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莱姆病
扩展阅读
哪里可以看股票评价 2025-07-12 06:27:00
易康股票价格 2025-07-12 06:10:33
塔吊租赁价格 2025-07-12 05:45:27

莱姆病

发布时间: 2021-06-08 03:57:34

㈠ 莱姆病的治疗

1.抗生素
对莱姆病的各种病变均有效。
(1)四环素每日4次,疗程10~20天。为早期病例的首选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
(2)阿莫西林每日3次,疗程14~21天。
(3)青霉素静脉滴注每日1~2次,疗程14~21天。
(4)其他多西环素、第3代头孢霉素等可选用。
2.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莱姆病关节炎的治疗,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3.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莱姆病脑膜炎或心脏炎患者。泼尼松,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4.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应积极对症处理。严重的关节炎可行滑膜切除。

㈡ 莱姆病是什么病会致命吗

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病,被蜱虫咬了之后会有一个潜伏期,然后分三期表现,有过死亡病例,但是相对死亡率不是很高

㈢ 莱姆病有什么危害

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媒介为硬蜱。主要症状是头痛发热、淋巴结大。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中期表现神经系统及心脏异常,晚期主要是关节炎。

㈣ 什么是莱姆病

1、简介: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 borreliosis)。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本病为全球性疾病,由来已久。1900年欧洲的皮肤病文献中已有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的记载,1905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开始有ECM的病例报道。1975年又在该州的Lyme镇发生曾被诊断为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流行,称为“Lyme关节炎”。1978年证明该病是由硬蜱叮咬传播的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传染病,所以称为莱姆病。1982年从蜱体内分离到螺旋体,1984年证实此病原体属包柔螺旋体属(Borrelia),亦称疏螺旋体属。由于本病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自1975年Steere首先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以来,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相继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2、症状体征
Lyme病是一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在感染蜱咬伤后,其临床表现往往呈阶段性变化,可以将其分为3期,即早期(Ⅰ期)、播散期(Ⅱ期)和病变持续期(Ⅲ期)。患者如及时治疗不一定均经历上述三期,一些患者未经治疗也不一定出现第Ⅲ期病变。
1.早期的表现 蜱咬伤皮肤后2~28天,约60%出现特征性的游走性红斑,典型地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呈“牛眼”外观,可有瘙痒和疼痛。游走性红斑可不断增大,据报道直径最大者可达20~30cm。在未治疗者也往往于3~4周自行消退,但易于复发。患者可出现感冒样症状,如发热、头痛、疲劳、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颈背疼痛,一些患者尚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咽炎、肺炎、淋巴腺病、睾丸炎等。此期眼部表现主要为结膜炎和表层巩膜炎。结膜炎发生率约为11%,通常较轻,具有自限性,常表现为滤泡状;表层巩膜炎少见,少数患者也可出现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等(表1)。
2.播散期的表现 出现于最初感染后的数周至数月之后,疏螺旋体通过血液传播至多个器官,引起多种症状和体征。
(1)皮肤病变:除最初的游走性红斑外,可发生继发性的游走性红斑(继发于远离蜱咬伤部位),可出现良性皮肤淋巴瘤,此种病变为带蓝色调的红色皮肤病变,在儿童多发生于耳部,在成人则多发生于乳头区。
(2)关节病变: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约60%出现关节病变,表现为单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出现关节红、肿、疼痛,膝关节最易受累,但其他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在少数患者,关节炎可呈慢性复发性或具有破坏性。在儿童,关节炎可能是患者的惟一临床表现。
(3)神经系统表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均可受累。可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阳性(头疼、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单侧或双侧脑神经麻痹。面神经、Ⅲ、Ⅳ和Ⅵ脑神经最易受累,感觉和运动脊神经根病也相当常见。此外尚可出现脑炎,引起情绪、行为、精神等方面的异常,脑脊液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
(4)心脏表现:心脏改变少见,约占4%~8%,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少数患者可发生急性心肌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炎等。
(5)眼部病变:
①葡萄膜炎:多是双侧受累。患者可出现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神经视网膜炎、脉络膜炎、全葡萄膜炎、眼内炎等,其中以中间葡萄膜炎最为常见,典型地表现为睫状体平坦部和玻璃体基底部的雪堤样病变,可以伴有肉芽肿性前房反应(羊脂状KP、虹膜Bussaca结节等)、虹膜后粘连、视网膜炎或脉络膜炎等。Lyme病所致的脉络膜炎偶尔表现为弥漫性炎症,伴有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类似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表现,可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堆积和萎缩;视网膜血管炎可以累及视盘、后极部或周边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血管鞘甚至视网膜出血。葡萄膜炎可表现为复发性或慢性炎症。
最近发现Lyme病与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相关。在11例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中,3例有抗疏螺旋体抗体,1例在用抗感染治疗后改善。但这种联系尚需更多的研究始能证实。
②其他眼部病变:神经眼科病变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面神经麻痹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0.6%~25%,多是单侧受累,双侧受累者约占1/4,常导致暴露性角膜炎;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可致复视;视神经炎、视乳头肿胀、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等也可看到;其他表现有Horner综合征、强直性瞳孔、瞳孔开大、眼眶炎症、眼外肌肿大等。
3.病变持续期的表现 仅少数患者进展至病变持续期,通常出现于疾病发生数月之后,此期可持续数年。此期典型的改变是慢性少关节炎,主要累及腕关节和肩关节,其他改变尚有血管病变、肌炎、周围神经病、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皮肤淋巴瘤、限局性的硬化性或萎缩性皮肤病变、进展性脑脊髓炎等。也可出现慢性葡萄膜炎、多种类型的角膜炎和表层巩膜炎。

