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岁月匆匆我们应该如何活得精彩
近日,一则“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那么匆匆的岁月我们如何才能够活的更加的精彩呢?我认为,第一,是要多读书,读书是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帮你寻找到你生命的意义,那么那就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更精彩。第二,我认为是要多去旅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的地方多了呢,眼界开阔了,那么对于自己的人生怎样过才会更满意,更精彩,自然也就会有一定的答案了。第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一辈子都只是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你这一辈子都不会精彩,最好是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喜欢的事情。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多读书首先,我认为多读书是很重要的,因为书籍是集聚了很多人毕其一生的思想精华的,你去多读那些优质的书籍,就会启发你对于人生的思考,你就会知道,对于自己来说,怎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怎样才会过的精彩。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② 第一批90后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最近在网络上关于90后的讨论突然火爆了,从“脑残的90后”到“佛系90后”,嘻笑怒骂的背后,第一批90后的生活其实是怎样的呢?我们采访了几位芳华正茂的90后,邀请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萌君,媒体创始人
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每晚10点多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搭一站港铁去大围买好手撕鸡,拨通男朋友东哥的电话,一边聊着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一边想着哪篇paper没有完成。这么悠闲又充满情趣的夜晚,现在已经变成了记忆。半年后,我跟东哥一起在上海开了间小公司。我的工作是采访创业者,每次采访我都会问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刚步入社会的我,总是在急切地寻找生活的平衡点。“平衡不了,创业就是这样,你必须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all in。“平时会去健身房,周末尽量抽时间陪家人。”“??”听过无数个相似的答案之后,终于我停止发问了。
但我依然喜欢在10:30吃宵夜,不过改成在自己的小厨房里围着氤氲热气,炒一碗饭,煮一锅粥,我的厨艺不精,但是每次看到东哥吃的一脸通红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欣慰。
现在周末总是爱邀友人一起来家里吃火锅,我总是在朋友来之前把家里打扫的无比整洁,而他们每次来的时候也总是记得给我带一束最爱的桔梗花。家虽然不大不够豪华,但多年后一定是我们最美好温馨的回忆。无论工作多忙,有美食,有家,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Verna,广告公司客户经理。年末又是婚礼扎堆的时候,上周又因为在老家的同学结婚回了一趟家,妈妈因为我的回来感到开心,同时又暗暗的透露出一种焦虑。随着在外打拼的时间变多,越发可以体会到他们身为父母的不易,也更加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和他们分享生活。
生长在一个吃货家庭,我是用厨艺上来跟妈妈沟通感情的:“妈妈你的红烧猪蹄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那么好吃?”“妈妈你下面条的酱油是哪里买的,为什么我做不出那种味道???”回家的时候当面请教,在外地的时候,电话里请教。其实说是请教,其实更像是一种“搭讪”,希望在他们心中,我依旧是那个长不大的,需要他们照料一生的孩子。
凤炯,空中乘务员。我是一位空姐,工作使我总是“居无定所”,但每次航班落地,我总是十分期待宅在家的时光。现在居住的那个小房子是租来的,当时刚搬进来的时候,家具设施都十分陈旧,我费尽口舌让房东把旧家具全搬走了,然后不惜血本换成自己喜欢的风格的家具。
闺蜜说我这样做性价比太低了,因为花了那么多钱,在家的时候又那么少。但我习惯井井有条的感觉,喜欢在周末放着音乐收拾房间,这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了最佳的解压方式,如果说感到审美的独立是从自己决定今天穿什么开始,那么真正感到生活独立,应该是当自己选购家具以及装点自己的空间的那一刻。只要自己开心,花多少钱都值得。房子可以不是自己的,但是生活是属于我的,你是什么样的,你的家就是什么样的。说到家,最近有一支关于美食和家的短片在网上被关注,由被誉为娱乐圈的美食家的林依轮参演,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
