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印顺
扩展阅读
荷兰加勒比股票行情 2025-07-18 06:52:02
lg液晶电视官网 2025-07-18 06:46:13
查询京运通股票行情 2025-07-18 06:43:58

印顺

发布时间: 2021-06-30 08:24:13

⑴ 印顺法师临终为何嗜睡

我学的太少,
印老法师的书我只看了一点点

不过嗜睡是否与功夫以及
修行法门什么的有关呢?

......
还是先注重自己的修行吧

如果文字不同意,先放下.........

===============

还有网上的东西?
证据?
最终还是要以佛法为证明的...

⑵ 印顺大和尚老婆

僧人不能娶老婆,其实也可以,不过娶了老婆不能行房事,这才是戒律,戒律不是不准结婚,而是不准邪淫。
好好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⑶ 怎样与弘法寺印顺大师联系

深圳弘法寺本焕活佛历经坎坷,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解脱逆境,但是在三十多年牢房里依然坚持修佛弘扬正法,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临现场和本焕长老共同创立了这座现代佛教寺院。让本焕长老有一个清净的修佛场所得以修得正果。让全世界爱好和平佛教界人士心灵更清净。这对中国乃至世界和谐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党中央也积极提倡。虽然本焕长老圆寂,但是精神永垂。印顺大和尚也积极继承了木焕长老的遗愿,把弘法寺发扬光大实让佛教弟子能更好的修持佛法,让世界多些安宁。清净国土,净化人心。为之我感到欣慰。立志跟随印顺掌门人弘扬正信佛教,本者平等正觉,慈悲为怀。于今年农历六月十八特意一个人到达弘法寺礼拜本焕活佛遗像。记得前十年曾到弘法寺礼拜,心里觉得平和安宁,全身轻松自在。后来回到福清老家作事时隔多年,偶然间记起本焕活佛,打开电脑搜索。奇巧的是这天就是本焕长老圆寂。因工作无法送一程,心里惭愧万分。所以十年后就决心到弘法寺皈依三宝。取名顿智。深感荣幸。愿世界和平,国家冒盛,人民幸福。

⑷ 为什么说印顺长老主张“大乘非佛说”

印顺长老虽然写了《大乘是佛说论》,实际上是以“大乘是佛说”之名,行“大乘非佛说”之实。
一、印顺长老的“大乘是佛说”表层逻辑:佛法是“佛说”,但不是“佛亲说”,只是根源于佛
印顺长老1947年著《大乘是佛说论》,是从反对锡兰等小乘学人所主张的“大乘非佛法”观点开始的。然而,长老所赞同的“大乘是佛说”,却是基于“大乘非佛亲说”的前提的。这种偏离大乘本位的论证从重新定义“佛说”开始。
印顺长老先抛出“谈论大乘法是否是佛说,必须要从所谓佛法的“世谛流布”中去理解、去论定”的伪命题,指出然后将“佛法,本来不限于佛说”层层偷换为“佛法绝非佛亲说”,说:“现存的声闻经论,大乘经论,如一定要考实佛口亲说的,那恐怕很难。这一切,都是释尊的三业大用,影现在弟子的认识中,加以推演、抉择、摄取,成为时代意识而形成的。可以称为佛说,却不能说那一章,那一句是释尊亲说。”“佛世,当然没有后期的大乘经典,可以说大乘经非释迦佛亲说。”(《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26,《印顺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8月)
因此,印顺长老所阐述的“大乘是佛说”不仅没有回应他人对其“大乘非佛说”的质疑和指斥,相反是在概念的混同与实质的差异中,事实上明确了“大乘决定非佛亲说”的主张。
如果说《大乘是佛说论》一文中,印顺长老关于“大乘绝非佛亲说”的论述尚不到位,那么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一书中,长老的阐述与举证是更为充分和确定的。
在此书第十五章第四小节“大乘是佛说”中,印顺长老继续为“佛说”界定范围。他说:
“所以要讨论‘是佛说’与‘非佛说’,应该理解佛教经典的特性。释尊说法,当时并没有记录。存留于弟子内心的,只是佛说的影象教。领受佛说,忆持在心,依法修行,而再以语言表示出来,展转传诵:这是通过了弟子们内心的领解,所以多少会有些出入。……当时,各方面传出的经典极多……对传来的种种教说,到底是否佛说,以什么为取舍的标准?”(《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1126,《印顺全集》第十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8月)
提出此问题后,印顺长老又引赤铜鍱部(Tamrawatiyah)的“依经,依律”及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依经、依律、依法”等说法,而结归于“佛语具三相:一、修多罗相应,二、不越毗尼,三、不违法性”的三点准则,以自问自答的那个事提出了判断“佛说”还是“非佛说”的标准:不违法相(性),是即佛说。(《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1127,《印顺全集》第十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8月)
并说:“这一勘辨‘佛说’的标准,与非宗教的世俗的史实考辨不同,这是以佛弟子受持悟入的‘佛法’为准绳,经多数人的共同审核而决定的。
“所以‘佛说’,不能解说为‘佛口亲说’,这么说就这么记录,而是根源于‘佛说’,其实代表了当时佛弟子的公意。已结集的,并不等于‘佛说’的一切,随时随地,还有新的教说传出,彼此所传及取舍不同,促成了部派的不断分化。”(《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1127,《印顺全集》第十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8月)
到此,印顺长老把“佛说”明确界定为非“佛口亲说”,只是根源于“佛说”。
可见,大众所反对的“大乘非佛说”,即“大乘非佛亲说”;而印顺长老所反对的“大乘非佛说”,只是“大乘非佛亲说,故非佛法”。
大众所认同的“大乘是佛说”,乃“全体大乘法皆为佛亲说”;印顺长老所举扬的“大乘是佛说”,则是“部分大乘法非佛亲说,但根源于佛,故是佛说”;
简单来说,印顺长老挪用大众“佛说”概念,重新进行自我定义,由此树立了名为“大乘是佛说”,实是“大乘非佛(亲)说”的主张。
二、印顺长老主张“大乘非佛说”的深层原因:否定佛报身说法
长老煞费苦心重新定义“佛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以“大乘非佛亲说”为内核的“大乘是佛说”论,主要目的是要把大乘法排除出“佛亲说”的范畴,从而符合他所判定的“大乘”性质以及佛陀的唯人间性。印顺长老在不同著述中多次表达大乘所说非实、只是出于人为悬想、弟子永恒怀念结果的观点:
佛世,当然没有后期的大乘经典,可以说大乘经非释迦佛亲说。但菩萨道——修菩萨行,下度众生,上求佛果的思想,应该存在,也就是大乘是佛说、是佛法。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17,《印顺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

