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名人代言广告
扩展阅读
如何看股票是深市 2025-07-22 15:12:01
华夏娱乐 2025-07-22 15:00:54
什么手机软件可以买股票 2025-07-22 14:57:03

名人代言广告

发布时间: 2021-07-07 07:01:00

⑴ 失败的名人广告

郭德纲
代言“藏秘排油”减肥茶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郭德纲代言“藏秘排油”减肥茶广告因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
傅艺伟
代言“胡师傅”无烟锅
今年3月26日晚,央视经济频道《生活》栏目曝光了演员傅艺伟所代言的“胡师傅”牌无油烟不粘锅所做广告为虚假广告
刘嘉玲
代言“SK-Ⅱ”
刘嘉玲代言的“SK-Ⅱ”广告使消费者出现皮肤瘙痒、灼痛等症状。不久,“SK-Ⅱ”就被查出有违禁成分,下架查封,引起退货风波。
文清
代言“眼保姆”
由电视主持人文清代言的治疗近视的医疗器械“眼保姆”因涉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投诉,后被北京市工商局曝光
唐国强
为新兴医院做广告
著名演员唐国强力推自称能够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新兴医院。然而,新兴医院却因为涉嫌虚假广告而被海淀区工商局立案调查。

⑵ 第一个用名人做代言的广告

世界的不清楚,中国的是李默然,代言的产品是39健康冲剂吧

⑶ 名人广告的介绍

名人广告(CelebrityAdvertising)是以影视、歌星体坛名将、社会名人等作为品牌代言人的一种广告表现形式,是一种借势营销策略,利用名人所具有的优势来推介产品,快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产品的销售,实现快速营销的目的。名人广告的具有的优势使许多企业不惜巨资请名人做广告,名人广告已成为了许多企业攻克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以饮料、服饰、日化等低涉入度产品或同质化产品较为普遍。

⑷ 名人代言广告的优缺点

明星代言优缺点各半,实务操作中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连养生堂,CHANEL这样的国际著名企业都曾犯吓明显的错误,我国内的企业更要慎用明星代言!
明星代言的本质是利用明星的光环效应(或称晕轮效应),即将某知名的、令人喜爱的、尊敬的、权威的人物与具体产品组合、嫁接、联系起来,将前者的价值转移到后者上面。
理论上,利用明星广告代言有三大优点:1、将受众对名星的关注转移到对产品的关注,提高产品关注度和知名度;2、利用受众对名人的喜爱,产生爱屋及乌的移情效果,增加品牌的喜好度;3、通过名人的个性/形象魅力,强化品牌个性/形象。
正因为明星代言所具有的增加品牌知名度、喜好度和树品牌个性形象三大优点,令大小企业趋之若骛,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有明星代言人,似乎明星代言是一种必然选择。甚至连向来不屑于落入走明星路线的俗套,以差异化营销著称的养生堂也首次巨资请来韩国明星李英爱(2005年度流行剧《大长今》的主角)代言2006年度主打新品——农夫茶饮料。