短片在美食之府成都取景,成都建城3200年,自古盛产诗人、美女和大厨。
美食作为成都最鲜明的标签,一直承载着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基因,如果一个人吃的好,他就会感到开心和舒服。在一个家庭中,照顾好家人的胃其实也是在照顾好家人的心。
食物通过胃传递,爱通过心传递。
我们无论身处何方,总贪恋那一口妈妈的味道,其实那正是家的味道。因为爱,妈妈愿意耗在厨房里。因为爱,妈妈总是用心烹饪,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一股脑的搬上餐桌。餐桌作为每个家庭最朴实的存在,往往也见证了千万个家庭的温暖爱意,那些年和爸爸在餐桌上把关心浓缩在一句句大道理中,妈妈在餐桌上把爱倾注在一道道美食里。
美食与餐桌盛装着我们生活的母语,一顿好饭既要走胃,更要走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那些往常稀松平常的小事却变得十分难得,和父母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变得弥足珍贵。
无论我们路指何方,家永远是一个人心底最温暖的存在。曲美家居本次发起的传承之路生活美学城市采风行也是希望唤醒大家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生活方式。
家因家人而温暖,所以与其是说是我们的DNA塑造了我们,倒更不如说,是家人完整了家,我们的家才会给我们温暖。我们的家永远是我们开始的地方,无论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家永远会默默的守候和盼望,它翘首以盼你的每一次晚归,无论你何时回来,它总为你留一盏灯
③ 第一批90后已经30了,90后的三十岁过得好吗
之前90后还可以说自己非常年轻,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慢慢来临,第一批90后也已经30岁了,从之前统计的大数据来看,第一批90岁过的还算不错。但是90后处于人生的风水岭,30岁也会有很多的烦恼。
其实我们古语有云,三十而立,30岁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走佛系的道路,对于事情的看法也没有那么偏激,大部分30岁的人每天都在职业的底层拼死拼活的工作证,但是他们仍然有对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④ 第一批90后快奔三了:成年人的崩溃,大多都是金钱给的委屈,真的吗
01.
90后即将迎来三十大关。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梗,说再过不到七个月,20后就要出生了,他们看90后,就像90后看着60后。
顿时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
掐指一算,再过160多天,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这就意味着,当年制霸社会,被套上各种定义的狂妄一代,已经逐渐不再年轻了。
三十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拿《论语·为政》里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也就是说,到达三十岁这个年龄,至少该拥有立世的资本了,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比起过去,一定要更有底气和信心。
不然越往后的日子,随着岁数的增长,手里无物,心里越慌,因为你永远想不到,现实会给予何种重击。
韩寒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内容过于扎心:
“指责80后90后抗压能力不强是不公平的,因为经济和生存的压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会发展和历史原因,给了这一代人太多的压力。”
我身边的90后,已经默默把家扛起来了,那些将近而立之年的人,更是拼了命地向前狂奔,毕竟三十一过,四十就快了,到那时再谈积蓄与生活,一切就太迟了。
其实不仅90后,每代人都挺累的,各自都有各自该背负起的责任与义务,但凡成年人的生活,都没有容易二字。
当成年人有了成年人的欲望满足,同时渐渐丧失了小时候易得的快乐,不可否认,这是不可逆的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勿忘初心,期待未来方得始终。
30岁是个坎,往后的每一年每一步都是压力,都得慎重,可谁的人生不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加油呗,除了咬牙向前进,累了痛哭发泄下,明天太阳照样升起,不然还能咋地?生活不就这样过,关关难过关关过。
⑤ 第一批90后,被称为“佛系”你怎么看呢
突然爆红的“佛系”,掀起了新一轮的狂欢。在新媒体文章《第一批90后已出家》的文章里,用9张图列举了从打车、交友、购物、工作到恋爱、结婚等生活中最重要一些方面。而后网友们将“佛系”生活进行了细化,从考研到写一篇稿子。
我点进这些文章一看,也没什么,其实说的就是90后,对一切都有些无所谓的样子。难道这个刷爆了朋友圈的词这么肤浅,我抱着研究的态度查了一下网络:
佛系青年:怎样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我一捉摸,就是这么肤浅,其实就是对一切都无所谓。可问题来了,这哪是什么新鲜事?
90后中有没有对一切无所谓的人?
⑥ 第一批90后,你们怎样了
最近被网络“击中”的第一批90后,你们还好吗?
