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穆罕默德二世
扩展阅读
办公室股票行情跑马灯 2025-08-28 02:43:19
买腾讯股票小说 2025-08-28 00:56:12

穆罕默德二世

发布时间: 2021-09-16 20:18:15

㈠ 穆罕默德二世和穆罕默德有关系吗

这两个人是不同时代的伟人,关系呢,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二世有是伊斯兰教徒,是穆斯林,是追随穆罕默德圣人的。

穆罕默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1432.3.30-1481.5.3),奥斯曼土耳其苏丹(1444-1446、1451-1481),军事统帅。穆拉德二世第四子。1453年率军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于此,改称伊斯坦布尔。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征服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黑塞哥维那和摩里亚(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威尼斯-土耳其战争中,夺取爱琴海大部岛屿,并一度攻抵威尼斯近郊。向东先后征服小亚细亚的詹达尔奥卢公国、特拉布松帝国、卡拉曼公国及黑海北岸的克里木汗国,把东部疆界扩至幼发拉底河,创建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以“征服者”著称。1481年准备出征罗得岛时被长子毒死。重视文化教育,曾颁布帝国最早的法典。http://ke..com/view/60280.htm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复兴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之为“穆圣”,也被称作“马圣人”。按传统的穆斯林传记他约于570年出生于麦加,632年6月8日逝世于麦地那。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亚伯拉罕诸教的最后一位先知。此外他还统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并以此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基础。同时,穆罕默德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名字之一。穆罕默德建立了一个今天有上十亿信徒的宗教,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个国家的继承人,不论是统一的还是分离的,在历史上和在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许多人认为穆罕默德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个图书俱乐部计划出版一套伟人传记,事先在读者中作了一次民意测验,询向他们所希望列入这套丛书的伟人姓名。出乎预料,在大多数选票上赫然名列榜首的竟是穆罕默德。美国的历史学家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历史的一百位名人排行榜》中,穆罕默德居首位, 他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可能会使一些读者感到惊奇,也会使另外一些读者发生疑问,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无独有偶,美国国际新闻杂志在20世纪70年代曾向一批有身份的读者征询答案:“怎样才是一名伟大的领袖?综观历史,谁能当此重任?”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尤里斯·马塞曼对这两个问题作了以下回答:“一位伟大领袖必须起到三种重大作用:第一,为被领导者谋求福利;第二,建立一个令人们在其中能有安全感的社会组织;第三,提出一套使人们真诚信仰的思想体系。综观人类全部历史,能完全起到以上三种作用的伟大领袖,只有穆罕默德一人。他或许就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领袖”。

㈡ 谁知道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是怎么死的难道是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他的死因据信是被毒害,但凶手是谁尚存争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怀疑是其犹太裔主治医生Yakub Pasha下的手,他也在不久后一场禁卫军的叛乱中被杀。但也有消息指出毒害苏丹的最大嫌疑人是他的波斯裔医生;尽管苏丹也面临着威尼斯人无数的暗杀企图,许多有力证据却都指向了苏丹之子Bayezit。

翻译自英文维基,意思大致是继位的巴耶塞特二世指使波斯裔御医毒杀其父。我想可能是中文翻译的关系,这里的“长子”或许应指代穆斯塔法逝后诸子中最年长的巴耶塞特。

㈢ 如何评价穆罕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即位时虽然年仅19岁,但是,由于多年来跟着父亲征战南北,已经是具有多年统治经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在他12岁以前,就按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传统担任小亚细亚西部地区的省级地方官,12岁以后做过将近两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他受过良好的宫廷教育,知识渊博,智慧超群,精通波斯、希腊、拉丁和阿拉伯等多种语言。早年从政的经历使他对政治和外交驾驭自如,而他对军事与战争更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㈣ 穆罕默德二世的评价

