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常思
扩展阅读
海湾资源的股票价格 2025-09-11 09:08:08
股票总资产看哪里 2025-09-11 08:36:39
华融证券融券股票 2025-09-11 08:10:35

常思

发布时间: 2021-06-15 11:21:43

Ⅰ 常思一二,不想八九。啥意思

“常思一二,不想八九”意思是: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

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拥有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任何苦难,都能积极面对。

这句话出自林清玄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1)常思扩展阅读: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简介:

天下没有好的处境好心情的时候,日日是好日,处处开莲花。

本书围绕主题“以平常心面对人生”,集结了林清玄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44篇,包括《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心眼同时,会心一笑》《常想一二》《半梦半醒之间》《月到天心》《形与影之间》《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比景泰蓝更蓝》等网友精选的经典篇目。

作者林清玄是台湾高雄人,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开始出版作品;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大受欢迎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其作品在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

Ⅱ 常思和当归有什么寓意

1、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夏秋之间开小白花,茎叶皆有香味。中国1957年从欧洲引种欧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国内有些省区也已引种栽培。
2、古代诗文中常用以寓“应当归来”之意。

引证:宋·苏轼 《寄刘孝叔》诗:“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翻译:老朋友多次从山中寄信来,信上只有“当归”两个字,没有别的言语。
读音:dāng guī
(2)常思扩展阅读
古文引用:
1、《悲歌》两汉: 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翻译: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2、《生查子·药名闺情》宋代: 陈亚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翻译: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相约,你最迟于仲夏樱桃红熟之时回家。我日日盼,夜夜想,已经到了秋天,连菊花都开放了,为什么还没有你回来的音信呢?

3、《田家》宋代: 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Ⅲ 君子常思自己,小人常思别人

意思是君子遇事经常会反思自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而小人则经常想是不是别人做得有问题。

Ⅳ 静坐常思已过 的后几句是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朝金缨在《格言联壁》中有云:“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上联讲严于律己,下联讲宽厚待人。综上所述,读诵经典,思惟经义,把经典里面的教诲落实在生活与工作中,凡人亦会变得优雅、宁静、志远、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你的一生,若从没有是非困扰,那么,你是人类共赞的大母指!
上联“静坐常思已过”严于律己的真正意义,是一种反省式处世哲学。旋外之音,假如我们静思时,能常常换位思考,自我检讨,检讨自己做人做事方面是否有不足之处?能常常扪心自问,问自己做事是否有漏洞百出或欠妥之处?问自己做人是否有不够仗义或疏忽大意之处?假如人生境界中,我们真达到了这种高度。那么,就算世事纷扰,我们也会因式警惕,从而减少对别人的抱怨嫉恨报复;同时,吃一堑长一智,今后就不至于再犯同种过错。
下联“闲谈莫论人非”宽厚待人的文明指示精神,是一种是非曲直论世哲学。言下之意,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不尽相同。闲谈莫论人非,这句话虽拨云见日,但话里有话。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警人们,茶余饭后,闲情逸致时,尽量少与人背后聊人是非。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是是非非,迟早会传入他人耳。如果无心的传话者按原话直言不讳,你可能还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传话者有心添油加醋,那你就非驴非马了,结果你一定会因此而受到冲浪。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宗旨告慰我们,尽管,做人难,难做人,谁背后不说人,谁背后不被人说。但人活着,避免是非,此乃至高境界。当你听到他人在谈论人是人非时,你最好保持沉默或借故躲开。尽量避免背后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尽量避免是非问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于凡夫俗子而言,看似简单易行,其实真要做到实乃难能可贵。人活在这个诱惑成殇的复杂社会上,有无数多元化的“潜规则”,而对应“潜规则”的就是“守规则”。

Ⅳ 常思对什么词好

用什么词代替“呵呵”好
哈哈
[hē
hē]
呵呵
(词语)
编辑
呵呵,原意为笑声的拟声词,无贬义。现多为辱骂、嘲讽、看不起之意,他人若对你说呵呵可能是在有意辱骂你

Ⅵ 常思已过什么意思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是一种高尚的自我修养。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出自《罗状元醒世歌》。相似的话,民间流传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没有什么事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所谓人闲生余事,无事生非是一种普遍想象;人群中闲谈聊天,就会容易评论别人,对别人说长道短,我是你非,这样难免传播谣言,对别人造成伤害;离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化矛盾。

Ⅶ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静坐的时候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过错,与人闲谈的时候不要讨论别人的是非。这句话常常被很多人用作警语来警示自己,作为自己修身的法则之一。

此句出自《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7)常思扩展阅读:

《格言联璧》的启蒙价值

《格言联璧》一书,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

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Ⅷ “常思一二,不思八九”是什么意思

“常思一二 , 不思八九”这是林清玄送给朋友的书法, 意思是在任何人的生命里,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人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

如果想要体验快乐人生,就要常想着那一两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于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压倒。

这句话简单直白,却道尽了如意生活的正确姿势。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为了让人生多些喜乐,就要在心中常常念及快乐的一二之事,这样才能活得更有乐趣和滋味。至于那不如意的八九之事就抛在脑后,将痛苦之事隔离。

(8)常思扩展阅读:

林清玄讲从小他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并且从中慢慢归纳出了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
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真实证言。

但他们在面对苦难也都能够保持向上的思考方式,能够“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了苦难,苦难便化成了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为绽放幸福和成功的花朵做好准备。

Ⅸ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是什么意思

原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译文:总是考虑着不顾自己来赴国家的急难。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节选:

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

译文:

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

(9)常思扩展阅读: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文章发语酸楚沉痛,笔端饱含感情,是一篇不可多得奇文,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前后照应;说理和叙事融为一体,清晰透辟;语言丰富而生动,句子或长或短,以排比、对偶句穿插其间,使文章更富于感情色彩。

Ⅹ 老年人常思过去出自哪

出自《少年中国说》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唯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唯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