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是什么的成功使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默默无闻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声名赫赫的人物。国外的报纸形容珠宝大王的产业,说他的庞大商业王国,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宝、钻石堆砌而成的。
B. 郑裕彤几个老婆
出生于中国香港的郑裕彤是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被称作是“珠宝大王”,身为企业家的他身上有着无数光环,她的老婆叫周翠英。正室是一位,偏房据说有3位,其他外人不知道的那就不知道数量了。
C. 郑裕彤简介
郑裕彤,1925年8月26日出生于广东顺德伦教镇,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宝大王。兼任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 (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为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主席。同时被誉为香港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
周大福珠宝金行始创于1929年,为香港十大财团之一,新世界发展集团。建于1970年,并于1972年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四大华资集团之一。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百货公司、酒店、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业。该集团在内地17个城市开设了百货公司。据200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的最新统计,全球金融风暴后,郑裕彤仍以4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位居全球第132位,全球华人富豪第五位。
D. 叶璇郑裕彤是什么关系
叶璇的干爹郑裕彤是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宝大王,被誉为香港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据有关媒体介绍,叶璇与其干爹郑裕彤的孙儿郑志刚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认识了,后来叶璇在一次机会下遇到了郑裕彤,当即主动上前作自我介绍,叶璇的乖巧深得干爹欢心,故二人开始常来常往,不久叶璇就被收为义女,在新世界酒店筵开两围设宴,郑裕彤还赞助她一生任戴旗下的珠宝,令叶璇经常都可珠光宝气地出席各大场合。
E. 郑裕彤的介绍
郑裕彤,GBM(DPMS, LLD(Hon),DBA(Hon),DSSc(Hon),1925年8月26日-),广东顺德伦教出生,香港商人,香港新世界发展创办人兼首任董事会主席,周大福珠宝金行创办人周至元女婿。2010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他是香港第三大富豪。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郑裕彤以150亿美元的财富,排行第三。
F. 郑裕彤的商业帝国涉及了哪些产业
香港九龙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被称为城中之城,其超一流的豪华建筑让人叹为观止,这其中的两座酒店均进入了世界10大酒店排名。仅这两座酒店每年的收入就高达10亿港币。这个新世界中心的投资人就是珠宝大王郑裕彤先生。
“我经常对你们说,我是喜欢大事业大计划的人,计划越大,我的兴趣也越大。”他是香港的著名珠宝大王、地产商。可是,他最初的工作,不过是一家珠宝店里扫地、倒痰盂、扫厕所的学徒工,他的事业就是在这最卑微的工作中起步的。
1925年8月,珠宝大王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县。郑家不是个有钱人家,童年时因广东遭遇战乱不断,生活艰难,全家人只好避难到澳门去谋生。但澳门也不是穷人的天堂。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成了一个小打工仔。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最初的工作只是扫地、倒痰盂、洗厕所,偶尔才有机会在店面学习接些小生意。
那时,在店里当学徒、做伙计的人,都指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谁都知道,最后能成功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学徒之间也免不了明争暗斗。每个人掌握的做生意的诀窍绝对保密,不肯告诉别人,一有机会还想着到老板面前告别人的状。郑裕彤爱动脑筋,做事勤快,常常得到老板的夸奖,所以就更多地受到别人的“关注”。有一段时间,郑裕彤早晨上班总是跑得气喘吁吁,还常常迟到,便有人去向周老板告状,说郑裕彤学徒不安心,很可能是想“跳槽”了。
周老板决定亲自问个明白。这天早晨,周老板故意早早地来到金店,伙计们开工好一会儿了,才看见郑裕彤气喘吁吁地跑来。周老板板起脸,严厉地责问他:“你从哪里来?为什么迟到?”
郑裕彤据实说道:“我看人家珠宝行做生意去了。”周老板好奇地问:“那你看出什么门道没有?”