穆罕默德二世最主要的成就—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影响不应该被过高估计(这也是穆罕默德二世没有被列入正榜中的原因)。因为其一,千年拜占庭帝国早已衰弱不堪,13世纪以后,实际上是一个只拥有君士坦丁堡及附近地带的小国,能延续到1453年本身已是一个奇迹;其二,在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后不到半个世纪,西欧人便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君士坦丁堡基本上失去了一千多年来沟通东西方枢纽的重要地位。凭借辉煌的文治武功,穆罕默德二世仍不失为世界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代雄主。
晚年的穆罕默德变得很多疑,总是害怕有人要害他。即便如此,他还是死于非命。1481年5月初,他的长子巴耶济德急于登位,暗中买通了御医,毒死了穆罕默德,享年49岁。

㈤ 穆罕默德二世的魅力

他21岁登上王位。对内,他先处死几个年幼的弟弟,清除内乱的根源;后以非常手段彻底改革他父亲治家旧制,从而在族中树立起了个人威信。对外,他凭借个人的野心不断远征。他一生远征26次,几乎连年作战,其中最辉煌的战果是于1453年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从而埋葬了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掀开了欧洲历史的新篇章。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在知识道路上的进步毫不逊色于其在远征上的速度。他除了自己的母语外,还掌握了阿拉伯语,波斯语、迦勒底语或希伯来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他对拉丁诗篇或散文很偏爱,也喜欢异教艺术、占星术,甚至掌握了一些数学上的基础知识,对世界历史和地理了如指掌。
这位学者型的政治家并没有用理性抑制残暴的本性,他向人推广希伯来奴隶的粗俗方言;为了寻找一个被盗的西瓜,竟然活生生剥开了14个随从的胸膛;明知自己稳继王位,仅仅为了除去隐患就把亲生弟弟溺死在浴盆里;为了向土耳其近卫军证明他并非好色之徒,他曾当众地砍下一个美丽女奴的头。在战场上,士兵对他的恐惧远胜于对敌人。可他没有盖乌斯.卡里古拉那么荒淫无道,卡里古拉自以为是才为所欲为,而穆罕默德二世被伏尔泰称为他那个时代最有教养和学识的人,“他使全部的法律都服从自己的意志“。 他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宽容给伏氏以深刻印象,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几乎完全是受他的恩赐而存活下来;他还从威尼斯请来了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詹蒂利·贝利尼来为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场所制作壁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职位得以保留。最绝的是,他不畏先知穆罕默德的预言请贝利尼给自己画像。攻下君士坦丁堡后,他完全可以为所欲为,但他此时却怀着一种人生无常的凄凉之意不由自主地当众背诵了一段波斯诗歌:“蜘蛛在帝国的宫殿里织下它的丝网,猫头鹰却已在阿弗拉希阿卜的塔上唱完了夜歌”。
穆罕默德二世的确让人着迷。这并不因为他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不因为他有令人难以企及的学识。作为人,穆罕默德二世向我们展示了最完全、最真实的一面。

㈥ 穆罕默德二世为什么是奥斯曼人穆罕默德一世不是阿拉伯人吗

二世并不是楼主理解的父子继承的关系!

㈦ 穆罕默德二世的介绍

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土耳其语:Fatih Sultan Mehmet),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君主,奥斯曼帝国苏丹(1444年—1446年,1451年—1481年)。他也经常被人们直接以外号“法提赫”(意为征服者)相称(Mehmed the Conqueror)。他21岁的时候已能指挥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完成了几代苏丹的夙愿。及后更西侵巴尔干半岛腹地、东抗白羊王朝,为日后奥斯曼帝国百年霸业奠下稳固的基石,而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统治,尤其是在宗教和文化方面所采取的宽容政策,实数难得。1这些政策和措施都使得奥斯曼帝国国形势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民族得以融合,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1所以,许多历史学家称他才是奥斯曼帝国真正的创建者。他也为后来的苏里曼大帝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能使用流利的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斯拉夫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八种语言,也是历史上最以尚武好战著称的苏丹。

