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是怎么回事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自枝江以下约1800公里的河段,水位突破历年最高纪录,洪水位持续时间十分长,洪水总量也十分大。
一、原因
1954年,因大气环流异常,雨带长期徘徊在江淮流域,梅雨期比常年延长一个月,6、7月份大范围暴雨达9次之多。
二、降雨情况
长江中下游整个梅雨期长达60多天。5-7月3个月内共有12次降雨过程,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中旬5次暴雨,强度范围都比较大,是本年汛期暴雨全盛阶段。
该年汛期,季风雨带提前进入长江流域。4月份鄱阳湖水系即出现大雨和暴雨,赣江上游月雨量达500mm以上。5月雨区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上游雨量在500mm以上,安徽黄山站月雨量达1037mm,300mm以上雨区范围约74万平方千米,相应面积总降水量约3000亿m³。
三、水位情况
宜昌站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66800立方米,7月至8 月洪水总量为22448亿立方米,均大于1931年的大洪水。武汉关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76100立方米,水位达到29.73米,比1931年水位28.28米高出1.45米。各主要控制站高出警戒水位的时间长达49-135 天,洪水量约相当于100年至200年一遇。
四、受灾情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恢复整修江河堤防、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和汛期军民全力抗洪抢险的情况下,这次特大洪水虽然保住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主要市区,但仍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溃口61处,扒口13处,支堤、民堤溃口无数。湖南洞庭湖区900多处圩垸,溃决70%。
广大农田暴雨积涝成灾,广大山地暴雨山洪为害。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洪涝灾害农田面积317余万h㎡,受灾人口1888余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运行,灾后疾病流行,仅洞庭湖区死亡达3万余人。
由于洪涝淹没地区积水时间长,房屋大量倒塌,庄稼大部分绝收,灾后数年才完全恢复。由于长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和水陆交通运输在全国的重要地位,1954年大水不仅造成当年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以后几年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政府有关措施
从7月22日至8月22日先后开启荆江分洪闸3次,最大分洪量为每秒6900立方米,总分洪水量达122.6亿立方米,大大超过了荆江分洪区有效容积54亿立方米,只得采用上吞下吐的方式。另外还采取了腊林洲扒口、人民大垸、洪湖等一系列分洪、蓄洪措施,降低沙市水位,避免了荆江大堤灭顶之灾。
为保武汉安全,相继在上游洪湖以及周围的西凉湖、梁子湖、张渡湖等处分洪,并使汉口的最高水位出现推迟了7 天,洪峰持续时间缩短了12个小时。
(1)武汉特大洪水扩展阅读
1954年武汉人民的抗洪事迹
1954年是武汉解放的第5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武汉人民没有丝毫退却。全市上下紧急动员,仅用几天时间,就组织了5千多名干部和1万军民,成立防汛总指挥部,并分别建立了5个分区防汛指挥部。
6月27日,武汉关水位越过警戒水位时,武汉市政府即发起防汛动员,在短短的几天内就组织全市各行各业人员10万余人,成立防汛抢险大军,奔赴长江堤防,以后逐步增加到28.98万人,后勤保障人员达到31万人。
党中央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潜水员、电力技师和有防汛经验的民间专家23125人派往武汉,其中仅排水技术人员就有1091名,并把全国唯一的一列列车发电站从山西派往武汉。
在汉口、武昌两地离堤50米处,人们用53000多立方米木料、用260多万米蔑缆,扎起长达125华里的外沿防浪木排,用6200多个铁锚抛在水下固定。
1954年8月1 9日,武汉关水位达到29.73米,是武汉关水文站自1865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150万人口的武汉市岌岌可危,29万防汛大军死守两江四岸。
当时,武汉市向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发个电报甚至打个电话求助,当地政府的援助物资就会连夜装好运往武汉。这期间,武汉收到来自全国援助的抽水机273部,麻袋、草袋800多万条,草席80多万张,各种工具、绳缆、铁锚、煤炭、粮食、副食、药品等物资不计其数。
这期间,武汉全体军民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为确保武汉的安全,与洪水鏖战100天,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110名舍死忘生的抗洪勇士光荣牺牲;7400多先锋模范在长江边的堤防前线光荣入党;17000多名年轻人在洪水中洗练成长,光荣加入共青团。
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情况下,武汉人民不仅战胜了洪水,还同时完成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钻探工程,完成了汉水铁路桥的架设工程。
