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贪官是
1、刘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 《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其收受贿赂所得据说合为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收缴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白银20万公斤,此人不选,是无天理。
2、和珅:清代乾隆时大贪官 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其事迹不再赘述,仅提一句,嘉庆抄家时所获财产相当于乾隆盛世18年的全国赋税收入,难怪时谚要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了。此人不选,此评当废!
3、宋子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出身、事迹不再赘述,据说在任民国财政部长期间,靠垄断美国对华军援物资业务,其财富在当时早已首屈一指。“十大”应占一席。
4、伍秉鉴: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 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5、邓通:西汉文帝宠臣。凭借与汉文帝的特殊关系,垄断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旋失宠,被收。限于名气之大,想不入选都难。
6、梁冀:东汉外戚。两个妹妹皆为皇后,广敛财富,鸩杀皇帝,时称“跋扈将军”。汉桓帝时被收,缴得家财30亿多。曾挤身于《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的中国巨富行列,合当入选。
7、吕不韦:战国时期阳翟大商人 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据说连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应该说,凭此传奇业绩挤身“十大”次席当之无愧!
8、石崇:西晋著名富翁。其财富来源系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也毫不夸张。盖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训,终为一才妓绿珠破财,最后连命也搭上。限于名气之大,当然获选。
9、沈万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其孙卷入蓝玉之案被充军云南,财产没收。其财富来源一说为海上贸易所得,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得国际贸易商人。建议入选。
10、陶朱公:春秋末期人 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当然入选,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不好意思是从小排到大的!
『贰』 中国历史上5大贪官,哪个才是头号巨贪呢
但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不法之徒的窥视,而在过去的一些朝代,贪腐更是成为了一种糜烂的风气而广泛存在,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5个贪官,各个富可敌国,哪个才是头号巨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至于第1位,清代和珅,相信这个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作为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贪官,和珅也成为了乾隆一朝中后期最为重要的大臣,而他的身上,还挂有了世界首富的头衔。和珅利用朝中职权,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立银号三百多间,还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有着贸易来往,最终和珅倒台后。
根据野史提及,他收集的财富达到了8亿白银,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根据统计,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的税收被和珅贪掉了一半,而到了2001年,和珅因此也入选了《亚洲华尔街日报》评论的世界级富翁行列。
『叁』 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
和珅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住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清史稿》等书载称,和珅“少贫无籍”,即贫穷低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实际相差太远。
和珅的先祖,居住在英额峪,与同一姓氏的清开国元勋私毅公额亦都同居一地。英额峪离清太祖努尔哈赤居住的赫图阿拉不远,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和珅的九世祖噶哈察鸾及其子达古山巴颜等弟兄子侄,皆投归太祖,此后不少人担任文官武将。和珅的五世祖即高祖父尼雅哈纳,行伍出身,在太宗时从征,“过北京,征山东,梯攻河间府,首先登城,克之,赐巴图鲁号,授三等轻车都尉”。轻车都尉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封爵之下的世职,相当于官阶正三品。尼雅哈纳之孙阿哈硕色袭祖世职后,又兼任佐领,并于和通泊征准阵亡,被追赠一云骑尉(官阶正五品)。尼雅哈纳的曾孙也就是噶哈察鸾的九世孙常保(和珅的父亲),袭曾祖父的三等轻车都尉和阿哈硕色的一云骑尉世职,并在八旗军内任职,当上了副都统。副都统,官阶正二品,是军界高级将领,每年俸银155两、米155石,还有养廉银500两。父亲常保袭职后,由于常保堂叔啊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追叙军功,常保受赠一等去骑尉。至乾隆时兼任福建都统。从和珅的高祖父尼雅哈纳起,到父亲常保,皆是有世职的官宦之家,尤其是其父是二品大员副都统,怎能说他是出身低微,“家贫无籍”!
