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誉“天下第一衙”的县衙门前的对联为啥至今无人能对
在河南民间有这样的谚语:“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大家都知道,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最高权力中心,而县衙,是中国古代最低一级的官府机构。在河南现存的众多古县衙中,坐落于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的内乡县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
2002年5月,内乡县衙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家博物馆之一;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山西霍州署,到河南内乡县衙,形成了一条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中国古代四级官署衙门旅游专线,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㈡ 世界第一县衙的介绍
浙江省长兴县政府办公楼,被戏称为“世界第一县衙”。媒体报道称,该楼及配套设施总花费达20亿元。
㈢ 浙江长兴耗资20亿建“世界第一县衙”值不值
直,浙江长兴经济发达。用来打响名声,提高城市品味
㈣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衙是
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1984年被辟为国内唯一的县衙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自身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海内外誉其为“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已成为博物馆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中外博物馆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作“华夏之最”,“中华独绝”,”天下第一衙“。
公元2000年7月19日(农历庚辰年六月十八日)上海、昆明、兰州、乌鲁木齐、太原、霍州、内乡、保定、无为、湛江、遵义、井岗山、靖远、宁县、渭南、鄯善、万源、南充、罗江、平塘、安阳、灵璧、咸宁、华容、平陆、姜堰、天台、宁武等沿海中西部署8个省、市、自治区8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长和部门负责人在上海召开了联席座谈会,联合倡议共同构筑沿海与中西部南北与东西联系的大十字黄金旅游线。山西霍州、河南内乡、河北保定三市县人民政府先期结对联动,对保定直隶总督、山西霍州署、河南内乡县衙这三处保存最完善,代表我国古代省、州、县三级官衔均有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型古建筑群的游园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我国古代中央官衙北京故宫进行挂钩对接,形成“中国古代四大古衙”这一特色旅游品牌。开设“中国古代四大古衙”旅游专线,作为沿海与中西部大十字黄金旅游线的开始之笔。
内乡县衙简介:内乡县衙,位于县城东大街中段北侧,座北面南。县衙始建于1304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前后近七百年。这里一直是历代县级政府的官署衙门。故宫易保,县衙难存。当年县衙的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其主体建筑历经岁月仍然能够保留下来,已属罕见。因此,它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县衙,并在1984年被辟为全国唯一一家县衙博物馆,199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内乡县志》记载,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初重建,以后又屡次扩充规模,明末被李自成农民军烧毁。到清朝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房舍达300余间,咸丰七年(1857年)初又被捻军焚毁。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五品知县章炳焘开始重修县衙,七年间,建起了房舍280间、占地27000平方米的庞大的县衙建筑群。当时,整体布局分为中轴线(知县衙0、东侧副线(县丞衙)和西侧副线(主簿衙)三大部分。中轴线建筑有宣化牌、照壁、大门、仪门、公生明坊、大堂、军械库、三班六房、二堂、公署、三堂及其配房,银局、税库、东西帐房、库房、东西花厅等;东侧副线建筑有榜房、申明亭、寅宾馆、巡捕衙、县丞衙;西侧副线建筑有楼房、旌善亭、监狱、谯楼、吏舍、主簿衙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县衙东西两侧的副线建筑多数已不复存在。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大多是间炳焘重修后保留下来的清代县衙中的中轴线部分,计有房屋117间,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
