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鲍鱼能在家里养么
可以
鲍鱼养成方式有多种,有底播养殖(又称自然增殖),有筏式笼养,还有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等,无论哪种养殖方式,选择清新水质尤为重要。<br/>一、自然海水养殖条件:<br/>(1)海藻繁殖,饵料丰富。<br/>(2)水清流畅、海水比重稳定,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的海区。<br/>(3)底质为岩礁石块。<br/>(4)海区无工业污染、敌害生物少,且冬天无封冻、春天流冰的海域为宜。<br/>二、苗种运输<br/>鲍鱼运输采用干运和湿运两种方法,一般短程、短时采用干运法,而远程、长程则采用湿用法;运输通常采用塑料板做为鲍鱼附着基,放置洗净消毒的硬质容器中,对运输的鲍要经选择暂养,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br/>鲍鱼运输计划和安排要周密。干运法鲍密度要合理,不相互挤压,保证高湿度、低温度,定时淋水,防止日光直射和雨淋,放在通风阴凉处,定时运到目的地。湿运法机泵要保证正常运转,要有充足的海水,密度疏,不重叠,水流量大,温差小,并及时涉及除粪便杂物,若运输时间过长,要投少量饵料。<br/>经运输的鲍鱼,待支达目的地,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暂养,使其恢复活力方可拔离分养,对伤鲍可采用降低水温。紫外线杀菌或药物等方法处理。<br/>三、养殖方法:<br/>(1)海底养殖:将2厘米左右的幼鲍放置养殖笼中,养配10-30%的饵料,封闭好置于海底;也可将幼鲍直接放置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区(增殖)。<br/>(2)筏式养殖:将幼鲍放置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养殖,定时投饵,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br/>(3)池塘养殖: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在陆地建池,采用流水和充气养殖。<br/>(4)工厂化养殖:建鲍鱼养殖室,通过建冷却、供热系统以达控制水温的一种养殖方式。<br/>(5)坑道养殖:利用坑道自身温度恒定的自然条件,通过处理水质而采用的集约式养殖(可称为工厂化养殖的一种。<br/>常采用的是坑道养殖和海域底播增殖两种方法。<br/>1、饵料<br/>养殖幼鲍必须投饵,且饵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速度。一般3毫米左右鲍鱼尚不能摄食大型藻类,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为食料,此时不用投饵;长至5-6毫米以后,就开始兼吃细嫩的浒苔等藻类。随着个体的生长,转为以大型海藻为主。<br/>自然海区及养殖投饵次数及数量视季节而定,夏季水温高,海藻易腐烂,叶状体腐败沉于底部,水中氨态氮增加,溶氧减少,易引起培养环境恶化,影响鲍鱼的正常活动,故此时每2-3天投饵一次,投的量要少些,以能吃完为准。秋季是鲍鱼生长较快的季节,需投喂足够的新鲜饵料,每4-5天投喂一次。冬季水温低,鲍鱼的摄食量少,新鲜藻类浸泡在水中7-8天不致腐烂,因此冬季每8-10天投饵一次即可。注意每次投饵应在清除饵料残渣和鲍的排泄物以及更换新鲜海水后进行。<br/>鲍鱼喜干幼嫩海藻,在无新鲜海藻的情况下,可利用干藻浸泡后作为饵料投喂,且藻类喂养以混合效果为好,在藻类中裙带菜,鹅肠菜、海带、马尾菜等是鲍鱼比较喜食的海藻,饵料效果好,生长速度快。当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紫菜,试验结果表明不太理想,对鲍鱼的消化有很大影响。<br/>鲍鱼养殖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使用时应考虑其含有动物蛋白,在水中浸泡易腐烂,故在掌握考饵时间上相应缩短。<br/>工厂化养殖鲍鱼或坑道养殖鲍鱼其投饵与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工厂化养殖或坑道水温和室温相对恒定,故在投饵时间上有所区别。<br/>2、病害防治<br/>(1)海壶菌病:病状:病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的背而发生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有成团的菌丝。<br/>病原:密尔福海壶菌。<br/>防治:预防:用10ppm的次氯酸钠可杀死海水中的游动孢子。<br/>治疗:尚元有效治疗方法。<br/>(2)气泡病:病状:患气泡病的鲍在是皮组织之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的使鲍鱼上浮水面。<br/>病因:鲍鱼集约化养殖,由于投喂各种海藻,在强烈光照下,并且水流不畅时,海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溶于水中,有时使水的溶氧达到150-200%的饱和度,可使幼鲍发生气泡病。此病是鲍鱼养殖常见病,并都易继发性感染溶藻孤菌,造成更严重后果。<br/>防治:①投喂大量海藻时应避免强光照射,并加大养鲍水槽中的流水量,也可利用含氧量在饱和度以下的水作养殖用水,可预防气泡病。<br/>②还可通过降低养殖水温,使病鲍逐渐恢复。<br/>鲍鱼病害还有很多,据报道还有派金虫病,才女虫病,以及肌肉萎缩病等,这许多病害有的对病原都能揭示出,但对防治尚在探索,末见报告。