常保中正平和,为官清廉,在京待的极少,多征战 戍边在外,为国而少顾家,因此家里没有什么产业,乾隆二十五年常保病逝于福建,和珅家境陷于窘迫中。
和珅有弟和琳,小和珅三岁,与和珅是一母同胞,生下不久母亲病逝。和珅兄弟如寒泽孤雁,披风淋雨甚是凄苦。但二人向来和睦、相依为命,更有家人刘多方奔走照应,兄弟二人虽若荒山竹笋,饱受风吹雨打,但却更见茁壮成长。
和珅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由于与继母的关系不好,少年时期他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他18岁与官阶正二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英廉的孙女结婚,20岁时又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处境就显著地好了。因为,三等轻车都尉的岁俸为白银160两,还有80石米,比巡抚、布政使的俸银还多一点。和珅有了这笔可观的固定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世职给和珅带来政治上的更大好处,为他提供了一条接近万岁爷的捷径,使他于乾隆三十七年,即22岁时,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并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粘杆处,即尚虞备用处。清朝制度,“选八旗大员子弟之獧(juàn)捷者为执事人”,负责皇帝巡狩之时扶舆、擎盖、罟雀之事。粘杆处三等侍卫经常随侍皇帝出巡,就有了与皇帝回奏、回答的机会,从而为和珅的飞黄腾达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史籍载称,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和珅随驾出宫。“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sì)出于柙’之语”,扈从校尉不知此系何意,和珅却立即对答说:“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乾隆听后很高兴,问和珅:“读过《论语》?”和珅说,读过。“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乾隆“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矫捷异常”,十分赞赏,“自是恩礼日隆”。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临机应变,博得了皇上的欢心,青云直上,立即于闰十月迁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升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都统。此后,他不断升迁,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
为什么和珅会受到乾隆帝如此特殊宠信和委以大权,成为主持朝政的宰相?是因为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诸葛孔明再生吗?不是。不错,和珅确实精明能干,敏捷异常,善于临机应变,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记忆力特别好,还精通满文汉文,会蒙文和藏文,有处理政务的一定能力,但离真正的善理国政的名相和指挥三军克敌制胜的名帅,还相距甚远。论才学,和珅仅系一个名落孙山的小小文生,谈不上才华横溢,一代才子。谈治政,不管是破除旧的陈规积弊,建立新的重要制度,还是除大奸,荐大贤,他都没有大的建树。讲武略,他的水平更是低下。和珅与阿桂奉旨统军征剿甘肃苏四十三起义,阿桂正在督办河工,和珅先到军前,欲于阿桂到来之前扑灭起义,建立殊功,分兵四路进击,却失败了,勇将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不仅没有奏报自己指挥不当以致失利的过错,还隐瞒了图钦保捐躯之事,并颠倒是非,弹劾勇将海兰察、额森特的先战取胜是导致清军受挫的原因,遭乾隆帝严厉斥责,将其降三级留任。阿桂赶到军营后,问失利之因,和珅诿过于“将帅傲慢”,不听调度。阿桂“令将帅于次日晨集辕前”。“每呼一将入,辄命和坐其侧”,阿桂“有所调拨,及命屯戍处,其人辄应如响,如是者数,和坐上甚恚(huì)愤”。阿桂“问和云,诸将初不见其慢,尚方剑不知诛谁之头耶”。和珅“战栗无人色”。阿桂即命和珅离开军营,回到京师。
和珅既在文治方面无甚建树,也无武功,资历又浅,还不是科举出身,威望自然不高,且在大学士、军机大臣中,相当长时间仅只名列第三位第四位,同僚阿桂、嵇璜、王杰、福康安等,皆系多年军国重臣,论军功、政绩、资历、门第、威望、才干和人品,哪一位都比和珅强。尤其是阿桂,文武双全,军功政绩皆有,是当时众所公认的超出任何大臣的名帅名相,乾隆四十一年起任军机大臣,四十二年任大学士,在四十六年至嘉庆二年去世之前,连任16年首席大学士和领班军机大臣。可是,在乾隆四十六年以后,特别是五十一年以后,在宠任和委以大权上,这四位大学士没有一位比得上和珅。出现这种特殊局面,完完全全是因为乾隆中了和珅的圈套,错爱了和珅。
和珅虽不会治国统军,无甚功业,但却特别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还会为皇上聚敛银钱,供皇上支付各种不便公开动支国库的费用,故能博取皇上欢心。这在乾隆四十六年废除“名粮”,增补绿营兵额,给武职养廉银上,表现得非常清楚。这时,乾隆乾隆八十大寿时以国库充盈,下诏要取消武将“名粮”,改为给与养廉银,增补绿营兵,每年要增加军费白银300万两。乾隆帝询问阿桂有何意见,阿桂奏称,费银太多,不应增补。乾隆不听其言,下谕说,现在国家“财赋充足”,“户部库银尚存七千余万两”,支付这新增的300万两,绰绰有余。著大学士会同九卿科道详议。和珅深知皇上必欲实行此法,故极力赞成。乾隆遂下谕批准大学士九卿等的复议,每年增支军费银300万两。
正因为和珅擅长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满、好大喜功、爱听谀言、文过饰非、自诩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办事,又善于敛财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别宠信,成为乾隆帝的惟一心腹和代理人。
有了皇上的宠信和庇护,和珅身兼多职,位极人臣,基本上掌握了用人、理财、施刑、“抚夷”等方面大权,他便肆无忌惮地揽权索贿,乱政祸国。
和珅聚敛财富的主要方式是任用官员索取贿银。内而九卿,外而督抚司道,不向和珅纳银献宝,不是和珅亲友,是很难当上官的,从而形成了“和相专权,补者皆以赀进”,“政以贿成”,祸国殃民的严重局面。以乾隆最关心的河工而言,就败坏得不像个样子。史称:“乾隆中,自和相秉政后,河防日见疏懈。其任河帅者,皆出其私门,先以巨万纳其帑库,然后许之任视事,故皆利水患充斥,借以侵蚀国帑”,“至竭天下府库之力,尚不足充其用,……而庚午、辛未高家堰、李家楼诸决口,其患尤倍于昔,良可嗟叹”。
和珅聚敛财富之多,在历代文武大臣中当首屈一指,他的确是中国古代最大最富的贪官。关于和珅究竟有多少财产,确实数目是难以知晓了,但从他被嘉庆帝亲政后勒令自尽和抄没家产入官,可以知道大概情形。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帝逝世,初八日嘉庆帝下谕宣布,革和珅职,下狱问罪,抄没家产。正月十一日,嘉庆下谕,定了和珅20条大罪,其中讲道和珅的财产有:夹墙私库有金32000余两,地窖内埋藏银300余万两。另外,档案记载,和珅还有取租之地1260余顷、取租之房1000余间,以及大量珠宝玉器衣服书籍等等,数量之巨大,前所未有。至于私人的笔记和野史,更把抄没和珅的家产说得多得不得了。有的说,抄没清单所列106号中的25号,即折算成银2
『肆』 中国最有名的贪官
太多了
春秋时期的羊舌鲋
秦代的赵高
汉代的田蚡,王温舒,五侯,十常侍==
唐代的李林甫,杨国忠,
宋代的蔡京童贯等六贼,贾似道,
明代的王振,八虎,魏忠贤==
清代当然是和绅和大人
『伍』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贪官哪一个是头号巨贪
和珅在这些贪官中,一定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乾隆去世后,嘉靖在和珅家中抄出八亿两白银,相当于乾隆年间清政府十五年的税收总和。和珅虽然不是中国古代最有权势的贪官,但一定是最有钱的,2001年还入选了《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的行列,“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绝不是一句玩笑。
