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足部穴位按摩大图典的介绍
《足部穴位按摩大图典》:按对了,身体都微笑。相信那份舒畅满足,如释重负的感觉,绝对是您最好的收获。最详尽的彩图按摩宝典,图文解说按摩的步骤、穴位、手法。
㈡ 最早的足道出现在哪里
一、足道渊源 我国最早的足部按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保健舞蹈,因此可以说足道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的古代医学论著的《素女真经》和《黄帝内经》等书中都有关于人体足部穴位按摩的记载。后来汉代神医华佗在研创《五禽戏》时也指出五禽戏的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并在《华佗密笈》中称此法为“足心道”。 20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医学界开始对足部按摩展开研究。美国人古哈姆女士于1938年出版了《足的故事》一书。几乎与此同时,在中国教区工作的法籍瑞士人玛萨佛雷特女士也对足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在获得了中国足部按摩的图谱和密码后,出版了《未来的健康》一书,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震惊。近十几年来,中国的足部按摩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1982年中国人创立了足部按摩的专业机构"国际若石健康研究总会"并推广若石足部健康法。 二、足疗的原理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足部刮痧按摩是足疗的主要方法。起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病机制。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因为诸多原因,足部按摩一直未能像针灸、中药等疗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而更多地在民间流传。但在医书或其他古书中多有文字记载,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养生颇有研究,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对身体的益处就大加赞赏,称“其效不甚觉,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有很深的了解。 三、足疗的发展 1982年台湾成立了“国际若石健康研究会”。1985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将足部推拿法定为现代医学“足部反射区疗法”。1989年在美国加州召开了足反射疗法会议。199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若石健康法学术研讨会,使足部健康反射疗法在国际上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初,足部按摩健康法在国内亦得到了重视,各种学术团体的成立以及专门的足疗按摩院等逐渐兴起,这种不用吃药、打针的非药物保健法日益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90年代以后,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足部健康法等理论在我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受益者甚多,此时的足部按摩技术已趋向成熟。在1999年5 月,足部按摩师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使其成为中国政府承认的一个职业,填补了我国职业中的一项空白。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将使足部按摩事业沿着更规范更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目前国内的足部按摩主要以保健为目的,大多在按摩院、专门足疗院、浴池等进行。足疗目前已作为一种劳动技能而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认,并可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若石健康法包括足部诊断、足部保健、足部治疗三部分。它是集按摩学、经络学、全息学、反射学和爱德为一体的自我保健疗法。它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 目前国内足疗主要有3种形式: 1、以足部反射区及若石健康法为主,手法有若石按摩手法和传统中医按摩手法; 2、以足部穴位为主,以足部针刺手法为主; 3、足部反射区与传统穴位结合,手法亦为上两种手法结合。
㈢ 足被称为“第二心脏”,做足疗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足部刮痧按摩是足疗的主要方法。 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㈣ 足部穴位按摩大图典的内容简介
《足部穴位按摩大图典》内容包括:足部按摩是藉由刺激末梢来通经活络,促进气血循环与代谢,提高内脏技能运作,强化人体免疫力与舒缓肌肉酸痛的穴道养生疗法。自己能做的足部健康按摩,免打针、免吃药,深具神奇疗效。健康从脚开始,按按脚神清气爽,延缓衰老。肩膀僵硬、腰酸、头痛、失眠、高血压、便秘、全身疲劳、肥胖等,通过足部按摩,都可缓解症状,有的甚至能对其说“再见”。
㈤ 古代历史有那位名人喜欢足部按摩
在中国古代文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药, 酒而以桥引、案杌、毒熨等法。这些记载中的"齐摩"、"案杌"、"桥引" 都指的是按摩。
春秋战国及其以前时期,《庄子》、《老子》、《旬子》、《墨子》等著作也提到了锻炼及自我足部按摩的方法。《周礼疏》中记载的扁鹊治愈虢太子尸厥的医案,不仅说明这种综合性治疗产生的奇特效果,而且说明足部按摩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秦汉三国时期《皇帝内经》不仅记载了足部按摩的起源,而且指出了足部按摩的作用和应用。《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通,人体中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疾患,在治疗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足部按摩专著《皇帝歧伯按摩十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道家、佛家学术思想影响很大。按摩的手法,被推衍出搓、抖、缠、捻、滚、揉六法,于此对应,足部按摩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
隋唐时期是足部按摩的兴旺时期。隋《百官志》中记有“太医院有主药二人,......按摩博士二人”,从行政上设置了按摩专科,并授以一定的职务。《唐·六典》说:“太医署有按摩工56人,按摩生115人。”这不仅划分了按摩师的等级,而且也将按摩列入医学教育的范畴。天宝年间,按摩术传入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度。
宋金元时期,足部按摩作为一门医术在广泛使用。该时期足部按摩发展的特点是注重按摩适应症手法应用方式的探讨。
明朝时期是按摩学术第二个兴盛时期。明朝不仅设置了足部按摩专科,而且按摩在小儿科疾病的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按摩独特的体系。
在清代,按摩学术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正骨按摩。官方编纂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里,把按摩列入正骨八法之中,提出正骨的的手法有“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清代有许多关于按摩的著作,如《推拿易知》,《推拿图解》,《小儿推拿直录》,《厘正按摩要术》等。这些著作不但积累了按摩临床经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对推拿的治疗法则和适应症,也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
所以喜欢足部按摩的古人,可不止一位
