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寒门博士女友是怎么回应男友之死的
西安寒门博士自杀溺亡, 女友回应:导师的责任占70%。
谈到师生关系,大家常会想到这样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把学生当作弟子,兼具传道、授业、解惑等多重职能,学生则视老师为遵从和感恩的对象。
上个月西安交大药理学博士杨宝德溺水身亡,有媒体报道称,杨宝德生前经常被导师要求帮忙处理私人琐事。西安交通大学近日回应称,涉事博导被停止招生资格。令人唏嘘的悲剧不得不让人反思,今天的大学校园怎么了?师生关系为何成为痛点?
杨宝德之死令人惋惜
曾经一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在12月25号那天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无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流行叫导师“老板”,这是一种师生关系的异化。目前我国导师制并没有贯穿学生的招生、培养和答辩始终,令导师很容易把学生当成“私人劳动力”,学生也为此感到苦闷,要在落实导师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回避机制。
熊丙奇:要建立导师权力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要落实导师的招生制度权、培养制度权,用导师的学术声誉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整体的学术评价体制,以及利益回避机制来保障教师的权利被落实,而不是被滥用。
㈡ 如何评价西交在读博士溺亡
去年12月25日,杨宝德从西安交大的学生公寓出走,未带手机钱包身份证。第二天,其女友发现与杨宝德联系不上,随后从其朋友处求证,发现杨宝德失联。失联后的第五天,去12月29日,家属见到了杨宝德的尸体。离开学校失联一天后,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西安灞河中。
作为导师本应教书育人,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给予其学术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但周老师经常为生活琐事而不是学业问题指责杨,把学生当成奴仆一样呼来喝去。这样的导师,敢问师德师风何在?一路走好,但不管怎样都不希望走上自杀这条路,有点不负责任
㈢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校方怎么回应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 校方停止博导研究生招生资格。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无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据杨宝德与博士生导师的聊天记录及其身边同学亲友反映,杨宝德生前常被导师要求帮忙处理私人琐事。
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昨天,杨宝德生前所在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回应称,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校方已对周筠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出国无望?学术无果?在读博士选择自杀
杨宝德今年28岁,来自湖北黄冈的农村。父母在外地打杂工,家中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杨宝德本科就读于湖北武汉一所大学。因知家里负担重,从读大学起,除了学费外,杨宝德基本没找家里要过钱。大学毕业后,杨宝德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博连读。
“当时考上以后,我们都为他高兴,毕竟是名校。”杨宝德的哥哥杨宝佳说,一年半前,杨宝德转到现在的博导周筠旗下。
但自从换了导师后,杨宝德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停滞。根据媒体报道,读博的一年半时间里,杨宝德只发了一篇论文,而且用的还是硕士期间的实验成果。由于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并非周教授,并未达到毕业规定的要求。他曾跟女友提起,下个学期,博士生中期考核将至,必须要拿出一些前期研究成果。
在科研无果之际,他曾对之前的硕士生导师发长短信。
“自从转了导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来性格并不开朗的我开始变得沉默抑郁。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我开始变得恨不得每天谁也不见。我不会拒绝人,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对于科研我抓不住重点,总在取舍之间摇摆不定。我喜欢帮助人,基本别人开口了需要帮忙的不需要帮忙的我都帮了,这导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无成。”
在这条长短信中,他甚至提及自己曾想过轻生。这可能是他对外发出的唯一一个明确的求救讯号。
西安交大表示,校方将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研究生导师、学工研工干部、辅导员等,将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沟通联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前做好危机防范。
㈣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溺水身亡导师受处分了吗
据报道,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于2017年12月25日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无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据杨宝德与博士生导师的聊天记录及其身边同学亲友反映,杨宝德生前常被导师要求帮忙处理私人琐事。