明星代言胜算几何

明星代言真的能发挥以上优点吗?真的是广告的一种趋势吗?趋势一定是正确的吗?未必!
利用明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大前提是明星的“人气”要足够旺,还要持久,但是明星与“流行,时尚”伴随,人气如潮水,有潮涨必有潮跌,谁能保证“超女”的热浪持续多少年?当年的刘晓庆、邓亚萍、费翔们人气今何在?另一前提是将明星与产品密切关联,将明星的“人气”移植到产品上,顾客提起明星就马上联想到产品,如当年的方太——厨具,成龙——小霸王学习机,但现在因为明星分行业代言的惯例(核心是为了多赚钱),李字春代言“神舟电脑”、“可口可乐”一女嫁七夫,郭晶晶代言“喜之郎”、“麦当劳”等五家;刘翔代言“耐克”、“白沙”、“伊利”等近十个品牌;如此混乱的代言,有多少顾客能记住明星代言的产品?顾客的心智追求简单,本能抗拒混乱,结果顾客只记住了明星而记不住产品,厂家花了巨资却成了明星的“嫁衣”。
利用明星提升品牌喜好度。许多明星的确很知名,但是真正的FANS并不多。即便有些明星号称有数十万数百万的追星者,但相比与数千万数亿人的目标顾客,真正因为移情效应喜爱明星而喜欢品牌的人群占比重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利用明星只能“抓点”一一提升极少人群(追星一族)的品牌喜好度,而不能“及面”——绝大多数并不追星的消费者。广告的重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目标受众被告知和说服,如果我们广告运作策划的重心仅针对喜爱明星的少数群体,是不是有舍本逐末之嫌疑?何况对于明星有人喜欢必然有人憎恶,类似赵本山,周星驰这样的搞笑明星,喜欢的人认为是幽默,憎恶的人则认为是浅薄、低俗。这样岂不是增加了一部分人的品牌厌恶度?增加了一部分人的喜好度同时又增加了另一部分人的厌恶度,正负相抵,明星代言的效果还有几何?
利用明星提升强化品牌个性、形象。这是许多大品牌明星代言的初衷,的确有刘翔的“积极进取,自我突破”个性与耐克的品牌个性高度吻合的经典广告案例,但是失败的案例更多,要成功移植明星的个性必须跨越两大关:其一,选择的明星其个性形象是否与品牌本身的形象一致?这是对企业判断能力的考验;其二,广告创意能否体现成功利用明星独特个性体现品牌的个性形象?这是对广告公司创意能力的考验。这两大关,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许多大牌公司都栽在这儿。

广告策划漏洞百出

善用广告策划的养生堂首次利用李英爱明星代言就漏洞百出,矛盾一,养生堂认为李英爱个人代表着“美丽、善良,优雅如茶”,但是大众认知的李英爱是励志剧大长今中的“聪明,奋发,进取,不怕挫折”个性形象。影星不同于歌星、体育明星,其形象多数源于荧幕,难道“聪明,奋发,进取,不怕挫折”的大长今能代表者农夫茶的品牌个性?矛盾二,农夫茶广告创意出发点是“沏茶之水,山泉为上”,以水源为核心卖点(类似于当年的农夫山泉——来自千岛湖的源头活水),是典型的理性诉求,但因为明星的缘故,硬生生的加入“美丽,优雅”的视觉表现和“好水好茶好人喝”的感性诉求,一只广告片能表现这么多没有必然联系的主题?显然在以明星为中心还是以产品水源为中心的诉求把握上,向来自信的养生堂也失去了自我。另外,养生堂号称要弘扬中国茶文化,却请了个韩国明星代言,这是不是也自相矛盾?
还有,娱乐明星何炅代言E百分学习机,有几个望子成龙的父母愿意买?活力、性感辣妹李玟代言“高贵,优雅”的奢侈品牌“CHANEL”,能得到香港上流社会名媛的共鸣? “来自大草原”的伊利不好好坚持自己的定位,也赶时髦竟然找了刘翔代言,真不知道理性消费为主的牛奶与刘翔所代表的“积极,突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广告语“为梦想创造可能”似乎专门为了宣传刘翔的成功,让人们买牛奶喝牛奶时联想到“梦想,创造”,似乎更牵强附会。知易行难,在明星代言的选择和创意上,许多著名公司屡屡失手,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

