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擢进士高第”中高第是什么意思 好像还有上第之类的又怎么翻译
高第:
1.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2.常指科举中式。
3.指科举中式者。
4.指官吏的考绩优等。
5.指学习成绩优异。
6.指高材生。
上第:
1.上等;第一。
2.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
3.及第。
⑵ 高第的人物生平
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任临颖(今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县令。临颖县志说他赈灾救荒,“医活数万人”。而且比较廉洁,缴上来的赋税根本不拆封,就直接送到开封府上,由此杜绝了耗羡的弊端。这样,可能由于征税方面的政绩比较突出,高第“转户曹,榷浒墅关”,也就是派去了苏州钞关收商税。旧例,在主钞关之外的支流水道上都设绳拦截,以防商船从中私自开走以避税,高第认为只需封锁主河道附近的水域即可,不用一切都斤斤计较。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高第最终升到了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知府,是正四品之官了。
万历三十八年(1610)二月,高第从大同知府转为山东按察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1613)三月,高第考满,再从山东副使升为湖广右参政(从三品)。 关于他此段期间的事迹,《湖广通志》说:“高第……分守荆西,修学宫及魁星楼、尊经阁。捐资区画,不烦民力”,也就是说他在当地捐款建了文庙学宫等建筑。不久后,高第升山东按察使(正三品)。
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再升为陕西右布政使(从二品) ,很快又升山西左布政使。
天启元年(1621)三月,吏部以高第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令其巡抚大同。 在任上,据《永平府志》,《滦州志》等记载,他又私人出资七千两银子,助给边将的抚赏 ,在军中朝中口碑很好。高第曾著有《抚云疏稿》一书,当为此时的奏疏集子。
天启二年(1622)十二月召高第入京,为兵部右侍郎。天启四年(1624)正月,为兵部左侍郎。天启四年(1624)二月,高第致仕。 天启五年(1625)二月,起复高第为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 五月,升任兵部尚书。十月,皇帝将高第召到文华殿,赐其蟒衣玉带,令以兵部尚书经略蓟辽。
天启六年(1626)三月,宁远大捷后,因迫于辽事的压力,连续两次上疏辞职,天启皇帝允其归。后来被阉党陷害,高第打了胜仗,反而被革去玉带闲住。
崇祯元年(1628)四月,崇祯皇帝清洗阉党后,给当初被阉党陷害的官员平反,高第名列其中 ,但因年老暂未安排具体职务,闲赋在滦州老家。 崇祯三年(1630)一月,后金攻打永平。高第听闻之后,仓惶举家逃走。十一月,明朝以其逃跑以致郡城沦陷为由,逮捕高第。后令其谪居山东省无棣县,起复作罢。
崇祯十二年(1639),放回滦州。不久去世,享年82岁。
⑶ 得中高第是什么意思
高第:1.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2.常指科举中式。唐 贾岛《送陈商》诗:“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尽有贫苦的书生向富贵人家求婚,便笑他阴沟洞里思量天鹅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怅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
一般用2。得中高第,指在科举考试中成绩合格,被录取。
⑷ 高第的介绍
高第(1560?—1641年),字登之,滦州(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安机寨村)人。明朝时期军事人物。
⑸ 高第为什么成为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
高地为什么成为西班牙新闻运动的代表?这个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特性,因为她自己能够表现当代的西班牙人的一种品种特致
⑹ 高第水龙头怎么样
我朋友用的就是这个牌子,质量蛮不错的,造型也好,不过好不好看主要看个人喜好的。
这个网站有信息蛮全的,你可以看看。
http://sh.137home.com/index.php?m=Article&a=search&key=%B8%DF%B5%DA
高第卫浴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高档卫浴洁具的企业,公司自主拥有注册品牌商标——高第(GODI),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仿古生产技术。高第卫浴源自西班牙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安东尼奥·高第”命名的新古典艺术、皇家卫浴洁具,其中包括浴室柜、浴缸、马桶和浴室配件等系列产品,浴室柜全部采用进口原木,经纯手工打磨,雕花并通过先进复古工艺制作而成。做工精细,产品典雅、大方、高贵,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其中“浴室柜”、“浴室配件”、“浴缸”、“座便器”等四大类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美、中东、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业界和消费者心目中已成为主流时尚和品位高尚的象征。
⑺ 袁崇焕和高第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宁远之战,也就是被明朝单方面美化为“宁远大捷”发生之后,袁崇焕一战成名,他坚守孤城宁远这一抗命行为,也被鼓吹成了正确之举。袁崇焕本人,更是成了英勇无畏的代表,相反,主张全面收缩兵力退守山海关的高第,被讥讽为胆小如鼠。
这也成了后世主流观点,每每提及所谓宁远大捷,人们在赞颂袁崇焕的同时,也不忘把“懦弱”的高第拉出来大肆批判一番。然而先正想说的是,真相不是这样的。
综上不难看出,高第主张退守,绝非因为胆小如鼠,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相反,袁崇焕抗命,一意孤行坚持去守宁远城,也不是什么值得称颂的行为。
退一步讲,关外筑城与防守山海关两种主张对错我们暂且不说,单看后果。高第提前二十余日示警,告知袁崇焕努尔哈赤要南下抢粮。然而袁崇焕置之不理,说什么“兵法有进无退”。
于是,袁崇焕轻轻松松的守住了宁远城,为自己攫取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不要意外,在没有炸药的冷兵器时代,以一比三的军事力量守住宁远两天两天,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然而,袁崇焕成名的代价,是觉华岛上本来可以按照高第命令撤退得以保存的十余万石粮草,两千余艘船只,以及一万多无辜军民的生命。
⑻ “高第”在中国古代什么意思
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也常指科举中式。
如果有帮助,希望采纳,多谢
⑼ 高第的主要事迹
柳河之败后,上疏:“自广宁弃后,蓟镇单弱,所赖以内护邦畿、外拒奴虏者,惟榆关为扼要。近闻渡河取败,宜挑选精兵谨防山海。及查关山原设三部总兵,各有所管地方,分布驻防,不意今春夏间,三部兵马尽驱之关外……此何等时也,犹不思护内而防外乎?” 代督理军务大学士孙承宗接任辽东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