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城乡公交一体化
市内的公交车延伸到乡下的村庄,连成一体,统一的售价。
Ⅱ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在多少公里之内可以运行
城乡客运一体化
就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所以一直到最偏远的地方
都要通客运班车
没有规定多少公里
Ⅲ 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村村通工程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发展农村客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是关系人民群众出行的大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为缩短城乡发展距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老百姓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发展农村客运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平稳过渡;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人员对全省1198个乡镇、28203个建制村进行了全面普查,摸清了道路、运力、运量和农民群众对道路运输发展的需求等情况,编制了《山西省城乡道路客运网络图集》,将村村通客车任务全部落实到人,对未通客车的村进行规划。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安装农村客运候车亭6201个,招呼站牌16932个,农村客运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78%。建制村通客车率上升至96%。全省96个县(市)中的78个县(市)实行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792条,农村客车达到6819辆。卓有成效的村村通客车工程,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原国家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冯正霖副部长,徐亚华副司长以及牛仁亮副省长在深入检查村村通客车工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山西省村村通客车的做法,2007年2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进行了报道。
在全面推动村村通客车工作的同时,为顺应大部制改革和地方交通行政体制改革要求,主动而为,原省建设厅山西省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处成建制划归省运管局,并更名为山西省城市汽车客运管理办公室,在省级层面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格局。截止到目前,全省11个地市除大同、临汾以外的9个地市整体将公交出租成建制划归交通部门管理。城乡客运线路的统一规划,便捷了城乡群众出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Ⅳ 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何区别
1、难度不同
想要达到公交一体化更加的困难。想要达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前提是先要达到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出行对公路客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价格更加低廉。
2、范围不同
城乡客运一体化包含着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要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市县汽车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依托,城乡交通资源共享,乡村、乡镇客运进城,城市客运下乡并按照公交化运作,
3、意义不同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城乡均等化发展的新型道路客运模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车头向下”大力发展城乡客运,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客运企业面对竞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城乡客运一体化扩展阅读:
绿色发展,方便群众原则。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原则。合理规划,同步推进,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原则。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高铁、轻轨、民航客运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分析公、铁、空各自优势和劣势,公路客运企业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法,有策略地与高铁、轻轨、民航进行竞争。“车头向下”大力发展城乡客运,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客运企业面对竞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Ⅳ 什么是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
就是打破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二元分割的客运交通体系,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Ⅵ 我们这要城乡交通一体化了,是什么意思啊
城乡交通一体化包含道路建设、站场建设、线路规划、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等多方面。这个问题要涉及到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运作方式及交通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有着诸多矛盾,成为转型期城市交通一体化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这个问题。简单的说实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能过完善城乡交通网建设,可以全面提高交通承载能力,群众在出行方面会更加方便,实惠,,安全,快捷。让城乡居民在出行时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能以促进客运市场健康发展,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也可以理解成你所说的和乘坐公交车式的方便。
Ⅶ 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有什么法律依据吗
根据《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交运发〔2011〕490号》第三条:
加快建立以《道路运输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龙头,以部颁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城乡道路客运法规体系,为城乡道路客运科学发展提供法规保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完善城乡道路客运法规体系,特别是加快制定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地方性法规,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无法可依的问题,并完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城乡道路客运服务的有效衔接。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的管理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施;公交化运行的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管理按照道路客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施;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推行“镇村公交”的线路管理,可参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施。
城镇公交一体化意义:
城乡公交一体化就是根据城乡旅客运输发 展的客观要求,为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 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现有的城乡客运管 理模式,打破原来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 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 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 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地协调发展。
Ⅷ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什么意思啊
城市和乡镇的公交可以直通,比如说:某市要去某县可以直接坐乘公交去,而不用坐客车,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化
Ⅸ 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有什么法律依据吗
交通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农业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与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活力。
统筹城乡、区域之间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和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的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与供销、旅游、电商等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
根据该《意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优化并有效衔接,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主要目标是实现“八个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符合要求比例达到100%;中心城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500人以上岛屿通航比例达到100%;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达到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快递比例达到100%。
(9)城乡客运一体化扩展阅读:
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主要内容是:加强城乡交通运输规划衔接,整合城乡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完善优化运输网络,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系统;打通阻碍城乡一体化衔接的“断头路”。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条件。符合条件的城市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
在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路网建设方面,建设外通内联的城乡交通骨干通道,加强城市道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渡口码头之间的衔接,强化市县乡村之间的交通联系。
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实施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工程,加快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