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现代移动通信
扩展阅读
股票上怎么看高管收入 2025-07-08 02:02:12
深大通的股票价格是多少 2025-07-08 01:57:53

现代移动通信

发布时间: 2021-06-12 11:35:01

㈠ 现代通信包括哪些

1、【邮递】以实物传递为基础,虽然现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但越简单越真实,越纯朴越真情,信件是信息传递最简单最纯朴的方式,更不因传递速度过快造成信息的溢漏;快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需求面也越来越高,但其发展受交通运输制约无便利的交通运输怎么也快不起来。

2、【电话】电话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与网络电话,其传递方式与网络方式优缺点基本相同,与网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电话不能直接传递文字图片,与邮递方式不同在于不能传递实物。

3、【传真】传真是近二十多年发展最快的非话电信业务。将文字、图表、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和光电变换,变成电信号,经各类信道传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过一系列逆变换过程,获得与发送原稿相似记录副本的通信方式,称为传真。
传真的主要技术有:扫描技术,记录技术,同步同相技术,传输技术。传真的通信过程包含扫描,光电变换,图象信号的传输,记录变换,收信扫描和同步同相。
传真是基于PSTN的电信信号通过设备中转传真信号.最近由于科技大迅速发展,电子网络传真逐渐成为取代传真机的新一代通信工具.

4.【卫星电话】基于卫星通信系统来传输信息的电话就是卫星电话。卫星电话是现代移动通信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补现有通信(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现代通信中,卫星通信是无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现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卫星通信中得到应用。

5.【电报】电报,就是用电信号传递的文字信息。在通讯越来越迅捷的今天,电报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也许有一天电报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㈡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组成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码分 多址(CDMA)等技术。
其中GSM目前还是主导。

给你推荐一本书吧:

GSM交换网络维护与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作者 :张威 汤炳富
ISBN :7115129304
出版日期 :2005年02月01日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GSM网络交换系统的维护与优化。主要内容包括:GSM交换网络的基础知识,No.7信令基础知识,GSM网络的各种通信事件信令流程,GSM交换系统中的局数据及各种参数,交换机紧急故障处理等
商品信息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GSM网络交换系统的维护与优化。主要内容包括:GSM交换网络的基础知识,No.7信令基础知识,GSM网络的各种通信事件信令流程,GSM交换系统中的局数据及各种参数,交换机紧急故障处理,如何利用各种程序进行交换系统的维护与优化操作,如何利用统计进行数据收集和交换系统的维护与优化,如何利用网管的OPS进行交换系统的维护与优化。书中列举了许多GSM交换系统的维护实例,力求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论述GSM交换网络的维护与优化。

【目录】:
第1章 GSM系统结构 1
1.1 GSM发展历史和技术规范 1
1.1.1 GSM系统发展历史 1
1.1.2 GSM系统技术规范 2
1.2 GSM系统结构 3
1.2.1 交换网络子系统 4
1.2.2 无线基站子系统 6
1.2.3 移动台(MS) 7
1.2.4 操作维护子系统 7
1.3 GSM网络区域组成 7
1.4 GSM网络编号计划 9
1.4.1 GSM系统中的各种号码 9
1.4.2 GSM系统中各种号码的应用 12

第2章 GSM交换原理及结构 14
2.1 AXE10系统结构 14
2.1.1 AXE系统构成 14
2.1.2 AXE基本结构 14
2.1.3 AXE交换部分(APT) 17
2.1.4 AXE控制部分(APZ) 18
2.1.5 AXE的应用系统 18
2.2 AXE的主要子系统 18
2.2.1 选组级子系统(GSS) 18
2.2.2 话务控制子系统(TCS) 19
2.2.3 中继信令子系统(TSS) 19
2.2.4 公共信道信令子系统(CCS) 20
2.3 操作维护与管理功能 20
2.3.1 操作维护子系统(OMS) 20
2.3.2 统计和话务测量子系统(STS) 20
2.4 公共控制平台 20
2.4.1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CPS) 20
2.4.2 AXE的编程语言 22
2.5 CME20系统结构 22
2.5.1 CME20功能特性 22
2.5.2 CME20系统的构成 24
2.5.3 爱立信网管系统OSS 25

