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答案!!!费雪方程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啊
费雪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20 世纪初 ,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 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可概括为:一国的名义利率反映了依该国预期的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真实回报率,也就是说造成各国名义回报率不同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不同。在投资者可进行自由的国际投资的情况下,各地的预期真实回报趋于相等。如果出现了不相等的情况,投资者为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就会进行套利活动,而套利的结果又使各地的投资收益率趋于一致。
这一方程式为 :MV=PT
M 一一货币的数量 ;
V 一一货币流通速度 ;
P 一一物价水平 ;
T 一一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根据这一方程式 ,P 的值取决于 M,V,T, 三个变量。费雪分析 , 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 ,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 ;V 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 , 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 , 因而可视为常数 ;T 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 , 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 , 只有 P 和 M 的关系最重要 , 所以 P 的值特别是取决于 M 数量的变化。
费雪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 M 决定 P, 但当把 P 视为既定的价格水平时 , 则 : M=PT/V
这说明 , 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 , 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 这个比例就是 1/V 。换言之,要使价格保持既定水平 , 只有当货币量与总交易量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实现。
❷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剑桥方程式: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
2、费雪方程式: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二、由来不同
1、剑桥方程式:1917年,剑桥大学的庇古教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的价值》的论文。提出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式中y表示实际收入,p表示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与名义收入的比率,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与名义收入的比率的函数。
2、费雪方程式:20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1867-1947)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该方程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重要步骤。
三、重视的问题不同
1、剑桥方程式: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 , 强调货币的支出;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
2、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 强调货币的持有;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❸ 谁知道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优缺点
1、费雪方程式
(1)费雪方程式优点:费雪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其中P的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费雪分析认为,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
由于制度因素在短期内保持不变,V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交易量t往往与产出水平保持固定比例,总体上也是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P的值特别取决于M的数量的变化。
(2)费雪方程式缺点:货币流通速度的恒定性,或易变性,实际上是流量分析“时间长度”矛盾的体现。货币流通速度的基本计算工具是费雪方程:MV=py,这是一个具有时间跨度的流量分析,时间跨度可能是一年甚至更长。
2、剑桥方程式
(1)剑桥方程式优点:在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中,y是一个常数且假定它是不变的,因为国民已经充分就业,经济产量已经达到最高水平时货币的需求取决于k和P的变动。
而k的变动取决于人们拥有的资财的选择:资财可投资于实物形态,借以从事生产,也可直接用于消费,还可保持在货币形态上。
(2)剑桥方程式缺点:按马歇尔和庇古的假定,这个“实物价值”以一定数量的小麦表示,因而货币的购买力(即货币的价值)便表现为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小麦量。
(3)费雪公式扩展阅读:
费雪认为,在均衡状态下(不是在失衡和过渡阶段)货币供给增加,通过增加支出导致价格成比例增长。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起见,需要多存两倍的钱和存款。试图把剩余的货币和存款花掉。但由于这些钱总会转到其他某个人手中。
因此,在这个社会,货币的传递不会减少货币的数量。只是增加了别人的盈余。每个人都想用那些相对无用的多余的钱去买东西。
❹ 费雪方程式MV=PY中的M,对应现代货币理论中的M0 M1 M2哪个更合适
费雪方程式是表示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费雪方程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费雪方程表明,由一定水平的名义收入引起的交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 费雪认为,假定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费雪得出货币中性的前提假设是在货币数量发生变动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因取决于经济体制和交易习惯等因素而保持不变,市场上商品的相对价格不会发生变化。结论是: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并使价格总水平变动,但不会改变相对价格。只要相对价格不变,各个市场行为主体进行选择时的格局就不会改变。从而,整个经济中实际资源配置也不会因货币数量变动而变动。这样的货币中性概念,可称为货币数量论的概念。对它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即“货币面纱”。 货币中性论的缺陷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在货币数量变动时,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是各个具体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而各个具体的价格是分别由各种商品的供求决定的。当货币数量增加而推动价格上升时,卖者会调高自己商品的价格。由于各自掌握信息的不对称而对涨价的预期有差异,由于各自在市场所占份额有太小而对调价的反映有强弱;买者也会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调整需求,但由于各自的收入受工资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有所不同,因而需求调整在总量水平上会有差异;又因各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低不同,因而不同商品的需求在数量上也有区分。因此在货币数量影响价格的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这些可能的行为特点说明相对价格不能保持不变。 货币数量增加,通常采取增加发行或扩大贷款的方式。增量货币通过部门、通过银行,直接或间接进入市场,而不是平均地、成比例地进入一切市场。相对价格也不能保持不变。
❺ 费雪方程式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解释的,注重货币的交易职能,提出货币流通速度。
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解释的,注重货币的贮藏职能,进一步提出货币流通速度受现金余额影响。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需求分析通常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的:
1.资产选择范围
2.货币需求由谁决定
3.货币流通速度受谁的影响。
❻ 费雪方程式名词解释
这是个经济学名词,请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261606.htm
❼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费雪方程式如何理解
利息率的缩写是利率,所以两者是一致的;利率的标准定义是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可以看成是进行投资的或者贷款所支付的成本,书中的利率可以理解为是存贷款利率,通常而言存贷款利率是同方向变动的,当然实际上利率的分类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