大门面阔三间,中为通道,两边建成有衙门常有的"八"字墙,大门两侧有一对威严的石狮,大门东侧原来放置一面大鼓,是当年告状人击鼓鸣冤的地方。现存一幅《三院禁约》碑,是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易三才等立于公署门首左侧的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大门前原有建筑宣化牌和照壁。宣化牌原为一木构牌坊。明朝咸化年间始建,后多次重修。它面阔10余米,高约7米,四柱三楹,上为升斗拱昴结构形式,中置一方横匾,南而书"菊潭古治"四个楷书大字,北面书"宣化"(意为宣化教化)二字。整个牌坊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此牌坊被烧毁后,清代又建有高大的石构牌坊,两边分刻着"官吏是公仆,民众是主人"的字样。现已不存。
与宣化牌隔街相对的是照壁,宽约10多米。照壁北面绘有一幅名叫"犭贪"的想象中的动物,状如麒麟,据说是神话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周围已经堆满了各种珍宝,但它仍然贪得无厌,还想吃掉太阳。旧时官府中均以此画告示官员们不要贪赃卖法。
大堂 前起县衙大门,经过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甬道中部原有仪门,俗称二门),拾级而上便上大堂。大堂、二堂、三堂是县衙中轴线上的三大主体建筑,都是台基托附。尤以大堂最为壮观。它面阔五间21.3米,九檩架,高11.2米,进深11.7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大堂上方悬挂"内乡县正堂"行楷金字匾额,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联"内乡县正堂"行楷金字匾额,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正面屏风上有彩桧"海水朝日图",黑漆公案上放有文房四宝、印盒、惊堂木及发令签等审案用物。阁外西侧摆放着堂鼓、仪仗及刑具等,阁前地坪上保留有两块青石板,东为原告石,西为被告石,石上现在留有四个明显的跪坑。这巍峨森严的大堂,就是昔日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
大堂月台下不远处,原来建有公生明牌坊和分列两侧的三班六房,现仅存四间兵、刑、工承发房。公阁下明牌坊是一石构建筑,由"戒碑"、"戒石铭"演变而来。古代州县衙门大堂前均有这一设施。向南刻"公生明"三个大字,作为官场箴规,意思是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来(即"公生明,偏生暗");向北刻县令戒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样,县令坐堂理事即可见此,以警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天理难容。
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吏役的总称。三班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其首领由县令指派小官吏担任,称书吏或承发吏,直接对县令负责。六房又依纵横分为左右列和前后行。纵排是左列吏、户、礼三房,右列兵、刑、工三房;横排是吏、兵二房为前行,户、刑二房为中行,礼、工二房为后行。这里也昭示了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森严等级。它即是政治的体现,也是思想文化的潮流。
屏门 这是大堂通向二堂的一座屏障。门前有一小院子,甬道两边有四间小屋,这是衙役听差的地方。屏门前置黑漆板门,后置格扇门。格扇门上方面北悬一匾额,上书"天理、国法、人情"六个金字。这是告诫知县,施政办案必须遵循的基本纲领。即: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人情。但格扇门只供县令和上级官员出入,吏役人等经过该门时,只能从两侧的走廊通过。
二堂 又名琴治堂。取《吕氏春秋》中宓子贱弹琴理案的典故,后用以称颂县令。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它面阔五间,七檩架,高10.2米,进深10.7米。堂前的楹联为"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堂上设公案,两侧有刑具。二堂两侧各有厢房五间,中间为过厅,由此可达东西花厅院。
公署 穿过二堂进入天井院,院内东西两连各有配房三间,这是县衙有关官员在此处理公务的地方,故称"公署"。公署后面,是与三堂相通的穿廊,这里有一丛茂密的南天竺和一棵合抱的元代丹桂树,遮天蔽日,幽深静谧。
三堂 从公署院向后,走过穿廊和一道格扇门屏障,正面北屋就是三堂。三堂面阔五间,七檩架,高10.7米,进深10.9米。三堂前檐矗立着四根黑漆大柱,前墙用透花格扇镶嵌,使回廊显得特别宽广。堂内有县令的更衣室。这里是知县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政务的地方。三堂前面是一处宽敞的庭院,院内东西两厢各有配房四间,院内有一株古老的丹桂说,据说是元代留下来的,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遮住了半个庭院。每逢仲秋季节,前后院的两析双季丹桂繁花竞放,香飘全城。
花厅 三堂东西两侧各有一进房舍,为东西花厅院,是知县及其眷属们居住的地方。三堂及东西花厅后边,原有一个县衙花园,园内建有兼隐亭。当年这里花木争荣,翠竹扶疏。
现在,内乡县衙的大部分建筑已经修葺竣工,并正式对游人开放。从建筑角度看,内乡县衙厅堂轩敞,院落数进,各组建筑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廊道相接,浑然一体,体现了古代衙署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貌;从历史角度看,内乡县衙的衙署配置,室内外陈设和行政程式等,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县级政权的政治、官制、审判及思想文化的最珍贵的标本。随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几十种语言、文字及图片的宣传报道,内乡县衙日益为国内外游客、专家、学者和电影厂家所注目,其影响、意义和作用已经远远超过它自身的存在。