② 当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下列城市受威胁最大的是()A.重庆B.郑州C.武汉D.杭
当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武汉受威胁最大。
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遭受洪水的主要是中游地区,因为这里地势低平,支流多、湖泊多,降水集中时,河湖水同时上涨,加上中游河段的荆江十分弯曲,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郑州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属于长江流域,杭州位于钱塘江的入海口处,也不属于中游地区,而只有武汉位于长江的中游。
(2)武汉特大洪水扩展阅读:
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为副中心城市的“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城市群。
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
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
③ 1998年,九江武汉等地发生特大洪水,发生洪水的原因是(一句话解决,啰里啰嗦的不要)
祸国殃民的美女出生了。
④ 武汉特大洪水议论作文
那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峨眉山玩。在路上,树木在一棵棵往后“退”,真像一幅流动的画。不久,我们就到峨眉山了。
峨眉山的雪真白,让整个山变得白茫茫的,像满山的白银,我非常喜欢。峨眉山作为中国佛教第一山,海拔3099米。走了几分钟,我终于看见了一只只梦寐以求的猴子。有一只猴子,好像把自己为王,什么东西都要拿。这只猴子把我和爸爸都惹笑了。
走啊!走啊!我们走到了上山的索道。我和爸爸马上进了索道,我们感到自己的身体在慢慢的升起来。啊!我真开心。我看见了漫山遍野的雪,还有一群群猴子在摘果子。不久,我们就到了金顶,到了3099米的地方。那里可真美啊!云雾缭绕,犹如到了一个琼瑶仙境啊!
该下山了,我和爸爸决定体验一下峨眉山你的美。呀!下山的路真美,如果你嫌累了,你可以从旁边滑下去。我也提心吊胆的试了一试,令人心惊胆颤!
峨眉山你太美了!你让我和爸爸玩得开心死了!这次经历,我永远难以忘怀。
02
⑤ 武汉特大洪水花山怎么样
花山街道无淹水情况,局部路口有轻微水滞,小区无淹水情况
⑥ 为什么长江遇特大洪水时武汉市受威胁比上海严重
1.从重庆到宜昌,距离约700公里,海拔落差200米。江面宽度200米到1000米左右,上游水深约2米~40米左右,二面几乎都是高山。水流很急。湍急的江水会裹挟大量的泥沙。
2.从宜昌到武汉,距离约600公里,武汉水深最大处约30米,江面宽度1000米~3000米,海拔落差25米,由于落差小,水压差小,阻力大,江面逐渐变宽,水流速度开始变慢,江水中的泥沙开始沉积,会使河床逐渐抬高,不进行等量淤泥挖却或者排泄,江面就会随之逐年提高。为了不让江水浸满到人们生活的家园,在江两岸筑起了高高的堤岸,每年还要不断地加高。
3.从武汉到上海,距离约800公里,海拔落差20米,江面宽度10000米,出海口宽度约8千米。水流速度更慢。
4.长江遇到特大洪水时,武汉-上海段靠近武汉的江西、安徽以及南京以西的江苏段会有一定影响,水位面相增高,过了南京后,江面大幅变宽,江水的流速迅速减慢、平缓,抬高水位所需水量成倍增加,所以对上海的威胁就弱些。
5.宜昌-武汉段江面宽度几乎与重庆-宜昌段一样,但是由于落差大幅减小,造成水流阻力大幅提高,水深没有增加,在水流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就会在宜昌-武汉段急剧汇聚,迅速抬高这一段的水位。
6.武汉市华中重镇,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影响大,所以会引起人们注意。
7.其实,在荆州等地受到的威胁,可能比武汉还要大。
8.为了确保武汉的财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前在荆州一带有一大片地,在遇到特大洪水时,用来蓄水,缓解灾情。叫分洪区。
9.有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可在洪峰来临前放水降低上游蓄水水位,洪峰来临时关小闸门,分段蓄水,控制流量峰值。
10.建造大坝后,水的总流量是不会改变的,只是让水流量峰谷值平缓一些。
11.长江到上海时已到了入海口,几乎没有一点阻力。水位只与海水的涨落有关。泥沙会更多地沉积,乃至堆出了一个崇明岛。
12.所以上海平时关心的主要是海潮,而不是江流。只有在每年夏季,当长江洪峰与海潮高峰同时到来、又有台风过路上海“三聚头”时,才会有防汛防风警报。
13.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⑦ 武汉30年来一共发生过几次洪水
从1990年到现在30年来,武汉一共发生过两次洪水,分别是1998年和2016年。
1998年7月份长江中下游主要站的洪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长江干堤在九江大堤处发生决口,几天之内堵口成功。
1998年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第一次,是6月12日至27日。江南大部分地区暴雨频繁,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倍以上,江西北部多2倍以上。
第二次是7月4日至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第三次是7月末至8月末,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至3倍。
