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广州逵园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怎么看 2025-08-27 05:42:22
根据同花顺诊股买股票 2025-08-27 05:38:36

广州逵园

发布时间: 2021-09-18 05:54:06

① 广州有哪些网红的地方或好看的地方

1.红专厂


扶光应该是这几家里最大的,但因为我搞不太清里面的路线啥的…emmmm…

暂时想到的就这么多拉

② 有哪些坐广州地铁就能游的古镇老街

以前广州人想去游古镇,想去逛老街,兜兜转转几次车,在车上就已经浪费了几个小时。而现在的广州,地铁四通八达,想去古村老街,坐地铁就能够到。
(一)1号线
1.老东山新河浦:这里是广州的旧豪宅区,广州人旧有“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说法。广州市现存最大规模的中西结合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就位于此。民国时期,新河浦地区是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这里的住宅楼房以西洋式花园别墅格局为主,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是主要的建筑特色。还有四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分别是春园、简园、逵园和培正路的明园。如今透过这些外墙斑驳的小洋楼,还能领略到昔日“东山少爷”的优雅和高贵。
2.恩宁路:恩宁路是昔日西关最繁华之地,拥有“八桥之盛”。且一度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是广州骑楼的精髓。恩宁路为何取名“恩宁”二字?据考究,过去恩宁路的一头有一条恩洲村,另一头是一条宁溪村。修建这条路时,必须穿过这两条村。后经双方协议,最终就命名为“恩宁”。恩宁路177号是大名鼎鼎的八和会馆,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业会馆,也是粤剧这块文化瑰宝在荔湾发展、成熟的见证。恩宁路的永庆坊,一走进里面仿佛走进百年前的老时光,长不足百米,宽不过两跨,麻石路、青砖墙、趟栊门……北京有南锣鼓巷,上海有田子坊,成都有宽窄巷子,在广州,就有永庆坊。这是一个值得慢慢发掘品味的地方。
3.聚龙古村:在广州有“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之说,“聚龙村”又叫做“邝家村”,是一个已经有12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古村。台山富商邝氏被这里的风景吸引,而且被风水先生连连称赞,于是把这里买下来。在建房的时候岩底还神奇地冒出朱红色的水,被风水先生称为“龙出血”,就取名叫做“聚龙”。这些古老的屋宇,在建筑上有点像西关大屋。村子里的楼房设计大同小异。无论是石板的地面、古朴的青砖楼房,都在向我们诉说着100多年来的风雨。虽然这里地方不大,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只是打个地铁的距离,有时间带相机不妨过来记录时光的轨迹。
(二)3号线
1.沙湾古镇:它始建于南宋,如今800多岁,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美食遍地开花,甚至很多是在广州老城区都找不到的特产美食。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型的沙滩之畔,故名”沙湾”。来到这里,你会发现,每一处街景都散发着浓浓的古镇淳朴气息,街口的大榕树、荷塘边的石凳、岭南特色的村屋……无一尽显着雅致与古典,却又不失趣味。街巷错落纵横,路口与路口连接的另一处,又是一个未知的风景。如果你爱旅行,爱路上的风景,那么,你会沉醉于此。沙湾古镇超级有特色的蚝壳屋,走累了靠在墙边时,可不要被吓到。
(三)4号线
1.黄埔古村:黄埔村又叫黄埔古港,是当时重要的港口之一,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在这里,你能看到特别的广府建筑——镬耳屋。相邻的巷子里都是镬耳屋的建筑风格,整齐地排列着,很有特色。这里的古巷名也很有书卷味——清风里、来燕里、淳庸巷、横辰里、中正里、申明大街。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许多的纪念馆和历史博物馆,历史风味浓厚。
2.深井古村:建于明末清初,有着七百多年历史,是广州保存得比较好的古村落之一。深井古村的建筑吸收了客家式的碉楼和西洋石柱、门楼、花纹图案等建筑特色,几种建筑风格交融,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3.大岭村:这里村落布局良好,传统建筑遗存丰富,还有优美的风景。是广州目前唯一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典型的岭南古村落,保存较为完好,还能看到祠堂、门楼、牌坊、麻石巷、古树、蚝壳墙等等建筑特色。这里还有许多荷花池,还未开发,因此十分僻静幽深。此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柳源堂、龙津桥等景点也值得一逛。
(四)5号线
1.南湾水乡:这是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水乡,因为其岭南建筑完整且特色突出,南湾水乡成为了《三家巷》、《危情姊妹》、《大话黄飞鸿》、《外来媳妇本地郎》等等片子的取景地。全村皆是麻石街巷,其中最讲究的就是南约大街,麻石打横铺设,两旁是锅耳式青砖石脚的古屋,古风怡人。南湾村的的蟠龙桥和彩龙桥双桥,一旧一新照相辉映,双桥之间,秋风古堤十分惬意。著名宗祠麦氏宗祠也在这里,其中初泰麦公祠门头石匾还是李鸿章亲笔所题。此外还有龙泉古井、常春岩、护龙古庙、文昌塔、千人会堂等十几处景点。
2.横沙书香街:因为这里有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53家私塾祠堂,所以也被人们称为书香街。“日新家塾”、“留香家塾”、罗氏大宗祠”、“德星罗公祠”、“长春巷”、“朝阳里”……不管是私塾、祠堂还是小巷,都大致保持了旧时风貌。
(五)广佛线
1.岭南新天地:想去玩文艺复古的小镇,不要一两千,不用五六百,只要7元。就能从公园前地铁站到祖庙地铁站。岭南建筑风格,花岗岩、青石板遍地都是,而且这里绿化很好,不怕晒。街道设计也是很吸引人的,中西结合,各种混搭风格,但是毫无违和感。最令人意外的是岭南新天地里面的彩虹,其实是彩色绳子编织成一道道的彩虹。

