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
扩展阅读
上海福利彩票 2025-08-24 14:14:41
天泽信息股票今天价格 2025-08-24 13:16:22

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

发布时间: 2021-07-14 05:31:32

A.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什么意思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意思是:一开始听这个曲子不明白什么意思,第二次听的时候就成了曲子里的人了。曲子中的思念现在还在,但已经看不到当年梦中的人了。

拓展资料:

原文诗句:

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
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
梦里相思缠绵情。
缠绵缱绻心头炽,
曲终人散早成空。

这并不是一句古诗,也不是歌词,而是出自于一篇公众号文章,原题目名字叫:音乐故事:《后来》

很多动听的歌曲,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听到的,不仅仅是歌词,还听到了我们自己的经历、情感。也因为这样,才让歌曲表达出来的意象更为丰富。像刘若英的《后来》,像李宗盛的《山丘》,都是这一类典型的“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B. 请问“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这句诗出自哪里

"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出自于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不是一首诗。这两句话是在刘若英唱完《后来》,微信公众号有感而发写出的。

全文为: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

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

梦中合唱凤求凰,梦醒独奏离别赋。

即知曲人存于梦,何故执于曲外人。

多少痴梦多少等,难诉痴情曲中人。

一萧一页红尘事,一弦一曲了人生。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悟曲中意。

不愿再做曲中人,奈何越听越沉沦。

曲中曲,人中人,曲散人终离,曲终人散早成空。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意思是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还不能理解里面的意义,等到能听明白的时候, 歌曲所体现的内涵正是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2)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扩展阅读:

背景:

刘若英坦承自己有一首歌,让她唱起来最为心痛,因为她总觉得是在唱自己的故事;这首很多人多都很熟悉的歌曲《后来》,歌中描述历经多次失败恋情,后来才明了因为年少轻狂,轻易放弃的一段感情,是多么的可惜。这是写给爱后悔的人唱的,后悔是人的本能,但老后悔就没劲了。

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刘若英和陈升。两人的故事太多也太复杂,但好像又很简单。师徒?情人?知己?还是说,一句“向来情深,奈何缘浅”便可解释这一场无法定义的关系?刘若英对陈升的爱,就像她的那首《为爱痴狂》,外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爱的那么深情而卑微,用力而执着,可是陈升却把她推出。

最后刘若英把《后来》拍成了电影《后来的我们》,她把这个故事以电影的形式唱给观众听。生活中有故事的人往往能领悟到其中的感受,即使以前未曾体会歌中的故事。但多年以后,自己早已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

C.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两句子出自那里

出自张宇的《走样》。

具体歌词如下: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这句话意思是:刚开始听不知道曲子里唱的是什么意思,等到再次听的时候感觉曲子里唱的就是自己的过往。

(3)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扩展阅读:

走样为张宇作曲,十一郎作词,张宇主唱,并先后收录于《雨一直下》《男人的好》两张专辑里的歌曲。发行时间为2001年03月

D. 初识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是哪首诗

这句话出自《走样》。

《走样》 作者:张宇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4)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扩展阅读:

释义:

初次听到这首曲子,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再次听到的时候发觉曲中讲的是自己,曲中讲述的思念如今仍犹在耳,但却已经找不到当时心爱的梦中之人。

希望能够再次进入梦境中,在梦里与心爱之人共述相思之情。缠绵的思念之情在心头交织,但是曲已终了,人已散,一切都化为空虚。

E. 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是怎么样的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句话出处如下:

这首并不是诗,只是曲子的一部分。出自2017年刘若英开完演唱会。

全文为: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

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

梦中合唱凤求凰,梦醒独奏离别赋。

即知曲人存于梦,何故执于曲外人。

多少痴梦多少等,难诉痴情曲中人。

一萧一页红尘事,一弦一曲了人生。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悟曲中意。

不愿再做曲中人,奈何越听越沉沦。

曲中曲,人中人,曲散人终离,曲终人散早成空。

意思是: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还不能理解里面的意义,等到能听明白的时候, 歌曲所写的好似就是自己的过往一样。人这一辈子,最害怕突然某一天听懂了一首歌,因为那一刻往往已经物是人非、曲终人散,越长大越发现让人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还有歌词里关于自己的故事。初识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问题相关

背景:

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刘若英和陈升。两人的故事太多也太复杂,但好像又很简单。师徒?情人?知己?还是说,一句“向来情深,奈何缘浅”便可解释这一场无法定义的关系?刘若英对陈升的爱,就像她的那首《为爱痴狂》,外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爱的那么深情而卑微,用力而执着,可是陈升却把她推出。

最后刘若英把《后来》拍成了电影《后来的我们》,她把这个故事以电影的形式唱给观众听。生活中有故事的人往往能领悟到其中的感受,即使以前未曾体会歌中的故事。但多年以后,自己早已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

F. 初听不知曲中意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

出自2017年刘若英开完演唱会后,一个微信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应该叫《后来》,里面有这两句诗词。


意思是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还不能理解里面的意义,等到能听明白的时候, 歌曲所写的好似就是自己的过往一样。人这一辈子,最害怕突然某一天听懂了一首歌,因为那一刻往往已经物是人非、曲终人散,越长大越发现让人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还有歌词里关于自己的故事。


原诗: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6)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后来》翻唱自日本组合Kiroro的《未来へ》,由玉城千春作曲,作词人施人诚为《后来》作词,王继康编曲,刘若英演唱,收录于刘若英1999年11月1日发行的专辑《我等你》中,《后来》是刘若英的代表作品之一。

时间,可以让你看懂爱情,可以让你学会如何去爱。时间也是一剂良药,让时间冲淡一切的悲伤。如今,相濡以沫的恋人们,请好好把握自己的爱情,让你们的感情成为永恒,而不是曾经的回忆。

G. 初闻不知曲中意,在听已是曲中人,是出自哪里的。

初闻不知曲中意,在听已是曲中人出自于一篇公众号文章,原题目名字叫《后来》。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7)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扩展阅读

初听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成曲中人,

何必再听曲中曲。

曲终人散梦已醒,

既然已成梦中人。

何必再寻曲中忆,

奈何越听越沉沦。

曲终曲,人中人,

曲散人终离,

人散梦已醒。

一曲人中叹,

繁花落尽,空城泪。

只余一声空叹,

看到夜空中最亮的星。

迎来了回忆总想哭,

终究还是踏上了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