㈤ 山西晋中的最大县衙被列入世界遗产了吗
二十年前,可能很多游客对平遥古城没有印象,现在平遥古城名气很大,即使没有去过,也知道中国有这个地方。
平遥古城是山西三大世界遗产之一,也是唯一的古城级世界遗产,里面的景点要花三天时间才能走完。
㈥ 山西晋中的县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县衙吗
平遥古城是山西三大世界遗产之一,也是唯一的古城级世界遗产,里面的景点要花三天时间才能走完。
㈦ 中国现存唯一明代县衙,真的藏有70多件稀世珍宝吗
众所周知,我国可是一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这几千年漫长历史河流中,县衙是古代时候负责帮助封建王朝管理乡村事务的力量,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频繁,县衙也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河南省的叶县,有着我国仅存的明朝县衙,并且里面珍藏着七十余件我国仅存的珍宝。
最后,叶县县衙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且自从局部对外开放之后,便成为了体现叶县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㈧ 中国四大县衙都是那里
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1984年被辟为国内唯一的县衙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自身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海内外誉其为“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已成为博物馆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中外博物馆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作“华夏之最”,“中华独绝”,”天下第一衙“。
公元2000年7月19日(农历庚辰年六月十八日)上海、昆明、兰州、乌鲁木齐、太原、霍州、内乡、保定、无为、湛江、遵义、井岗山、靖远、宁县、渭南、鄯善、万源、南充、罗江、平塘、安阳、灵璧、咸宁、华容、平陆、姜堰、天台、宁武等沿海中西部署8个省、市、自治区8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长和部门负责人在上海召开了联席座谈会,联合倡议共同构筑沿海与中西部南北与东西联系的大十字黄金旅游线。山西霍州、河南内乡、河北保定三市县人民政府先期结对联动,对保定直隶总督、山西霍州署、河南内乡县衙这三处保存最完善,代表我国古代省、州、县三级官衔均有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型古建筑群的游园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我国古代中央官衙北京故宫进行挂钩对接,形成“中国古代四大古衙”这一特色旅游品牌。开设“中国古代四大古衙”旅游专线,作为沿海与中西部大十字黄金旅游线的开始之笔。
内乡县衙简介:内乡县衙,位于县城东大街中段北侧,座北面南。县衙始建于1304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前后近七百年。这里一直是历代县级政府的官署衙门。故宫易保,县衙难存。当年县衙的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其主体建筑历经岁月仍然能够保留下来,已属罕见。因此,它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县衙,并在1984年被辟为全国唯一一家县衙博物馆,199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内乡县志》记载,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初重建,以后又屡次扩充规模,明末被李自成农民军烧毁。到清朝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房舍达300余间,咸丰七年(1857年)初又被捻军焚毁。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五品知县章炳焘开始重修县衙,七年间,建起了房舍280间、占地27000平方米的庞大的县衙建筑群。当时,整体布局分为中轴线(知县衙0、东侧副线(县丞衙)和西侧副线(主簿衙)三大部分。中轴线建筑有宣化牌、照壁、大门、仪门、公生明坊、大堂、军械库、三班六房、二堂、公署、三堂及其配房,银局、税库、东西帐房、库房、东西花厅等;东侧副线建筑有榜房、申明亭、寅宾馆、巡捕衙、县丞衙;西侧副线建筑有楼房、旌善亭、监狱、谯楼、吏舍、主簿衙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县衙东西两侧的副线建筑多数已不复存在。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大多是间炳焘重修后保留下来的清代县衙中的中轴线部分,计有房屋117间,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