㈧ 穆罕默德二世的人物解析

穆罕默德二世最主要的成就—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影响不应该被过高估计(这也是穆罕默德二世没有被列入正榜中的原因)。因为其一,千年拜占庭帝国早已衰弱不堪,13世纪以后,实际上是一个只拥有君士坦丁堡及附近地带的小国,能延续到1453年本身已是一个奇迹;其二,在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后不到半个世纪,西欧人便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君士坦丁堡基本上失去了一千多年来沟通东西方枢纽的重要地位。凭借辉煌的文治武功,穆罕默德二世仍不失为世界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代雄主。

㈨ 穆罕默德二世的人物生平

穆罕默德二世(1432.3.30-1481.5.3),奥斯曼土耳其苏丹(1444-1446、1451-1481),军事统帅。穆拉德二世第四子。
1453年率军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于此,改称伊斯坦布尔。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征服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黑塞哥维那和摩里亚(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威尼斯-土耳其战争中,夺取爱琴海大部岛屿,并一度攻抵威尼斯近郊。向东先后征服小亚细亚的詹达尔奥卢公国、特拉布松帝国、卡拉曼公国及黑海北岸的克里木汗国,把东部疆界扩至幼发拉底河,创建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以“征服者”著称。
1481年准备出征罗得岛时被长子毒死。他重视文化教育,曾颁布帝国最早的法典。 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 Ⅱ,1432-1481)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第七任苏丹(1451-1481)。全名穆罕默德·本·穆拉德·本·穆罕默德·本·巴耶济德。第六任苏丹穆拉德二世之第四子,1432年3月30日生于埃迪尔内。
幼年时曾接受严格的伊斯兰教、文化和军事教育。他的两个哥哥体弱多病,所以穆拉德二世着重培养穆罕默德。穆拉德聘请了国内的一些知名学者给他当老师。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贵族子弟,以及表现出聪明伶俐的战俘们的儿子。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能结交各种有才干的朋友,为日后执政打下基础。 等穆罕默德年龄稍长,穆拉德就派他去小亚细亚的马尼萨担任总督,以使他积累治国经验。 1444-1446年,在其父弃政隐居期间,他被逊位为临时苏丹,曾先后经历了十字军入侵和近卫军叛变等事件,开始认识到军权与武力在治国当中的重要性。
1446年5月,其父复苏丹位,他重返马尼萨任省督。此间,他从师当地的一些著名学者学习文学、历史和哲学,研读波斯、希腊、罗马的古典诗篇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哲学著作。他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对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著名统帅的传记尤感兴趣。重视军事学研究,对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武器的运用以及地形的选择等尤为钻研。除精通土耳其语外,他还学习并掌握了阿拉伯、波斯、希腊等多种语言。这一切为其后成为博学多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奠定了基础。
1451年在其父逝世后正式继位。在位30年间,他开疆拓土,励精图治,建立起庞大的奥斯曼帝国。 此后,他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和远征:
在欧洲,他先后征服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瓦拉几亚、阿尔巴尼亚、黑塞哥维那,并把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并入帝国版图;向西占领意大利南部的爱奥尼亚海诸岛和奥特朗托,北上攻抵威尼斯外围;在东方则向黑海发展,夺取了重要商业城市卡发(Kafa,今费奥多西亚),征服克里米亚汗国。
在亚洲,先后灭詹达尔奥卢公国、特拉布松帝国、卡拉曼公国,打败白羊王朝的乌宗·哈桑,统一了安纳托利亚。随着对巴尔干地区和小亚细亚的征服,伊斯兰教在上述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穆罕默德被称为“两地(指欧洲属地和小亚细亚)和两海(指爱琴海和黑海)的主人”。
穆罕默德二世在治国方面亦颇多建树,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的真正缔造者。