③ 东山洋房的“五大侨园”清静典雅

在地图上看,新河浦路、恤孤院路、培正路等街道并不起眼。
恤孤院路,两广浸信会1920年在建华侨住宅区时,在恤孤院旁开辟而得名。别看这条略显狭促的街道只有短短几百米长,一直往前走,你可以看到逵园和春园。这两座洋房,连同隅园、明园和简园,合称东山的“五大侨园”,在东山洋房的建筑中较具代表性。
这一天,阳光明媚,我们在恤孤院路一带的街区停停走走,开始寻找东山洋房。 逵园坐落于恤孤院路9号,很容易便可以找到它,因为正对着它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上面矗立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碑。逵园建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历经80多年,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首层、二层的仿希腊式柱,重新进行了粉刷。楼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门楼,门楼上塑有“1922”字样,按照西方建筑的习惯,这可能是逵园的建造年份。
逵园现在是私人庭院,被一堵围墙围了起来。房子前面有两棵笔直的假槟榔树,直插云霄。以前,逵园的庭院遍植花木,特别是蒲葵树,郁郁葱葱,所以人们渐渐地,也就把这里称为“葵园”。
逵园本身的故事不多,但在历史上,却扮演了一个独特而光荣的角色。原来,中共“三大”会址之所以选择恤孤院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砖木结构瓦屋,是因为这里地处郊区,偏僻幽静,人烟稀少,有利于保密工作。但是从外地来广州参加会议的代表,却遇上了不易找到会址的麻烦。幸好正对着“三大”会址的逵园,在一片简陋低矮的旧式瓦房中十分突出,尤其是门楼上的“1922”的字样,成了代表准确识别中共“三大”会场方位的一个坐标。后来,中共“三大”会址在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成一片烂地,也正是逵园,这个会址才得以重新被辨别确定。 从逵园向南继续行走,到了尽头便是春园。
春园20世纪初由美国华侨所建,宅屋坐北向南。面前是新河浦路,再往前便是绿树环抱的新河浦小河。以前,小河还可以通行机动船,涌边有个慈菇塘,可见当年这一带交通方便,周围是池塘、蕉林环绕的空旷的田园风光。春园,名字富有诗意,园主人在这里建了三座小洋楼,分别是现在新河浦路的22、24、26号。这三座洋房统一的式样,楼高13.5米,每层进深19.1米,宽9.8米,颇有气派的西式风格,显示出主人别具一格的品位。现在,这三座洋楼都重新经过修葺和粉刷,其中24号楼由政府进行保护和管理,另外两栋分别是私人使用和用作新河浦幼儿园。
春园,曾是中共“三大”代表居住的地方。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机关迁到广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会议的党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向警予等,就住在春园24号。在这里,还曾召开过中共“三大”预备会议和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房子里每个房间都按照以前的摆设放置着床、桌等,仿佛在唤醒人们对这段不平凡历史的回忆。在二楼,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客厅,正是在这里,曾经活跃着这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简园位于培正路上,是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所建的别墅。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是20世纪初我国有名的华侨实业家,1906年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提倡国货,与英美烟商竞争。当时,培正路一带还是一片田园果林,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简园落成,十分引人注目。
建成之初,这座洋房高三层,前花园有喷泉花圃,围墙上部以绿釉陶竹筒装饰,券拱式门楼上端是飘出的阳台。首层门廊入口处,还立着一对威严的宫廷式狮子,为这座宅园增添中西合璧的韵味。
简园建成之后,曾用作德国领事馆。二十世纪20年代,国民党要员谭延闿曾住在这里。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毛泽东常在会议休会时,到简园拜会时任大元帅大本营建设部长的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
历经80多年,简园旧时的花圃,被用作一个停车场,房子有人居住着,二楼还拉起防盗网。涂刷着米黄色粒状灰砂的外墙倒保存良好,依稀可以窥见当年的风采。 简园的斜对面便是明园。明园在建成之初,是两幢风格相同的三层红砖楼房,中间入口为罗马柱式门廊。明园环境幽静、绿树遮阳、清爽宜人,环绕着的是一片竹林。当时,在这里住的都是一些华侨。由于附近没有什么楼房,明园被人们称为“洋房别墅”。
现在,明园的围墙大门依然保存着,但原来的红砖楼,被一栋白色的新房子完全阻挡了,穿过一扇斑驳的铁门,沿着小路往前走,才能看到传说中的洋房。其中一栋正在修葺,另一栋由一黄姓人家居住,当年的面目已难以辨认。 在寺贝通津42号,还有一座有特色的洋房——隅园。它的设计者、最初的主人是广州早期留英、美学生伍景英,1925年国共合作时期,他曾担任海军造船总监。
隅园大约于1931年建成,整体风格源自英伦。但伍景英在设计时将英伦建筑风格融进本地特色。英式洋楼的阳台多是全封闭的弧形阳台,但为了适应南方闷热的天气,隅园的阳台设计成凹陷进去的通风阳台。阳台在英式梁托上,加上中国独有的吊钟花形,这种建筑风格被人称为“西曲中词”。
隅园现在属于私人庭园,外面竖起了高高的围墙,旁边建起了一栋两层蓝色房子。虽然如此,依然可以清晰看见洋房的琉璃瓦硬山顶、红砖清水墙,庭园里生长着多种不同古树,郁郁葱葱,供人遥想当年的清静、典雅。