第3章 GSM交换优化基础 27
3.1 No.7信令系统概述 27
3.1.1 概述 27
3.1.2 No.7信令系统的定义、组成、分层模式 27
3.1.3 No.7信令的信令单元格式 28
3.2 GSM的No.7信令系统 29
3.2.1 GSM信令系统的特点 29
3.2.2 应用于GSM系统的No.7信令协议层结构 30
3.2.3 GSM的No.7信令系统各部分具体阐述 30
3.3 移动应用部分(MAP) 34
3.3.1 MAP信令分层结构(系统采用标准的No.7信令分层结构) 34
3.3.2 移动应用部分(MAP)的消息 35
3.3.3 AE与ASE 35
3.3.4 MAP的使用 36
3.3.5 MSC/VLR和HLR中的MAP 37
3.3.6 MAP定义的信令过程介绍 38
3.4 基站应用部分(BSSAP) 44
3.4.1 BSSAP与BSSMAP概念区分 44
3.4.2 BSSAP的组成 44
3.5 GSM数字移动通信中的重要No.7信令过程示例 46
3.5.1 概述 46
3.5.2 位置更新 47
3.5.3 查询 47
3.5.4 信令接续流程 49
3.6 GSM网络接口与协议 53
3.6.1 GSM系统接口 53
3.6.2 GSM的各个接口及接口协议,定义及基本功能 54
3.6.3 LAPD协议和LAPDM协议的简析 56
3.7 No.7信令网 57
3.7.1 信令网基本概念 57
3.7.2 我国No.7信令网结构 58
3.8 针对交换维护优化的No.7信令应用 60
3.8.1 交换网络的协议测试 60
3.8.2 交换网络的接口协议优化分析 61
3.8.3 信令追踪、分析 62
【其他规格】
页数:692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印张:44.25 字数:1081000 用纸:胶版纸 印次:1 印刷时间:2005/02/01

㈢ 有中心控制的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中心控制的有什么不同

目前市面上的模拟手机和数字手机都采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分别采用了TACS制式和GSM制式。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是一种有中心控制的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它的特点是整个系统在统一的控制中心指挥下协调工作。另一种是无中心控制的移动通信系统,如无绳电话系统(家用、办公用和公共场所用),它的各个基站都具有独立地与用户打交道的能力。该系统的网络管理中心与前一类系统的控制中心不同:在有中心控制的系统中,控制中心直接控制全系统;而无中心控制的系统则是由各基站直接控制手持机等移动台,网络管理中心只作一些后续处理工作。

㈣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简介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移动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第四部分对未来移动通信进行了展望。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系统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供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供相关院校和各类培训班作为教材使用。

㈤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与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区别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一)《移动通信与无线技术》 研究数字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的系统模拟、多址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道动态指配技术、同步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语音压缩技术、宽带多

㈥ 现代通信有哪些

现代通信主要的方式有移动通信、寻呼机和电视电话。移动中的用户,与固定的或移动中的另一方进行直接的通信,叫做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综合利用,无线通信的种类主要有:无线电对讲系统、寻呼系统、移动电话系统。

寻呼机又叫“BP”机,它是一台只能接收而不能发出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机。当你要找人或向他人传递信息时,你可以打电话给寻呼台,报出要传递的信息,寻呼机号码,寻呼台就向寻呼机发出电波,寻呼机就能接收到。“BP”机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有:半自动寻呼、自动寻呼、数字型、汉显型等。

电视电话是一种既能传递声音又能传递图像的现代通信工具。它最早是由美国贝尔研究所研制出来的。利用这种电话可以拉近相隔万里的人们之间的距离,给打电话的人以“亲临现场”的感受。

