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谁知道"砸挂"是什麽意思(跟相声有关可能)
“砸挂”是相声演员之间彼此戏谑取笑的一种手段。相声演员生活中相互“砸挂”的事比比皆是。把这种“砸挂”说成是相声演员之间,用以训练随机应变,灵活下挂(组织包袱)和现挂(即兴创造笑料)的训练手段也不为过。
多年来,还真是没有听说过两个人因为“砸挂”犯口舌的。这是因为相声演员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于“砸挂”应该怎么用?不该怎么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归纳起来“砸挂”时有这么几忌:
一、与自己关系有隔阂者忌。否则容易误以为故意中伤。
二、对观众不易“醒攒儿”(明白、理解)的敏感问题忌。否则容易在观众心幕中以假为真,给对方造成伤害。
三、对于在观众中也普遍存在的敏感问题忌。否则容易误以为是指桑骂槐,引起观众不满。
四、对长者忌。对于同场的长辈“砸挂”宜掌握好分寸。避免失尊伤雅。
在互联网传播如此快捷、广袤的今天,还需注意一忌,慎用外国公民“砸挂”近日在互联网的视频相声和评论帖子上,屡见这方面的戏谑,当为一戒。
② 相声里的砸卦是什么意思
砸卦是相声演员之间彼此戏谑取笑的一种手段。
对于“砸挂”应该怎么用,不该怎么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归纳起来“砸卦”时有这么几忌:
一、与自己关系有隔阂者忌。否则容易误以为故意中伤。
二、对观众不易“醒攒儿”(明白、理解)的敏感问题忌。否则容易在观众心目中以假为真,给对方造成伤害。
三、对于在观众中也普遍存在的敏感问题忌。否则容易误以为是指桑骂槐,引起观众不满。
四、对长者忌。对于同场的长辈“砸挂”宜掌握好分寸。避免失尊伤雅
(2)砸挂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相关术语:现挂
过去老艺人们常说:“相声演员得脑子快,讲究抬头一个见识,低头一个主意,往往‘当场撞出来的包袱’,有时比常演节目里的包袱效果还好。”
而现挂是指演员根据演出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情境里,联系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现场进行即兴发挥。凭借演员的聪明才智,往往收到意想不到而火爆的艺术效果,现挂水平表现了演员的扎实的功底和机智的灵活运用。一般现挂用在说垫话和场上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
③ 德云社演员拿郭德纲砸挂可以随便说吗有没有什么忌讳的
当然可以说,并且在很多演出中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在相声这门传统艺术中,从创立之初就流传着“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的行规,简而言之就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演员没有必要顾忌辈分的大小,即便是德云社的普通演员,也可以拿师父郭德纲来砸挂,甚至郭德纲的徒孙现在也用同样的表演手法展现自己的功底。
既然郭德纲对于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舞台上牺牲自己让徒弟砸挂也就无可厚非,毕竟目前的相声艺术,郭德纲这个名字所产生的表演效果是无人能比的,只要利用好了砸挂技巧,无论徒弟还是学员都会在舞台上获取足够的观众反馈。
④ 砸挂是什么意思
楼上是个神经病,每个问题都呵呵
⑤ 相声的专业术语
相声术语:
●逗哏:“哏”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的效果,代指负责逗哏的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一般在开场使用,为的是招揽生意。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怯口活(怯口):运用方言或外语表演,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现场抓紧取题材引起笑声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相声在两岸三地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⑥ 陕西话砸瓜是什么意思
铜川市,西安市,商洛市,延安市,陕西话砸瓜是生活意思。
⑦ 为什么曹九台砸挂高峰会被网友骂
我认为是粉丝太玻璃心了。曹九台的砸挂高峰被骂。打砸抢是德云社的特点。为什么粉丝需要玻璃心?10月20日,德云社高峰栾云平巡回专场继续在青岛举行。这也是继郑州、西安之后的第三届个人大会。高峰是德云社的总教习,也是郭德纲所称的德云社老艺术家。
因为曹九台砸烂了栾云平的名声,并遭遇了激烈的网络暴力,这也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很多经常听德云社相声的网友为曹九台呐喊,谴责那些在网络上暴力的网友和粉丝。众所周知,在德云社,互相砸挂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说,内部同僚互相砸挂、推卸包袱,已经成为德云社的招牌和特色。所以我觉得粉丝们太玻璃心了。
