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玻像冠心并脑梗塞、脑出血等等。
2. 常见 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
1.冠心病:冠心病也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因为血管硬化狭窄,血流不能正常的流通,导致红细胞不能及时的输氧,引起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呼吸不顺的症状,伴随着心前区疼以及紧缩样疼痛出现。尤其在受寒、劳累、受刺激后症状明显。
2.心绞痛:心绞痛也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按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我们可以将心绞痛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稳定性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性的心绞痛症状比较轻一些,是指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在使用硝酸甘油急救药物之后可以缓解绞痛症状会比较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往往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有时候服用急救药物之后还是无法缓解,需要立即送院治疗。
3.肺源性心脏病。这种疾病也简称为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发展而来,会引起心脏右室肥大,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出现,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心血管疾病。
4.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疾病的病发率现在越来越高了,且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对于我们的健康危害极大,三高会导致血管血脂不正常,影响红细胞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心血管的疾病的增加,所以需要注意。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3.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什么病
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是由于给心肌供应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 临床上可分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纤维化和心性猝死。 脑血管病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为脑中风,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绞痛为主要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胸闷、心区刺痛、心绞痛、心律不齐等,严重时会发生心肌梗塞,造成心力衰竭、猝死、危及生命。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缺乏运动、不规律饮食和肥胖。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自行缓解,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心绞痛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并造成心力衰竭和猝死。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的某分枝闭塞、血流中断,造成该分枝所营养的心肌持久缺血、缺氧、是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果病变范围过大或抢救措施不力,会导致心脏破裂、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后果。抢救及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静养,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大多数会留下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等后遗症。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通常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为基础,也有无心绞痛引发心肌梗塞的病例(此种情况最为危险,常因没能防备而造成猝死)。 脑梗塞:是因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并使脑血管堵塞,致使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肢体麻木、情绪不稳、记忆障碍、严重时会致使脑细胞受损或死亡,导致脑痴呆、脑中风、甚至成为植物人状态。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脑痴呆:又称痴呆综合症,是慢性精神功能紊乱, 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多有不同的脑萎缩。早期表现为记忆下降、思维混乱、理解困难、判断力差、计算功能减退,以致失语。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精神症状,最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成为植物人状态,一般在发病后3~8年常因脑衰竭或并发症而死亡。主要有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动脉硬化性痴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脑痴呆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的血液微循环出现障碍,自由基过多并长期作用脑细胞的缘故。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脑痴呆的患病率高达3.86%,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将会急剧上升。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脑血管局部官腔变窄、变脆,并且血管堵死,当血流行至此处时,血流所产生的冲力对血管壁产生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脑出血的后果常可导致严重的偏瘫等后遗症、植物人,甚至死亡。所以,对脑出血一要以防为主。
4. 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引起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病谓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病变称为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原因有:
遗传因素,更多的原因是自身引起的,现代人心理精神压力大饮食不均衡,环境污染,缺乏锻练等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饮酒过度、高龄、运动量少诸多因素:
1、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 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5. 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几种心脑血管疾病
1)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危害:血压长期持续在较高水平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阻力增加,并会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如:脑中风、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
2)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营养心脏最重要的动脉──冠状动脉被粥样硬化性狭窄所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等造成血流受阻,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病变。
冠心病的危害
当冠心病导致的心脏缺血症状越来越严重时,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死亡。
3)脑卒中
俗称中风,医学止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可造成偏瘫或死亡,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病,多数很难完全治愈。
4)高脂血症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引起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人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5)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须在生活中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务必要坚持每天口服补元气、强心力、救心脑的心力健蔬菜胶丸,每日2次,每次3粒。以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抗衰老、降血脂与保肝、造血、降血糖等;补气活血,让血变清,流的畅;补气救脑,恢复听说读写吃的能力;补气养心,让心脏活起来,跳起来。
另外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重点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内容是合理安排膳食、坚持适当运动、改变不良行为和保持平和心态四个方面。
6.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因此冬天里也要提防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7.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压的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药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 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长期服用雪蛤可以帮助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吉蛙雪蛤www.jiwa88.com www.bodanl.com祝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8. 心脑血管是什么疾病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祝你健康快乐!