大门面阔三间,中为通道,两边建成有衙门常有的"八"字墙,大门两侧有一对威严的石狮,大门东侧原来放置一面大鼓,是当年告状人击鼓鸣冤的地方。现存一幅《三院禁约》碑,是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易三才等立于公署门首左侧的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大门前原有建筑宣化牌和照壁。宣化牌原为一木构牌坊。明朝咸化年间始建,后多次重修。它面阔10余米,高约7米,四柱三楹,上为升斗拱昴结构形式,中置一方横匾,南而书"菊潭古治"四个楷书大字,北面书"宣化"(意为宣化教化)二字。整个牌坊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此牌坊被烧毁后,清代又建有高大的石构牌坊,两边分刻着"官吏是公仆,民众是主人"的字样。现已不存。
与宣化牌隔街相对的是照壁,宽约10多米。照壁北面绘有一幅名叫"犭贪"的想象中的动物,状如麒麟,据说是神话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周围已经堆满了各种珍宝,但它仍然贪得无厌,还想吃掉太阳。旧时官府中均以此画告示官员们不要贪赃卖法。
大堂前起县衙大门,经过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甬道中部原有仪门,俗称二门),拾级而上便上大堂。大堂、二堂、三堂是县衙中轴线上的三大主体建筑,都是台基托附。尤以大堂最为壮观。它面阔五间21.3米,九檩架,高11.2米,进深11.7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大堂上方悬挂"内乡县正堂"行楷金字匾额,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联"内乡县正堂"行楷金字匾额,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正面屏风上有彩桧"海水朝日图",黑漆公案上放有文房四宝、印盒、惊堂木及发令签等审案用物。阁外西侧摆放着堂鼓、仪仗及刑具等,阁前地坪上保留有两块青石板,东为原告石,西为被告石,石上现在留有四个明显的跪坑。这巍峨森严的大堂,就是昔日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
大堂月台下不远处,原来建有公生明牌坊和分列两侧的三班六房,现仅存四间兵、刑、工承发房。公阁下明牌坊是一石构建筑,由"戒碑 "、"戒石铭"演变而来。古代州县衙门大堂前均有这一设施。向南刻"公生明"三个大字,作为官场箴规,意思是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来(即"公生明,偏生暗 ");向北刻县令戒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样,县令坐堂理事即可见此,以警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天理难容。
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吏役的总称。三班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其首领由县令指派小官吏担任,称书吏或承发吏,直接对县令负责。六房又依纵横分为左右列和前后行。纵排是左列吏、户、礼三房,右列兵、刑、工三房;横排是吏、兵二房为前行,户、刑二房为中行,礼、工二房为后行。这里也昭示了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森严等级。它即是政治的体现,也是思想文化的潮流。
屏门这是大堂通向二堂的一座屏障。门前有一小院子,甬道两边有四间小屋,这是衙役听差的地方。屏门前置黑漆板门,后置格扇门。格扇门上方面北悬一匾额,上书" 天理、国法、人情"六个金字。这是告诫知县,施政办案必须遵循的基本纲领。即: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人情。但格扇门只供县令和上级官员出入,吏役人等经过该门时,只能从两侧的走廊通过。
二堂又名琴治堂。取《吕氏春秋》中宓子贱弹琴理案的典故,后用以称颂县令。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它面阔五间,七檩架,高10.2米,进深 10.7米。堂前的楹联为"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堂上设公案,两侧有刑具。二堂两侧各有厢房五间,中间为过厅,由此可达东西花厅院。
公署 穿过二堂进入天井院,院内东西两连各有配房三间,这是县衙有关官员在此处理公务的地方,故称"公署"。公署后面,是与三堂相通的穿廊,这里有一丛茂密的南天竺和一棵合抱的元代丹桂树,遮天蔽日,幽深静谧。
三堂从公署院向后,走过穿廊和一道格扇门屏障,正面北屋就是三堂。三堂面阔五间,七檩架,高10.7米,进深10.9米。三堂前檐矗立着四根黑漆大柱,前墙用透花格扇镶嵌,使回廊显得特别宽广。堂内有县令的更衣室。这里是知县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政务的地方。三堂前面是一处宽敞的庭院,院内东西两厢各有配房四间,院内有一株古老的丹桂说,据说是元代留下来的,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遮住了半个庭院。每逢仲秋季节,前后院的两析双季丹桂繁花竞放,香飘全城。
花厅 三堂东西两侧各有一进房舍,为东西花厅院,是知县及其眷属们居住的地方。三堂及东西花厅后边,原有一个县衙花园,园内建有兼隐亭。当年这里花木争荣,翠竹扶疏。
现在,内乡县衙的大部分建筑已经修葺竣工,并正式对游人开放。从建筑角度看,内乡县衙厅堂轩敞,院落数进,各组建筑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廊道相接,浑然一体,体现了古代衙署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貌;从历史角度看,内乡县衙的衙署配置,室内外陈设和行政程式等,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县级政权的政治、官制、审判及思想文化的最珍贵的标本。随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几十种语言、文字及图片的宣传报道,内乡县衙日益为国内外游客、专家、学者和电影厂家所注目,其影响、意义和作用已经远远超过它自身的存在。