在施政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改组政府各级行政机构,明确划分各职权部门的职责范围;实行部分权力下放,规定宰相府、度支大臣办公厅和大法官办公厅有权以素丹名义,分别颁发有关行政、财政和伊斯兰教事务的指令;对帝国辖有的欧洲28省和小亚细亚20省实行中央集权下的分级治理;整顿吏治,重视法治建设,主张在遵守逊尼派伊斯兰教法的基础上,完善国家的行政建制和行政立法,以其名义颁布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部法典和各项法规。法典内容广泛,涉及朝廷官职的设立、宫廷礼仪、财政制度和刑法等。法规中最具体的是土地法,它明确规定帝国的土地占有形式分为3种:国有地(米利)、寺院土地(瓦克夫)和私有地(米勒克)。
他对民族、宗教问题采取审慎态度,实行宽容政策。在攻占君士坦丁堡后,为了稳定政局,他释放了许多分配给他的基督教战俘奴隶,并对居住在城内的希腊基督教徒采取退还房舍、豁免赋税、免服兵役等措施,鼓励他们继续定居。对帝国境内的被统治民族给予一定的自治权,准许他们在不触犯帝国政府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本民族的方式和法律生活,可以开办民族学校,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在号召穆斯林兴建和把某些基督教堂改建为清真寺的同时,容许基督教徒保持其宗教团体的独立性和在批准保留的教堂内自由地进行宗教活动,曾允许塞尔维亚国王在其境内每座清真寺旁兴建教堂。承认犹太教各个教团的合法存在,给予他们与其他教会同等的权利。允许恢复希腊总主教区,从埃迪尔内一个帕夏的奴隶中找回主教真纳狄奥,亲自设宴予以款待,任命其为希腊总主教。穆罕默德二世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亦很重视。他开办了以培训行政管理人员为宗旨的宫内学堂,各民族学员可以平等地接受语言、文学、法律、军事、宗教、财政、行政管理等全面教育,苦读10-12年后被量才分配到政府各部门任职。他在伊斯坦布尔大规模兴建宫殿、清真寺的同时,也注意学校、图书馆的创建,仅在法蒂赫清真寺两旁即各建有4所高等经文学校,聘请穆斯林世界的著名学者讲学。他本人爱好广泛,在战争间歇时,曾在王宫内从事过园艺劳动,亦常同文人学士在一起吟诗作画。他保存有当时世界各国的一些绘画作品,其中还包括有中国明代的国画。
他在自己的30年统治期间亲率大军远征26次,几乎连年作战。这其中最辉煌的战果是在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从而灭亡了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穆罕默德二世在其士兵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后,把这个城市改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使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国家,并且从此控制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穆罕默德二世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征服活动包括1459年吞并塞尔维亚,1463年征服波斯尼亚和1479年吞并阿尔巴尼亚。他的另一项战果是,使金帐汗国的残余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1480年,穆罕默德二世进攻意大利,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这件事在马基亚维利的《佛罗伦萨史》中有所反映。
穆罕默德二世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宽容给人以深刻印象。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几乎完全是受他的恩赐而存活了下来;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职位得以保留。穆罕默德二世命令牧首把一些基督教的文献翻译成土耳其语。他甚至从威尼斯请来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詹蒂利·贝利尼来为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场所制作壁画。除此之外,穆罕默德二世还使用了罗马皇帝的称号,以增加他在帝国欧洲部分领土上的统治的合法性。
在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时期编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这一重要工作后来在他的继承人塞利姆一世和苏莱曼一世(“立法者”)时代终告完成。
1481年5月,他在出征罗得岛前夕殁于马尔泰佩市附近的洪卡沙伊军营中,后葬于伊斯坦布尔法蒂赫清真寺旁的寝陵里,终年49岁。穆罕默德二世毕生率军征战沙场,战绩显赫,以“法提赫”(Fatih,即征服者)著称于世。1453年5月末,他在亲率20万大军历经两月的苦战之后,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廷帝国,并以该城为首都,改名伊斯坦布尔。史书称之为“开创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新纪元”。

