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拉动增长率
扩展阅读
共青城时代网 2025-07-28 02:02:53

拉动增长率

发布时间: 2021-07-06 06:26:23

① 拉动率和贡献率的区别和联系

我都忘记自己的登录密码了。贡献率标识该指标(比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全国gdp增长8%,投资对8%的贡献比如39%,则拉动经济增长(gdp增长)为8%*39%。不知道你明白了没?很简单的道理。

② 贡献率与拉动增长率是什么关系

贡献率表示部分对整体增长的贡献,各部分贡献率之和等于1,贡献率可正可负可零,可能超过100%,结果是百分数的形式。

各个部分对整体的拉动之和等于整体的增长率,拉动分解的是整体的增长率,拉动增长可以出现负数,但是数值上不会超过百分之百。各个部分对整体的贡献率之和等于100%,贡献率分解的是100%,贡献率可正可负,而且可以大于百分之百。

注意事项

为了反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些人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指标,其增长率的计算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量之比。

拉动率按比重计算,尽管各产业之和的拉动率均等于总体增长率,但是只有按贡献率计算才是正确的,贡献率是比重,但不是普通的比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贡献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拉动增长

③ 拉动增长是什么意思

拉动增长百分点=该项目的增加值/总值的基数!!!!!!!
例:全省重工业的值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全省工业总值为10000亿元,增长8%,全省重工业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具体解释为:
重工业值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可知之前值=10000/(1+0.1)=909.09 亿元。增加1000-909.09=90.91亿元。
全省工业值10000亿元。全省之前值=10000/(1+0.08)=9259.26亿元。
拉动全省工业增长=全省重工增长/全省之前总值 =90.91/9259.26=0.98%;拉动增长0.98个百分点 。

④ 资料分析拉动增长率公式是什么

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把增长量的计算公式进行化简,即将增长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q,得到增长量=A/(1+1/q),然后观察q,看增长率这个百分数与几分之一比较接近。

也就是将q看成与之近似的1/n,用1/n代替q带入到公式中,此时增长量的公式可以进一步化简为增长量=A/(1+n),最后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直除即可得到答案。

(4)拉动增长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增长率又分为年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其中年增长率,表示的是以年为统计周期的同比增长率,而年均增长率则表示的是n年间的增长率。

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⑤ 国考行测:贡献率与拉动增长区分

在行测资料分析中,有这样两个知识点让很多同学容易弄混,它们就是贡献率与拉动增长。这两个基本公式涉及到整体基期值和增长量,而基期值和增长量又是考试中常考的考点,所以有时候题目会结合贡献率或者拉动增长来出题。如果涉及这两个知识点考查,难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更多在于基本公式的运用。因此,熟练掌握贡献率和拉动增长这两个基本公式,就可以快速求解整体基期值或者增长量。那么,接下来中公教专家就给大家梳理这两个知识点怎么区别。

一、基础公式:

二、如何区分

方法一:概念上理解区分

【例】某商店销售甲、乙、丙三种商品,2017年销售额分别为A、B、C元,2018年三种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a、b、c元;

所以,贡献率是部分增长量与整体增长量的比值,拉动增长是部分增量与整体基期值的比值。

方法二:量与率来区分

量和率,狭义理解即为有单位和无单位来区分。

贡献率无单位,拉动增长有单位。

中公教育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帮助大家区分贡献率和拉动增长这两个知识点。

⑥ 一个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GDP增长多少个百分点的公式

贡献率:公式: 贡献率(%)=某因素增加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增加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GDP中的应用: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如: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举例: 2009年广东省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006.0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产值19270.48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产值17805.09亿元,增长11.0%。那么三大产业对广东省GDP的贡献率是多少? 广东省GDP增长总额=39081.59-39081.59/(1+9.5%)=3390.05(亿元) 第一产业增长总额=2006.02-2006.02/(1+4.9%)=93.70(亿元),贡献率=93.70/3390.05=2.76% 第二产业增长总额=19270-19270/(1+8.7%)=1542.31(亿元),贡献率=1542.31/3390.05=45.50% 第三产业增长总额=17805.09-17805/(1+11.0%)=1764.46(亿元),贡献率=1764.46/3390.05=52.05% 拉动: 公式:拉动增长=增加值较去年的增长/之前增加值 应用举例: 比如说: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 具体解释为: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 亿元,同比增长23.6%, 可知之前增加值=4935.38/(1+0.236)=3993 亿元。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知道: 全省平均同比增长=23.6%-1.8%=21.8%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 全省工业增加值=4935.38/0.672=7334 亿元。 全省之前增加值=7334/(1+0.218)=6021 亿元。

⑦ 拉动率、贡献率公式详解

1、拉动率=某最终需求拉动/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26times;100%=某最终需求不变价增量/支出法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增量%26times;100%。

计算与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GDP核算制度规定,省级GDP年度核算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GDP。各市、县年度核算按生产法、收入法计算GDP,不计算支出法GDP。所以只有省级才能按支出法计算年度拉动与拉动率。

要注意拉动、拉动率和贡献、贡献率的区别。贡献与贡献率是按生产法不变价GDP计算的,是指某产业或行业对GDP的贡献与贡献率。而拉动与拉动率是根据支出法不变价GDP计算的。

某一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能称为贡献或贡献率,因为GDP本质含义是新创造价值,某种最终需求增长,会促进提供这些最终产品的行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增加新创造价值。支出法只是宏观上从最终产品去向角度计算GDP的一种方法。所以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能称为拉动与拉动率。

2、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7)拉动增长率扩展阅读:

拉动率和贡献率的区别:

拉动率=部分增量÷整体基期值
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每个部分的拉动率相加之和等于整体增长率
每个部分的贡献率相加之和等于100%

其实都是反映的部分增长对于整体增长的作用大小,拉动率是分解整体增长率,贡献率是分解100%。

⑧ 拉动增长率等于

(1.2-1.2/(1+5.66%))/(39/(1+2.4%))=(1.2-1.1357)/38.0859=0.17%

⑨ 拉动工业增长多少应怎么计算

今天又搞统计,去看了看网络,竟然发现其有两大缺点,一是表述错误,二是太让人眼花!今天我准备把它说得更简单易懂:
拉动增长百分点=该项目的增加值/总值的基数!!!!!!!
例:全省重工业的值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全省工业总值为10000亿元,增长8%,全省重工业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具体解释为:
重工业值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可知之前值=10000/(1+0.1)=909.09 亿元。增加1000-909.09=90.91亿元。
全省工业值10000亿元。全省之前值=10000/(1+0.08)=9259.26亿元。
拉动全省工业增长=全省重工增长/全省之前总值 =90.91/9259.26=0.98%;拉动增长0.9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