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叶华明的介绍
叶华明,叶挺第四子,新中国第一批地空导弹研制专家。深圳先科集团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曾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深圳市科委主任和党组书记。1992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曾专程视察深圳先科集团旗下深飞激光公司,并与叶华明交谈。2015年11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于2时5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82岁。
② 叶华明的人物评价
在叶华明先生的身上始终毫无骄奢淫逸之气,有的是先辈们为人朴素、平和、温文尔雅的儒商气息,有的是为事业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叶华明先生在事业上之所以能成功,与他始终奉行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信条是分不开的,他时刻牢记自己是烈士的遗孤,又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育和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他不忘父辈们的殷切期望,不靠先辈光环的庇护,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干事业。
③ 叶挺的后代叶启光
叶启光,是叶挺第八子。
叶启光,男,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七机部二院二十五所,后任深圳赛格集团整机部经理,2002年去世。
少年时期的叶启光在葵涌刚上完小学二年级,就随母亲定居香港,并于1962年进读香港定远学校。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他每个学期都获得学校的奖励,系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他刚念完初中一年级就转学西德,重点攻读德文和英文。假期他还到酒楼跟师学艺。23岁时叶启光先生进修期满,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会写、会读常用英语,并练就从主厨到楼面一整套经营洒楼的过硬本领。
1968年旅居德国,任献拉市中国酒楼董事长,2002年去世。
(3)叶华明扩展阅读:
叶启光的兄弟姐妹:
大哥:叶正大,1927年出生,中将,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总装科技委顾问,俄罗斯齐奥可夫斯基宇航学院国际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二哥:叶正明(1931年~2003年),生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顾问,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
四哥:叶华明,1935年生,深圳先科激光公司董事长,曾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六姐:叶剑眉,1937年出生,1993年因病去世;
七哥:叶正光,1939年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六合天融(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并担任副董事长,现任海南六合公司总经理;
④ 叶挺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后代叫什么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共党员。广东惠阳秋长周田村人(今天属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的创建者,杰出的军事家。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流芳百世。陈毅和叶剑英授衔时,就说过“要是叶军长还在,新中国就有两位叶帅了”但因过早去逝只有“无衔元帅”称号。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
1988年10月,叶挺成为中央军委确定的我军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
⑤ 叶挺将军的后代近况
1925年叶挺将军与李秀文女士结婚。婚后,叶挺将军和李秀文女士生有9个子女,7个男孩,两个女孩。其中三子早夭,五女扬眉和出生后尚未来得及起名字的幼子阿九和父母于1946年一同遇难。女儿叶剑眉1993年因病去世。而今健在的只剩下五个孩子,他们是长子叶正大任中将,次子叶正明,现在全国科协工作,三子叶华明现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深圳先科激光公司董事长,七子叶正光现任海南六合公司总经理,儿子叶启光也在深圳工作。叶正明之子叶大鹰任北京时事文化咨询公司董事长,电影《红樱桃》就是他导演的。叶家的子孙个个都学有所成。
叶大鹰导演
孙子:叶大鹰,著名导演,作品《大喘气》、《红樱桃》,《红色恋人》。并在徐静蕾导演的电影《我和爸爸》中扮演“爸爸”一角。
⑥ 叶华明的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的叶华明和兄妹们有着许多的不幸,他们曾跟随着父母亲一起身陷囹圄之中,过着失去人身自由的生活。1945年8月,10岁的叶华明和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叶正大及当时还只有9岁的妹妹扬眉怀揣父亲叶挺将军给周恩来的亲笔信,摆脱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千里迢迢来到重庆曾家岩50号找到了周恩来。从此,他们兄妹一直受到毛主席、朱德及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1945年中秋佳节的那一天,叶华明兄妹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还见到了正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主席。为了保证叶华明兄妹三人的安全,周恩来又千方百计将他们兄妹送回延安。临行时,周恩来还亲自将他们送往重庆机场。上飞机之前,周恩来发现叶家的几个男孩子的名字中都嵌有一个“福”字,认为其中带有封建色彩,于是又将几个孩子的名字一一取为现在的名字,叶华明的原名叫“福恒”。
叶华明兄妹到达延安后,住在周恩来所住的窑洞里,每天三餐饭由朱德总司令安排。当周恩来从重庆返回延安后,又立即将他们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叶正大被送到延安大学,叶华明和妹妹扬眉送入延安中学。那时他们的衣、食、住行全由学校安排。每逢周末,朱德总司令还派自己的警卫员牵着一匹马将叶华明兄妹三人从学校接回枣园,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
那时的延安生活十分艰苦。1946年5月初,叶华明兄妹又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被转移到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当时解放区的大城市张家口。在这里,他们兄妹的生活全由聂荣臻元帅照顾。1947年初,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始,党中央为了保证这些烈士后代的安全,叶华明和哥哥叶正大等人又被转到东北解放区。在那里,他们兄弟俩先后住到贺龙元帅和聂荣臻元帅的家中,受到他们的精心照看。就这样,他们兄妹一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迅速成长。
1953年,叶华明从北京101中学毕业后,出于对父母亲及其弟妹的怀念,打算参加空军,当一名飞行员。那时,叶华明住在聂荣臻元帅家中,聂帅却不同意他的这一选择。其原因是他们叶家有4人死于空难。聂帅于是建议叶华明去哈军工,到陈赓大将手下去学习。当时的哈军工,正是陈赓大将在那里主政。在聂帅的建议下,叶华明终于选择了航空发动机专业。
在哈军工学习半年之后,叶华明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在那里,叶华明被授予少尉军衔。据叶华明自己回忆说,为他们授衔的是朱德总司令。
在莫斯科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学习的3年时间里,由于叶华明学习很刻苦,各门功课的成绩始终保持着满分5分(那时苏联的学校教育实行的五分制)的优秀成绩。因此,叶华明还获得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1959年,叶华明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该院院长是从美国归来不久的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
从此,烈士的后代——叶华明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地空导弹专家。 1983年,那是许多人都为了“淘金”而南下深圳的岁月,而叶华明则怀着一颗在改革大潮中烈士后代也要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抱负,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干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来到了深圳。在此之前,叶华明曾作为访问学者赴荷兰进行专题交流访问。在荷兰,他参观了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企业飞利浦公司。在参观中,飞利浦公司开发的激光光盘项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他内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激光光盘,因此,也就使他产生了南下深圳的念头。那时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党中央又给了它许多优惠政策,叶华明明白,只有深圳才能使他的理想有可能变成现实。
