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东道
扩展阅读
共青城时代网 2025-07-28 02:02:53
雷军买股票 2025-07-28 01:41:25

东道

发布时间: 2021-07-06 07:23:46

❶ 东道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以东为上。主人也叫东道主

❷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

“东道”指的是方向。

东道主指的是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由西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现在,它也可以指举办活动的国家、城市或组织。主办国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被称为主办国。

(2)东道扩展阅读:

春秋时期,晋国联合秦国共同进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于是郑国国君派烛之武前去游说秦国国君,通过拉拢秦国来保全自身,烛之武不负使命,用利害关系成功说服秦国国君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

还说郑国甘愿成为您(秦国)东道上(郑国在秦国之东)的主人,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东道主”。所以,后来多以“东道”或者“东道主”来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

❸ 说东道()()死不屈

说东道西 宁死不屈

金石为开 封官许愿

人才济济 南征北战

声东击西 稳如泰山

❹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

东道主”这一词语,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场合看到。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是有典故的。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它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

❺ 东道品牌创意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东道专注于为客户创造和管理品牌,提供从品牌资产研究、市场洞察、品牌机会分析、品牌战略、品牌组合规划、命名和语词创作、设计(包括品牌识别设计、环境空间导示设计、包装设计、网络设计)到内部品牌导入、品牌管理制度建设的综合性服务,以提升客户在海内外的品牌影响力,隶属于东道品牌创意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解建军
成立时间:1997-09-16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500247691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3号15号楼4层401室

❻ 东道指的是

“东道”有两方面含义:

1、汉语词汇,释义为请客的主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也叫“东道主”。邀请并招待客人的事儿或义务。

2、指代东道设计公司,成立于中国品牌咨询和设计行业开始崛起的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战略咨询和设计公司。

(6)东道扩展阅读:

“东道主”这个词最早是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

公元630年,晋国和秦国的联军包围了郑国的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思考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在天黑时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国,虽然这次联军包围郑国,但他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难以做到,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

秦穆公听了,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进一步说到:“要是您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们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做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就这样,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只剩下晋国独木不成林,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这个词就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了,一直流传到现在。

❼ 东道集团董事长

群光集团董事长许昆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茂桂

❽ 请问“东道”一词的出处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东道主指东道上的主人.这个词出在《左传·僖公三十年》.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围攻郑国.郑文公吓得手足失措,急忙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看出秦,晋两国都要争霸天下,秦穆公不会眼看着晋国吞并郑国,造成对它的威胁.烛之武掌握了对秦穆公这个心理,机智巧妙地说服了秦穆公退了兵,这就是有名的"烛之武退秦兵"的故事.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秦郑之间隔着晋国,秦国即便打败了郑国,能够越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土地吗 郑国灭亡了,郑国土地自然被晋国所占领,这样晋国的力量就要比秦国大了,替别人打仗争土地,增强了别人,削弱了自己,聪明人是不会这样干的.烛之武又说:"如果保留下郑国,以后贵国有事派使者到东方来,让它做东路上的主人,负责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君王也没有什么害处."这就是"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后来,也有把"主"字省掉,以"东道"作主人的代称的.《元曲选·荐福碑一》:"兄弟,请你那东道出来,我和他厮见."这里的东道,就指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