㈥ 足疗真对身体有好处吗,有哪些好处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足部刮痧按摩是足疗的主要方法。 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病机制。 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 因为诸多原因,足部按摩一直未能像针灸、中药等疗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而更多地在民间流传。但在医书或其他古书中多有文字记载,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养生颇有研究,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对身体的益处就大加赞赏,称“其效不甚觉,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有很深的了解。 中医疗法(包括足部按摩)在唐代即传人日本、朝鲜。元朝以后又传人欧洲。 已成为流行时尚 20世纪初,美国医生威廉·菲茨杰拉德以现代医学方法研究整理足部反射疗法的成果,于1917年发表了《区域疗法》(Zone Therapy)一书。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传教的瑞士神父吴若石先生用“足部按摩术”治好了他多年的风湿关节炎,他在《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自学手册》一书序中说:“8年前,源自中国古代的足部按摩术治好了困扰我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于是我发愿要将这中国的遗产归还给每一个中国人。” 1982年台湾成立了“国际若石健康研究会”。1985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将足部推拿法定为现代医学“足部反射区疗法”。1989年在美国加州召开了足反射疗法会议。199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若石健康法学术研讨会,使足部健康反射疗法在国际上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初,足部按摩健康法在国内亦得到了重视,各种学术团体的成立以及专门的足疗按摩院等逐渐兴起,这种不用吃药、打针的非药物保健法日益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目前国内的足部按摩主要以保健为目的,大多在按摩院、专门足疗院、浴池等进行。足疗目前已作为一种劳动技能而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认,并可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目前国内足疗主要有3种形式: 一、以足部反射区及若石健康法为主,手法有若石按摩手法和传统中医按摩手法; 二、以足部穴位为主,以足部针刺手法为主; 三、足部反射区与传统穴位结合,手法亦为上两种手法结合。OK
㈦ 足道 的源起 和相关文化
足道文化历史
我国最早的足部按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保健舞蹈,因此可以说足道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的古代医学论著的《素女真经》和《黄帝内经》等书中都有关于人体足部穴位按摩的记载。后来汉代神医华佗在研创《五禽戏》时也指出五禽戏的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并在《华佗密笈》中称此法为“足心道”。
20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医学界开始对足部按摩展开研究。美国人古哈姆女士于1938年出版了《足的故事》一书。几乎与此同时,在中国教区工作的法籍瑞士人玛萨佛雷特女士也对足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在获得了中国足部按摩的图谱和密码后,出版了《未来的健康》一书,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震惊。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足部按摩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1982年中国人创立了足部按摩的专业机构"国际若石健康研究总会"并推广若石足部健康法。若石足部健康法是根据吴若石老先生创立的若石健康法而命名的。
若石健康法包括足部诊断、足部保健、足部治疗三部分。它是集按摩学、经络学、全息学、反射学和爱德为一体的自我保健疗法。它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
90年代以后,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足部健康法等理论在我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受益者甚多,此时的足部按摩技术已趋向成熟。在1999年5月,足部按摩师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使其成为中国政府承认的一个职业,填补了我国职业中的一项空白。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将使足部按摩事业沿着更规范更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
㈧ 河北省沙河市天府足道老板是谁
足道文化历史我国最早的足部按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保健舞蹈,因此可以说足道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的古代医学论著的《素女真经》和《黄帝内经》等书中都有关于人体足部穴位按摩的记载。后来汉代神医华佗在研创《五禽戏》时也指出五禽戏的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并在《华佗密笈》中称此法为“足心道”。20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医学界开始对足部按摩研究。美国人古哈姆女士于1938年出版了《足的故事》一书。几乎与此同时,在中国教区工作的法籍瑞士人玛萨佛雷特女士也对足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在获得了中国足部按摩的图谱和密码后,出版了《未来的健康》一书,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震惊。近十几年来,中国的足部按摩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1982年中国人创立了足部按摩的专业机构"国际若石健康研究总会"并推广若石足部健康法。若石足部健康法是根据吴若石老先生创立的若石健康法而命名的。若石健康法包括足部诊断、足部保健、足部治疗三部分。它是集按摩学、经络学、全息学、反射学和爱德为一体的自我保健疗法。它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90年代以后,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足部健康法等理论在我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受益者甚多,此时的足部按摩技术已趋向成熟。在1999年5月,足部按摩师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使其成为中国政府承认的一个职业,填补了我国职业中的一项空白。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将使足部按摩事业沿着更规范更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
㈨ 足道是一种什么项目
其实就是足底按摩
足道文化历史
我国最早的足部按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保健舞蹈,因此可以说足道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的古代医学论著的《素女真经》和《黄帝内经》等书中都有关于人体足部穴位按摩的记载。后来汉代神医华佗在研创《五禽戏》时也指出五禽戏的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并在《华佗密笈》中称此法为“足心道”。
20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医学界开始对足部按摩展开研究。美国人古哈姆女士于1938年出版了《足的故事》一书。几乎与此同时,在中国教区工作的法籍瑞士人玛萨佛雷特女士也对足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在获得了中国足部按摩的图谱和密码后,出版了《未来的健康》一书,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震惊。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足部按摩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1982年中国人创立了足部按摩的专业机构"国际若石健康研究总会"并推广若石足部健康法。若石足部健康法是根据吴若石老先生创立的若石健康法而命名的。
若石健康法包括足部诊断、足部保健、足部治疗三部分。它是集按摩学、经络学、全息学、反射学和爱德为一体的自我保健疗法。它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
90年代以后,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足部健康法等理论在我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受益者甚多,此时的足部按摩技术已趋向成熟。在1999年5月,足部按摩师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使其成为中国政府承认的一个职业,填补了我国职业中的一项空白。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将使足部按摩事业沿着更规范更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