郑裕彤回答得有板有眼:“我看人家的生意,比我们店里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进店门,店里老板、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视同仁。即使这回生意做不成,人家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下回自然就还会光顾……,待客礼貌、周到是非常重要的。”
周老板听了十分高兴,他当然明白,这些都是经商的诀窍,能从一个小学徒口中说出来,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郑裕彤见老板高兴,便壮着胆子朝下说:“还有,店铺一定要选在生意旺地,门面要装潢得新颖别致,珠宝行和金铺更要豪华气派,不能简陋寒伧。我看人家把钻石放在紫色丝绒布上,珠光闪闪,拍出来的广告照片效果很理想,我想我们金店也应该扩大珠宝生意。”
郑裕彤的这一席话,使老板从此对他另眼相看。当天晚上,周老板就递给郑裕彤一个小红包,里面装着他给郑裕彤的奖金。
平凡的岗位,悟出了最普通的真理。正是这样一步步地积垫,为以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以后,周老板总是有意识地培养郑裕彤,提拔他当店里的主管,使他能够施展才华。逢年过节,周老板总是把郑裕彤叫到自己家里去吃饭。到他成年之后,周老板又把女儿周翠英嫁给了他。
周老板相信,郑裕彤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郑裕彤在生意场上逐渐老练成熟。1945年,周老板让郑裕彤到香港大道开设了一家分店,到50年代中期,郑裕彤已经掌管着周大福珠宝行的全部账务,并且负责黄金交易和珠宝、钻石生意。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1956年,周大福珠宝行的一位老股东,把自己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郑裕彤,岳父周至元也只保留了部分股份,而把全部经营权放心地交给了郑裕彤。
掌握了经营权后的郑裕彤,立即放开手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为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他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为“周大福有限公司”,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派分给那些多年以来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职员,使职工的利益和公司的效益直接挂钩,大家更加同心协力地为公司拼搏。结果,当年公司的盈利就达到了500万港元。
今天的周大福有限公司,除了位于香港中环华人行的总部外,在九龙和香港两地,还有10余家分行。每逢星期日,郑裕彤就召集所有的分行经理开会,共同研究如何开展业务。所以,郑裕彤每周7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从未有过休息日。
熟悉珠宝业务的人都深知,要想经营好珠宝生意,必须首先要经营好钻石,因为钻石号称“珠宝之王”。钻石的主要产地是南非,那里有一个垄断性组织——戴比尔公司,它控制了全世界80%的钻石生意。这家公司有计划地向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分发许可证牌照,只有持有这种牌照才能从戴比尔公司购买钻石。这种牌照在全世界一共只发出了大约500张,而在香港只有1张,属于当时号称“钻石大王”的廖桂昌。
精明过人的郑裕彤千方百计想搞到一张戴比尔公司的牌照。他通过调查发现,南非的钻石虽然归国家所有,但钻石加工厂却大都是民间私营的,这些钻石加工厂大多拥有戴比尔牌照。郑裕彤亲自前往南非,动用巨款买下了一家钻石加工厂,这样自然就获得了戴比尔牌照,同时也解决了钻石加工的问题。为了扩展业务,郑裕彤又设法弄到了第二张、第三张戴比尔牌照。如今,他已经拥有十几张戴比尔牌照,每年进口钻石的数量大约占香港总进口量的三成。同时,他还从比利时、英国、美国等国进口钻石,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默默无闻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声名赫赫的人物。国外的报纸形容珠宝大王的产业,说他的庞大商业王国,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宝、钻石堆砌而成的。
然而,当人们还在把他看作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经不动声色地杀进了房地产业。
1952年,郑裕彤第一次投资房地产,在跑马场建造蓝圹别墅,此后又在香港闹市区的铜锣湾建造了香港大厦。60年代中期,香港发生动乱,许多恐慌不已的富人纷纷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机收购的人,后来都成了超级富豪——李嘉诚是这样,郑裕彤也是这样。
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他说,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他相信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周期性的,在低潮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进入70年代以后,郑裕彤在地产业就大显身手了。
有一天,郑裕彤召集了所有下属,说有要事相商。员工到齐后,郑裕彤却并不急着开会,反而面带神秘的微笑,轻松地说:“先听听音乐吧。”
一支雄壮激昂的乐曲,回荡在办公大厅里。职员们多半略懂音乐,只是搞不懂他们的老板怎么会有这种雅兴。
乐曲放完了,郑裕彤大声问:“你们听出点意思来了吗?这是什么曲子?是谁的作品?一个年轻的职员回答说:“好像是德沃夏克的作品《新世界交响曲》。”
郑裕彤站起身来,高声说:“对,这是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作品《新世界交响曲》,由美国广播公司录制。当年德沃夏克到美国去,想到移民的创业精神,想到新大陆的开拓事业,作出了这首振奋人心的交响曲。大家不要为我今天的举动而奇怪,我经常对你们说,我是喜欢大事业大计划的人,计划越大,我的兴趣也越大,现在机会来了,就看各位有没有信心和勇气与我一同来实行这一宏大的计划了。”
大家一听,都兴奋起来。郑裕彤这才将计划和盘托出:打算斥巨资买下九龙尖沙咀区“蓝烟囱”旧址的地皮,用来建造“新世界中心”。