大乘经中的人物叙述,时地因缘,是不必把他看为史实的。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33,《印顺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

部分的声闻经,与一切大乘经(起初还依傍史实,后来即索性不在乎),已是佛教流行中佛教时代意识的表现,是佛教界──一部分或大部分人的共同心声。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14,《印顺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

有传说中的佛言佛行,有论究出的事理真相,有佛弟子成佛的心愿,有社会救济的事实要求:这一切,渐成为佛弟子间的共同意识。在不断的流行中,结构为几多理论与事实。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22,《印顺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2009年

大乘与部派,特别是大众部思想的共通性,受到一般学者的重视,解说为大乘从部派思想,特别是从大众部思想中发展而来。这样,大乘可说是“非佛说”而又“是佛法”了。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9,《印顺全集》第十六卷,中华书局2009年

这些信仰、传说、理想、(修行),汇合起来,大乘法也就明朗的呈现出来。这都是根源于“佛般涅槃所引起的,对佛的永恒怀念”,可说是从“佛法”而演进到“大乘佛法”的一个总线索。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13,《印顺全集》第十六卷,中华书局2009年
当急求出世之声闻乘,不足以应付时机,而婆罗门再起,安达罗及希腊、月支文化激荡之秋,大乘学者取学派思想而取舍贯摄之,以求新适应,大乘经乃时时而出也。大乘学之于各派思想,虽不无出入抑扬,然大体为论,则学派思想之大综合也。
——《印度之佛教》p137,《印顺全集》第十三卷,中华书局2009年
这样,“正法”由缘起论而发展为法法平等无碍的法(本)性论;又由法(本)性论而演化为佛性(如来藏)本具论;再进就是本来是佛了。这是佛教思想发展中,由法而佛的始终历程。
——《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印顺全集》第十三卷,中华书局2009年
这些话充满了对正法的“颠覆性”理解,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印顺长老只认可佛陀化身在人间说法,而否定佛陀报身的说法。
首先,印顺长老“大乘是佛说”的“大乘”已非佛教本位的大乘,而只是他所认同的“初期大乘”的“性空唯名论”。
印顺长老将佛教判教为佛法、大乘佛法与秘密大乘佛法三期。其中,“佛法(小乘佛法)”中的阿含佛教是印顺长老所要回归的“佛陀本怀”,大乘佛法是由“佛法”衍生而出的,秘密大乘佛法属于严重畸变的末流。在大乘中,印顺长老也只认可属于初期大乘的所谓“性空唯名系”,而初期大乘的“真常唯心系”已“启梵化之先机”,故不加认可。
因此,印顺长老虽也承认大乘缘起性空的法义比阿含更为深刻,但认为属于如来藏、佛功德的一面是佛法的变异,故视佛陀八相成道的化身为真身,而视佛陀的报身为虚构,佛只能在人间成佛说法,报身说法则被斥为引发了“天佛一如”“佛三身”的充满神性色彩的见地。
大乘经典中属于所谓“性空唯名系”的般若、中观类经典虽被视为佛法,却是由小乘发展而来的、出于弟子对于“人间的佛陀”的“永恒怀念”或无意、或善意撰写的,并非佛陀亲说,但可视为“不违法相”的“佛说”,在这些经典中,相对较少涉及佛的功德、净土。而属于其所谓“真常唯心系”以及秘密大乘的经典已经不是其认可的“大乘法”,故更是人为悬想妄置的,而非佛亲说亲证。
无论是侧重般若中观的法要,还是侧重唯识如来藏的法要,印顺长老认为展现出超越三界特质的佛的形象、能力、功德都只是神化后的结果,菩萨道也完全是按照佛陀本生安立的。所以,一切的大乘经典、大乘佛法实质上都是“非佛亲说”,但其中他所认可的“性空唯名论”法要因为“不违法相”,故说为“大乘是佛说”。
然而,大乘经典多处开显了佛陀“三身”的法义。其中,在人间说法的只是佛的化身(应身),而也在说法而令登地以上菩萨受用的是佛的报身。大乘经典中超越世俗人本理性的种种关于佛陀与佛世界的神圣性描述,虽非凡夫能够直接亲见、直接受用,但并不等于不存在。大乘佛法认为,佛报身、佛净土的庄严远非凡夫可以想象。而已登地的菩萨不仅能够直接受用佛报身所说的法,甚至还能看到佛的化身不停地在来去说法度生。故大乘经典认为,佛陀因为大悲心而永远不入涅槃,往返应化常在人间。大悲是佛的报、化身都不会进入涅槃的真正原因,因为它遮止了心进入寂灭的可能性。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乘经典里有“不违法相,是即佛说”的教诫。这是在告诉众生,不只是有释尊的这一化身在为众生说法,佛陀无量无边的化身都在为众生说法,乃至无情物、虚空因本性“不违法相”,都在说法;而不是通过扭曲颠倒的解释,片取佛语,使之成为否决圣言量、承许“大乘非佛说”的理由。