1983年底,叶华明应聘担任深圳市科委主任,半年后,他着手组建先科技术开发公司。在资金技术都缺乏条件下,他开始采取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作生产激光视盘。那时,他上这个项目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国内不少人认为这一技术太超前了。对事业一往情深的叶华明却排除一切干扰,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仅靠一部分借款,加上从香港银团筹得的贷款,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激光视盘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终于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第一张激光视盘、第一台激光唱片机,另外还生产了中国第一张DVD光盘、第一台DVD放送机等众多的第一。
1984年以来,先科公司在叶华明的领导下,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紧跟世界先进的科技步伐,使自己的企业越办越大,越办越强,终于使先科成为中国激光光盘的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成为中国精密模具和机电产品生产基地。
从此,叶华明先生领导的先科集团不仅取得了许多中国第一的骄人成绩,而且还享有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先行者”的美誉。 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深圳市先科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叶华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29日2时5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82岁。
⑦ 叶挺将军的结局
叶挺将军死亡的历史记载:
1946年4月8日,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失事,遇难身亡,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中共重要领导人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
叶挺将军简介:
叶挺,生于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逝世,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军事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 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
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⑧ 谁知道叶挺是谁
叶挺(1896~1946年),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今天属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
----------------------------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注释〕 ①这首诗写在囚禁叶挺同志的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
家庭
1925年,叶挺与李秀文结婚。
长子叶正大
二子叶正明
三子叶华明
四子叶正光,媳董桂芝。
八子叶启光
女儿叶剑眉
孙子叶大鹰,著名导演,作品《大喘气》、《红樱桃》,《红色恋人》。并在徐静蕾导演的电影《我和爸爸》中扮演“爸爸”一角。
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
恩施市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位于叶挺路112号,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它是198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恩施市筹资21万元,于原址处按原样修复而成的叶挺将军囚居旧址,并增建了纪念馆,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12月和1995年3月,先后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由私塾改成的小学,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辛亥年受广州起义影响,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一次。此后,他感到救国应从军,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五年时间逐级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1896年出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参加援闽粤军。1924年被派赴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他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担任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在牢房中书写《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入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
⑨ 叶挺的后代都是做什么的
1、叶启光,深圳赛格集团整机部经理
叶启光,男,叶挺第八子,2002年去世。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七机部二院二十五所,后任深圳赛格集团整机部经理,2002年去世。
2、叶华明,深圳先科集团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叶华明,叶挺第四子,新中国第一批地空导弹研制专家。深圳先科集团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曾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深圳市科委主任和党组书记。
1992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曾专程视察深圳先科集团旗下深飞激光公司,并与叶华明交谈。2015年11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于2时5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82岁。
3、叶正大,高级工程师
叶正大(1927年-2017年12月14日),叶挺长子,广东惠阳人,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航空专家。俄罗斯齐奥可夫斯基宇航学院国际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将军衔。2017年12月14日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4、叶正光
叶正光,叶挺将军之七子。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六合天融(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并担任副董事长,六合环能投资集团的实际控股人和董事长,
5、叶正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顾问
叶正明(1931—2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父亲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我军创始人之一的叶挺将军。原名叶福麟,别名李明,祖籍广东惠阳。1931年4月13日出生在澳门。生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顾问,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⑩ 叶华明的小平接见
1992年1月16日,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曾视察过叶华明领导的先科公司。那天上午10时许,邓小平同志来到先科,叶华明就赶忙上前迎接。小平同志一看到他就问:“你是叶老二?”
叶华明急忙伸出4个指头,凑近老人身边答道:“不是,我是老四!”
“我们几十年没有见面了!”邓小平略带几分遗憾地说。接着小平同志又问叶华明:“正光在哪里?”正光是叶华明的弟弟,排行老七,小时候常和邓小平同志家里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所以邓小平对他们都很熟悉。叶华明告诉邓小平同志正光在海南工作时,小平同志高兴地点了点头。
视察后,邓小平对叶华明领导的先科很满意。临行前,叶华明代表先科还向邓小平赠送了10张激光唱片。其内容都是革命歌曲、京剧。而邓小平同志却非常喜欢家乡的川剧。得知这一消息后,叶华明后来又赶制了几张川剧的激光唱片为老人送去。
自此以后,来先科参观的国内外人士络绎不绝。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乌克兰总统库奇马等外国政要都到过先科。
邓小平深入了解了先科的发展情况,在了解到深飞激光公司要生产几百部国内外电影视盘时,邓小平马上询问:“版权如何解决?”叶华明介绍,将向国外影视公司购买版权,邓小平连声说好,“一定要按国际规则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