9. 心脑血管疾病
1、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说熬夜,而且还是长时间的熬夜;不要经常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很大,23-01时属胆经当令,01-03时属肝经当令,属于这两大器官的排毒时间,如果这个时间段没有入睡、熟睡的情况下,对肝脏和胆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熬夜时会让身体长时间处于紧绷的状态,会使得个人的情绪激动、暴躁等,这些都影响心脑血管。
2、不良的饮食习惯:胡吃海喝、大鱼大肉、烟酒糖腻、油炸烧烤,经常吃这些食物会让身体无法排除毒素而增加机体的排毒困难,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喝酒,因为酒精可刺激血管,这点大家要注意;要经常吃时令的新鲜果蔬,净化血液,如洋葱、木耳等。
3、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4、缺乏锻炼:“运动可以防止血管老化,恢复血管弹性,使血管处于年轻状态”,如果我们不运动的话,血管会随着年龄或者自身的不良习惯而逐渐老化、变脆,导致心脑血管的发生。
10. 心脑血管病
属中医内科范畴,心脑病证内容包括:心悸、胸痹心痛、眩晕、中风病、失眠、痴呆、痫病、癫病、狂病。
主要证候及特征
心主血脉,主神明,心病的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血脉运行障碍和神志精神活动异常。脑为精明之府,又称元神之府,脑病的证候特征也表现为神志精神活动障碍。临床常见的心脑病证实证有痰火扰心,饮遏心阳;心血瘀阻及脑脉受损;虚证有心脑气血、阴阳不足及脑髓空虚等。主要证候分述如下。 ·痰火扰心 1.主要脉症心悸怔忡,心烦失眠,或癫或狂,舌红或干裂,苔黄,脉弦数。 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以心神不安为特征,或胸中躁动烦热,时发动悸;或心烦多梦,躁扰难寝;或急躁易怒,毁物伤人。 ·饮遏心阳 1.主要脉症心悸,眩晕,胸胁胀满,尿少浮肿,脘痞泛呕,舌淡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2.证候特征本证以水饮内停,积于胸中,阻遏心阳的见症为特征,此外,常兼见脾,肾阳虚的见症。 ·心血瘀阻 1.主要脉症心悸,胸闷,心痛时作,痛有定处,如刺如绞,口唇青紫,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2.证候特征本证以心脉血瘀引起心痛为主要表现,可兼见舌脉的血瘀征象,或伴有气滞、寒凝、气虚表现。 ·脑脉受损 1.主要脉症心悸怔仲,突发神志障碍,或伴有昏仆,偏瘫,抽搐,常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脉涩、结代。 2.证候特征本证为痰浊、瘀血损伤脑脉,以突发性神志障碍为主要见症。 ·心气虚 1.主要脉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益甚,伴有面色觥白,自汗,舌淡苔薄白,或有齿痕,脉虚无力或结代。 2.证候特征本证以心悸,胸痛气短,兼见气虚症状为特征。 ·心血虚 1.主要脉症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眩晕,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或结代。 2。证候特征本证以阴血亏虚,心神失养引起心悸、失眠为主要见症,伴有阴血亏虚表现。 ·心阴虚 1.主要脉症心悸怔忡,心烦失眠,五心烦热,颜面潮红,口舌生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 2.证候特征本证以阴虚生内热,虚热扰心为主要见症。 ·心阳虚 1.主要脉症心悸怔忡,心胸疼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汗出,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结代。 2.证候特征本证以阳虚失于温煦,阳虚生内寒的见症为主要特征。 ·脑髓空虚. ·1.主要脉症眩晕耳鸣,健忘痴呆,腰膝酸软,懈惰思卧,步行艰难,齿枯发焦,舌瘦苔薄,脉沉细弱。 2.证候特征本证以气血、肝肾亏虚,脑髓元神失养而引起眩晕、痴呆、健;忘为主要见症。
病机述要
