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玩界的常识大家了解多少
古玩的收藏与鉴赏,是一项高雅的玩,一种有品味的玩,一种有文化的玩,一种背负历史、寻旧怀古的玩。古玩投资,属于艺术品投资的范畴。古玩,它的涉猎面十分广泛,门类十分庞杂。从材质来看,有木质古玩、陶瓷古玩、玉石古玩、珠宝古玩、金属古玩等等;从使用价值看,有古典家俱、有文房四室、有器皿用具、有梳妆饰品、有古代钱币、有书籍报刊、有烟标海报等等。古玩,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市场,东西多得很,博得很,杂得很,玩法多得很。“盛世文物,乱世饥民”。国家繁荣向上,老百姓丰衣足食,古玩有市场。国家萧条混乱,老百姓衣食无着,没人有那个闲心来搞古玩。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集中地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古,具有历史重负的沧桑感,往往这些东西,是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最好见证;一点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正是因为古玩作为商品的这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在古玩某一领域淘金的专门人才,有可能在庞杂的良莠不齐的古玩市场中,赢它个罐满钵盈。
② 什么是古玩
古玩,又称文物、骨著等,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
③ 想学关于古玩的知识 怎么入门 怎么学习啊
古玩,首先得先确定品类,确定自己喜欢玩哪一类的古玩,比如瓷器,银币,玉石,琉璃,珐琅等,然后从民国开始了解历史,了解一段历史,然后去博物馆看真品,购买图鉴,了解古玩特点,鉴别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去古玩市场买一些实物,最好是买一个鉴定过的真品,然后买个地摊货,对比细致把玩研究,剩下的就是慢慢的收藏了
④ 为何人们会沉迷于古玩
因为现代生活越来越好了,人们在实现吃饱穿暖之后,想寻求一些乐趣或投资方式。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越过越好了,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人们赚钱主要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吃饱穿暖,而当这个层次的需求已经基本保障了之后,人们也开始追求新的目标。有的人喜欢购物,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则在手中有闲钱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古玩市场。
另外,一些古玩也具有收藏价值。一些古玩,古董,其本身的商业价值是非常高的,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
⑤ 在哪里能了解最新的古玩收藏知识呢
古玩
其次应该注意到进行古玩收藏活动与任何投资活动一样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其中最基本的包括政策法规的风险,操作失误的风险和套利的风险。政策法规的风险。文物商品是特殊商品,我国现行《文物保护法》是1982年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颁布实施的。虽然它制定距今20年,有些具体相关内容已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人大也正在加紧进行文物法的修正工作),但它毕竟是国家现行的法典。它对馆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都有具体的界定,尤其是对文物的收藏和流通所作出的相关具体规定,应引起市场参与者的重视。例如《文物保护法》明令禁止买卖出土文物,地下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但这一条被许多人视而不见。尽管有的出土文物经济价值不大,买卖价钱相当低廉,但这事情的严肃性不属于经济范畴。操作失误的风险。就一般的古玩收藏爱好者而言,操作失误是指以真品的价格买了仿造品,或是以高出市场的价格买了真品。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有可能随着需求的变化,获得某些补偿、回报。而前者却只能使你亏损,回本无望。古玩收藏作为理财手段,具体由专业人士操作,在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尚且难免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和供需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回报预期无法兑现,更何况不具有专业鉴赏知识,对市场操作认识肤浅的爱好者,参与买卖古玩操作失误的风险就尤其明显了。套利的风险。客观地讲,古玩市场毕竟是一个不健全、有待完善的交易市场。买与卖者之间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地交易较大程度上都要看参与者对市场的参与和认知程度。
第三要点
再就是怎样尽量避免少犯错误。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历练下,操作行为不得不谨小慎微。然而为什么不论经验丰富的行家,还是初入门槛的爱好者,都难免买错物件.缘皆因于“信”字。这里既有专业鉴赏能力的原因,又有鉴赏能力之外的原因。行家往往因为知识和经验丰富而过于自信,跟着感觉走,偶有闪失。爱好者鉴于鉴赏能力的不够,求“专家、朋友”帮助为其掌眼,因而轻信“专家朋友”的意见。亦或轻信售物人讲的诱惑故事,甚至轻信某些店堂的招牌。须知“专家”也有不在状态的时候,“朋友”也会碍于情面需要,需做人际应酬。某些国营店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挤压下,“诚信待客、信誉为本”的经营宗旨也有扭曲变味的时候。另一个鉴赏能力之外的诱因是拾漏捡遗的心理。试想每个人都梦想能遇到以低廉的价钱,买到高价值的物品,进而获利的机遇。这种事情现实吗?尤其是在全民藏宝收宝致富意识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某天当一位农民装扮的人向你诉说手中能值好多钱的某朝代物件,而他宁愿把能赚大钱的机会便宜地转让给你时;亦或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倾说自己多年收藏的喜悦,苦于儿女不喜好、不愿继承,如今愿意优惠转让多年珍藏给你这位知音时,你会相信有这样的幸事眷顾.