明星代言三大缺点

明星代言的三大优点,能够充分利用的公司本就很少,何况,明星代言本身还有难以克服的三大缺点:
1、明星往往是“流星”,多数明星当红时间不超过三年,真正的“刘德华,成龙,宋祖英”式的常青树非常少见,体育明星受生命极限的制约,“明星”寿命更加短暂。当明星成为“昨日黄花”时,其代言的品牌也代表着“过时,老化”。明星代言的时间风险很大。
2、不可控制的明星道德和健康风险。明星代言,意味着明星与代言的产品成为“命运共同体”,但是明星本人的道德和健康风险,企业本身无法控制;一旦明星有“八卦”绯闻,有三长两短,企业就跟着倒霉,而且没有任何可弥补的余地。
3、利用明星代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明星代言的费用本就昂贵,配套的广告投放费用更昂贵,一般而言,广告投放应在名人代言费用的十倍以上。最近TOL天价(1000多万欧元折1亿多元人民币)签下足球巨星罗纳尔迪尼奥(小罗)代言液晶电视,就备受业内专家的质疑,液晶电视的利润本就微薄,TCL要多卖10万台(年度增长必须超100%)才能赚回明星的代言费。如果其配套的广告投入是代言费的5—10倍,就意味者TCL液晶电视的年度增长率要超500%—1000%,才可能赚回明星代言和广告投入费用,这种大投入无疑是一场豪赌,成功概率有多大,智者自明。
理论上,明星代言优缺点各半,实务操作中,优点难以充分利用,缺点却无法避免,明星代言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连养生堂,CHANEL这样著名的企业都犯下明显的错误,我们一般的企业更要慎用明星代言!