是否像网上所说的那样,你已经“离婚了”?“秃了”?“垮了”?“油腻了”?“快瞎了”?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现在的状况。
1、游戏与熬夜
@占山为王:以前游戏熬夜就是家常便饭,每天下班后,约三五好友,一起街边撸串,然后一起网吧包夜开黑。想想那时的“激情岁月”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已经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每次都是被老婆的“夺命电话call”给叫回来的,回家有一大堆的家务事要做,渐渐地玩伴少了,出门的时间也少了,真要让我坐在电脑跟前玩,一个小时足矣,再长就受不了了。
2、年龄与女人
@剩女大人:我这个年龄,称之为剩女真的一点不为过了。没有年少楚楚动人的样子,工作的繁重,让我错失了很多相亲的机会,同时我也在慢慢的发胖,体重直线飙升,还有我的双下巴即将合并。相亲了好几次,但不是人家不喜欢我,就是我看不上人家。真想找到中意的那个他,赶紧把自己嫁出去啊!啊!
3、婚姻与选择
@爱她不讲究:她比我小一岁,一毕业我就和她结婚啦。我在外面找工作、赚钱、养家,她在学校安胎。她毕业时,我和她还有儿子一起拍的毕业照,身边的同学、同事羡慕的要死。放开二胎后,她修整了一年又开始生孩子了。虽然只有我一人再挣钱,但也要给她最好的。现在孩子都可以走路了,可她还在家里剩着,多次劝她赶紧找个工作,稳定我们这庞大的开支,可毕业好几年,专业都忘了,她迟迟不想找工作,可家里有3个人要我养活,我该怎么办?
4、拼搏与健康
@爱拼才会赢: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可以去一家国企,但我志向远大,不甘平庸,于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正好赶上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我们也抓住了一些商机,为了让公司能变大变强,每周几乎没有休息过,经常加班到晚上8、9点,有时甚至更晚。渐渐地,公司的规模大了,可我的身体毁了。经常跑业务让我的胃经不起一点挫折,稍微吃点刺激的、凉的就胃痛。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就成了“药罐子”。
??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诉说了。
第一批90后,不再是叛逆的一代,已经属于步入中年的一批人了。
有对青春逝去的自嘲,也有对现实的批判。
生活还要继续,总结一下自己,将生活向着自己希望的那样去做吧。
90后的你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欢迎你的评论
⑦ 第一批90后指的是什么时候
90后就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
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中国的90后不仅拥有自由奔放的想法、总是站在科技的前沿,而且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这使他们成为未来世界中最“可怕”的一代中国人。
90年代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作为“富有朝气,勇于担当的一代”的社会形象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7)第一批90后扩展阅读:
一、社会背景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但是有时候会跟70后,80后的人产生代沟。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部分的90后都是独生子女。
除近亲属外,亲情观相对淡薄,由于自身又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一小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
而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所以90后也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二、成长环境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奋斗,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
同时,一些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磨练,使他们变得坚毅与自强,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由于时代变迁,国家经济转型,“90后”的父母们当他们刚刚成家立业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大相径庭的体制改革——多年沿袭的“铁饭碗”被打破了。
一大批90后的父母成为下岗工人,他们需要重新选择职业,需要靠自己奋斗,许多人被卷入了下海的大潮,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孩子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已经丧失了很多本应该拥有的快乐。还被冠以问题少年,觉得十分委屈,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父母之间有代沟。
⑧ 第一批90后要奔三了,90后的我们经历过哪些让人终身难忘的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快30的人儿还是单身狗,被家里各种嫌弃,工作上受到各种阻力。一边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龄里扛住压力赚钱,一边还要被所有认识的人催着找对象,不敢结婚,因为穷。
在这个即将过去的30年里面,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特别是08年。谁也不曾料到的是,这是超级艰难的一年。
那一年我中考,县领导要求5.12的当天全县各大学校全校师生默哀3分钟,我记得当时还有同学因为这件事被学校记处分叫家长,仅是因为在默哀过程中调皮捣蛋。
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记得那段时间家里电视上所有的频道都在播放奥运会,连看个其他的节目都没有。
08年还有一个小传说,说‘8’字不吉利,因为这一年所有的灾害都与8相关。
⑨ 第一批90后马上奔三,你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
虽然九零后已经快奔三了,但是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飞速,让我这个八五后都情何以堪。当初想的愿望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已经很努力的在一步一步的规划当中。希望这个未来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