② 野生鲍鱼与养殖的有什么区别
野生鲍鱼与养殖的区别是价格不同,营养不同,外型不同。
分析:
野生鲍鱼价格高于养殖鲍鱼。
野生鲍鱼肉质细腻,营养价值高于养殖的。
外型上野生鲍鱼壳的颜色偏深,黑灰为主,养殖的是绿色。
鉴定方法:
凡是背面有道明显深印痕迹的“鲍鱼”就是假鲍鱼无疑。
辨别“优、劣”鲍鱼,首先是优质鲍鱼的辨别,从色泽观察,鲍鱼呈米黄色或浅棕色,质地新鲜有光泽。
从外形观察,鲍鱼呈椭圆形,鲍身完整,个头均匀,干度足,表面有薄薄的盐粉,若在灯影下鲍鱼中部呈红色更佳。
从肉质观察,鲍鱼肉厚,鼓壮饱满,新鲜。而劣质鲍鱼的特征,从颜色观察,其颜色灰暗、褐紫,无光泽,有枯干灰白残肉,鲍体表面附着一层灰白色物质,甚至出现黑绿霉斑。
从外形观察,体形不完整,边缘凹凸不齐,个体大小不均和近似“马蹄形”。
从肉质观察,肉质瘦薄,外干内湿,不陷亦不鼓胀。
营养价值
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鲍鱼的营养是澳大利亚核桃的7倍。
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具有双向性调节血压的作用。
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
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
鲍鱼具有滋阴补阳功效,并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多吃也无妨。
③ 鲍鱼养殖投资要多少
鲍鱼养殖销售不需要交税。
养殖:
1、按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号文件)
规定: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
如是在农村无须交纳,文件依据(86)财税地字第008号建制镇不包括所辖行政村
2、据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88年国务院令第17号)
第六条第五款规定: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交。
销售:
只是去领取发票时需要缴纳一些工本费,还有按票面交1%左右的农田水利费(根据地区不同,名目和费率也不一样),税费是不用缴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也就是家庭养殖和专业养殖的政策是一样的。
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④ 养殖的鲍鱼有营养吗
有的。
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能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原因是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
鲍鱼适合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夜尿频、气虚哮喘、血压不稳、精神难以集中者适宜多吃鲍鱼;糖尿病患者也可用鲍鱼作辅助治疗,但必须配药同炖,才有疗效。
2、痛风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鲍肉,只宜少量喝汤;虽然鲍鱼人人爱吃,但感冒发烧或阴虚喉痛的人不宜食用;素有顽癣痼疾之人忌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鲍鱼
⑤ 鲍鱼如何饲养
鲍鱼其生存的水温范围在1~28℃,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 鲍鱼属于中盐度的海洋生物,海水盐度能稳定于29‰~31‰为宜,最低不低于27‰,最高不超过36‰,要保持天天给缸子里打氧。
⑥ 鲍鱼买回来怎么养
呵呵 鲍鱼也要养啊 你还真特别 这个很难养的 你要在在水里加盐 至于喂养 你就不用喂了 也不要换水 不喂它它就没便便了 水会较干净 反正过几天都要被你吃了。
鲍鱼养殖方式有多种,有底播养殖(又称自然增殖),有筏式笼养,还有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等,无论哪种养殖方式,选择清新水质尤为重要。
