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默多克为什么被称为是一名商业奇才
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笔下,默多克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奇才。他对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制度。他的办公室在纽约曼哈顿的《纽约邮报》大楼。他所属的100多个相隔遥远的企业,每月至少有40份报告送到这里,内容中包括报纸发行量、广告版面、收入、利润、支出等各种数据,每逢他去外地活动,则由他的助手阅后,简要地向他汇报。一旦发现问题,他立即通过电话、电传等方式下达指示,提出处理意见。
❷ 默多克旗下媒体有哪些
默多克旗下媒体有《帕斯星期日周刊》、《世界新闻周刊》、《太阳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澳大利亚人报》、《每日镜报》等。
1、《每日镜报》
《每日镜报(Daily Mirror)》是世界上第一份小报,是一份内容以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八卦绯闻、民生消费、丑闻为主的日报,创刊于1903年,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每日镜报》强调文章简短、煽情,且大量采用图片;不过,《每日镜报》较少报道大报所关注的公共议题与政经大事。
2、《太阳报》
英国《太阳报》(The Sun)是富商基思·鲁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拥有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一份小尺寸版式日报(tabloid)。2004年后期该报的每日发行量达320万份。星期日版的《太阳报》名为《世界新闻报》(News of the World)。
3、《纽约邮报》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创办于1801年,现属媒体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其报道风格以煽情、八卦而闻名。在1960年代后半期,日发行量曾达70万份,现虽下降到41.8万份,但仍然是纽约最重要的报纸之一。
4、《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隶属于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鲁伯特·默多克收购之后,有指《泰晤士报》的风格逐渐趋向保守。
5、《澳大利亚人报》
《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创刊于1964年,隶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报社总部位于悉尼。该报平日版的发行量为13万份,拥有读者40多万,周末版的发行量为32万份,读者达90多万人。
❸ 关于默多克的生平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世界报业大亨,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出版业外,从宣传媒介到电视台到石油钻探、牧羊业等都涉足。早在70年代,在国内已拥有悉尼电视第十台、墨尔本电视第十台和安塞航空公司50%的股权,并经营欢乐唱片公司和图书公司等。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2014年1月2日,传媒大亨默多克的21世纪福克斯出售了所持有中文电视公司星空传媒剩下的47%股权。
❹ 默多克杀人脑百度百科
默多克(MODOK)又称杀人脑、魔多客,原名乔治·塔尔顿(George Tarleton)。变异前身高5英尺8英寸(1.73米),体重165磅(75公斤),变异后身高12英尺(3.66米),体重750磅(340公斤)。首次亮相于【Tales of Suspense】#93(1967年)。
默多克拥有超强的心灵能力和超人的计算能力,他可以生成力场防护盾来抵御攻击,他也可制造精神能量进行攻击。
默多克拥有超高智商和超强的记忆力,可以熟记他经历过的所有事件。默多克也可以读取他人思想,他还可以将自己转换成原始数据,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传送。默多克也是一名天才级科学家和战略家。
默多克通常乘坐一把悬浮座椅,配备有各种高科技武器装备。他也通常佩戴一条头带,头带能帮助他凝聚力量和控制座椅。
乔治·塔尔顿原是A.I.M组织的技术员,他在参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身体细胞发生变异,脑袋变得巨大,并拥有超高智商和心灵能力。后来他杀死他的上司,掌控了A.I.M组织。
人物能力数值,详细介绍请查看漫威人物能力数值
1.智力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⑦
2.力量①①②③
3.速度①①②③
4.耐力①①②③
5.能量①②③④①②③④⑤⑥
6.技能①①②③
❺ 默多克次子辞去新闻集团董事职务,他为何要这么做
其实默多克辞去新闻集团总裁的职务,主要是存在意见分歧,其旗下的媒体刊登的一些内容和他的战略计划有分歧,所以其才辞去了职务。
而詹姆斯默多克是之前该新闻集团董事长和首席CEO默多克的次子,也算是他的爸爸将公司的业务交给他打理也是证明他能力吧,默多克早在2013年就已经接手了新闻集团,开始担任其董事会,全权处理这个集团的一切事务。一直从2015年到2019年,詹姆斯默多克又担任了21世纪福克斯的首席CEO。所以此次其除去新闻集团董事的职务,也有可能是默多克的工作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当董事长可不是就以为的签签文件,指挥下属工作那么简单,可能长期以来的压力导致了他不能够继续承受了,再加上这次疫情本来就使得所有的行业都面临了巨大的打击,那么默多克这种情况可能也是让位。
❻ 默多克是谁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出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的美国著名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毕业于牛津大学。他目前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其现任妻子邓文迪(Wendi Deng Murdoch),广东东莞人,被称为中国最富有女人,“一个传奇的中国女人”之誉,也有人称她是史上最成功的小三。
❼ 默多克退出凤凰卫视了吗
凤凰网、凤凰卫视、凤凰金融创办人刘长乐及其家族,聪明人,听闻国家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闻风而动,全身而退,拿钱跑路,免得过完年清算被抓!