㈦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
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
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
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比较著名的
有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
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
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的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
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容易理解、应用的市场。
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象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
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
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随着速率的增长,其他更通用的应用将会出现,无线
数据业务将开始影响大众市场。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在迅速改变,人们更经常性地移动,职业和个
人生活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人们需要不分时间、地点访问很重要的信息。发生在用户身
上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成为驱动无线数据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特网的影响
和通信的其他领域一样,无线数据业务的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Internet。根据最
近的研究,未来两年欧洲的因特网用户数量将翻一番。在我国,因特网用户的年增长率将
高达300%。显然用户在运动中接入因特网的需求将会增长。
为了满足接人因特网的需求,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应运
而生。WAP为将Internet的信息内容以及增值业务传送到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开放的通用
标准,实现了IP与GSM网络的桥接,是一个为厂商提供加速市场增长、避免网络割接、保
护运营商投资的标准,WM确保任何与WAP兼容的GSM手机都能工作。WAP是实现无线数据市
场快速发展的工具。
数据速率的发展
GSM承载业务所提供的GSM数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9.6kb/s。国际上1998年引入的高速
电路交换数据(HSCSD)技术将实现57kb/s的数据速率,对要求连续比特率和传输时延小
的应用是理想的,如会议电视、电子邮件、远程接入企业的局域网和无线图象。1999年商
用化的GPRS是第一个GSM分组数据应用,将实现超过100kb/s的数据速率。对较短的“突发”
类型业务是理想的,如信用卡认证、远程测量和远程事务处理。EDGE(增强数据速率GSM改
进模式)使用修改过的GSM调制方式来实现超过300kb/S的数据速率。EDGE会让GSM运营商
特别受益,他们不但可以赢得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经营执照,还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宽带数
据业务。
1.2个人多媒体通信——网络演进的方向
对随时随地话音通信的追求使早期移动通信走向成功。移动通信的商业价值和用户市
场得到了证明,全球移动市场以超凡的速度增长。移动通信演进的下一阶段是向无线数据
乃至个人移动多媒体转移,这一进展已经开始,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个人移动多媒体通信将根据地点为人们提供无法想象的、完善的个人业务和无线信息,
将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个人多媒体世界里,话音邮件和电子邮件被
传送到移动多媒体信箱中;短信将成为带有照片和视频内容的电子明信片;话直呼叫将与
实时图象相结合,产生大量的可视移动电话。还将实现移动因特网和万维网浏览。象无线
会议电视这样的应用将随处可见,电子商务将蓬勃开展。对于运动中的用户还有随时随地
的各种信箱和娱乐服务。
2网络技术的宽带化
在电信业历史上,移动通信可能是技术和市场发展最快的领域。业务、技术、市场三
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伴随着用户对数据、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网络业务向数据
化、分组化发展,移动网络必然走向宽带化。
通过使用电话交换技术和蜂窝无线电技术,70年代末诞生了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AM
PS(北美蜂窝系统)、NMT(北欧移动电话)和TACS(全向通信系统)是三种主要的窄带模
拟标准。第一代无线网络技术的一大成就就是去掉了将电话连接到网络的用户线。用户第
一次能够在他们所在的任何地方无线接收和拨打电话。
第二代系统引入了数字无线电技术,它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改善了话音质量和保密
性,并为用户引入了无缝的国际漫游。今天世界市场的第二代数字无线标准,包括GSM、D
-AMPS、PDC(日本数字蜂窝系统)和IS-95CDMA等,均仍为窄带系统。
第三代移动系统,即IMT-2000,是一种真正的宽带多媒体系统,它能够提供高质量宽
带综合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2000年以后,虽然窄带移动电话业务需求将依然很大,
但随着Internet等高速数据通信及多媒体通信需求的驱动,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将逐步增
长,而且就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无缝覆盖而言,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将逐步增长,而
且就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无缝覆盖而言,宽带移动通信作为整个移动市场份额的子集
将显得愈来愈重要。第三代系统预计在2002年投入商用。
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系统的变化并不象从第一代模拟网络到第二代数字网络那样存在重
大的技术变迁。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来讲,第二代系统将逐步平滑过渡到第三代
系统,在此演进过程中,移动网络所能实现的数据速率逐步升级;GSM承载业务所能提供的
数据速率为9.6Kb/s,1998年商用的HSCSD技术实现了57kb/s的数据速率,1999年引人的GP
RS将实现超过100WS的数据速率,将在2000年引入的EDGE技术可实现超过300kb/s的数据速
率。2001年后投入商用的第三代系统将能够在广域网上实现384kb/s的数据速率,在办公
室和家中还可以达到2Mkb/s。
3网络技术的智能化
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促使移动网络得到了
迅速发展。移动网络由单纯地传递和交换信息,逐步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移
动智能网由此而生。移动智能网是在移动网络中引入智能网功能实体,以完成对移动呼叫
的智能控制的一种网络,是一种开放性的智能平台,它使电信业务经营者能够方便、快速、
经济、有效地提供客户所需的各类电信新业务,使客户对网络有更强的控制功能,能够方
便灵活地获得所需的信息。移动智能网通过把交换与业务分离,建立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
数据库,进而进一步建立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来达到上述目标。通过智能
网,运营公司可以最优地利用其网络,加快新业务的生成;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业
务,向其他业务提供者开放网络,增加效益。
关于移动智能网的研究,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刚开始时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协议出现,
各厂商各自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并且据此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如Alcatel、Nortel、
Ericsson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初期产品。这些工作为最终移动智能网标准的形成积累了
经验。
1997年末,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TIA)制定了移动智能网的第一个标准协议——
IS-41D协议。1998年1月,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在GSM phase2+阶段引入了CAMEL
协议(移动通信高级逻辑的客户化应用程序),当时的版本是phase1。1998年4月,ITU-T
在新推出的智能网能力集一2标准中描述了移动接入的功能实体,称为CAMELphase2标准。
伴随着移动网络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网络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智能网及
其智能业务是构成未来个人通信的基本条件。
4更高的频段
从第一代的模拟移动电话,到第二代的数字移动网络,再到将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统,网络使用的无线频段遵循一种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
1981年诞生的第一个具有国际漫游功能的模拟系统NMT的使用频段为450MHz,1986年
NMT变迁到900MHz频段。我国目前的模拟TACS系统的使用频段也为900MHz。在第二代网络
中,GSM系统的开始使用频段为900MHz,IS-95CDMA系统为800MHz。为了从根本上提高GSM
系统的容量,1997年出现了1800MHz系统,GSM900/1800双频网络迅速普及。2000年将投入
商用的第三代系统IMT-2000则定在2GMHz频段。
5更有效利用频率
无线电频率是一种宝贵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有限和移动用户急
剧增加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了“频率严重短缺”的现象。解决频率拥挤问题的出路是
采用各种频率有效利用技术和开发新频段。
模拟制的早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方式,主要通过多信道共用、频率复用
和波道窄带化等技术实现频率的有效利用。随着业务的发展,模拟系统已远不能满足用户
发展的需求。数字移动通信比模拟移动通信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样的频分多址技术,数字
系统要求的载干比较小,因而频率复用距离可以小一些,系统的容量可以大一些。而且,
数字移动通信还可采用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技术,它比模拟的频分多址制在系统容量上大
4-20倍。
CSM作为最具代表性和最为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频率有效利
用技术的演进史。GSM采用时分多址制式,其对频率的有效利用主要是通过频率复用技术的
不断升级实现的。从传统的4×3方式,到3×3、1×3、MRP、2×6等新的复用技术,频率复
用的密集度逐步提升,频谱效率快速提高,GSM系统的容量得到逐步释放。
1995年开始投入商用的IS-95CDMA(窄带)系统,以无线技术的先进性和大容量等特
点著称。它以扩频技术为基础,不同用户的信号靠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如果从频域或
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相互重叠的,故理论上CDMA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比GSM系统更高,
网络容量更大。同时CDMA系统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即系统具备较容量。
作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无线接入技术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能够更高效
地利用无线电频率。它利用分层小区结构、自适应天线阵和相平解调(双向)等技术,网
络容量可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要求。
6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
6.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第三代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将包括卫星在内的所有网络融合为可以替代众多网络功能的
统一系统,它能够提供宽带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为了保护运营公司在现有网络设施
上的投资,第二代系统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遵循平滑过渡的原则,现有的GSM、D-AMPS、
IS-136等第二代系统均将演变成为第三代系统的核心网络,从而形成一个核心网家族,
核心网家族的不同成员之间通过NNI接口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全球漫游。在
核心网络家族的外围,形成一个庞大的无线接入家族,现有的几乎所有的无线接入技术及
WCDMA等第三代无线接入技术均成为其成员。第三代系统充分显示了未来电信网络的融合特
征。
6.2未来的网络构架
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管理政策的放松将使计算机
网、电信网、电视网等加快融合为一体,宽带IP技术成为三网融合的支撑和结合点。未来
的网络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综合宽带通信网,并逐步演进
为由核心骨干层和接入层组成、业务与网络分离的构架。