⑧ 相声里的砸挂,可不是乱砸的,哪几种挂千万砸不得
相声里的砸挂,可不是乱砸的,以下几种挂千万砸不得:第一种:跟自己闹过不愉快的人不能砸。
这种人就是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的对家,互相看不顺眼,或者之间闹过矛盾,这两个人之间是有嫌隙的。如果这个时候在相声中对他砸挂的话,那么就有一种故意贬低的嫌疑。就算砸挂的那个人根本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听相声的观众以及这个人自己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这种行为是损人不利己的,所以不能砸。
第四种:不熟悉的长辈不要砸。
一般砸挂的对象都是跟自己关系还不错,而且知道对方被砸挂也不会在意的人,特别是面对这样的长辈。像德云社的人经常拿自己的师傅砸挂,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师傅可以理解自己是为了表演不会真的放在心上。但是不是所有的长辈都可以接受这样的调侃的,因此要拿自己有把握的人,不然就会得罪对方。
⑨ 什么是包袱相声里的术语都什么意思
包袱的意思经过细密组织、铺垫的喜剧效果,包袱是逗笑观众的主要部分。
包袱就是笑料,或者组织笑料的方式。马季在其《相声艺术漫谈》中将组织包袱儿的手法分为二十二类。这些手法一般是交错、混合使用。把包袱提出来就叫“抖包袱”,在抖之前,先要进行铺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悬念,这就叫铺平垫稳。
只有铺垫稳妥了,包袱笑料的幽默才能有最大的发挥。而笑料就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语言动作即时达到让观众发笑的目的,比如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个男服务生把蛋糕扣到客人头上,这是属于浅层次的幽默手法。一旦包袱抖落出来,观众笑了,那么这就是个“响包袱”,,也就是成功的“包袱”;反观则是个“闷包袱”。
相声其它术语——
1、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
听评书要听没听过的;听戏要听熟悉的, 边听边哼哼是很有味道的; 曲艺总是听不腻的,越听越有意思。
2、调侃儿
江湖黑话,相声业内的一种秘密联系方式,就是“调侃儿”、“春典”“唇典” 。说文言叫“转文”,说韵文叫“上口”,说黑话就叫“调侃儿”。
3、量活
量活,捧哏的意思。别小看这个捧哏,在使活的时候捧哏是掌舵的,讲究“不把一个包袱扔在地上”,一般都是老艺人给新手量活,帮助掌握尺寸。
4、腻缝儿
群口相声里边也有捧哏和逗哏,同时还有一种角色叫“腻缝”,就是穿插在捧逗之间,将笑料进行传递的,比如《扒马褂》里面扮演正直中间人的角色。
5、两门抱
相声或者曲艺界而论,相声门有师承,评书、快板、大鼓等其他曲艺形式也有师承,相声演员不但入相声家谱,其他曲艺门类也有入门辈分登记。
6、填产业
相声艺人自己创作的经典段子,被其他艺人广为学习,并且沿袭下去,就是给相声“填产业”,也叫给后辈“留饭”。
7、砸挂
根据现场环境即兴发挥,对表演进行临时的修改,就叫“挂”、或者“现挂”,通常是和台下的观众互动。砸挂是现挂的一种,通常是对前场演出的演员和包袱进行重新提及,进行延伸、讽刺。
8、抄一个
当任何一个相声演员在台词中说出“爸爸”“爹”“父亲”“叔叔”的时候,其他演员都可以答应一声“唉”,这就算“抄了一个”。
9、贯口
大段连续的台词,通常考验相声演员的嘴皮子功夫。比较著名的贯口活有《报菜名(菜单子)》《八扇屏》《白事会》《夸住宅》《地理图》;趟子就是贯口,同时在快板里面大段的贯口也可以特指为趟子,比如数来宝里面有著名的“进街趟子唱八家”,唱了豆腐坊、剃头棚、铁匠铺等旧时代的小生意。
10、刨活
把段子中的“底”提前告诉给观众,让笑料失效,就叫“刨活”、“刨底”,是旧社会演员之间的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现在的演出也有“刨”,当然现在刨底的人大多数是台下的观众。
(9)砸挂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包袱的艺术手段——
相声的抖“包袱儿”,列入“逗”的技法之中,在结构包袱儿时,常常使用“三翻四抖”的手法。三翻四抖,又叫“三顶四撞”,就是说捧哏的领会不到逗哏的话,到第三翻包袱儿才抖落开了。三翻是反复铺垫的意思,不一定正好三翻。
侯宝林在其《侯宝林谈相声》中将包袱儿构成的艺术手段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用直接的方法构成包袱儿,或直接将内容加以强调;或将内容加以夸大;或以揭露的方式将内容予以否定。另一类是用间接的方法构成包袱儿,或有意先将内容加以歪曲(曲解,双关,错觉,误会);或借媒介将内容加以陪衬。
使用包袱儿须经历系包袱儿、解包袱儿、抖包袱儿的过程,包袱儿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中可笑的人和事。将现实中可笑事物激活,真正达到引人发笑的目的,这要经过一个“垫”(为揭示事物先作铺垫,把包袱儿系好)、“支”(将听众注意力引到相反方向,把包袱儿系紧)、“刨”(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儿,刨开事物的实底,引人发笑)、“抖”(抖落包袱儿,进一步阐发事物的可笑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