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刘震将军如何起家
一参军就分到红25军
刘将军原先是学木匠出身的,懂得三点一线的道理,为此在第一次战斗中就表现出色
后来被分到红25军手枪队,和韩先楚搭档
再然后随着徐海东一路斩关夺将到了陕北,参加过瓦窑堡等一系列战役,当上了团政委
抗战爆发后,红15军团改编为115师344旅,刘将军就在里面了
再后来随着黄克诚的五纵南下,当了新四军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三师挥师北上,去了东北,3师主体改编为东野2纵,刘震就担任纵队司令
再后来组建空军的时候,过去了,当了第一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解放军空军副司令
Ⅱ 中国名将刘震子女
刘卫东,开国上将刘震长子,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海军潜艇第32支队政治委员,1990年6月任海军榆林基地政治委员,1997年3月任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2000年12月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
刘卫平,开国上将刘震三子,中国共产党党员,2006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
(2)刘震扩展阅读
刘震出生在1915年的湖北,他先是加入了赤卫军,后来成为而了红军。参与了数次的反围剿斗争,19岁就担任了连指导员,随后参加了红军长征。刘震跟随着红25军来达到陕北,担任了团政委,参加了榆林桥战役。后来抗战饱饭升任为344旅的旅长,在皖南事变后到新四军工作。
抗战胜利以后,刘震率军进入东北,在东北他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刘震担任了司令员,率领着第二纵队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和夏季攻势,大黑林子歼灭战等等众多的战役。这些战役也成为了刘震军旅生涯中最灿烂辉煌的篇章。
建国后,刘震则担任了志愿军的空军司令,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担任了中国空军的副司令。后来还担任了空军学院的院长,沈阳军区的副司令员和军委委员,直到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Ⅲ 刘震的简历
1989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毕业后历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
1997年4月任北京林业大学团委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兼)
2001年5月起历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大学中专工作部副部长、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共青团北京市委办公室主任
2002年5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社区工作部部长
2004年12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大学中专工作部部长
2006年12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协调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兼)
2009年12月任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主席。
2012年8月4日拟提名为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书记人选 。
2013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2014年7月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2014年9月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区直机关工委书记。
Ⅳ 微软亚洲工程院的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刘震
2012年12月5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宣布将加强针对本土需求的创新力量,任命刘震博士为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直接向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申元庆先生汇报。刘震博士将带领微软亚洲工程院,全力推进基于微软云计算平台上的前沿开发和技术孵化,如物联网服务、大数据管理、梳理与分析等,并负责支持智慧城市的服务平台以捕捉中国及新兴市场出现的需求和商业机会。
刘震博士是IEEE院士,拥有20余年ICT行业的研发经验,在分布式系统、流处理系统、传感器网络、系统性能建模、高速通信网络控制与性能分析、Web服务与应用性能与优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撰写著作和论文多篇。在加入微软之前,刘震博士历任诺基亚北京研究院院长、诺基亚成长型国家研究院院长、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及新一代分布式系统部高级经理、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控制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和主任研究员等。
Ⅳ 开国上将刘震的儿子
刘卫东(刘震上将之子)海军中将(1942.08-) 湖北孝感人,生于河北文安。196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政治学院毕业。海军潜艇第32支队(38032部队)政治委员,1990年6月任海军榆林基地政治委员,1997年3月任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2000年12月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
刘卫平——总后司令部大校副参谋长(刘震上将之子),夫人——李玲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Ⅵ 全国有多少人叫刘震
……震有很多
Ⅶ 舞蹈家刘震的个人资料
刘震,江西九江人,中国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年毕业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原江西省文艺学校)舞蹈班。1992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表演专业。 北舞毕业后的短短几年,他主演了《路》、《阿炳》、《大梦敦煌》等舞剧和一些大型舞蹈,先后获得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古典舞青年组第一名,全国舞蹈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全国舞蹈比赛古典舞一等奖、“文华”表演奖和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大赛表演金奖。
Ⅷ 刘震是谁在哪里
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Ⅸ 刘震的人物生平
1930年3、4月间,孝感东北部的革命运动迅猛发展,刘震在这个时候参加了赤卫军。在斗争中,刘震逐渐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
1931年9月加入红军,被分配到陂孝县红军游击大队当战士。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春,刘震被调到鄂东北道委特务4大队1分队1班当战士。
1932年8月,在河南光山柳林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6月,中共鄂东北道委特务4大队改编为红25军手枪团,刘震在1分队1班当战士。
1934年5月,担任224团1营1连指导员。
1934年11月,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开始了长征。刘震从224团调到225团,任1营1连指导员。在长征途中,认真执行上级命令,率领部队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因在战斗中指挥有方,被任命为1营政委。
