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吃有氨味的虾会中毒吗
扩展阅读
股票行情分档 2025-08-29 09:01:57

吃有氨味的虾会中毒吗

发布时间: 2021-07-15 01:46:36

① 虾皮有氨水味还能吃吗

虾皮能长期保存,主要的抑菌因素是水分低,盐分大。两者缺一不可。但平时人们买到的虾皮一般都不是干透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海边空气潮湿,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干的虾皮更重一些,利润较大。这种没干透的虾皮,因为蛋白质含量高,是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的。
如果在常温下储存,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先变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级胺和氨气,低级胺就是腥臭气的来源,氨气就是刺激味道的来源。
低级胺类不仅本身有一定毒性,更糟糕的是它们非常容易和水产品中少量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这类物质是促进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的重要化学因素。亚硝胺类物质的毒性是非常大的,有慢性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它还有挥发性,从空气中吸入也会引起毒性反应。
各种海产品和肉制品是亚硝胺类的重要来源。不新鲜的腌鱼、腌肉、虾皮、海米、鱿鱼丝、干贝、鱼干等都有超标的可能。所以,一旦虾皮出现异味,不要可惜,要坚决扔掉。即便水洗之后,也不能放心。

② 新的虾仁有一股很浓的氨水味这虾仁还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有什么问...

还是不要吃了,有氨水味那是因为你在煮虾的时候没有加入盐和少量的醋所造成的,或者加点味精鸡精那样就没有了, 氨水是在制作的时候把虾消毒时必须完成的工序,漂白,去腥臭的。。

③ 已经吃了有氨味的虾该怎么办

已经有这种味道的虾当然是不能吃的,这种就是严重的过期导致蛋白质以及发生腐败,这个时候再吃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建议应该把它扔掉。

④ 不新鲜的 有氨气味的海鲜 吃了会怎样

如果说是生产企业对冷冻海鲜进行药物处理而产生了氨水味,那为什么这个情况偏偏发生在海虾身上,而黄鱼、带鱼等其他海鲜上面就没有呢?有生活经验的人知道,虾干、虾皮、冷冻虾仁都很容易产生氨水味。
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系丁玉庭教授曾经专门花两年多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首先,是海产动物本身含有氧化三甲胺,离开海水后新鲜度下降,氧化三甲胺还原成三甲胺,这时候会产生微弱的氨水味,所以吃海鲜要用醋去腥味,其实就是这个味道。
其次,这是海鲜的普遍问题,在虾身上尤其突出,是因为虾的氨基酸含量特别高,随着新鲜程度的下降,其中挥发性氨基氮的含量会增加,“这是分解氨的途径,如果人能闻到氨水味,就说明这个含量高。”丁教授说,而且海虾的消化道里也能分解出氨。
最后,海鲜运输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温度,很多人拿到海鲜没有立刻冷冻,一旦温度剧烈变化都会降低海虾的新鲜程度,增加它的氨水味,“家里冰箱一般冷冻温度在零下10-18℃,企业冷库的温度都在零下18℃甚至更低。”丁教授说,冰箱不够冰也是海虾产生氨水味的一个原因。
至于氨作为制冷剂而导致虾有氨水味,这个原因得到了否定,因为氨在制冷剂里是被隔离开的,不会泄漏。
“氨容易挥发,食用的时候可以加点醋中和一下。”丁教授说,海鲜里的挥发性氨基氮也有国家标准,就是每100克海虾中含量要小于25毫克,正规企业出产的冷冻海虾一般都不会超过这个标准的。

⑤ 有一点氨味的虾干能吃吗

像这样的虾干我个人建议就不要再吃了,因为一般的这种海鲜类是不会有这样的气味。

⑥ 虾皮有氨水味不能吃吗

当发现虾皮有氨水味时,建议不要食用了。
先说说氨味是哪里来的,虾皮富含蛋白质,氨是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先变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级胺和氨气,低级胺就是腥臭气的来源,氨气就是刺激味道的来源。
许多人表示,虾皮刚买来的时候没有味道,这是因为蛋白质还没有严重分解,虾皮没有干透,而在常温储藏过程当中,细菌会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质产生低级胺类和氨气,若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到了这个程度,蛋白质的分解已经非常严重了。
产生低级胺类不仅本身有一定毒性,更糟糕的是它们非常容易和水产品中少量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和亚硝酰胺。这些物质亚硝胺类物质的毒性是非常大的,是促进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的重要化学因素。例如N-二甲基亚硝胺的LD50是58mg/kg,还有慢性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它有挥发性,从空气中吸入也会引起毒性反应。

⑦ 虾有氨味还能吃嘛

主要还是要看虾新鲜不新鲜,如果虾子已经发软有异味估计就是变质了,那就不要吃了,现在人工养殖的虾在饲养和运输环节的确都会用某些药物,所以说句实话,养殖的虾最好少吃,我有个同事家里就是养基围虾的,出去吃饭他从来不吃虾
PS:2楼说虾也有乳臭,这个可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