㈧ 现代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现代的通信方式包括:邮递、电话、传真、卫星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等。

1、邮递

以实物传递为基础。信件是信息传递最简单最纯朴的方式。

快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需求面也越来越高,但其发展受交通运输制约无便利的交通运输怎么也快不起来。

2、电话

电话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与网络电话,其传递方式与网络方式优缺点基本相同,与网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电话不能直接传递文字图片,与邮递方式不同在于不能传递实物。

3、传真

将文字、图表、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和光电变换,变成电信号,经各类信道传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过一系列逆变换过程,获得与发送原稿相似记录副本的通信方式,称为传真。

4、卫星电话

基于卫星通信系统来传输信息的电话就是卫星电话。卫星电话是现代移动通信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补现有通信(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

现代通信中,卫星通信是无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现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卫星通信中得到应用。

5、电报

电报,就是用电信号传递的文字信息。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

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6、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都是数字数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就是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线路结合的通信方式。

(8)现代移动通信扩展阅读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信息交换方面,数字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计算机来实现;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全时空通信功能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已成为当今传递信息的三大新兴通信手段。

在网络发展方面,电信技术已使通信网络可向用户提供更多样化、更现代化的电信新业务,形成综合业务数字网。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以电话网为基础,将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电视广播等业务网络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光纤传输、卫星通信及移动通信等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控制一体化。它可以提供比普通电话网传输速度更快、容量更大、质量更高的信息通道。

其发展趋势是,在通信网数字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实施一项以激光、光缆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计算机技术与多种通信手段相结合的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㈨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㈩ 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成就

您好,在我国,移动通讯技术的起步虽晚,但是发展极其迅速。自从20世界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量经历了指数级的增长,我国也不例外,而且这种需求量还将持续下去。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AT&T公司研制了第一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数字无线标准有:GSM;D-AMPS;PDC和IS-95CDMA等。在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以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GSM和CDMA为主,网络运营商运用的主要是GSM系统,现在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经过两年的发展也初具规模;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且实现了全球无缝覆盖全球漫游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2Mbit/s,其容量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2-5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