❽ 默多克的债务危机
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要借助外力的帮助,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债务问题。债务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前途、命运。世界头号新闻巨头默多克就曾有过一个惊险的债务危机故事。默多克出生于澳洲。加入美国国籍后,他的总部仍设在澳大利亚,企业遍布全球。麦克斯韦尔生前主要控制镜报报业集团和美国的《纽约每日新闻》。默多克的触角比麦克斯韦尔伸得更广,在全世界有100多个新闻事业,包括闻名于世的英国《泰晤士报》。世上豪富,大都肥头大耳,粗粗壮壮,有一副大亨的体态。可默多克压根儿是个不起眼的槽老头。若是以貌取人,谁都不能相信,他是拥资25亿美元的大富豪。默多克不像麦克斯韦尔是个白手起家的暴发户,他从事的新闻出版业庇荫于父亲。老默多克在墨尔本创办了导报公司,取得成功。在儿子继承父业时,年收入已达400万美元了。默多克经营导报公司以后,筹划经营,多有建树,最终建成了一个每年营业收人达60亿美元的报业王国。它控制了澳大利亚70%的新闻业,45%的英国报业,又把美国相当一部分电视网络置于他的王国统治之下。1988年,他施展铁腕,一举集资20多亿美元,把美国极有影响的一座电视网买到了手。默多克和他的家族对他们的报业王国有绝对控制权,掌握了全部股份的45%。西方的商界大亨无不举债立业,向资金市场融资。像滚雪球一样,债务越滚越大,事业也越滚越大。默多克报业背了多少债呢? 24亿美元。他的债务遍于全世界,美国、英国、瑞士、荷兰,连印度和香港的钱他都借去花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银行也乐于给他贷款,他的报业王国的财务机构里共有146家债主。正因为债务大,债主多,默多克对付起来也实在不容易,一发牵动全身,投资风险特高。若是碰到一个财务管理上的失误,或是一种始料未及的灾难,就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整个事业搞垮。但多年来默多克经营得法,一路顺风。殊不知,1990年西方经济衰退刚露苗头,默多克报业王国就像中了邪似的,几乎在阴沟里翻船,而且令人不能置信,仅仅为1000万美元的一笔小债务。对默多克说来,年收入达60亿美元的这一报业王国,区区1000万美元算不了什么,对付它轻而易举。谁知这该死的1000万美元,弄得他焦头烂额,应了“一文钱逼死英雄汉”的这句古话。美国匹兹堡有家小银行,前些时候巴巴结结地贷款给默多克1000万美元。原以为这笔短期贷款,到期可以付息转期,延长贷款期限。也不知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这家银行认为默多克的支付能力不佳,通知默多克这笔贷款到期必须收回,而且规定必须全额偿付现金。默多克毫不在意,筹集1000万美元现款轻而易举。他在澳洲资金市场上享有短期融资的特权,期限一周到一个月,金额可以高到上亿美元。他派代表去融资,大出意外,说默多克的特权已冻结了。为什么?对方说日本大银行在澳大利亚资金市场上投入的资金抽了回去,头寸紧了。默多克得知被拒绝融资后很不愉快,东边不亮西边亮,他亲自带了财务顾问飞往美国去贷款。到了美国,却始料不及,那些跟他打过半辈子交道的银行家,这回像是联手存心跟他过不去,都婉言推辞,一个子儿都不给。默多克又是气恼又是焦急,悔不当初也去当上个大银行家,不受这份罪。他和财务顾问在美洲大陆兜来兜去,弄到了求爷爷告奶奶的程度,还是没有借到1000万美元。而还贷期一天近似一天,商业信誉可开不得玩笑。若是还不了这笔债,那么引起连锁反应,就不是匹兹堡一家闹到法庭,还有145家银行都会像狼群一般,成群结队而来索还贷款。具有最佳能力的大企业都经受不了债权人联手要钱。这样一来,默多克的报业王国就得清盘,被24亿美元债券压垮,而默多克也就完了。默多克有点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但他毕竟是个大企业家,经过多少风风雨雨。他强自镇定下来思考,豁然开朗,一个主意出来了,决定口头去找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是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最大债主,投入资金最多,如果默多克完蛋,花旗银行的损失最高。债主与债户原本同乘一条船,只可相帮不能拆台。花旗银行权衡利弊,同意对他的报业王国进行一番财务调查,将资产负债状况作出全面评估,取得结论后采取对策行动。花旗派了一位女副经理,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出身的女专家带了一个班子前往着手调查。