字画古玩
第四要点
最后就是做一个精明的现代消费者,应做好索赔的准备。买错了物件怎么办?有人认为古玩圈玩的就是“估玩”,考的是鉴别的眼力。东西买错了就自认倒霉。甚至有人列举历史上个别名人造假贩假的事例,试图说明古玩收藏造假贩假存在的合理性,使不少人对古玩行制假贩假的行为熟视无睹。其实不然。古玩行不是不打假。买错东西对任何人都是痛。这种痛对追逐猎奇收藏的人来说不仅只是意味金钱的损失,这种痛曾使知名收藏家丧失名誉,丢尽颜面,落下心病,最后抑郁而终。这种痛也曾使无数兴致勃勃的爱好者初涉门槛就被灭杀兴致。作为制假贩假的受害者,古玩收藏界对任何制假贩假的行为都深恶痛绝。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些制假贩假的行为在古玩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呢?除了利益的驱动,使制假贩假延续不绝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姑息纵容。过去的岁月里,行家们买货走了眼是羞于颜面,归咎于术业不精,不敢张扬,秘而不宣,自动放弃了追究赔偿的权利。当今社会,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在买卖过程中,只要经营者提供虚假不诚实的陈述、允诺,以欺瞒手段,造成了购买人的经济损失,购买了假货赝品,购买人就有索赔的权利,古玩行也没有例外。所以,对恶意欺骗行为就应该积极采取索赔行动。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净化市场行为出一份力量,让蓄意坑蒙欺骗不诚实者有所顾忌,无地容身。因此,购买者在交易完成之后,要索取注明相关承诺内容的交易凭证。国营文物店等经营单位通常有古籍文物销售统一发票给顾客。私人间的交易如果销售人曾作出承诺,稳重起见就应该向其取得相应承诺的凭据或交易记录以备日后不测之需。
第五要点
投资古董应该是从初浅的程度买起,之后眼光到了一个程度就会愈收愈高档。最不智的是买到收藏级的精品后,又回头去买一些仿古、民艺品类的作品,结果又降低了自己的收藏品位。
投资古董决不是以量取胜,用买十件杂品的钱,不如集中资金好好收购一件稀有度高、材质特殊、具艺术性的作品,其将来增值的空间一定会大大超越另外那十件小作品。
收藏定律
第一定律,必须要真,也就是说,古玩收藏首先必须收藏老的,而不能收藏新的,如果对于某一件古玩,藏友如果连新老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么,就不能要这件东西。至于如何辨别一件东西的新老,那就要求藏友必须掌握古玩鉴别方面的知识。瓷器包括看器型,胎,釉,纹饰,老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保证大家所买的东西是真的,是老的,而不是新的,假的。
第二定律,必须要品,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好的品相。例如瓷器,有句俗话:叫做瓷器一破,不值勤半个;瓷口起毛,不值分毫。意思是说瓷器没有好的品相,就不值钱了,因此,瓷器收藏从开始买瓷片外,所收藏的东西要基本完整,不能有冲,炸,磕,崩,掉彩等明显的毛病,否则,收藏的东西就不是藏品,而是破烂。曾经听很多搞收藏的人在网上抱怨:哎,开始收了的破烂,现在出不了啦,当初不买那么多破烂,把钱集中起来买几件完整无缺的东西多好!由此,藏友们不能再重复别人的老路,从一开始,就要把一般的有毛病的东西拒之门外。
第三定律,必须要精。艺术品投资,必须讲求艺术性,东西看上去要有美感,而不能是丑陋的,粗糙的,低档的,这就要求藏友们所买进的瓷器,在制作工艺上要精,在彩绘纹饰上要美,在色彩搭配上要妥,在审美情趣上要高雅,总之,看起来要舒服。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品收藏。
⑥ 古玩一行的入门基础知识(业余的)
推荐一些书。(其中有些书是必修的)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中国陶瓷史---叶喆民
中国陶瓷---冯先铭
以上三本是初学者必看的,了解中国的瓷器史是特别必要的.而耿宝昌的那本书更是明清瓷器鉴定最系统的书.
稍有入门的人可以看以下几本: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老古董丛书) 铁源编的,朝华出版社出的.