基于周筠让学生做与教学科研无关活动的情况,校方对周筠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1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主席会议,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校方称,杨宝德的意外离世,使学校及导师都深感痛惜。在其失联期间,学校曾连续多天会同家属组织师生赴火车站、秦岭山区等地寻找,并在华商报、西安交通广播、西安电视台等媒体发布信息,刊登寻人启事,并协助家属在西安多个区域调阅监控录像。
确认杨宝德溺亡后,校方多次对家属进行慰问,帮助处理杨宝德善后事宜,安排专人对家属做好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做好十余位家属在西安的饮食居住等生活保障,全程安排医生陪伴,协助家属火化遗体,并承担了丧葬费等费用。校方表示,家属对学校做出的努力表示理解,并对结果予以认可。
针对《寒门博士之死》一文中的报道细节,校方指出,杨宝德并非周筠招收的第一名博士生。在他之前,周筠招收了一名2015年入学的博士,预计于2018年毕业,目前已有4名硕士毕业。
同时,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规定》,研究生学满1年后,对其他学科专业有兴趣和特长的,有权根据自身学习科研状况或创业需求,申请转导师、转专业一次,转导师申请无需原导师签字。2015、2016、2017年,西安交大成功转导师人数分别为200人、219人、及305人。
该管理规定还规定,硕博连读研究生学满一学年,且自愿降为硕士研究生的,经本人申请,导师和学院同意,由研究生院报经省教育厅批准后,学籍层次变更为硕士研究生。通过硕士研究生毕(结)业审核,达到硕士研究生毕(结)业要求的,准予硕士研究生毕(结)业,由学校发给毕(结)业证书;通过硕士学位审核,符合硕士学位证条件的,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2015、2016、2017年,西安交大博转硕人数分别为24人、23人、16人。
西安交大称,校方将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研究生导师、学工研工干部、辅导员等,将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沟通联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前做好危机防范。
㈤ 杨宝德为什么自杀 溺亡真相原因
人自杀原因无外乎一下几种:
1、信仰的崩溃,导致对自己的事业的前景感到极度失望和前进的方向失却。至此产生极大的悲哀和绝望,思想意识中产生自杀的念头。
2、生活的逼迫和超强度的外界压力,导致其生存无法继续,或者是被逼迫至极点,再也无法忍受,对生活产生极度的绝望和极度的厌倦,诱发自杀的思想意识,进而将自己的生命结束。
3、人生信念和对人生的意义,理解不够,对自己的生命存在着不负责的态度,一但遇到生活和事业的困难,便感到无法抗拒和忍耐,从而产生绝望的心理,导致自杀。
4、先天的遗传基因,导致其存在着轻视生命的潜意识,一但在生活中,遇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某些灰暗和极易受刺激的事情,产生极度的厌倦心理,容易激发自杀的潜意识。
5、极度的精神抑郁,会诱发心理底层的自卑和解不开的某些心结,抑郁使他产生自杀的意识。
6、某些非常态化的生存环境,驱使一些人的内心产生了对世界的恐惧心理,心理上产生自我消失以躲避灾难的阴暗心理,从而滋生自杀的原因。
7、政治和利益的牺牲品。政治世界的血型风雨和政治集团的利益驱使其不情愿的离开这个世界。这是特例,实际上是他杀。
㈥ 西交在读博士溺亡,面对学习压力有哪些办法缓解压力
面对学习压力,可以通过听音乐、做运动、与师长聊天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不是意味着去放松,而是找到一个能够轻松前进的突破口,然后进行多样性的尝试和实践。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把压力变为动力,不断促进自身的进步。
㈦ 西交一在读博士溺亡是什么情况
据了解,去年12月25日,杨宝德从西安交大的学生公寓出走,未带手机钱包身份证。第二天,其女友发现与杨宝德联系不上,随后从其朋友处求证,发现杨宝德失联。
据了解,2017年5月,杨宝德曾想自杀,但被阻止。杨曾因周老师批评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以致独自步行去秦岭,自杀未遂。回校后有跳楼倾向,被女朋友发现后制止。
“12月18号,周老师答应帮杨联系出国事宜,他很高兴想考了英语资格证。12月21号,杨却因学英语而被周老师批评,让他明白周老师不会放他出国。……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
一路走好,安息。
㈧ 西交在读博士溺亡,为何学生自杀事件频发
学生自杀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是因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正常的引导和疏导。
据熟悉杨宝德的同学证实,杨宝德和导师的关系,似乎并不像家人们想象的那样好。据此,1月8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尝试拨打导师周某的手机,但对方并未接听。随后,记者就杨宝德自杀事件通过短信垂询,对方也未予回复。杨宝佳称,目前,杨宝德家属还在与西安交大展开交涉,不过,“校方并不承认自己存在责任,他们认为杨宝德是成年人,有负责自己安全的能力。”杨宝德自杀后,其女友于1月8日以网名“追寻杨宝德”发布长微博:《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一文。
总之,学生自杀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是因为学生是一个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关爱的群体,如果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疏通,学生就容易选择走极端的方式轻生。
㈨ 西安交大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校方怎么回应的
为什么要读博士呢?!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问问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