1.痰火扰心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灼津为痰,或过食肥甘辛辣,痰热内蕴,引起痰火扰心或蒙蔽清窍,导致心悸、失眠、癫狂等。 2.饮遏心阳久病脾肾阳虚,津液输布失常,停痰伏饮积于胸中,阻遏心阳,引起心悸,眩晕,脘痞,浮肿尿少等。 3.心血瘀阻或由情志不遂,气滞血瘀,或因感受寒邪,寒凝血瘀,或为久病阳气亏虚,血运无力,而致瘀滞,引起心悸、胸痹心痛等。 4.脑脉受损由于年老体虚,情志、饮食、劳倦所伤,引起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或痰气损伤脑神,导致突发性神志障碍,或昏仆、偏瘫、抽搐等。 5.心气虚多由禀赋薄弱,年老脏器虚衰,或久病体虚,伤耗心气,导致心失气之温养,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汗为心之液,心气虚失于固摄而自汗。 6.心血虚或由失血之后,或思虑过度,阴血暗耗,或禀赋不足,阴血生化不足,引起心血虚失于滋养,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等。 7.心阴虚多由失血过多,或阴血生化不足,或久病心火亢盛,火盛伤阴,或房劳过度,伤耗肾阴,致阴血、阴精不足,阴不制阳而生内热,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等。 8.心阳虚多由年老阳气虚衰,或久病伤阳,导致心失于阳气之温煦,而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胸疼痛、汗出肢冷等。 9.脑髓空虚或由禀赋不足,年老体虚;或因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脑髓失养,渐致脑髓空虚,眩晕,耳鸣耳聋,健忘,痴呆等。
编辑本段治疗要点
1.心脑病实证治疗,宜祛邪以损其有余,兼用重镇安神。痰火扰心者,宜清心豁痰泻火;饮遏心阳。宜温阳化饮;心血瘀阻,宜活血化瘀通络;脑脉受损,宜活血化瘀,化痰开窍;痰火、水饮、瘀血扰动心神,心神不安,宜重镇安神。心脑病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宜在上述治疗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辨证论治。 2.心脑病证虚证,当补其不足,兼以养心安神。心气虚者,宜补心气;心血虚,宜养心血;心阴虚,宜滋心阴;心阳虚,宜温心阳;脑髓空虚,宜补肾填髓。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故多兼用养心安神之法。由于气属阳,血属阴,故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气损及阳而成心阳虚,心阴虚亦多兼心血虚,所以治疗心阳虚必加用补心气药,治心阴虚亦加用养心血药。 而治疗心气虚可酌加少许温心阳药,取少火生气之意;养心血时可加补气之药,益气以生血。若心脑气血双亏,阴阳俱虚,应两者兼治。 3.重视结合他脏治疗心脑病证。心脑病证虽然病位在心,但与肺、肝、脾、肾都有密切关系,应综合分析,全面治疗。心主血,肺主气,气以帅血,若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致使肺气宣降输布失常;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血运无力,临床表现为心肺两虚,治宜补益心肺。肝主疏泄,调理全身气机,情志所伤,气机郁滞,可产生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生痰;气血逆乱,还可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心主血,脾统血,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统摄无权,引起心血亏耗,表现心脾两虚,治当补益心脾。正常人心肾相交,若肾阴不足,心火独亢,或心火炽盛,独亢于上,不能交下,表现为心肾不交证,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肾主骨生髓,年老或久病肾精亏虚,以致脑髓空虚,治疗则应多从补肾填精着手。 4.急性期重视病情监护,缓解期重视调养。心脑病证在急性发作期,应强化病情监护,注意神志、舌苔、脉象、呼吸、血压等变化,加强夜间巡视,做好各种急救措施准备,必要时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及保留静脉通道等,危重者应当中西医结合救治。缓解期应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极;饮食应予易消化吸收、营养结构合理、少食刺激性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劳逸适度,保证充分休息及充足的睡眠,力所能及地适当活动,以不加重病情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