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南卷,河北卷)
古陶瓷识鉴讲义---陆建初
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上海文化出版社
其他有条件的,还可以看以下这些书: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精)
青花瓷片纹饰图鉴---浙江大学出版社
毛家湾明代瓷器坑考古发掘报告
我说仿古瓷器---良叶
中国古瓷汇考---李正中 朱裕平
中国陶瓷综述---李正中 朱裕平
古瓷探妙---毕克官
片面之词---白明
青花瓷纹饰图典---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
明清青花瓷
明清斗彩瓷器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
定瓷艺术
古窑图片鉴真
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体---草千里
青花瓷器鉴定者---张浦生
中国瓷器鉴定基础---李柄辉
古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馆藏瓷器选
高安元代瓷器
外销瓷器价值考成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
辽宋金瓷器(北京文物鉴赏)
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
民国瓷器图鉴---余继明
我说晚期浅绛彩---余继明
中国浅绛彩瓷---梁永基
还有一些古代书,如果有兴趣的,看看也不妨
陶说
南窑笔记
景德镇陶录
格古要论
天工开物
⑦ 有关古玩的入门书籍
主要是看你想向哪方面发展:比如陶瓷、玉器、青铜器、杂项、家具等等
我比较喜欢陶瓷,所以为你推荐一下这些书:
中国陶瓷史——冯先铭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铁源
景德镇民窑——方李莉
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熊廖
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典——熊廖
周绍良藏明清小说版画
《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冯先铭 艺术家出版社
饮流斋说瓷
景德镇陶录
浮梁县志
这些是我收集的一些书籍,前面两本是必看,后面的是我推荐的。最后几本需要对瓷器有深入的了解和古文阅读能力。本来必读的书有三本的,算是入门级,另外还有一本什么忘记了!
⑧ 想学古董知识
我在古董店,和艺术品拍卖行都工作过,现在也在做,你不要把这一行想得太美好,把它当爱好可以,当职业想成功就太难了!不知道你想学什么,古董行业分类的,比如古董就分为瓷器类、玉器类、杂项类、书画类、木器类,如果你是一张白纸的话,我见意你看一些每一类中的专家写的入门的书,比如瓷器类的耿宝昌先生、叶佩兰、李辉秉;玉器的周南泉、古方、杨伯达等;书画的启功、杨仁恺等;木器和杂项就比较复杂,学好也不易!还有就是多看,不知道你在哪个城市,一般的大城市都有古董行,内行人叫“行里”,但真东西很少,但是可以拣漏的地方!一般想收到好东西很难,因为行里人都是先送货,送不出去的才在行里卖,我每周六都到行里去,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对!还有入行之前你一定要有心里准备,“这个世界上没有假古董”因为,只要有人买假的也是真的,如果没人买真的也是假的!在这行是没有公认的,专家也不事实上说的全对,有时受利益的驱使,专家也会骗人的!你要有心理准备就是失望!因为我也和你一样,想学点东西,可是现在什么都看明白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会看懂了!
你现在想学的话,就看一些基础的书吧!这样的书书店是没有的,你还是得去"行里"买,或是你买一些杂志,比如<艺术市场>里面都有书可以邮购!我入门比较快,因为我的老师有一大屋子书,都是这方面的,而且很多都是绝版!祝你成功!
对了,不知道你是想具体干什么!古董行也分几种人,有专家、店主(开店的)、送货(就是古董贩子,从别人手里买再往出卖,没有店,一般都是给店主送或是给收藏家送)、挂货铺(就是对缝的,一般是有客户但是没有东西,这些人利最大)、收藏家(真正的有钱人,古董行业最大的买家就是他们,所有人都想把东西卖给收藏家,但真正的收藏家很少,所以很难找)。
就这么,有什么问题再联系吧!因为这行的知道太复杂,给你说个大概,以后有机会再聊!
⑨ 想学习古董方面的知识,该如何入门
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给你提点小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先确立大致分类,有的放矢。 做一件事首先得确立目标,以免盲目行动。古董行业分类甚多,有邮票、纸币、硬币、瓷器、书法、古画、古籍、家具、珠宝、玉石……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项或若干项很有必要,并不是说不可能全部精通,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需一步一个脚印才行; 2:收集、购买一些收藏方面的书籍,新旧、年代不论,这是必不可少的。书中的介绍一般比较系统,对于某种收藏品的见解比较客观(不然也出不了书啦),对新人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可以多浏览一下各大收藏论坛,里面有不少行家里手,尤其是那些精华帖,多看多学,重要的内容甚至可以摘抄下来,必然受益匪浅。实践固然重要,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可或缺,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3:有机会的话结识一些业内行家(论坛里的也行),遇到不懂的问题礼貌地请教别人,勤学好问,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另外,有些行家的见解(特别是鉴别方面)往往能一语中的,让你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4:这一点是提醒:在你一知半解之时切莫下手,在收藏方面,新人切记多看多学少下手,以免上当受骗买到假货。等到积累了一定经验再下手不迟,收藏界有句话叫“宁愿买贵的,也要买对的”。 最后,祝你学有所成吧。收藏最好不要功利心太强,要以陶冶情操为主投资理财为辅。若有钱币方面的问题,我可以给你参考参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