鲍鱼很娇气,养殖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所以,科学的净水方法必不可少。直接引进的海水是无法进行鲍鱼养殖的,需要对其进行净化,一直以来养殖户们都是采用沙滤技术净化海水。另外紫外线光照海水净化技术能杀死海水中一部分对鲍鱼生长不利的细菌和微生物,同时又能保留有利于鲍鱼生长的微生物,使鲍鱼的产量大大提高,使鲍鱼苗的成活率提高了近70%。
⑦ 鲍鱼的养殖方式及优缺点比较,鲍鱼怎么养
1海底养殖:将2厘米左右的幼鲍放置养殖笼中,养配10-30%的饵料,封闭好置于海底;也可将幼鲍直接放置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区(增殖)。2)筏式养殖:将幼鲍放置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养殖,定时投饵,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3)池塘养殖: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在陆地建池,采用流水和充气养殖。4)工厂化养殖:建鲍鱼养殖室,通过建冷却、供热系统以达控制水温的一种养殖方式。5)坑道养殖:利用坑道自身温度恒定的自然条件,通过处理水质而采用的集约式养殖(可称为工厂化养殖的一种。 目前我市主要采用的是坑道养殖和前三岛海域底播增殖两种方法。 饵料 养殖幼鲍必须投饵,且饵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速度。一般3毫米左右鲍鱼尚不能摄食大型藻类,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为食料,此时不用投饵;长至5-6毫米以后,就开始兼吃细嫩的浒苔等藻类。随着个体的生长,转为以大型海藻为主。 自然海区及养殖投饵次数及数量视季节而定,夏季水温高,海藻易腐烂,叶状体腐败沉于底部,水中氨态氮增加,溶氧减少,易引起培养环境恶化,影响鲍鱼的正常活动,故此时每2-3天投饵一次,投的量要少些,以能吃完为准。秋季是鲍鱼生长较快的季节,需投喂足够的新鲜饵料,每4-5天投喂一次。冬季水温低,鲍鱼的摄食量少,新鲜藻类浸泡在水中7-8天不致腐烂,因此冬季每8-10天投饵一次即可。注意每次投饵应在清除饵料残渣和鲍的排泄物以及更换新鲜海水后进行。 鲍鱼喜干幼嫩海藻,在无新鲜海藻的情况下,可利用干藻浸泡后作为饵料投喂,且藻类喂养以混合效果为好,在藻类中裙带菜,鹅肠菜、海带、马尾菜等是鲍鱼比较喜食的海藻,饵料效果好,生长速度快。当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紫菜,试验结果表明不太理想,对鲍鱼的消化有很大影响。 鲍鱼养殖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使用时应考虑其含有动物蛋白,在水中浸泡易腐烂,故在掌握考饵时间上相应缩短。 工厂化养殖鲍鱼或坑道养殖鲍鱼其投饵与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工厂化养殖或坑道水温和室温相对恒定,故在投饵时间上有所区别
⑧ 鲍鱼是什么,能人工养吗
鲍鱼(Abalone),同鱼类毫无关系,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故,据考证:盾鱼,因鲍叔牙爱吃,而被称为鲍鱼,形状有的像人的耳朵。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9孔螺"。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鲜鲍经过去壳、盐渍一段时间,然后煮熟,除去内脏,晒干成干品。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鲍、参、翅、肚",都是珍贵的海味,而鲍鱼列在海参、鱼翅、鱼肚之首。全世界约有90种鲍,它们的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色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现在,世界上产鲍的国家都在发展人工养殖,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杂色鲍苗,人工养殖获得成功。 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 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壳的背侧有一排惯穿成孔的突起。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海域,摄食海藻和浮游生物为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辽宁省鲍鱼人工育苗成功,并在人工筏式养殖方面取得进展。