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拔地而起了。这里有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豪华住宅,还有两座闻名全球的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新世界中心成了香港的城中之城。
改革开放之后,郑裕彤共在大陆投资80多亿港元,并捐资建造医院,扩建中学。他表示,他的新世界集团还将扩大在大陆的投资,继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2004年11月11日上午,郑裕彤讲堂命名典礼暨清华大学一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新命名的“郑裕彤讲堂”(原理学院报告厅)举行。香港著名实业家郑裕彤博士与王大中校长一起为郑裕彤讲堂铜牌揭幕。并且郑裕彤当场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
成为亿万富豪的郑裕彤,在别人问起他的致富之道时,回答了24个字:“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他解释说,人生即使有幸运,也不过偶然的一次两次,更多的时候则要靠自己的勤勤恳恳;同时,对朋友必须坦诚,对事业必须热诚。至于饮水思源,那应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G. 郑裕彤为了祖国建设做了哪些贡献
改革开放之后,郑裕彤共在大陆投资80多亿港元,并捐资建造医院,扩建中学。他表示,他的新世界集团还将扩大在大陆的投资,继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2004年11月11日上午,郑裕彤讲堂命名典礼暨清华大学一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新命名的“郑裕彤讲堂”(原理学院报告厅)举行。香港著名实业家郑裕彤博士与王大中校长一起为郑裕彤讲堂铜牌揭幕。并且郑裕彤当场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
H. 四大家族的郑裕彤家族
家长:郑裕彤
继承人:两个儿子——郑家纯和郑家成
家族产业:
现年86岁的郑裕彤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居第39位,净资产达160亿美元。
他的儿子、孙子、侄子、堂兄等数十位郑氏家族成员已先后入驻郑氏企业,不断巩固家族帝国。该家族产业涵盖珠宝业、酒店、百货、物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等。
I. 郑裕彤是谁
财富档案
周大福珠宝行始创于1929年,为香港十大财团之一,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被誉为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个人财富约有30亿美元,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三。
企业类型
珠宝业、房地产业。
成长记录
每个旅行团去香港旅游,都会把这里作为重点参观项目。它就是香港岛南部的浅水湾的一个豪华住宅,据说整个物业面积1.6万平方英尺,有游泳池、网球场,估计约值3亿元。里面还有很多名车,其中一辆劳斯莱斯,车牌是无字头“8888”,被称为香港“最具幸运意头”的靓牌,有人估计,若拿出来拍卖,价值至少在千万元之上!而这所豪宅的主人就是著名富豪——郑裕彤,横跨珠宝和地产两界,而且做得都一样出色。他在香港的大胆和冒险是出了名的,因此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鲨胆彤”。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出身寒微,中学都没毕业……
大金铺的小学徒
1925年8月26日,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县贫穷偏远的伦教镇。从小家境就不是很好,但父母却对他期望很高,节衣缩食送他到学校念书。就在郑裕彤念中学的时候,广东境内连年战火蔓延到了这里,生活的困难使得他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全家人避难到澳门去谋生。
来到澳门,为了谋生,郑裕彤走上了打工仔的道路。那时的郑裕彤,个子不高,身材单薄,但是机灵而乐观,对生活充满着信心。1940年,父亲把郑裕彤送到自己的老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家早就指腹为婚,郑裕彤到未来的岳父这里也便于联络感情。
虽然是以“准女婿”的身份在店里帮忙,但郑裕彤一样从最基层做起,最初,他的工作只是扫地、倒痰盂、洗厕所,空余时间才在店面学习接待点小生意。但是郑裕彤十分聪明好学,很善于从小事上察言观色,把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当当,岳父周至元出名的凶恶,私底下有人叫他绰号“轰炸机”,可以说谁见了谁害怕,但郑裕彤却从来没有挨过骂。
因为郑裕彤的聪明勤奋、为人诚实,没多久周至元便让他正式改为学做生意。在做生意中,他又很爱动脑筋,经常外出观察别的珠宝行是怎样做生意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三年后,便升为主管,就是这个时候,他和周至元的女儿周翠英结婚,从此工作更加卖力,从各个方面辅助岳父经营珠宝店。
1946年周至元派女婿到香港开分店,当时郑裕彤拿着两万元现金,以及24两黄金来港,选址皇后大道中148号,成立周大福金行。开始时他担任人事部经理,为金店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人,使金店的生意非常火爆,到50年代中期,郑裕彤掌管了周大福金铺的全部账项,并独立负责黄金交易。1956年,周至元将生产全部交给郑裕彤管理,从此,郑裕彤这个打工仔正式变成老板,成了周大福金店王国的主宰。
当时香港的金铺数不胜数,做金饰的业主大多克勤克俭,竞争十分激烈。考虑到一般金铺的黄金成色都是99%,即九九金,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郑裕彤决定首创推出四条九(即含金量99.99%)足金,较三条九金(即99.9%)含金量更高,虽然立即顾客盈门,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每卖出一两金,都要亏几十块。但郑裕彤却力排众议,他认为,这是一种免费广告,亏就是赚,虽然成本一定会高出几十万。但权当把这几十万当做广告费。过了两年,果然不用做宣传,周大福铸造的金饰各家店都争相取货。九九九九金的成功,既为周大福带来丰厚的盈利,更为他带来良好的信誉。顾客皆说周大福的金不“煲水”!
