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苏省的苏北和苏南以什么为界限划分的
苏北与苏南的分界线是长江。
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苏北: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
江苏的苏南、苏中和苏北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江苏省北部的城市属于苏北,江苏省中部的城市属于苏中,江苏省南部的城市属于苏南。
地理上,长江以南称苏南,但是南京地位特殊,一般不称苏南城市。长江以北,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称苏中,但盐城一般作为苏北城市来划分。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称苏北。
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习惯上,江苏省将长江以南划分为苏南地区,将淮河以北称为苏北地区,而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则属于苏中地区。
(1)苏南地区扩展阅读:
1、江苏湿地资源丰富,江苏湿地面积为282.19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195.32万公顷,人工湿地86.87万公顷。湿地的分布,沿海以近海与海岸湿地为主,苏南以湖泊、河流、沼泽类型为主,里下河地区以河流湖泊为主,苏北以人工输水河与运河为主。
2、江苏省东濒黄海,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江苏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江苏省的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绝大部分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
⑵ 苏南地区的范围包括哪些
苏南地区指江苏境内长江以南长江三角洲及太湖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包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等行政区域。
⑶ 苏南地区是指什么地方
是指江苏长江以南地区。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市
⑷ 苏北苏南分别指哪些城市
苏北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传统上的苏北地区指的是江苏省的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南通五个地级市,而非徐州、宿迁、连云港这三个“北方地区”。
苏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包括江苏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今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宿迁、淮安6个省辖市。
苏南
苏南地区一般指的是文化意义(吴语区)上的苏南,即苏锡常。随着长三角新的发展规划,出现了经济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南京、镇江属于江淮文化区),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拥有广袤的太湖平原,水网密集,长江东西横贯境内;常住人口3300万人(2012年)。2013年GDP总量达到了3.64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所有县(市)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其中7个县(市)进入前十。
⑸ 苏南有哪些城市
截止2020年7月,苏南地区共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5个地级市(辖29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5)苏南地区扩展阅读: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17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850.0万人,城镇人口707.2万人,城镇化率83.2%。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2.17万人,城镇人口815.39万人,城镇化率76.05%,常住外来人口达538万人。
网络-苏南
网络-南京
网络-苏州
⑹ 江苏的苏南包括哪几个城市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6)苏南地区扩展阅读:
划分依据江苏省南部、中部和北部。
江苏省横跨长江、淮河,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具有南北同时并存的特点。
传统上,江苏将长江以南划分为江苏以南,淮河以北称为江苏北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属于江苏中部地区。
⑺ 江苏省苏南有哪几个城市
截至2016年底,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个地级市。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7)苏南地区扩展阅读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划分依据。
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习惯上,江苏省将长江以南划分为苏南地区,将淮河以北称为苏北地区,而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则属于苏中地区。
⑻ 苏南地区的大学有哪些
苏南地区比较好的二本院校有: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江南大学(无锡)
江苏大学(镇江)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苏南地区比较好的三本院校有: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无锡)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镇江)
⑼ 江苏的苏南,苏北,苏中分别有哪些城市
截至2016年底,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个地级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级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
1、苏南地区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2、苏北地区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截止2016年,苏北共有5个地级市(辖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
3、苏中地区
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及高邮、仪征、靖江、兴化、如皋、海门、海安、启东、泰兴9个县级市,如东、宝应2个县,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港闸区、通州区、崇川区9个市辖区。
(9)苏南地区扩展阅读:
21世纪初,省委、省政府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实际,重新界定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范围,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目标。
1949年-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苏北行署区(驻扬州)和南京直辖市。1952年9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
2003年启动实施沿江八市(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南通三市及苏南地区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五市)开发苏中崛起战略性工程。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开发战略决策以来,促进苏中崛起取得显著成效。
⑽ 江苏苏南指哪些地方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
南京市辖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雨花台、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11个区,共有87个街道、13个镇。全市行政区域面积6587.02平方千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3.50万人。
苏州市辖5个市辖区: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无锡市辖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5个区及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无锡市政府驻滨湖区新金匮路1号。
常州市辖5个市辖区,代管1个县级市,即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溧阳市。市人民政府驻龙城大道1280号。
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镇江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0)苏南地区扩展阅读: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期为 2013 至 2020 年,展望到 2030 年。
苏南地区城市定位
1、南京
南京市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区域金融地位突出、海陆空港和信息港联动发展,可发挥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作用,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和重要的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软件名城。
2、无锡
无锡市有实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旅游胜地,成为现代滨水花园城市和智慧城市。
3、常州
常州市有产业基础较好、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基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智慧城市。
4、苏州
苏州市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完善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有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创新创业宜居城市。
5、镇江
镇江市有产业基础较好、自然生态良好的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创意生活休闲中心,成为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