④ 求广州东山洋房五大侨园的cad平面图,春园我已经有了,求其他园,尤其是逵园……重赏谢谢

200算重吗?

⑤ 为什么广州有那么多有钱人

这是因为广州发达呗! 地理环境又好! 又是广东省会! 经济发达! 是珠江三角区中心城市!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但是也不是那么多有钱人啦!!!!!!!!怎能和上海北京等比啊!!!!!!其实在中国很多城市比广州有钱人多!!!!!但是,广东是中国经济最综合的省哦!不像一些地方,这里有钱哪里没钱。

⑥ 广州逵园(逵园艺术馆)参观需要门票吗

我去过一次,一楼是画展,二楼是服装饰品店,三楼是咖啡馆,不需要门票

⑦ 东山口有什么传统美食

广州记忆丨人均30元吃遍东山口人气美食,还有洋楼里的咖啡店~

艺术三星周末牛肉建筑

在广州,

素有“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说法。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东山口,

每次坐一号线总可以听到地铁报站“东山口”,

你是否也一直听说那里有故事,却未曾踏足。

小编对东山的印象无非是龟岗大马路、庙前直街、东山百货等等等,很多人都以为东山口只有红砖洋房,只适合闲逛和外拍,其实那里不止有大街、洋房、骑楼,更是美食的聚集地。

东山口,这一带的建筑饱含历史文化沉淀,保护完整且别具风格。

不仅吸引了游客们的脚步,

也有不少文艺小资范的特色小店悄无声息地扎根在这里。

小编挖出的这些特色小店,绝对让你抱负扶墙走……

丨肥佬牛杂丨

在东山口地铁站附近有档牛杂,每每走过都要买。从原来的推车走鬼档搬到店内,从没任何名气到现在的粉丝慕名而来,为的就是那份萝卜牛杂!

这里的牛杂没放过多香料,牛杂本身味足,感觉不用蘸甜酱也依然棒棒哒!牛心牛肺弹性十足,也很干净,萝卜则是炖的刚刚好,腩汁满满的,吃起来特满足!关键是够饱肚呀~

地址:庙前直街12号(东山区少年宫对面) 人均:12元

丨老上海食惠里小笼包面馆丨

但是小编每次都是为了那碗咸蛋黄鲜肉馄饨云吞,每颗馄饨都很大,咸蛋黄也不少,最重要是其价格和口味上的平衡,难怪附近很多街坊都视之为食堂。

地址:龟岗大马路13号(近东山百货)