在赢利的同时,郑裕彤也没有忘记公司的员工。为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他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成“周大福有限公司”,将一部分股份派分给那些多年以来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职员,使公司的效益和职工的利益直接挂上了钩,大家更加同心协力地为公司赚钱,结果当年公司的盈利就达到了500万港元!
继金饰打响名堂后,郑裕彤再接再厉,又主攻女人至爱——钻石。60年代的香港,惟一拥有De Beers(戴比尔斯)钻石入口牌照的就只有廖桂昌,其他人无法经营。这难不到郑裕彤,为了取得这张牌照,他索性在1964年到南非买下一间有De Beers牌照的公司,此后又购得了多张De Beers牌照,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从此周大福黄金、钻石两瓣“通吃”,高峰期更包揽全港钻石入口量三成,而他也赢得“珠宝大王”称号。
从珠宝大鳄到地产大王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然而,当人们还在把他看作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经不动声色地杀进了房地产业。
郑裕彤第一次投资房地产,是1952年在跑马场建造蓝扩别墅;此后又在香港闹市区的铜锣湾建造了香港大厦。60年代中期,香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发生动乱,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而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机收购的人,后来都成了超级富豪。李嘉诚是这样,郑裕彤也是这样。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他说,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他相信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做错。
进入70年代,随着金饰生意的兴隆,郑裕彤已经不满足在地产业上小打小闹,而是要大干一场。
1970年,郑裕彤与何善衡、郭得胜等人组成“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他占57%做大股东,全面向地产进军。不久,新世界斥资1.3亿,向太古集团买入尖沙咀海傍蓝烟囱地皮,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竣工了。这个被称为“城中之城 ”的宏伟建筑,包括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豪华住宅。当年郑裕彤购下这块地皮时,付出的是香港最高的地价,而今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飞涨,仅这块地就已值10亿港元!而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都进入了世界十大酒店的行列,每年都要为他赚数亿港元!
郑裕彤很为自己的这一杰作得意,他常常独自在这里徘徊,流连忘返。他说:“当时我想,这个地方代表香港,船一到维多利亚港就看到,怎么都要把它搞漂亮。”这幢美奂美轮的欧式建筑,现已成为新世界集团的标志。
如何用小资金控制大资产,公司上市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1972年,香港正逢开埠以来的最大牛市,新世界趁机上市,赢利可观。同年11月,新世界瞅准机会,以每股面值1元、认购价2元,集资1.6亿港元,幸运地避过1973年股灾危机。
但郑裕彤是不会轻易满足的,继建成新世界中心之后,他又亲自策划、完成了“碧瑶湾”高级住宅区的力作。这一规模的住宅工程占地80万平方英尺,兴建大小楼宇50幢,而且配套设施齐全,有儿童游乐场、游泳池、网球场等,依山傍海,成为香港有名的高级住宅区。
如果说新世界、碧瑶湾还不令人惊奇的话,那么香港会展中心则彻底地让人们对郑裕彤刮目相看。
1984年,郑裕彤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达成协议,投资18亿港元,在港岛湾仔兴建“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这个中心将是亚洲同类设施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会议展览场所,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包括一座55米高的会议展览中心、一幢豪华住宅大楼、两幢酒店。它将是80年代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建筑之一!
