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保险索赔
扩展阅读
阿胶最简单的吃法 2025-07-08 13:31:37
银行APP上可以买股票吗 2025-07-08 13:25:59
买股票是什么凭证 2025-07-08 13:25:00

保险索赔

发布时间: 2021-06-11 04:38:46

A. 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索赔

至于保险公司如何赔,首先要看轿车买了什么险种。
交强险是必须要买的,有责情况下最多只赔12万2千元,其中医疗费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金11万,财产损失2千元。注意,交强险赔偿时,只要有责,不论次责、同责、主责还是全责,只要有责,就赔12万2.
然后再看投的是否有商业三责险,如果有,就看保额是多少的,是10万?20万?还是30万或或更多。商业三责险赔偿时是按责任比例赔付的。如果是同责的话,在交强险赔完以后,剩余的部分由商业三责按责任比例50%来赔偿。
如果在前两个保险赔过后,还不够的话,然后才是肇事者自己来赔偿。
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最常用到的是交强险和商业三责险,在这里我也就是着重介绍一下这两个险种是如何赔偿的?
交强险承担的是无过错赔偿责任,关于什么是无过错赔偿责任,我在《交通事故处理实务》那个专辑中已经有了较详细的解说,在这里不再多说。既然是无过错赔偿责任,那么当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在事故认定书中是否认定司机有责任,交强险都是要赔的,只不过有责和无责的赔偿限额是不同的。
交强险在赔付的时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责时赔多少,一种是无责是赔多少。
当事故认定书认定你有责时,不管是全责还是主责或是同责还是次要责任,只要认定你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交强险就按有责任限额来赔,如果事故认定书认定你无责的话,那交强险将按无责的限额来赔偿。
那么有责时交强险最多赔多少钱呢?也就是有责限额是多少钱呢?122000元。然后这122000元又被细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死亡伤残的赔偿限额是11万,医疗费的赔偿限额是1万元,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是2千元,这三项加在一起是122000元。
如果事故认定书认定司机一方无责,那么交强险将在无责限额内进行赔偿,当无责时,交强险最多只赔12100元。同样也划分为死亡伤残限额、医疗费限额、财产损失限额。死亡伤残的最高限额是1万1千元、医疗费的最高限额是1千元、财产损失的最高限额是1百元。
前边已经说过,商业三责险是对交强险的补充,发生了事故之后,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不足的部分才由商业三责险进行赔偿。那商业三责险具体该如何赔偿,首先要看事故认定书的责任是如何划分的。如果事故认定书认定已方无责任的话,无论损失多少,商业三责险都不予以赔偿,因为商业三责险赔偿的前提就是已方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这一点也是与交强险不同的地方。然后再看投保的最高限额是多少,如果投保的是10万限额,那商业责险将在10万限额内进行赔偿,如果投保的是20万限额,则在20万的限额内进行赔偿,超出的部分商业三责险将不予赔偿。
事故认定书中对责任的划分有负全责、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几种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是负全责的话,那商业三责险赔偿比例最高为100%;如果是主要责任的话,最高赔偿比例为70%;同等责任的话,最高赔偿比例为50%;次要责任的话,最高赔偿比例为30%。
那是不是出了事故,商业三责险就一定在责任比例内全部赔偿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你仔细看了商业三责险的合同条款,你会发现有免赔率和绝对免赔率的字样。
商业三责险的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车辆驾驶人负全部责任的,事故责任免赔率20%;负主要责任的,事故责任免赔率15%;负同等责任的,事故责任免赔率10%;负次要责任的,事故责任免赔率5%。
建议委托律师
另,给你个视频地址,是关于《交通事故处理实务》的,有更详细的解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B. 如何向保险公司索赔