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肉质细嫩,鲜而不腻;营养丰富,清而味浓,烧菜、调汤,妙味无穷。北京北海仿膳饭庄的名菜“蛤蟆鲍鱼”是誉满中外的佳肴。鲍鱼肉中含有鲜灵素I和鲍灵素Ⅱ,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古书上又叫它千里光,有明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滋阴潜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其他炎症等。鲍壳那色彩绚丽的珍珠层还能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原料。 盐腌的鱼 [salted fish]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abalone]。腹足纲软体动物,海味珍品,贝壳入药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ear shell]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tanner]。如:鲍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称治皮革的工匠) 鲍鱼补而不燥,养肝明目。欧洲人早在年前,已把鲍鱼当作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中国在清朝时期,宫廷中就有所谓“全鲍宴”。据资料介绍,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干鲍鱼为礼物,一品官吏进贡一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鲍鱼与官吏品位的高低挂钩,可见其这味享有“海味之冠”的价值。 中医称鲍鱼功效可平肝潜阳,解热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热上逆,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⑨ 如何养鲍鱼
1海底养殖:将2厘米左右的幼鲍放置养殖笼中,养配10-30%的饵料,封闭好置于海底;也可将幼鲍直接放置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区(增殖)。2)筏式养殖:将幼鲍放置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养殖,定时投饵,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3)池塘养殖: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在陆地建池,采用流水和充气养殖。4)工厂化养殖:建鲍鱼养殖室,通过建冷却、供热系统以达控制水温的一种养殖方式。5)坑道养殖:利用坑道自身温度恒定的自然条件,通过处理水质而采用的集约式养殖(可称为工厂化养殖的一种。 目前我市主要采用的是坑道养殖和前三岛海域底播增殖两种方法。 饵料 养殖幼鲍必须投饵,且饵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速度。一般3毫米左右鲍鱼尚不能摄食大型藻类,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为食料,此时不用投饵;长至5-6毫米以后,就开始兼吃细嫩的浒苔等藻类。随着个体的生长,转为以大型海藻为主。 自然海区及养殖投饵次数及数量视季节而定,夏季水温高,海藻易腐烂,叶状体腐败沉于底部,水中氨态氮增加,溶氧减少,易引起培养环境恶化,影响鲍鱼的正常活动,故此时每2-3天投饵一次,投的量要少些,以能吃完为准。秋季是鲍鱼生长较快的季节,需投喂足够的新鲜饵料,每4-5天投喂一次。冬季水温低,鲍鱼的摄食量少,新鲜藻类浸泡在水中7-8天不致腐烂,因此冬季每8-10天投饵一次即可。注意每次投饵应在清除饵料残渣和鲍的排泄物以及更换新鲜海水后进行。 鲍鱼喜干幼嫩海藻,在无新鲜海藻的情况下,可利用干藻浸泡后作为饵料投喂,且藻类喂养以混合效果为好,在藻类中裙带菜,鹅肠菜、海带、马尾菜等是鲍鱼比较喜食的海藻,饵料效果好,生长速度快。当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紫菜,试验结果表明不太理想,对鲍鱼的消化有很大影响。 鲍鱼养殖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使用时应考虑其含有动物蛋白,在水中浸泡易腐烂,故在掌握考饵时间上相应缩短。 工厂化养殖鲍鱼或坑道养殖鲍鱼其投饵与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工厂化养殖或坑道水温和室温相对恒定,故在投饵时间上有所区别。
⑩ 养鲍鱼需要什么
一、建立养殖鲍鱼的环境!
