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扩展阅读
win7看股票软件迅雷下载 2025-07-28 09:07:07
腾讯苹果股票行情查询 2025-07-28 08:53:14
山西汾酒股票历史价格 2025-07-28 08:14:2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7-10 01:55:09

⑴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啥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
、安全第一的含义。
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
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
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
效益。
2
、预防为主的含义。
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
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
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
3综合治理的含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
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
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
了整治依据。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
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
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⑵ 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安全生产法,规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谢谢!

⑶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怎么理解的“

安全第一:安全与生产并重,当安全与生产矛盾时,首先考虑安全。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所有机理和因素,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综合治理:认真治理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⑷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中的综合治理的内涵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安全生产方针从二个方面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一是在原来的经济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它的政治、文化、社会和道德的功能;二是在原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综合治理进程必须做到:一是要从安全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和提高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自觉性;二是必须坚持以安全发展为主题,坚守发展红线;三是应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⑸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含义

“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法出台的目的及意义: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格局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管理、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参与”。

一是明确国务院以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各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和职能,具体体现在第一章《总则》第8、9、10、11、13、14、15条和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以及其他相关条款之中。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公开、公正执法提供了依据。

二是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法》对各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入、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负责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是明确了工会、村民委员会、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协助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专门规定了工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的权利义务,从而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延伸到城镇街道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格局。

⑹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07年增加上的)请问这个出自哪个文件啊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你怎么知道我知道这问题?

⑺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内涵是什么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其主要内涵是: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②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③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④要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7)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法出台的目的及意义: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格局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管理、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参与”。

一是明确国务院以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各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和职能,具体体现在第一章《总则》第8、9、10、11、13、14、15条和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以及其他相关条款之中。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公开、公正执法提供了依据。

二是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法》对各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入、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负责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是明确了工会、村民委员会、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协助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专门规定了工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的权利义务,从而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延伸到城镇街道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格局。

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博安网-安全生产知识云提示你: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⑼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含义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9)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扩展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均在1949年刚刚建国的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当年就提出了。前者是为了搞好煤矿安全,后者是为了搞好医疗卫生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者联系在一起作为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完善于2005年10月的中共中央决议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资料

⑽ 请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中的综合治理是指什么

“综合治理”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以对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基本手段,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强化管理、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就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企业规程和责任制,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层级、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除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场容场貌外,更要关注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施工现场和工人行为的标准化,达到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