1935年9月,红25军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完成了长征。整编后,任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委员,带领部队先后参加了陕北劳山、榆林桥战役。
1935年11月初,红15军团和红军陕甘支队(即红一军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次年2月,由红一方面军组成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行了东征战役。这时,刘震调到强渡黄河的突击团223团,任团政治委员。
1936年2月24日晚,东征渡河战斗打响了,223团以突击队为先导,他率1营为第一梯队,利用夜色掩护,从无定河出发,在山西石楼县贺家凹西北登岸。经激烈交火,先头部队占领了滩头阵地,次日拂晓,全团渡过黄河,尔后刘震率第223团转战晋西北。
1936年4月,223团扩编为73师,刘震任该师政治委员。东征战役结束后,奉命到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重返红15军团,担任75师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75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688团,刘震任政治委员。 1937年12月,率部随344旅开赴冀西平(山)、井(陉)获(鹿)三角地区,伺机打击正太、平汉路之日军。次年3月,又奉命开赴晋东南,参加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作战。
1938年6、7月间,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进攻,奉命率领688团3营600多人开进中条山。除配合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行动外,刘震还支持发展当地群众性的游击斗争,并积极扩充部队,仅半年时间,就发展到近千人。
1938年11月,第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
1939年2月,边区部队统一组成冀鲁豫支队,独立团改为该支队第1大队,任大队长。在支队和中共鲁西南地委的领导下,指挥第一大队为保卫鲁西南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0年初,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
1940年5月,率部参加了讨伐顽军石友三的战役。
1940年6月,奉命南下的第2纵队在涡阳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344旅编为第4纵队第4旅。合编后,率领第四旅担任开辟和坚持淮上根据地的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四旅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10旅。
1941年5月,率10旅奉命进到津浦路东,在洪泽湖以北和以东地区,开展边沿区斗争。
1941年9月,第10旅奉命拨归新四军第3师建制,调往苏北淮海地区,实行主力地方化,刘震任第10旅旅长并兼任淮海军分区司令员。
1944年春,苏北新四军部队开始对日军反攻,刘震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高沟战役、杨口战役、林公渡战斗和叶圩子战斗。还参加了阜宁战役,给苏北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1945年1月,中共华中局决定由刘震兼任淮海地委书记。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可盘踞在淮阴、淮安两城的伪军拒绝向抗日军民缴枪。 1945年9月6日,指挥部队采取重点爆破与猛烈火力相结合的打法,迅速攻入淮阴城,击毙伪军28师师长,全歼该师9000余人,取得了部队从长期游击战转向对预有防御城市的攻坚战的重要经验。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淮安城的战斗。
1945年9月下旬,新四军第3师奉命进军东北,刘震被任命为副师长。
1945年11月底,3师在锦西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
1945年12月下旬,奉命在义县地区指挥5个团阻击国民党部队,掩护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在辽西前线安全转移。
1946年1月,率8旅主力及师特务1团,攻克吉林通辽,全歼国民党守军1400余人。
1946年3月,刘震被任命为中共吉江省委书记,并兼吉江军区司令员。同年6月,奉命和吴法宪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任司令员。
1947年春,率领第2纵队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在打靠山屯及新立屯等战斗中,歼国民党军3200多人,使第2纵队在战斗中提高了打运动战、攻坚战的能力。
1947年5月,率第2纵队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夏季攻势。5月16日,指挥部队经长途奔袭,对怀德发起总攻,经过激战,于17日攻克怀德,全歼守敌5000余人。紧接着,率第2纵队主力迅速迂回,进行大黑林子歼灭战。
1947年6月,第二纵队攻克昌图。
1947年9月,指挥部队参加秋季攻势。在12月开始的冬季攻势作战中,率部经5个小时激战,攻克彰武,全歼国民党守军49军79师9000余人。中共中央为此专门致电嘉勉。
1948年10月3日奉命参加攻克锦州的战斗。
1948年10月14日10时,在攻占了锦州城西北的外围据点后,发起了对锦州的总攻。他指挥部队从西北门突破,经过纵深战斗,15日18时攻锦战斗胜利结束。第2纵队在该战中歼国民党军1.5万余人。几天后,率部赶赴辽西,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廖耀湘兵团。
1948年11月1日,指挥2纵队和第1纵队,担负了主攻沈阳的重任。战至次日拂晓,全歼沈阳守敌,在攻沈阳战斗中,第2纵队共歼国民党军3.1万余人,俘获国民党军兵团司令周福成等将官18人。
辽沈战役后,第2纵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刘震任军长,随即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39军完成了从城东突破的任务,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
1949年4月,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继续指挥部队向华中南挺进。
1949年8月1日,改任13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
1949年9至10月,率部参加了衡宝战役,歼国民党军1.2万余人。之后,又指挥部队参加了广西战役,歼灭白崇禧集团残部3.2万余人,并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解放了广西全境。 1950年10月,刘震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0年11月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兼志愿军空军司令。
1951年9月25日、26日、27日,刘震将军指挥空四师,大战美空军,三天击落美机26架,击伤8架,首创击落美最先进F-86飞机战绩。
1951年12月2日、5日、8日,刘震将军指挥空三师再战美空军,共击落敌F-86飞机9架,F-84飞机4架,击伤F-86飞机2架。此次空战规模空前,战果辉煌。”
1954年3月,刘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4年10月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8年9月兼任空军学院院长、政治委员。
1973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77年起任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3书记(后为第2书记)。
1980年至1985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他还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共十一次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1985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三大时,继续当选。
刘震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著有《刘震回忆录》。
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2年8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