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英国掀起中文热
近期英国一项针对1000多名未成年人父母的调查显示,在除印欧语系之外的语言中,英国父母最希望孩子学习中文。超过半数父母认为,学习中文有助于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也能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接触中国多元的文化。
英国目前有29所孔子学院和148个孔子学堂提供汉语教学的课程,方便英国民众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
不止是英国吧,全球貌似都掀起中文热,而且这热度一直不减。
㈡ 全球掀起中文热,多国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中文有哪些妙招
我觉得学习中文的妙招可以:多阅读,多听多写。
我们当年都听过SHE的一首歌,就是叫中国话,听到歌词中写道: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话,是啊,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话,这也是我们的目标,这几年来,我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而且,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所以,很多外国友人都在学习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有博大精深,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学汉语。
2,就是要多阅读。
相信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对阅读理解表示很困惑,有时候自己阅读能力差,就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尤其是描述它的中心思想的时候,自己是一头雾水,所以,大家在学习中文的时候一定要多阅读,只有多阅读,才能理解,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点。
我们看到全球掀起学习中文知识,中文的重要性,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文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小技巧,才能快速掌握知识点。
㈢ 十八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当时的欧洲人有多爱中国
我们都知道在18世纪的欧洲是极为喜欢中国文化的,在当时的欧洲的大街小巷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而且在那个时候,但凡是一些富贵人家,家中就要放着一些中国运来的瓷器以及茶叶。而且欧洲人喜欢喝茶的习惯也是因为喜欢中国的茶叶而养成的。
但是可惜的是,中国当时自以为是天朝上国而不去学习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先进的技术,这就导致中国的国力开始下降,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热后来在欧洲渐渐的衰退了。
㈣ 为什么如今掀起中国热,关于为什么如今掀起中国热话题
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经济的飞跃,中国的崛起引得海内外各国纷纷掀起“汉语热”。
英国的小王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学汉语,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孙女都开始学汉语了。
美国的几个州还在为是否修建高铁争论不休,中国却已经成为高速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对于“中国热”的原因,70.9%的人认为是“出于经济目的,看中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在人们看来,一个有着13亿人口、18年来经济平均增长超过9%的国家不“热”似乎才是不正常的事。这一点,“中国热”的种种表现也可资佐证。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这一原因也得到48.8%的人认可。出乎意料的是,只有18.4%的人认为“外国人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热”的原因之一。
㈤ 海外“汉语热”什么人为华人创造新机遇
近日消息,海外“汉语热”带火中文教师 为华人创造新机遇
随着中国在全球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相信接下来,这种交往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汉语热”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
㈥ 为什么在国外掀起了学习汉语热
全球掀起学汉语热潮
有“汉语托福”之称的“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它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标准化考试,可以说是外国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学习的“敲门砖”。HSK于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最初第一次对外公开招考只有39人参加,而今年刚刚结束的HSK,在中国40多个城市举行,共有3.5万名外国考生参加,人数创历史新高,“汉语热”由此可见一斑。
3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2007”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世界性汉学大会,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这次大会吸引了70多位国外著名汉学家及数百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教授。会议就“中国形象”、“汉学定位”、“汉语国际推广”等议题展开对话。据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察白乐桑介绍,在短短6年时间里,法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法国学校开设的其他4门外语课的学习人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周质平也介绍,2005年至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选学汉语的学生人数增加了50%,上升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位。
过去,学习汉语的法国人大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悠久、高雅的文化,学中文仅仅是凭兴趣;而现在,许多人不仅出于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好奇,也为了自己将来就业、事业的发展等原因开始学习汉语。巴黎的街头打出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
为更好地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已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发展人类多元文化,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
文化魅力为汉语热升温
汉语热首先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分不开的。只有中国经济实力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世界才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市场能给别人提供机会的时候,人们才会重视你的语言,想了解和研究你的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日渐严重的人类精神危机,人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华夏文明不仅有着深厚根基和悠久传统,而且有着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文明以“和”、“合”以及“道法自然”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人类的智慧,对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困境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天人合一”,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自身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悬挂在联合国的大厅上。现在西方很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站到了科学的尖端,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并且提出了人类应该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未来的世界不是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那将会是全人类的悲哀。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符号,海外人士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所吸引,汉语热的出现才成为可能。汉语热折射出中华文化宝库的灿烂光辉,还有待更多地挖掘和发现。
如何使汉语热成为一个长期现象?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杨富雷在“世界汉学大会2007”上说:“‘汉语热’是个很简单的词,应该让外国人学习汉语变成一种长期趋势、一个持续过程。”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基础的当然是从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开始。为了让汉语更好地推广出去,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把汉学热变成一种长期趋势、一个持续过程持久进行下去,我们能做什么呢?
其一、重视汉语教材的编辑出版,重视汉语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目前国际汉语教材普遍存在观念陈旧、数量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汉语国际推广的教材在编写时要针对不同对象编写适合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汉语教材,教材要分级别,考虑使用对象,既有针对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教材,也有针对成年人的教材,要编辑出版多媒体教材,以便于需求者用MP3、网络等手段学习。5月17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美国耶鲁大学确定合作开发一套适合外国人学习的汉语教材《环球汉语》(I Speak Chinese),主要面向国外大中学生,最终在全球范围建立一个汉语学习的统一品牌。对汉语师资严重短缺问题,国家已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以扩充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
㈦ 世界为什么掀起“汉语热”
世界掀起“汉语热”,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和外国人对中国的不断了解。
㈧ 英国掀起中文热后学习中文俨然成为了新趋势
9月5日消息,近期英国一项针对1000多名未成年人父母的调查显示,在除印欧语系之外的语言中,英国父母最希望孩子学习中文。学习中文俨然成为了新趋势。
只有祖国强大了,中文才能走向世界,才能被外国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