人均:20元

丨林华牛羊蛇杂屋(东华东路店)丨

只此一家有牛羊蛇杂的牛杂店林华铺子,滋补三蛇杂汤,各种蛇肠、蛇肝、蛇肺等肉料,吃起来很软,汤味鲜浓,加了胡椒粉很暖胃。

从7块吃到14块,老街坊都爱的味道。在冬天来一碗牛羊杂汤暖暖身子,值得一试。

地址:越秀区东华东路618号

人均:13蚊

丨风味馆丨

只有广东人才会懂牛三星有多好吃,这家老店,每次去必点牛三星汤加辣,还有陈村粉,分量超级足,牛三星烫得爽口脆嫩、火候非常好,而汤底下有韭菜、酸萝卜、吃起来整个汤很是开胃。

小斋陈村粉,最喜欢上上下下满满的一层酱,陈村粉搭配牛三星,真是绝配。

地址:越秀区越秀南路161号(芬兰浴馆对面)

人均:15蚊

丨成隆行(东山店)丨

喜欢他们家的蟹粉小笼包,鲜美香甜,汤汁非常饱满,汤包皮很薄,泛着黄黄的蟹膏黄油花。但是价格却不便宜。

一年吃蟹也就几个月,总是不能错过,每年都吸引了一批吃蟹爱好者,吃完大闸蟹记得喝姜茶,暖暖的,瞬间感觉很完美。

地址:庙前直街31号(近农行)

人均:150元

丨常来饭店丨

“常来饭店”走的则是平实住家菜路线,秘制的豉油皇鹅肠、碌鹅等点击率最高,还有镬气十足的粤式小炒令师奶们都要臣服。

满满的传统味道,很多街坊经常帮衬的食堂,深受街坊欢迎。

地址:龟岗大马路金韵茶业旁(近龟岗步行街)

人均:50元

丨老班长丨

东山口店也是20年+的老店了,这里的灌汤包,永远那么多人,永远的新鲜美味。

还有凉拌卤牛肉,清香透鼻。凉菜和凉皮也是这家店的一大特色,很受欢迎。

地址:农林下路81号南侧(王府井对面)

人均:40元

丨云上咖啡·艺术会馆丨

充满艺术气息的会馆,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很有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一片怡然自乐的静谧感。店主还在门口还养了很多只可爱的龙猫,来这里享受宁静下午茶时光是不错的选择喔!

地址:东山口启明一马路4-1号(近东山百货)

人均¥ 46

丨逵园1922画廊&Cafe丨

1922年建的老房子,一楼会定期展出不同的艺术作品,楼梯曲折通幽。二楼是一个阳光小天堂。由于阳台是骑楼设计,所以坐在这里一整天都是那么的安逸舒适,建筑总是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情记忆,也许你也会喜欢这午后的一米阳光。

地址: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逵园内(近中共三大会址)