但几年时间过去了,图纸却没有变成现实,郑裕彤迟迟没有动工,周围的人都为之迷惑不解,但郑裕彤却自有打算。1986年10月,一条重大新闻传遍了世界各地:英国女王将出访香港,就在人们想着这会对中英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的时候,郑裕彤出人意料地宣布,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在英国女王抵达香港的那一天破土动工!而就在动工仪式上,英女王出现了,将郑裕彤和他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郑裕彤成为大赢家,由于他每每大胆投资,从此外界冠以“鲨胆彤”(大胆)称号。
1989年,郑裕彤与林百欣合作,购入亚洲电视大部分股权,使得新世界集团成为亚视两个股东之一。此后,又斥资27亿港元收购辖有825家酒店的美国华美达酒店管理集团。1993年5月,还收购了瑞士一家拥有40间酒店的集团,使新世界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
可以说,郑裕彤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成为港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超级富豪。
“勤”和“诚”
成为亿万富豪的郑裕彤,在别人问起他的致富之道时,郑裕彤说:“我认为,‘幸运’可能光临你一两次,但她不可能终生都陪伴你。其实,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是‘诚’字,只要有了这两点,你的事业就基本上奠定了。”
纵观郑裕彤的发迹史,没有一个时期、没有一项业务不是靠“勤”和“诚”发展起来的。他总结自己在生意上和生活上的“二十三字处世箴言”是: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奋,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勤”是最核心的。在他一生中,差不多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其余“守信用、重诺言”,“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其实都是讲的“诚”字。郑裕彤认为,摒弃投机手段,掌握有利时机,脚踏实地地做买卖,才是发家致富的根本。
因此,郑裕彤做生意赚钱,摒弃各样投机手段,研究供求关系,以创新为特色,他常常教育下属职工:“做生意要有一定的利润,但不能只顾追求利润,降低质量,欺骗顾客,欺骗得来的利润,不叫利润,是‘断肠痧’;脚踏实地做买卖才是致富的根本。”他不允许雇员投机,一经发现,立刻解雇。
当别人说他是“鲨胆彤”,是靠投机才做成大事的,他却说:“投资与投机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买空卖空才完全属于投机的做法。……所以凡事不要过头,不要博尽。一个商人最好永远不要有敌人,不用视对手为敌人,做生意要胸襟广阔,不够阔做不了大事,当然,这个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我的原则是:大事过得去,小事决不斤斤计较,所以长期合作的伙伴很多。”
他把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带进了公司。在周大福打工20多年的中国业务经理罗国兴说:“公司从来都不炒人,彤哥好有人情味。”服务周大福满10年就可获“老人牌”。周大福当中有50人,已拿到服务40年的服务奖牌。郑裕彤特别会带挈乡里,除了在顺德设厂铸造金饰外,亦安排不少顺德同乡,到香港周大福打工。
改革开放之后,郑裕彤不忘故土,加大了对内地的支援和投资。1977年,他和香港证券巨头冯景禧两人将250万港元捐献给中山大学;他与胡应湘在广州投资建设了豪华的中国大酒店;他的酒店业务陆续扩展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他在广州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发电厂和高速公路。在故乡顺德,郑裕彤更是多次捐款,建造医院,扩建中学……据统计,他在大陆的总投资已超过80亿港元,占他的新世界集团总资产的20%左右。但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计划近几年要陆续投资40个亿!
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却不奢华,也不自夸。很长一段时间,港人包括传媒为郑裕彤在香港富豪榜上的确切位置颇费了些口舌,他本人不以为然:“大哥三怎么样,大哥四又如何?……财富多了这么过,少也这么过。只要是够子女读书,够家中大小两餐,足矣。”“你今天许诺将整个汇丰银行给我,又有什么用呢?得个‘看’罢了。”
这就是郑裕彤,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饭,不喜欢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车,却偏好一个人踱出来,时不时去过过“地铁瘾”。有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顺德人,相识满天下,人缘最佳。
成功秘诀
大胆投资,博回大额回报。
心诚体勤。
J. 郑裕彤葬礼为什么是李嘉诚扶灵的
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吴光正 此五人并称为香港五大地产商,对应的地产企业分别为长江实业地产、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新世界发展、九龙仓集团,这五大地产旗舰占了香港地产行业将近80%的份额,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五大地产商在生意上就互相往来、互相合作,所以私下关系十分要好,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三人在90年代被称为“香港三剑侠”,如今老友离世,李嘉诚自然要出席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