『陆』 最近几年中国有哪些大贪官,请列举几位知名的详细点
1、刘方仁:贵州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非法收受他人钱款折合人民币677万余元,被判无期徒刑,没收赃款,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高严: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涉嫌经济犯罪,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3、王怀忠: 安徽省原副省长。受贿517万余元,价值480万余元财产来源不明,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4、韩桂芝: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非法收受款物共计人民币702万余元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5、吴振汉:湖南高法原院长。非法收受款物共计人民币607万余元,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6、王昭耀: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非法收受财物704万元,650万元财产来源不明,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7、王有杰: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非法收受财物634万余元,890万余元来源不明,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8、荆福生:福建省委原常委、原宣传部长。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数百万元。
9、李宝金:天津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
10、杜世成: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本人或伙同情妇收受他人财物数百万元,一审被判除无期徒刑。
11、刘志华:北京市原副市长。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数百万元;包养情妇并为其承揽工程谋取巨额非法利益。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12、邱晓华: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收受不法企业主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重婚犯罪,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13、王武龙: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先后索要、收受他人钱款折合人民币数百万元,一审被判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4、郑筱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非法收受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玩忽职守。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5、何闽旭:省原副省长。嫌索贿受贿800余万元,立案侦查
16、陈良宇:市原市委书记。挪用设备社保资金案,双开,进入司法程序。
17、张国光:湖北省长,中央委员,2004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18、宋平顺:天津市政协主席,2007年6月涉嫌犯罪,自杀
19、田凤山:国土资源部长,中央委员,2005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0、刘克田:辽宁省副省长,2005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21、李达昌:四川省副省长,2005年1月涉嫌滥用职权罪被逮捕。
22、刘长贵:贵州省副省长,2004年4月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23、王钟麓:浙江省副省长,2004年8月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24、阿曼哈吉:新疆政府副主席,2004年10月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已涉嫌犯罪
25、孙 瑜:广西政府副主席,2007年受贿、生活腐化堕落被双规。
26、潘广田:山东省政协副主席,2004年4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7、庞家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2007年1月受贿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8、张恩照:建行行长,中纪委委员,2005年3月因涉嫌犯罪辞职,接受审查。
29、刘金宝:中行副董事长,2005年被判处死缓。
30、麦崇楷:广东省高法院长,2003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31、丁鑫发:江西省高检检察长,2006年1月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32、徐国健: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2006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33、张宗海: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5年5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34、柴王群:云南省委宣传部长,2004年3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35、王守业:海军副司令员,中将,2006年4月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加上最近陈绍基.郑少东.文强.许忠衡
『柒』 那些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他们到底贪了多少钱
秦朝以前,因为实行分封制,权力分散在各诸侯国,因为权力分散以及制度约束,还有周朝礼教的洗礼,贪污和腐败的土壤不肥沃,因此大贪巨贪几乎没有。但自秦汉以后,中国成为了中央集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加上监督机制的弱化,体育活动便有了肥沃的土壤,大贪巨贪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历代以来,“蔚然成风”。秦朝以后,都涌现了哪些最著名的贪官呢?捡名头最响、影响最大的说说:
.
7、清朝和珅: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嘉庆上台后,给和珅治罪,涉及和珅家财包括:夹墙私库有金32000余两,地窖内埋藏银300余万两。另外,档案记载,还有取租之地1260余顷、取租之房1000余间,以及大量珠宝玉器衣等等,数量巨大。有的说,抄没清单所列106号中的25号,即折算成银22亿余两。有的说,有赤金元宝100个,每个重1000两,赤金580万两,元宝银940万两,白银583万两,苏元银315万两,当铺75座,本银3000万两,玉器库两间,田地8000余顷,估银800万两。和珅堪称中国历史上旷古绝今的最大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