人均¥62

东山的小洋楼众多,当然美食也不止这些。在这里,时不时会遇上一些花儿,给生活增添一些色彩,生活就充满了活力。

这些广州老味道隐藏在东山口这里,

有时间去走一走吃一吃真的很不错,

⑧ 广州适合骑行的观光路线有哪些

(一)广州新中轴太古仓
骑行路线:珠江新城——二沙岛——海印桥——滨江路——太古仓,约13公里。
从广州新地标珠江新城出发,广州塔渐渐成为骑行者集结的标志。骑行至二沙岛,这个有“最具广州现代风情”美誉的地方,感受夜空下的文艺气息。华灯璀璨的珠江两岸,亮起灯的海印桥、海印桥在夜晚闪耀着熠熠光彩,倒影在珠江水上泛起金色的波光。沿着滨江路到达太古仓,打卡广州最美临江风景线,夏末初秋邂逅最靓丽的广州。
(二)新河浦
骑行路线:广州大道——寺右新马路——新河浦路——东湖路——海印桥底——大通路——二沙岛——广州大桥——临江大道——中轴线,约8公里。
以“东山小洋楼”著称的新河浦,随处可见特色的建筑,骑车经过一定要停下来好好欣赏一下。其中春园、中国三大旧址、逵园、明园、简园、培正中学、七中、东山堂都是值得拍照打卡的地方。终点是广州新中轴线,由东山口的老城区情怀走到新城区CBD的繁华大气,骑行其中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三)新生物岛
骑行路线:官洲地铁站——生物岛公园——水墨园——小洲村艺术区——小洲村,约8公里。
生物岛像一个巨大的城郊花园,景观经升级改造以现代岭南主义为框架,对标国际一流园林建设,远离城市喧嚣,环岛骑行,尽情感受环岛绿道的醉人风景。古韵清幽的水墨园布局尽显岭南园林之美,悠闲品味一草一木一亭一廊的精心之作。骑行至小洲村,城市边上人文气息浓郁的湿地公园,随处可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在古村秀色中流连,很能让人沉浸心灵。
(四)大学城
骑行路线:大学城北站B出口——外环,约15公里。
广州大学城拥有覆盖环湖路、内环路、外环路等要道约32公里的绿道,有着得天独厚的绿道骑行环境和条件。广州大学城外环路绿道上,沿途有珠江环绕和岭南印象园、广东科学中心及大学城内各高校正门景点,内环路设有自车越野赛道,是曾经举办过各种比赛的专业赛道,堪称经典。
(五)聚龙古村
骑行路线:花海街(花地河绿道)——兴鱼路——东沙港——广州圆大厦——东塱——芳村大道——聚龙古村——白鹅潭广场,约20公里。
聚龙村又名"邝家村",是广州芳村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近年来,百年芳村长堤街改造完成,多个沿江广场亮相白鹅潭,变身现代艺术街区,而石围塘更是摄影师的外拍胜地之一。路线途经芳村、花地河绿道、聚龙古村、白鹅潭广场、石围塘,骑行其中可以充分领略历史与文化气息的交融。
(六)沙面
骑行路线:市二宫——滨江路——人民桥——沙面——西关大屋——一德路——圣心大教堂——海珠广场,约12公里。
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很多伟人的足迹。岛上有很多欧陆风情建筑,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骑行到一德路,可以顺便去看看长提,这里是老广州的“外滩”,爱群大厦、南方大厦、西堤码头,游客可以领略老广州的欧陆风情。骑到圣心大教堂你可能会被五彩斑斓的琉璃和雄伟的哥特式建筑所吸引,这里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也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
(七)大夫山森林公园
骑行路线:大夫山森林公园,约10公里。
大夫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以西三公里处,跨市桥、钟村两镇,毗邻顺德碧桂园,北与祈福新村接壤,总面积约9000亩,是广州地区生态型森林公园,被称为“番禺的氧吧”。公园内连绵不断的群山环抱着,海拔226.6米的大夫山是番禺区第一高峰,园区内还有大小山塘和多个人工湖,形成了峰恋起伏、湖光倒影的景象。在这里慢慢骑行,每一口呼吸都是满满的负离子,还可以放风筝、烧烤、爬山、钓鱼、划船,是假期出行的好去处。
(八)海鸥岛
骑行路线:环岛骑行
海鸥岛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郊,是一个河流冲积而成内河岛屿,也是广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岛内河网交错,小桥纵横,鱼塘与水稻相连,芭蕉与绿树一色。环岛骑行后,还可以品尝岛上最新鲜的“鱼虾蟹”和最天然绿色的食材。
(九)黄埔古港——海心沙
骑行路线:黄埔古港——万胜围——阅江中路——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琶洲大桥——临江路——海心沙,约10公里。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石基村,自宋朝以后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保留了大量遗迹和文物,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港口停靠过瑞典的“哥德堡号”、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希望号”和“涅瓦号”等外国商船,尽显广州“国际大都市”地位。线路经过黄埔古港、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琶洲大桥,最终抵达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举办地“海心沙”,在见证历史文化变迁的同时,可以饱览珠江两岸的无限风光。
(十)增江画廊
骑行路线:初溪休闲公园——天然沙滩泳场——鹤之洲——广州亚运会龙船赛场——何仙姑家庙,约40公里。
增江画廊起点初溪水利枢纽工程终点在湖心岛景区,全长约40公里。增江画廊由东、西两岸组成,画廊整合了两岸从初溪水利枢纽工程到白湖百年飞榕再到湖心岛河岸线的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和美化,并做好沿线水环境的整治,两岸沿线大量种植一年四季盛开的花树,伴随着增江河的映衬,使城区增江河两岸犹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卷。
(十一)龙洞水库
骑行路线:水库大水坝——雷达站防线——遇路口转右,约10公里。
这里有平坦宽敞的柏油路,两旁还有绿树遮荫,慢慢骑行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挑战难度,又可转战山路,适合设备专业的山地车发烧友。
(十二)华南植物园
骑行路线:沿着园内的水泥小路慢慢骑行即可
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园内植物丛生,沿水泥小路在园中慢慢晃悠,很有懒散的热带度假情调。
(十三)滨江路
骑行路线:沿着江边骑行即可
滨江路是广州城区最经典的一条江边路线。如果你只能在广州骑一次单车,这条广州风情线路就最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