花旗银行的调查工作班子每天工作20小时,通宵达旦,把一百多家默多克企业一个个拿来评估,一家也不放松,最后完成了一份调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的篇幅竟有电话簿那么厚。报告递交给花旗银行总部,女副经理写下这样一个结论:支持默多克!原来这位女银行专家观察默多克报业王国的全盘状况后,对默多克的雄才大略,对他发展事业的企业家精神由衷敬佩,决心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她向总部提出一个解救方案:由花旗银行牵头,所有贷款银行都必须待在原地不动,谁也不许退出贷款团。以免一家银行退出,采取收回贷款的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匹兹堡那家小银行,由花旗出面,对它施加影响和压力,要它到期续贷,不得收回贷款。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报告提交到花旗总部时距离还贷最后时限只剩下10个小时。默多克带着助手飞到伦敦,花旗银行的女副经理也在伦敦等候纽约总部进一步的指示。真是千钧一发,默多克报业王国的安危命运此时取决于花旗银行的一项裁决了。女副经理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她所做出的结论关系到一个报业王国的存亡,关系到14亿贷款的安全,也关系到她自身的命运。她所提出的对策,要对花旗银行总部直接承担责任。如果146家银行中任何一家或几家不接受原地不动这项对策的约束,那么花旗银行在财务与信誉上都会蒙受严重损失,而她个人的前程也要受到重大挫折。她虽然感到风险很大,内心忐忑不安,可她保持镇静,谈笑自若,她的模样使屋子里的所有人都能够放松一些。时间在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最后的10小时已所剩无几,到了读秒的关头了!花旗银行纽约总部的电话终于在最后时刻以前来了:同意女副经理的建议,已经与匹兹堡银行谈过了,现在应由默多克自己与对方经理直接接触。默多克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拨通越洋电话到匹兹堡,不料对方经理避而不接电话,空气一下子紧张起来。默多克再挂电话,电话在银行里转来转去,最终落到贷款部主任那里。盯着电话。默多克听到匹兹堡银行贷款部主任的话音,他发觉这位先生一变先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口气,忽而和悦客气起来:“你是默多克先生啊,我很高兴听到你的声音呀,我们已决定向你继续贷款……”一屋子的人都变得轻松,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只有默多克搁下电话后像是要瘫了,他招了一下手,说道:我已经精疲力尽了!侍者递给他一杯香摈,他一饮而尽。默多克渡过了这一关,但他在支付能力上的弱点已暴露在资金市场上。此后半年,他仍然处在生死攸关的困境之中。由于得到了花旗银行牵头146家银行一齐都不退出贷款团的保证,他有了充分时间调整与改善报业集团的支付能力,半年后,他终于摆脱了财务的困境。亿万富豪和一文不名的穷人,同样都有穷困和危难的时候,但其产生的原因与解困的途径截然不同。渡过难关以后,默多克又恢复最佳状态,进一步开拓他的报业王国的领地。这位有成就的企业家最了解开拓是保护事业特别有效的手段。1992年,他打通好莱坞,买下地皮盖起摄影棚,拍成第一部影片——惊险科幻片《孤家寡人》,上映后大获成功,票房很高,续集同样赢得了观众。今年,已有192年历史的《纽约邮报》因财政问题严重,面临倒闭危险。《纽约邮报》曾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10家报纸之一,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善,每年亏损1200—1500万美元。在美国破产保护下勉强维持。像当年收购垂危的伦敦《泰晤士报》一般,默多克在今年3月下达指示给他的美国新闻出版公司总裁珀塞尔,向美国破产法庭申请收购,法庭准许并授权默多克控制邮报。他派珀塞尔接任邮报出版人,与工会谈判希望取得雇用与解雇人员的权力,改组班子,减少600万美元的亏损,一度谈判破裂,后经纽约州州长斡旋而最终完成收购。默多克报业王国的旗帜上又多了一颗星。澳大利亚最近公布富豪名单:默多克名列榜首,拥有资产已上升到45亿美元。 公司在扩张时,举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应注意合理的债务结构,否则,韩国的大宇公司就是前车之鉴。
❾ 默多克