鲍喜欢栖息于近海潮流畅通、水质澄清、有海藻生长的岩礁地带。
鲍栖息的水深与种类和个体大小有关。杂色鲍为1~20米,皱纹盘鲍较多栖息在2~10米,而日本的大鲍栖息水深可达50米。幼鲍一般生活在近岸的1~3米深处,成鲍则栖息较深水层。
岩礁是鲍营吸附和匍匐生活的基面,是鲍栖息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鲍的栖息量与岩礁的不同形状有很大关系。日本学者把鲍在岩礁上栖息部位分为五种类型:洞穴型、棚型、凹面型、石下型、露天型。
幼虫的生长 我国杂色鲍在幼虫发育的过程中,平均水温27℃
2
二、幼鱼养殖食物
鲍的幼体在进入匍匐期以前,即浮游生活阶段,主要依靠卵细胞中母体提供的卵黄物质作为发育所需能量的来源。
因此,鲍的人工育苗,在浮游幼体阶段一般不需要投喂任何饵料。
鲍的幼体明显摄食活动,开始于匍匐期以后,匍匐幼体和稚鲍最初只能舐食10~15微米的附着性舟形藻、卵形藻等。随着生长,可摄食较大的硅藻和一部分海藻及有机碎屑。
3
三、鲍鱼食物特点
5毫米以上的幼鲍开始摄取小型柔嫩的海藻为食料,如浒苔、石莼以及裙带菜、海带的嫩叶等。
成鲍为杂食性,但以褐藻为主,兼食红藻类、绿藻类以及附着性硅藻等。
鲍除对不同种类饵料有选择外,对同一种海藻 而言,通常喜欢吃柔嫩的鲍摄食不同种类的海藻,对壳面的色泽也有影响,特别是在投喂不同种类的单一饵料情况下,壳面的色泽变化尤为明显。
鲍的摄食同鲍的活动习性一样,也有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鲍的摄食量的季节变化也很大。
四、鲍的繁殖与生长
一、繁殖
(一)、繁殖期 福建省东山产的杂色鲍,在水温24—28℃的5—8月间性腺发育相继成熟。25一26℃的5月中旬一6月下旬为繁殖盛期,7月份以后为繁殖后期的延续阶段。
黄渤海产的皱纹盘鲍在水温20—24℃的7一8月份开始繁殖,南移至福建东山后,相继两年的生殖适温无明显变化,在水温21一24℃的4一5月间进行繁殖。。皱纹盘鲍性腺开始发育的水温为7.6℃。
鲍的群体组成中,雌稍多于雄,三龄左右开始生殖。杂色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35毫米,黄渤海的皱纹盘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43一45毫米。
性成熟时,雄性生殖腺为奶黄色,雌为浓绿色,不需解剖,将足及外套膜掀起即可分辨。
排放精卵时,生殖细胞由生殖腺进入右肾腔,通过呼吸腔,再从出水孔排出体外。
雌鲍的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8厘米以上个体产卵量可达120万粒,6厘米左右个体产卵量一般在80万粒左右,最大个体产卵量可达200万粒以上。
1、卵 观察未成熟卵巢的组织切片,卵直径40一70微米。成熟卵细胞径长达100一270微米。
在人工诱发产卵的情况下,卵子往往成短圆筒状或粪块状排出体外。卵的大小依种类而有不同。含卵膜的卵径一般在200--280微米,卵黄径160--180微米,杂色鲍卵径200微米,卵黄径180微米。鲍的成熟卵,植物极色稍淡,动物极色浓,卵膜外为胶质物所包,直到幼虫孵化后还存在。
2、精子 成熟后放散的精子有头部、中部和尾部之分。长60微米左右,在22一23℃的条件下,成熟精子贮存超过3小时,其活力明显减弱,但尚具受精力。
无、鲍鱼收获和加工
鲍多鲜食,也可加工成干制品和罐头.干制品加工较为简单,先将鲜品去壳及内脏块,加盐7%~8%浸渍过夜,洗净后加水煮沸,捞起晒于即成。新鲜原料制成的色泽淡黄,鲜艳而且半透明,质量好,为明鲍;变质的原料制成的色泽暗灰不透明,外表有一层白粉,质量较差,为灰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