹的治水也是功高齐天,因而屈原对尧舜和大禹顶礼膜拜,在其诗作里大加称颂。《离骚》里12次写到尧舜和大禹,《天问》里用25行诗句写到大禹。屈原临终前,在《哀郢》中依然对尧舜禅让的美德念念不忘:“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意思是说:尧舜的行为多么高尚啊,远远超出世俗直薄云霄。那些谗人们对他们嫉妒,还说尧舜行为不慈不孝。即使在临终前的《怀沙》一诗中,屈原仍然表达了自已没能见到舜帝和夏禹的遗憾:“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故也?汤禹久远兮,邈不可慕也。”
屈原的26首诗作,贯穿始终的人物只有四个,除了作者本人外,就是尧舜和大禹,可见尧舜和大禹在屈原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身为楚国宰相的屈原,对善卷隐居之所、大禹治水之地的溆浦理应早有所闻,当他再次遭到放逐之后,屈原也许首先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溆浦,他想去看看究竟,吸引天下高士善卷放弃王位、甘愿隐居的南夷之地溆浦,到底魅力何在?!同时屈原也萌生了隐逸之心,这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印证。

Ⅸ 雪峰山为什么叫雪峰山

雪峰山地名“原生地”在洪江市,雪峰山地名经历由“原始”雪峰山向“次生”雪峰山、再向现代雪峰山概念衍化的过程。原始雪峰山地名的产生最久不过300年左右;而广义雪峰山的概念,显然是现代地理经济学产生后才形成的,载入史籍不过百年。
雪峰山前身叫作梅山。《宋史·梅山峒》载:“梅山峒蛮其地千里,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今之怀化),其北则鼎(今之常德)。”这里的“梅山”大致与雪峰山脉重叠。《资治通鉴·宋记》载:熙宁五年“章惇招降梅山峒蛮。旧不通中国,其地东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惇招降之……筑武阳、开峡二城,隶邵州。”此语中的“邵州”即邵阳,“武阳”,即今绥宁县境内的“武阳镇”,“开峡”即今洪江市境内的安江峡州——《黔阳县志》载“宋熙宁中,章惇平硖洲,改置安江砦,因取沅水平澜无波得名,内含民安江靖之意”。这更精确定位了与雪峰山相一致的梅山地望。怀化、邵阳、益阳、常德的大多山区至今流传着一种原始的渔猎宗教——梅山教:“上峒梅山上山打猎、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尽管“三峒梅山”狩猎方式不同,但他们共同敬奉的猎神都是“张五郎”。这从民俗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古梅山的地名。
此地何以会取名“梅山”,一种说法是雪峰山地区“盛产梅”故称“梅山”。
唐代以前称雪峰山为楚山,很可能与楚文王打猎的传说有关。《吕氏春秋·直谏篇》说:楚文王从其父亲楚武王处继承王位后,喜不自胜,常带着猎犬到洞庭湖以南的大山去打猎,三个月不回;获得一位叫“丹之姬”的美女后又带着宠爱一起去打猎,一整年不上朝;直到有一位叫“保申”的先王命臣冒死直谏,文王才认了错,随即杀死了猎犬,折断了弓箭,放逐了“丹之姬”。或许因为这里是楚南是文王游猎的山又是楚南最高的山,被古人称为“楚山”。
楚山的前身叫作“会稽山”。“会稽山”之名与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关。《山海经·海内东经》明确记载:“会稽山在楚南”,而雪峰山正好在“楚南”。更重要是在雪峰山区域的溆浦境内有“禹王碑”古迹。民国十年《溆浦县志·卷二十八》有这样的记载:“相传夏禹治水常登县北界圣人山望洞庭,因以名。上有石刻,为禹纪事之碑。往时樵夫深入林谷曾见之。然好事者屡访求不能得也。近有蕨菜坡乡人田正旦得之……石间有绞劣不堪镌勒处,因之书不成行,字则奇古,不能辩认”。1993年版《溆浦县志》561页有更准确记载:“禹王碑,在县北60公里让家溪圣人山……其刻碑为禹王记事碑,长约1米,宽0.4米,上刻24字,字迹模糊不可辨认。”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二十面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沅湘”即湖南沅水和湘水的简称。由此推论,大禹治水的中心区域当在古沅湘地区。
会稽山的前身叫作昆仑山。《尚书·胤征》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显然古之昆仑在南方炎热之地。与古昆仑有关的“若水”即沅水的一级支流巫水。巫水别称“若水”有史可考,巫水流域仍有“若水”地名,即会同县的若水乡。《山海经·西山经》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郭璞注:“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意思是说天帝的“都邑”建在昆仑山下面。史载最早的天帝是指“五方帝”,其中“南方之帝”就是神农炎帝。炎帝氏族的发源地在以会同、洪江为中心的沅水上游地区,而且这一观点已得到先秦史学界的基本认可。 《河图括地象》载:“昆仑上有琼玉之树”,参见《列子·汤问篇》“珠开之树华实皆有滋味”句及屈原《桔颂》可知,“琼玉之树”实为柑桔树,而据专家考证,雪峰山地区正好是柑桔的发源地之一。又比如相传昆仑山为王母等众仙修道之所,并分层级,层层升高,故称“增城”。《淮南子·地形训》说昆仑“增城九重”。《尔雅》、《水经注》等书则说“昆仑之虚”(“虚”,指山的最高点)“分为三层”,第一层名“天庭”。民间传说,洪江市境内的雪峰山最高峰苏宝顶曾经是“仙人修道”之处,1984年出版的《黔阳县地名志》“苏宝顶”条载:此处“分为三级厅堂”,即第一厅堂、第二厅堂、第三厅堂。这和有关史料记载非常吻合。古之昆仑可能还包括与雪峰山并列的武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