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零售物价指数有什么概念区别
零售物价指数(RetailPriceIndex),简称R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PriceIndex)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为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机电产品等十四个大类,国家规定304种必报商品,需要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从1994年起,国家、各省(区)和县编制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美国,这个数据由美国的商务部每个月对全国性商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把用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的商品均做为调查的对象,包括家具,电器,超市上销售的商品和药品等,不包括服务业的消费。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市场物价变动情况的基本标志。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趋势的相对数。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
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个人的消费就会增加,供不应求,导致物价的上升,这个指数就会上升,将为后来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该国的政府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利率趋于上升,相应对美元汇率带来利好支持。
零售物价指数与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区别:
其一是零售物价指数的观察对象是城乡居民购买的全部商品价格,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观察对象只限城市职工及其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品价格。
其二是零售物价指数只包括商品部分,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则包括商品支出和服务支出两个部分。
我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主要有:零售商品牌价指数、零售商品议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和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零售物价指数主要用来观察研究零售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平衡市场供求、加强市场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提供参考。
零售物价的调整升降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费用节约或多支,直接关系国家财政的收支,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商品供需平衡,还影响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零售物价指数是编制财政计划、价格计划、制定物价政策、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统计工作中按月、季、年编制零售物价指数,计算工作量和采价工作量非常大。
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直接影响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物价不可能全面调查,只能在部分市、县调查,在我国根据人力、财力,大约选200个市、100个县城作为物价变动资料的基层填报单位。在城市选商品350种左右,在县城选400种左右。每种商品的指数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计算。
B.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有何区别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现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用途分为八个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的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因此,该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上海统计年鉴的1978年到2011年间的数据来看,http://www.stats-sh.gov.cn/tjnj/nj12.htm?d1=2012tjnj/C0801.htm,两者有以下区别和联系:
除了1979年~1981年,1985年~1989年之间这两段时间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都高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涨幅。
这33年积累下来,和1978年价格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明显要高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约高了58%。
存在差异无外乎是由于两者的统计范围不同。按照定义的字面意思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只包含零售商品,不包含服务和居住类等,而后两者恰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这个解释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涨价厉害的是人工工资和不动产等,而商品价格由于制造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提价空间。
C. 什么是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Society-wide general retail price index):
是指全面反映市场零售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
按其包括的地域范围,可分为城镇零售物价指数,农村零售物价指数和全国(或省)零售物价指数。城市和农村零售物价指数及全国(或省)零售物价总指数均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计算。
全社会零售商品的种类多达上百种,要编制包括全部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只能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首先应对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选择能代表各类别的代表规格品。例如,我国目前对消费品分为食品类、饮料和烟酒类、服装和鞋帽类、纺织品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文化体育用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类、首饰类、燃料类、建筑装潢类、机电产品类等14个大类。大类下又分小类,小类下分若干商品细目。
现在多用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它是反映两个时期市场上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商品零售价格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的价格。是商业、饮食业、工业和其他零售企业向城乡居民、机关团体出售生活消费品和办公用品的价格。通过编制零售价格总指数,可以掌握零售市场上商品价格水平的总体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按国家统计局规定自1995年正式使用,和原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的区别是:本指标不包括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D. 物价指数包括哪些
物价总指数亦称一般物价指数、综合物价指数。反映全部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的物价指数。物价总指数根据广泛组合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值计算而得的,它反映一个国家一般物价水准的变动。我国用以考察一物物价水准变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是商品零售价指数。除此之外,也可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内含价格指数以及其他综合性物价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统计平均数,即对所选的数百种典型的零售商品在不同地点的零售价格加权平均计算的结果。
一般物价水准会计需要运用物价总指数,以消除综合物价水准变动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一般采用政府公布的物价总指数,对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中的各项目进行换算,使会计报表诸项目均以综合物价水准衡量反映它们的购买力等值。在我国,一般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作为物价总指数,来衡量一般物价水准的变动。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89号公告中推荐,企业如果编制一般价水准的财务报告,可以运用“所有城市消费者的消费品物价指数”。该物价指数由美国劳工部在其发布的《劳工月刊》中定期公布。
E. 零售物价指数的中国的零售物价指数
我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主要有:零售商品牌价指数、零售商品议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和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零售物价指数主要用来观察研究零售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平衡市场供求、加强市场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提供参考。
零售物价的调整升降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费用节约或多支,直接关系国家财政的收支,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商品供需平衡,还影响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零售物价指数是编制财政计划、价格计划、制定物价政策、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统计工作中按月、季、年编制零售物价指数,计算工作量和采价工作量非常大。
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直接影响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物价不可能全面调查,只能在部分市、县调查,在我国根据人力、财力,大约选200个市、100个县城作为物价变动资料的基层填报单位。在城市选商品350种左右,在县城选400种左右。每种商品的指数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计算。
F. 什么是“零售指数”
用来反映由许多不能直接加总的要素所组成的复杂现象数量综合差异(变动)程度的特殊相对数.