㈤ 莱姆病是什么病,传染病吗

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萎氏包柔螺旋体,传播媒介为硬蜱。症状早期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主,中期表现神经系统及心脏异常,晚期主要是关节炎。

㈥ 莱姆病治疗的办法有哪些

在生活中莱姆病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常见的症状也是非常多的,发现疾病的时候如果不采取治疗的话,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家属护理患者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防止莱姆病带来危害,那么莱姆病治疗的办法有哪些呢?
(一)治疗
莱姆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原体。像其他螺旋体病一样,莱姆病也以病程早期对抗生素治疗收效最佳。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对照资料和临床经验而发展。由于很难证实细菌确已清除,而有些症状治疗后还常会持续存在,因此确定抗生素治疗终点并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1.早期莱姆病的治疗 早期口服抗生素治疗,EM通常都会立即消失,一般不致再发生后期重大后遗症(心肌炎、脑膜脑炎、复发性关节炎等)。因此立即治疗甚为重要,尽管这类病人可能很易复感。抗生素选择及剂量均见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及多西环素(DOXYCYCLINE)皆常选用。如怀疑同时伴有HGE,青霉素即无效验,应首选多西环素。
约10%莱姆病患者抗生素治疗24小时内,发生JARISCH-HERXHEIMER样反应(发热增高,皮疹更红,或疼痛更甚)。无论以何药治疗,约30%~50%病人头痛、筋骨痛及疲惫等可能短暂(数小时至数日)复发,疲惫则可持续较长时间。现在还不清楚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为未降解的螺旋体抗原而非活螺旋体所致。抗生素治疗前有播散性证候(多发性皮肤损害、头痛、发热、淋巴腺病)以及BELL样麻痹病人,反应消失迟延的风险最大。
2.较晚期莱姆病的治疗 莱姆脑膜炎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神经证候(脑神经病或神经根神经病),皆可以青霉素G静脉注射,每天2000万单位,6次分注,共10天,但实际上疗程常延续至3~4周。头痛和颈项强硬一般于治疗第2天开始减轻,7~10天消失;运动缺失及神经根痛常需7~8周才能完全消失,但无须以此而延长抗生素疗程。单独BELL样麻痹,口服治疗即可,但这些病人后期残留后发病的风险,比无神经播散证候的早期患者大。
虽然尚未作过系统研究,但这种疗法用于心脏炎,也能在数日中迅速收效。即使在前抗生素时期,心炎一般也能恢复,但未治病例以后发生莱姆病证候的风险甚高。泼尼松40~60MG/D分次服用,过去似能以此加速高度心阻滞的恢复,但在抗生素应用期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则须慎重,因为它可能有碍病原体的清除。
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多西环素(100MG2次/D)是合理的,但尚未作过正式评估。如有二、三度心阻滞,应收住院以利心脏监护及静脉注射抗生素,完全心阻滞者偶须暂时起搏。
治疗莱姆病的办法大家都清楚了吧,生活中要对莱姆病引起重视才行,患者在生活中要多锻炼身体才行,防止莱姆病带来严重的伤害,在发现了莱姆病的时候,找到治疗的方法才行。希望患者们都有健康的身体!

㈦ 莱姆病是什么病由什么引起的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叫做伯氏疏螺旋体所引起的多系统疾病。由于莱姆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主要与螺旋体的感染有直接关系,推测免疫反应也有可能参与发病。氏疏螺旋体成格兰染色阴性,其细胞壁的外层多脂多糖可刺激巨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进而可引起被感染者身体局部和全身反应。

莱姆病宿主原因:伯氏疏螺旋体的宿主范围非常广,自然宿主中主要包括有人、牛、马、犬、猫、鹿、浣熊、野兔等多种小锯齿类动物,在多种节肢动,如鹿蝇、嘛蝇、蚊子、跳骚等均有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但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感染的蜱虫叮咬来进行传播。

(7)莱姆病扩展阅读:

莱姆病诊治注意事项:

对于莱姆病的疾病早期、仅有皮疹者可选用口服红霉素、四环素或苯氧甲基青霉素,如有其它症状的第一期病人,可用2~3周为一疗程。对中晚期病人,则可以肌肉或静脉给药,疗程为20~30天,并需采用大剂量。利福平对本病完全无效。

由于莱姆病治疗时也可出现雅—赫氏反应,尤以青霉素与四环素最易发生。所以在大剂量用药时可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龙由每日30mg开始,逐渐减量。

㈧ 莱姆病,莱姆病如何治疗,莱姆病的症状

安装win10系统步骤:
1、用【u深度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制作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usb接口,设置好开机启动项进入u深度主菜单界面,选择“【02】u深度win8pe标准版(新机器)”并回车,
2、在u深度pe装机工具中,点击“浏览”按钮选择win10系统镜像安装在c盘中,点击确定即可。
3、程序提醒执行还原操作,勾选“完成后重启”复选框,然后点击确定,
4、接着是程序还原过程,还原成功后会重启计算机,然后进行程序安装过程,请耐心等待。
5、程序安装结束就可以进行电脑常规设置了,设置完便进入win10系统桌面,等待部署结束就可以使用了。

㈨ 什么是莱姆病

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经硬蜱(tick)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