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这场洪水范围比较广,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2016年7月,武汉市发生的洪涝灾害。
截止7月6日12时,暴雨灾害造成全市12个区75.7万人受灾。共转移安置灾民167897人次,80207名群众处于转移安置状态。
全市布设安置点68个。农作物受损97404公顷,其中绝收32160公顷。倒塌房屋2357户5848间,严重损坏房屋370户982间,一般性房屋损坏130户393间。直接经济损失22.65亿元。因灾死亡14人,失踪1人。
(7)武汉特大洪水扩展阅读: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起因是
1、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中国的北方和长江一带形成了两个大的降雨区。
2、欧亚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积雪较多。
3、1998年7月中旬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这是十分不正常的,造成了长江上游一带暴雨现象发生极为频繁。
4、1998年6月到8月,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出现阻塞高压形势,造成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较易南下,这也是长江一带多雨的原因之一。
这场洪水范围比较广,持续的时间也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和群众奋勇救灾;一些水利工程也起到了分洪作用。
最终损失情况如下: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9个。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受灾最重。农田受灾22,290,000公顷。成灾面积13,780,000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人民币。
此次洪水暴露出许多水利工程质量低劣的“豆腐渣工程”、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围湖造田”等环境保护问题的讨论。同时,数以十万计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参与抗洪抢险,抵御从上流直卷的洪峰,守护江河堤坝,史称“九八抗洪”。
⑧ 当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后 为什么武汉省威胁最大
因为武汉在江汉平原,地势低,而武汉上游正好是荆江大堤,荆江水道细窄曲折通洪能力差容易决堤,长江防洪湖北段最危险最难守的就是荆江大堤,所以每次洪水来时,第一个分洪的也是荆江大堤了,如果荆江大堤守不住,洪水顺流而下不用一天就能到达江汉平原,威胁武汉了。98抗洪时荆江大堤就是安排由著名的“千岁军”空降兵第十五军把守的。
参考资料:
长江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社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河道行洪能力不足,洪水高出两岸地面数米至十几米,这一地区也是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
据历史记载,自汉初至清末2000年间(公元前185年-1911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二十世纪以来,长江发生过1931年、1935年、1954年三次严重的洪水灾害,每次洪灾都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1998年长江遭遇了百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水,国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抗洪抢险,全国各地调用130多亿元的抢险物资,高峰期有670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才避免了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地面普遍较低。自古长江洪灾频繁,最大洪水量可达11万立方米/秒,而荆江至武汉段每秒排洪能力仅6万-7万立方米/秒。由于长江上游洪水来量大与中下游河道特别是荆江河道过洪能力小的矛盾十分突出,两岸地面高程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漫溃,将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0多万人口、153万公顷农田和一批重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交通要道的安全。
⑨ 当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重庆,郑州,武汉,杭州中哪个城市受危害最大
基本都不会受到影响,郑州与长江没有关系,你的那么远,杭州那也影响不到,长江洪水没那么大力量,能淹到杭州,重庆在上游,加上重庆依山而建,基本淹不到重庆市,但是重庆周边的县城受灾就会严重了。
武汉也是不会受灾的,长江荆州段是个大弯,可以缓解洪峰,加上荆州周边的县城都是引洪牺牲的地方,武汉时不会有事的
⑩ 武汉市特大自然灾害
1931,1954,1998和1999年的大洪水
1953,2008年的大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