投保容易索赔难,这是目前我国车辆保险业中的现状。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公司与车主之间的利益点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少车主对车辆索赔缺乏必要的常识,所以引起索赔时的困难。引起这种困难,既可能是投保对保险条款的了解不全面,也可能是在事故发生后处理方式不当造成的。投保时不认真考虑只是留下了隐患,而事故发生后处理不当而造成保险公司拒赔则真的是损失惨重。赔偿的额度、指定维修厂家的修理质量、车辆丢失后的赔偿金额,赔偿的期限,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有不同的标准和工作流程,熟悉这些,既可以为您选择投保的公司作参考,也可以使您在出险后做到心中有数。······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索赔的条件。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2)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3)不属于除外责任;(4)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派人报案,可先电话报案,待事故处理后,再向保险公司补述事发经过,并填写出险通知书。按照保险条款规定,保险车辆因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而受损时,或致第三者财产损坏,应当坚持“修复为主”原则,但在修复前须经保险公司定损检验,确定修理项目、方式、费用。送修理厂修复后,保存好修理发票。提供必要的材料向保险公司索赔。第三者责任事故赔偿后,保险公司不再承担对受害第三者的任何增加的赔偿费用。保险车辆、第三者的财产遭受损失后的残余部分,应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协商一致,并作价归还被保险人,同时在赔款中扣减。保险车辆按全部损失赔偿或部分损失一次赔款等于保险金额全数时,车辆损失险的保险责任即行终止。但保险车辆在保险期间内,不论发生一次或多次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或费用支出,只要每次赔偿未达到保险金额,其保险责任依然有效。被保险人自保险车辆修复或事故处理结案之日起,3个月内不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或自保险公司通知被保险人领取保险赔款之日起1年内不领取应得的赔款,即视为自动放弃权益。事故发生后,切记要及时报案,不能私下了结,否则保险公司不会承认这种私下了结的行为。相关链接:“免赔”详解对造成交通事故的保险车辆实行绝对免赔,即被保险人自己也要承担责任,这是为了增强被保险人及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责任心。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对十交通事故肇事按全责、主责、半责、次责、无责来分别确定车祸双方的责任,保险公司也以此给予不同的免赔比例。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免赔率规定了不同责任驾驶人员所获赔款的扣除比例。在规定中,所谓单方肇事事故指不涉及第三者损害赔偿的事故,但不包括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保险车辆因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和事故其他方查寻不着的,视同单方肇事事故,应扣除赔款的2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C. 保险公司赔偿有哪些内容

1、保险合同未生效、新车无临时牌照或者临时牌照过期期间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不赔偿。
在汽车基本险的四个险种的免责条款中,都明确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否则发生保险事故时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合法有效的行驶证、号牌,或临时号牌或临时移动证,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法官提醒】:在为仅有临时车牌的新车购买保险,应与保险公司事先单独做出在临时车牌方面的约定。
2、未按规定年检或者未通过年检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赔偿。
车辆未通过年检或者未及时年检的,均属于不能合法上路的。车险免责条款规定,未在规定检验期限内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或检验未通过而上路行驶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法官提醒】:一定要重视年检这件事,车辆未年检,保险就相当于白买,车辆处于“裸奔”状态,要多危险有多危险。
3、修理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赔偿。
车辆在检测、维修、养护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赔偿。原因是保险公司认为维修点负有看管车辆的责任,车辆被盗或者损坏是属于维修点的过失。此外,还包括车辆在出险后,送去维修的路上或者在维修过程中额外出现的意外损失的情况,保险公司也是不赔偿的。
法官提醒:修理期间,一定要注意看护好车辆,与维修点约定好,同时还可以专门就维修期间的责任与保险公司进行单独约定。
4、撞到自己家人的,保险公司不赔偿。
第三者责任险其中一条免责条款规定,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及其所有或保管的财产的损失,不负责赔偿。
【法官提醒】:应防止类似“道德风险”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自己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谨慎驾驶。
5、在收费停车场损坏、丢车没有投盗抢险、财产损失险的,保险公司不赔偿。
对于在收费停车场被损坏、盗窃的车辆,如果投了全车盗抢险、财产损失险等,保险公司会依约定赔偿,保险公司赔偿后有权向停车场追偿。车辆没有投全车盗抢险、财产损失险而在收费停车场被损坏、盗窃,受害人有权按照保管合同向停车场索赔。
【法官提醒】:如果车辆在类似场合被损坏、被盗,作为车主应该保管好停车场的收费凭证或发票,必要时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证据。
6、被保险人主动放弃追偿权的,保险公司不赔偿。
车辆损失险中有条免责条款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车辆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事故发生后,在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有关责任方请求赔偿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若你某天善心大发,放弃对责任方的追责权利,那就有可能要自己承担事故损失,因为此种情况保险公司是不会赔偿损失给你的。
7、驾驶证超过有效期或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或记分达到12分之后驾车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赔偿。
基本险四个险种的免责条款中均注明,在驾驶证超过有效期或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或记分达到12分,仍驾驶机动车造成的事故损失的,不予赔偿。
【法官提醒】:在驾驶证超过有效期或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或记分达到12分之后驾驶车辆的,属于无证驾驶,发生保险事故不仅可能得不到经济赔偿,还将面临无照驾驶的行政处罚。
8、事发超过48小时未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可能不赔偿。
《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须在保险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通知保险人,否则造成损失无法确定或扩大的部分,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如果有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等能证明事故的发生及责任承担的证明除外。
【法官提醒】:车主最好在48小时内报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若确实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报险,也要现场拍照保留证据。
9、保险费交清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赔偿。
基本险通用条款第八条写明,除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应在保险合同成立时一次交清保险费。保险费交清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如果在超过规定的期限六十日内未支付当期保费,保险合同效力也中止,或者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除非另有约定,否则此时的保险合约也就相当于一纸空文。
【法官提醒】:车主应按规定缴纳全部保费,并确认保险合同生效起止时间。
10、车主自行增加设备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赔偿。
通常在车辆损失险和全车盗抢险的免责条款中规定,新车车辆出厂时的原厂配置以外新增设备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赔。这对于喜欢为自己的爱车“化妆”的车主们来说就需要注意了。
【法官提醒】:对于车主新增加装饰部分,最好购买“新增加设备损失险”。否则,损失部分保险公司是不会赔偿的。
【法官说法】审慎阅读保险免责条款避免索赔纠纷
车辆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车主最为头疼的问题,原因在于买保险时保险人员并没有逐条详细的跟你讲解免责条款中的内容;适用范围,发生条件及责任后果等。而作为车主看着免责条款里面的一大堆文字,也没耐心逐条去阅读。因此在索赔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纠纷。
前述免责条款的内容,是很容易被车主所误解、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属于保险公司的理赔范围,但实际上在免责条款上已经有明确规定;如果在购买保险过程中没有仔细了解清楚,与保险公司也没有另外约定,那么可能最后就会与保险公司走向“对簿公堂”的结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什么是保险理赔