如:如零售物价指数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物价指数 :
2,F式指数 :
1911年由美国统计学家费暄(Irving Fisher,1867-1947)提出了交叉计算公式,即拉氏与派氏公式的几何平均公式.
零售物价指数
一,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全面反映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商品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
三,全国统一规定商品分类.
G. 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1、消费者物价指数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多种(常有几百种)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多种商品和服务会被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别。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
权数会经常修正,以使它们与现实情况相符。CPI是一个固定的数量价格指数并且无法反映商品质量的改进或者下降,对新产品也不加考虑。CPI若扣除容易波动的食物与能源的统计数字,此数据称为“核心物价变动率”,当核心物价变动率低于3%时,经济成长率应是处于相对低的水准。
中国大陆的CPI的构成包含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八大类产品价格,在八大类产品中CPI权重最高的。
(7)零售物价指数扩展阅读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切实保障CPI计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对CPI调查方案进行了例行调整,涉及对比基期、权数构成、调查网点和代表规格品的调整。
一、从2011年1月起,我国CPI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这是自2001年计算CPI定基价格指数以来,第二次进行基期例行更换,首轮基期为2000年,第二轮基期为2005年。调整基期,是为了更容易比较。因为对比基期越久,价格规格品变化就越大,可比性就会下降。选择逢0逢5年度作为计算CPI的对比基期,目的是为了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保持相同周期,便于数据分析与使用。
二、根据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调查数据以及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按照制度规定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三、根据各选中调查市县2010年最新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服务消费单位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增加了1.3万个调查网点。采集全国CPI价格的调查网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单位等)达到6.3万个。
四、各选中调查市县根据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部分代表规格品及时进行了更新。
H. 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的区别是啥
这两个数据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编制的,虽然领域是相同或者说是相近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下面5点,你看看吧,呵呵
含义不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从卖方角度观察商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卖者的影响;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是从买方角度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收费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统计口径不同。
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范围是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它既包括商品, 也包括非商品与服务,但不包括居民一般不消费而主要供集团消费的商品。 商品零售价格只反映商品,包括居民消费和集团消费,而不反映非商品与服务价格。
权数来源不同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来源于居民用于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额以及各种商品、服务项目的实际消费支出额的构成比重,根据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编制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权数来源于各类消费品零售额和各种消费品零售额的构成比重,主要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资料计算。前者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构成作为权数, 后者则以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作为权数。
用途不同。
前者主要用于说明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分析供求关系, 核算商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而后者则主要是用于说明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分析货币购买力之强弱, 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重要性不同。
一般说来, 前者弱于后者。后者也称消费者价格指数, 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居民都很关注的价格指数, 夜实行工资指数化国家中表现尤为突出, 所以, 在各国的价格统计中都有。而前者在多数国家的价格统计中都只是一项派生指标, 基本上是在后者基础上派生的。
I. 物价指数怎么算
物价指数 是用来反映报告期所销售(或购进)的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是一种经济指数。?
物价指数按其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单项商品价格指数(或称个体物价指数)、商品类别价格指数(或称物价类指数)和物价总指数。反映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叫做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反映某一类或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叫物价类指数或物价总指数。物价指数按其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环比物价指数(以上一期为基期)、年距环比物价指数(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和定期物价指数(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目前国家统计部门编制的物价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商品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综合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取得。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指数的计算公式。我国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以派氏公式I=∑P1Q1/∑P0Q1和拉氏公式I=∑P1Q0/∑P0Q0为基本公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所掌握资料的情况,分别采用变形公式,即加权调和公式,也称加权倒数公式I=∑P1Q1/(∑(P1Q1)/k)和加权算术平均公式I=∑kP0Q0/∑P0Q0。如采取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公式计算农产品收购价格数。(上述计算公式中,I为类指数或总指数,k为单项指数,P1和P0分别为计算期和基期价格)
J. 劳动生产率属于什么指标,我国编制的零售物价指数是一种什么指数
一般的,若没有给出劳动生产率公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内容,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强度指标。若给出了分子与分母的内容,就要分析其分母包含的范围后,再按以下条件决定它的归属。
构成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包含范围是决定它归属的依据。如,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值/工人人数,它反映的是平均每个工人创造的产值,所以它属于平均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全部员工人数,它反映的是企业中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产值,非生产人员也进入了计算范围,它属于强度相对数。
零售物价指数是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由国家统计局编制。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般按年按季进行编制。零售价格主要是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根据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构成的不同,分别编制成城镇零售价格指数和农村零售价格指数,用以反映零售价格变动对城乡人民生活的不同影响。利用零售价格指数,不但可以反映零售物价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还可分析由于零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货币支出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
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直接影响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物价不可能全面调查,只能在部分市、县调查,在我国根据人力、财力,大约选200个市、100个县城作为物价变动资料的基层填报单位。在城市选商品350种左右,在县城选400种左右。每种商品的指数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