⑸ 怎样规范名人代言广告

目前还只能靠自律,据我所知还没有法律去规范名人的代言。

⑹ 为什么要找名人明星代言做广告

  1. 如果这个代言的明星粉丝非常多,就会有一些粉丝为了这个明星去购买这个产品,从而达到商家提高销售量的目的。

  2. 明星效应,而且可以带动消费,刺激消费,因为人人都会觉得明星用的东西都是比较好

⑺ 为什么传奇有那么多名人代言。

代言费很高。

1、内地明星拍一套广告的报价在300—500万,香港明星在500—700万,而像成龙大哥这种顶级大咖的,应该已经到了千万级别。

3、明星代言之后曝光率提高,曝光率提高后你的知名度也能提高,又能赚钱,又能出名,何乐而不为。

⑻ 谈谈你对名人广告的看法

名人代言广告的优缺点
5 [ 标签:名人, 代言广告, 优缺点 ] 乄綯气包 oО 2008-01-13 13:50
考试居然要考这种破题!
满意答案 好评率:80%
明星代言优缺点各半,实务操作中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连养生堂,CHANEL这样的国际著名企业都曾犯吓明显的错误,我国内的企业更要慎用明星代言! 明星代言的本质是利用明星的光环效应(或称晕轮效应),即将某知名的、令人喜爱的、尊敬的、权威的人物与具体产品组合、嫁接、联系起来,将前者的价值转移到后者上面。 理论上,利用明星广告代言有三大优点:1、将受众对名星的关注转移到对产品的关注,提高产品关注度和知名度;2、利用受众对名人的喜爱,产生爱屋及乌的移情效果,增加品牌的喜好度;3、通过名人的个性/形象魅力,强化品牌个性/形象。 正因为明星代言所具有的增加品牌知名度、喜好度和树品牌个性形象三大优点,令大小企业趋之若骛,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有明星代言人,似乎明星代言是一种必然选择。甚至连向来不屑于落入走明星路线的俗套,以差异化营销著称的养生堂也首次巨资请来韩国明星李英爱(2005年度流行剧《大长今》的主角)代言2006年度主打新品——农夫茶饮料。 明星代言胜算几何 明星代言真的能发挥以上优点吗?真的是广告的一种趋势吗?趋势一定是正确的吗?未必! 利用明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大前提是明星的“人气”要足够旺,还要持久,但是明星与“流行,时尚”伴随,人气如潮水,有潮涨必有潮跌,谁能保证“超女”的热浪持续多少年?当年的刘晓庆、邓亚萍、费翔们人气今何在?另一前提是将明星与产品密切关联,将明星的“人气”移植到产品上,顾客提起明星就马上联想到产品,如当年的方太——厨具,成龙——小霸王学习机,但现在因为明星分行业代言的惯例(核心是为了多赚钱),李字春代言“神舟电脑”、“可口可乐”一女嫁七夫,郭晶晶代言“喜之郎”、“麦当劳”等五家;刘翔代言“耐克”、“白沙”、“伊利”等近十个品牌;如此混乱的代言,有多少顾客能记住明星代言的产品?顾客的心智追求简单,本能抗拒混乱,结果顾客只记住了明星而记不住产品,厂家花了巨资却成了明星的“嫁衣”。 利用明星提升品牌喜好度。许多明星的确很知名,但是真正的FANS并不多。即便有些明星号称有数十万数百万的追星者,但相比与数千万数亿人的目标顾客,真正因为移情效应喜爱明星而喜欢品牌的人群占比重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利用明星只能“抓点”一一提升极少人群(追星一族)的品牌喜好度,而不能“及面”——绝大多数并不追星的消费者。广告的重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目标受众被告知和说服,如果我们广告运作策划的重心仅针对喜爱明星的少数群体,是不是有舍本逐末之嫌疑?何况对于明星有人喜欢必然有人憎恶,类似赵本山,周星驰这样的搞笑明星,喜欢的人认为是幽默,憎恶的人则认为是浅薄、低俗。这样岂不是增加了一部分人的品牌厌恶度?增加了一部分人的喜好度同时又增加了另一部分人的厌恶度,正负相抵,明星代言的效果还有几何? 利用明星提升强化品牌个性、形象。这是许多大品牌明星代言的初衷,的确有刘翔的“积极进取,自我突破”个性与耐克的品牌个性高度吻合的经典广告案例,但是失败的案例更多,要成功移植明星的个性必须跨越两大关:其一,选择的明星其个性形象是否与品牌本身的形象一致?这是对企业判断能力的考验;其二,广告创意能否体现成功利用明星独特个性体现品牌的个性形象?这是对广告公司创意能力的考验。这两大关,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许多大牌公司都栽在这儿。 广告策划漏洞百出 善用广告策划的养生堂首次利用李英爱明星代言就漏洞百出,矛盾一,养生堂认为李英爱个人代表着“美丽、善良,优雅如茶”,但是大众认知的李英爱是励志剧大长今中的“聪明,奋发,进取,不怕挫折”个性形象。影星不同于歌星、体育明星,其形象多数源于荧幕,难道“聪明,奋发,进取,不怕挫折”的大长今能代表者农夫茶的品牌个性?矛盾二,农夫茶广告创意出发点是“沏茶之水,山泉为上”,以水源为核心卖点(类似于当年的农夫山泉——来自千岛湖的源头活水),是典型的理性诉求,但因为明星的缘故,硬生生的加入“美丽,优雅”的视觉表现和“好水好茶好人喝”的感性诉求,一只广告片能表现这么多没有必然联系的主题?显然在以明星为中心还是以产品水源为中心的诉求把握上,向来自信的养生堂也失去了自我。另外,养生堂号称要弘扬中国茶文化,却请了个韩国明星代言,这是不是也自相矛盾? 还有,娱乐明星何炅代言E百分学习机,有几个望子成龙的父母愿意买?活力、性感辣妹李玟代言“高贵,优雅”的奢侈品牌“CHANEL”,能得到香港上流社会名媛的共鸣? “来自大草原”的伊利不好好坚持自己的定位,也赶时髦竟然找了刘翔代言,真不知道理性消费为主的牛奶与刘翔所代表的“积极,突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广告语“为梦想创造可能”似乎专门为了宣传刘翔的成功,让人们买牛奶喝牛奶时联想到“梦想,创造”,似乎更牵强附会。知易行难,在明星代言的选择和创意上,许多著名公司屡屡失手,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 明星代言三大缺点 明星代言的三大优点,能够充分利用的公司本就很少,何况,明星代言本身还有难以克服的三大缺点: 1、明星往往是“流星”,多数明星当红时间不超过三年,真正的“刘德华,成龙,宋祖英”式的常青树非常少见,体育明星受生命极限的制约,“明星”寿命更加短暂。当明星成为“昨日黄花”时,其代言的品牌也代表着“过时,老化”。明星代言的时间风险很大。 2、不可控制的明星道德和健康风险。明星代言,意味着明星与代言的产品成为“命运共同体”,但是明星本人的道德和健康风险,企业本身无法控制;一旦明星有“八卦”绯闻,有三长两短,企业就跟着倒霉,而且没有任何可弥补的余地。 3、利用明星代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明星代言的费用本就昂贵,配套的广告投放费用更昂贵,一般而言,广告投放应在名人代言费用的十倍以上。最近TOL天价(1000多万欧元折1亿多元人民币)签下足球巨星罗纳尔迪尼奥(小罗)代言液晶电视,就备受业内专家的质疑,液晶电视的利润本就微薄,TCL要多卖10万台(年度增长必须超100%)才能赚回明星的代言费。如果其配套的广告投入是代言费的5—10倍,就意味者TCL液晶电视的年度增长率要超500%—1000%,才可能赚回明星代言和广告投入费用,这种大投入无疑是一场豪赌,成功概率有多大,智者自明。 理论上,明星代言优缺点各半,实务操作中,优点难以充分利用,缺点却无法避免,明星代言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连养生堂,CHANEL这样著名的企业都犯下明显的错误,我们一般的企业更要慎用明星代言!