⑸ 深训弘法寺印顺大和尚什么时候出生的

阿弥陀佛!
印顺大和尚,湖北襄樊人,深圳弘法寺方丈、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出生於1974 年7月




⑹ 本焕老和尚为什么选印顺法师

因为印顺法师能够继承本焕老和尚的真传啊(佛教称为“接法”,或叫“法脉传承”)。

⑺ 印顺大和尚的前任老婆

从来娱乐圈和商业界都不乏新闻和传言的,感情事更是一大主题,不过很多都是绯闻而已,真假难分,没有实质的证据,何必又去造谣呢。

感情这东西没有时效性的,也许明天就是分开了,明星也是如此,对于这些绯闻,只不过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已,娱乐圈纯属娱乐,不同太多关注。顺其自然就好了。

⑻ 弘法寺印顺大师的书法值钱吗

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再说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人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⑼ 印顺和本焕是什么关系

法名为印顺的和尚有很多位。

深圳弘法寺的印顺和尚和本焕老和尚是回师徒关系。

印顺和尚原答来是本焕老和尚的侍者,1970年出生的北大哲学系宗教专业硕士。

后来接了本焕老和尚衣钵,继承了本焕老和尚的法座,成为了弘法寺新任的主持。

(9)印顺扩展阅读:

1980年,已是古稀之龄的本焕和尚刚刚出狱不久,便前往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重建别传寺。别传寺创建于明代(1663年),毁于民国时期。面对佛像毁损、一片狼藉的荒废道场,本焕不禁潸然泪下。

他四处寻访善信筹资,募得900多万元人民币,重修殿堂5000余平方米,还修复了澹归墓、浮屠塔等重要文物。

除了丹霞山别传寺外,本焕长老还重建了南雄莲开净寺和南雄大雄禅寺。2001年,已经是90多岁高龄的本老。

在有广府人故乡之称的珠玑古巷旁开山新建大雄禅寺,该寺前身为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的沙水寺。为了修建大雄寺,本老不顾年事已高,多方奔走筹集善款。

⑽ 印顺导师是邪师吗

了解印顺导师的思想可以观看台湾传道法师的课堂录像可以了解到大致的全貌 世间有很多对印顺非此即彼的误会 印顺导师推崇大乘佛教龙树空宗传到中国以鸠摩罗什为代表。他认为龙树的空论最为复合佛陀的本意。他论证了大乘佛教非佛说上座部佛教才是佛陀所说的谬误,指出了汉传佛教各宗派发展中的问题。如指出了如今很多人贪图自利念佛往生西方,而毫无菩萨佛陀普度众生的精神。念佛宗和部分禅宗不重视经教,只只赶经忏对经教不学习或不求甚解。他认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持咒结印,密宗传承自印度佛教末期持咒结印各种迷信,佛教已然变质走向灭亡。信徒不能只是在庙里修行,要关心世事,要主动去做改变社会造福人类的事实,要主动参与政治去改变不好的现状,完成佛菩萨的理想建立人间净土!我觉得印顺导师的话都很中肯切中要害,一些问题不要说佛教内部,就连世间俗人都诟病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