㈨ 近代海军衙门怎么建立起来的
洋务运动中期。(1888年)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
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福建水师负责福建、南海。
后来当时之南洋大臣沈葆贞,以四百万年费同建南、北两洋舰队经费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
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
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置往其他各处,如修建颐和圆工程等等。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最终惨败。
㈩ 请问谁知道中国最奢华的县政府是那
鸟巢和国家大剧院很奢华吧?但是跟我下面即将贴出来的‘世界第一县衙’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相比,它们都只是小巫见大巫。”12月23日,网友“咸宁明天会更好”在荆楚网东湖社区发帖爆料,称自己被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无法想象的壮观给雷倒了,并附上了数张照片。
发帖人介绍说,“第一次在论坛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还以为是迪拜修建的七星级酒店,后来经过其他网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这是浙江长兴县花费了6个亿修建的县政府大楼。真的是奢华了。而且据当地一位就在大楼里办公的网友口述:‘里面上班根本不想回家!里面中央空调、电视机等各种电器设备一应俱全,每天的电费都是天文数字。’”
后面的跟帖中,有当地网友爆料称,这座豪华办公大楼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总的花费达到了20亿元。网友们直呼被雷倒了,“长兴县政府大楼果然不愧是‘世界第一县衙’,真的是太奢华,太梦幻了。”不少网友认为作为一个人民公仆的办公大楼,建设如此奢华,难免会让人担心腐败蔓延。尤其是行政大楼前的音乐喷泉和大剧院都是奢侈浪费的极端典型,不知当地的主管部门是如何通过这样的投资的。
但一位自称是长兴本地人的网友则坚称,“亲眼所见这几年长兴的各中学,小学几乎都翻建为新校舍;连外地的有些大学都不如长兴中学的设施好;走在长兴的金陵路上,感觉和走在杭州的一些路上没两样。所以我说,不要一看到豪华政府大楼就骂,那种一边豪华办公,一边要救济,学校房子东倒西歪的地方才该骂。”
照片中,人工湖环绕下的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耸立云霄,气派非凡。大楼外表贴满了玻璃幕墙,极具现代感。夜色中,大楼前的音乐喷泉在景观灯的照射下,婀娜多姿,如梦如幻。记者在检索与此相关的新闻时发现,网友们的议论由来已久,在网络输入“浙江长兴”,检索出来的第五条、第六条就是讨论长兴县政府豪华大楼的贴文,输入“天下第一县衙”,则有近百个链接指向了相关贴文。
鸟巢和国家大剧院很奢华吧?但是跟我下面即将贴出来的‘世界第一县衙’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相比,它们都只是小巫见大巫。”12月23日,网友“咸宁明天会更好”在荆楚网东湖社区发帖爆料,称自己被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无法想象的壮观给雷倒了,并附上了数张照片。
发帖人介绍说,“第一次在论坛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还以为是迪拜修建的七星级酒店,后来经过其他网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这是浙江长兴县花费了6个亿修建的县政府大楼。真的是奢华了。而且据当地一位就在大楼里办公的网友口述:‘里面上班根本不想回家!里面中央空调、电视机等各种电器设备一应俱全,每天的电费都是天文数字。’”
后面的跟帖中,有当地网友爆料称,这座豪华办公大楼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总的花费达到了20亿元。网友们直呼被雷倒了,“长兴县政府大楼果然不愧是‘世界第一县衙’,真的是太奢华,太梦幻了。”不少网友认为作为一个人民公仆的办公大楼,建设如此奢华,难免会让人担心腐败蔓延。尤其是行政大楼前的音乐喷泉和大剧院都是奢侈浪费的极端典型,不知当地的主管部门是如何通过这样的投资的。
但一位自称是长兴本地人的网友则坚称,“亲眼所见这几年长兴的各中学,小学几乎都翻建为新校舍;连外地的有些大学都不如长兴中学的设施好;走在长兴的金陵路上,感觉和走在杭州的一些路上没两样。所以我说,不要一看到豪华政府大楼就骂,那种一边豪华办公,一边要救济,学校房子东倒西歪的地方才该骂。”
照片中,人工湖环绕下的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耸立云霄,气派非凡。大楼外表贴满了玻璃幕墙,极具现代感。夜色中,大楼前的音乐喷泉在景观灯的照射下,婀娜多姿,如梦如幻。记者在检索与此相关的新闻时发现,网友们的议论由来已久,在网络输入“浙江长兴”,检索出来的第五条、第六条就是讨论长兴县政府豪华大楼的贴文,输入“天下第一县衙”,则有近百个链接指向了相关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