⑼ 请问有什么比较著名的名人广告

名人做广告,是企业与名人双方的结合。企业一方,是利用名人效应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而名人一方,他们为的是什么呢?

李默然为“三九胃泰”做广告,所得酬金全部捐给了中国剧协,用来举办第二届全国戏剧节;笑星马季为“山海丹胶囊”做广告分文不取,为的是感谢这种药治好了他的病。英国著名影星、“007”的最著名扮演者罗杰·摩尔为联合国救援机构做宣传广告,据说也是不要报酬,为的是人道主义理想。这些名人的行为着实令人敬佩,但这样不取报酬的名人广告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多见的。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名人的知名度也具有了商业价值。在名人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为企业赚取利润时,他们也要求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就逐渐有了远远高于一般劳务酬金的名人广告酬金。而且,名气越大,酬金越高,近年还有越涨越高的趋势。

当年,中国的老百姓听说李默然拍一次广告片竟得二十万元酬金,纷纷为之昨舌。二十万元,对于普通工薪人员,按当时的工资标准计算,几乎相当于一生总收入的几倍!而名人做一个几十秒钟的广告就可得到,这不能不在人们心理上造成难以承受的反差。1993年元旦,当今中国最红的女影星巩俐为“美的”空调拍的广告片开始在电视台播出。明星出台,轻移款步,笑启朱唇,既潇洒,又漂亮,令观人眼睛为之一亮。几乎与此同时,新闻媒介披露了“美人一笑”的价值:“美的”集团为这个广告付给巩俐一百万元酬金。至此,中国的老百姓又一次为名人做广告所得的高报酬而膛目、扼腕、感叹再三。当然,价码肯定不会就此打住。据说,某位著名女影星已为自己开出了三百万元的要价。虽然笔者目前尚不知是否有人接受她的开价,但中国名人广告的价码越涨越高的趋势却已是不可逆转。

当国内有些人为名人做广告获得巨额酬金而抱怨时,少有一些人站出来为名人辩解,说国外的名人广告酬金更高,且高出国内很多。确实,与国外的名人相比,中国名人所得的广告酬金实在不足挂齿。迈克尔·乔丹为芝加哥公牛队打球,1992年所得酬金为三百九十万美元,而同一年他为公司企业做广告的收入,则为三千六百万美元,几乎是他作为一个高薪球员所得报酬的十倍。如果按现在的比率折合成人民币的话,乔丹每一天的平均收入都不低于“美的”集团付给巩俐的酬金。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自从十年前开始为百事可乐做广告,十年来共从这家公司得到二千万美元的报酬,这还不包括该公司三次赞助他做巡回演出的费用。为公司企业做广告,已成了名人们一条非常快速、便捷、实惠的生财之道。许多名人深谤此道,乐此不疲。更何况,名人做广告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滚滚财源,而且又开辟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知名度的新渠道,真可谓名利双收,这等美事,名人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⑽ 例举两则不适当的运用名人形象代言人的电视广告,并说明理由。

药品广告、幼儿食品、利用明星效应销售获利、而让购买者产生误解、其实是商家在欺骗广大购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