保险理赔就是购买保险的被保险人,也就是被保障的那个人,发生了保险条款里面规定的疾病或者是意外伤残或死亡。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相同保额的赔偿,办理这个赔偿的手续就叫做理赔。

E. 保险的理赔方式都有哪些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小诺解答:

您好!

保险的理赔方式有以下几种:

1、赔偿。赔偿与财产保险对应,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财产出险时的受损情况,在保险额的基础上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的赔偿。保险赔偿是补偿性质的,即它只对实际损失的部分进行赔偿,最多与受损财产的价值相当,而永远不会多于其价值。

2、给付。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人身保险出险而使生命或身体所受到的损害,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故在出险时,保险公司只能在保单约定的额度内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即人身保险是以给付的方式支付保险金的。

保险索赔必须在索赔时效内提出,超过时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不提供必要单证和不领取保险金,视为放弃权利。险种不同,时效也不同。人寿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 5 年,其他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 2 年。

索赔时效应当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算起。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保险人或受益人首先要立即止险报案,然后提出索赔请求。

F. 怎么去保险公司索赔

1、摩托车如果保险公司去定损,是能赔偿的,不因为是无牌无证就不赔
2、医疗费如果有病历卡,药费发票和清单可以赔偿
3、误工费要提供单位的误工减少收入证明、其事发前三个月工资条。
4、营养费因为根据法院规定要医嘱或者司法鉴定的,根据你这个情况,保险公司应该不赔的。
如果保险公司不赔偿,你可以起诉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打合同官司,法院肯定判决你胜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G. 保险理赔和索赔一样吗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小诺解答:

您好!

保险理赔与保险索赔是相对应的,是指当被保人发生了合同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被保人或受益人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也就是说,投保保险之后,被保人发生了保险事故,被保人提出索赔申请之后,保险公司相应对索赔申请做出的响应的赔偿行为,这就被称之为"理赔"。

索赔是被保人或受益人的主动行为,是理赔的前提条件,而理赔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索赔行为的响应,也是保险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