㈩ 历史话题: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是怎样灭掉拜占庭帝国的怎么听说他攻打拜占庭城墙时用到了重火炮

1453年初,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步骑兵17万、舰船320艘,从陆海两面包围君士坦丁堡,企图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军民也孤注一掷,誓与古城共存亡。他们尽一切可能加固工事,除了在西面筑了两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之外,还在城墙上每隔百米筑一堡垒,墙外挖了很深的护城壕。在城北金角湾的入口处,他们用粗大的铁链横锁水面,使任何船只都无法驶入。在城东城南面临海湾敌人很难接近的地方,他们也筑起了坚固的城墙。

4月12日,土耳其人首先从西面猛攻,他们用每发炮弹重达500公斤的大炮对城墙狂轰滥炸,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炮击。坚厚的城墙经不住大炮的轰击而不断崩裂。城外的护城河已经干涸,土耳其军扛着粗大的树干,滚动巨大的木桶,向护城壕冲去,企图把壕沟填平,但是却遭到了城中枪炮的严厉打击,纷纷败下阵来。强攻不行,土耳其人便打算挖地道,穿过护城墙和城墙,钻入城内,不料地道还没挖完,就被当地居民发现,他们用火药将地道炸毁了。土耳其人见此计不成,又决定使用攻城塔车,在车上筑起塔堡,外面包着三层厚厚的牛皮,车上藏有炮火和弓箭手,还有一架用滑轮升降的云梯。他们满以为这下一定可以出奇制胜了,可是当塔车靠近城墙时,守城的官兵就往塔车内猛投蘸满松脂的火把,将塔车烧着,并用大杆推倒云梯,土耳其人又遭惨败。穆罕默得二世的陆上进攻接连受挫。在海上,他的舰队也未获成功。在金角湾,有君士坦丁堡的舰队巡防,共有9艘大战舰和30艘较小的舰船在海上协助城内的防卫战,并运输作战物资。4艘拉丁船和一艘希腊船甚至冲破土耳其舰队的封锁,进入金角湾内,给君士坦丁堡运来大批给养。

由于屡战屡败,伤亡惨重,军队中的厌战情绪上升,并形成了以宰相哈利勒为首的反对派。他们以西方援军将至为借口主张撤围,却终于不能打动穆罕默德二世。

但穆罕默德二世也不得不重新考察君士坦丁堡的城防虚实,制定新的进攻措施。后来,他发现城北的金角湾水面不宽,东罗马人主要依靠铁索横江来阻挡进攻,倘若能绕过铁索,从水路登陆,进行偷袭,定能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破城池。然而,如何使船只绕过铁索抵达城下,却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穆罕默德和部下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旷古未闻的妙计奇策。他派人到热那亚商人据守的加拉太镇去,用优裕丰厚的报酬收买了那里的商人,使商人们允许他在加拉太北面铺设一条陆上船槽。船槽是用坚厚的木板铺成的,由高往低的滑行面,槽底又涂上很厚的一层牛羊油脂。靠着这条船槽,土耳其人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奇迹般地将80艘战船拖运到了金角湾的侧面。在那里他们架起了浮桥,筑起了炮台。

1453年5月29日拂晓,穆罕默德二世再次发动全面攻击。他甚至把自己精锐的侍卫队亦派上阵去。守城的军队在他们的指挥官犹斯底尼亚的领导下,进行殊死的抵抗,使战况进入胶着状态。但不幸的是,犹斯底尼亚中箭身亡,致使守军顿生恐慌,无心坚守,抵抗力大降。土耳其军队终于突进了对方的阵地。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到大势已去,化装夺门而逃,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击毙。当天夜里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全城。土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历代的艺术珍品被洗劫一空,华丽的建筑物被付之一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随后,土耳其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