基思·鲁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后加入美国籍。其父基思·默多克爵士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和出版商。默多克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在伦敦《每日快报》当过助理编辑,1952年回到澳大利亚经营其父濒于破产的《阿德莱德日报》。1956年收购《珀思星期日周刊》。1960年买下《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1964年创办《澳大利亚人报》。1969年控制英国《世界新闻》周刊和《太阳日报》。1973年购入美国《圣安东尼奥新闻》和《星报》。1976年先后收购《纽约邮报》和纽约杂志公司。1981年购入《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所属三份周刊,从而控制了英国30%的报纸发行量。后又买下美国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并控制在电影和新闻界中有影响的华纳通讯公司。默多克还是安捷航空公司董事长、美国出版公司董事长、城市邮报出版公司董事长、国际新闻有限公司董事长。1981年任泰晤士报业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82年1月任董事长。1984年任路透社持股有限公司经理。后任澳大利亚默多克新闻公司总经理。他创立的默多克新闻公司是澳大利亚大报系之一,除经营电视外,还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新西兰拥有数十家报纸、杂志。九十年代,默多克又在美国建立了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三大电视网比肩而立的电视传媒王国——福克斯电视网(FOX)。
默多克所创建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集团经营的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以及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开发。1999年3月,新闻集团北京代表处成立,次年,卫星电视(STAR)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成为首家获准在沪设立代表处的境外传媒公司。
目前,默多克控制澳大利亚2/3的报纸,英国的《太阳报》、《泰晤士报》等40%的报纸都由默多克控股。他还拥有英国的天空电视台、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香港的亚洲卫视(即星空传媒)。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默多克又宣布与日本公司合办一家专门拓展互联网投资的金融企业——软银。
2005年7月,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以5.8亿美元现金收购当时MySpace的母公司Intermix Media,从而进入了网络新闻博客及网络社交领域,拥有了这个广受欢迎的SNS网站、“生活方式门户网站”。
❿ 为什么有默多克这么大影响力
一个人的影响力大多是由其做过的事产生的,而一个人做过的事大多带有行业性、区域性。所以,一般而言,指一个人有影响力,大多先是指他对所在行业产生的影响力,这些东西慢慢地就会形成个人影响力,任何人、任何行业均是如此。任何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描写,如果是跳开了他的工作或行业影响,都是虚无甚至飘渺的。就默多克而言,说他有影响力的,潜台词大多先是表达他在自身所在行业的影响力及成绩是巨大的,当中避不开三个指标:1.创收能力,毫无疑问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被估值400亿美元荣登世界第一传媒集团,这里足够说明他的创收能力。2.专业能力,能办报、开电视台本来就不是专业门槛低的事,如果还能做到看过的人都说不错、甚至喜欢看,那这件事就不简单了。特别是传媒这件事,有些时候还真不是简单的越专业越好,更不是越跟市场走内容就会越吸引,总之做媒体就是做触觉,说不清讲不白。唯独做传媒内容真的做的好的人都有一种特质:留意一下刘长乐,留意一下默多克。同时,再留意一下把媒体内容做得没什么人喜欢看的人,也有很多共同特质。3.格局能力,毫无疑问格局决定直径,默多克的人生直径直接做到了横穿地球,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布了局,这个直径还能小吗?以上三点基本已经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影响力了,所以默多克的所谓大影响力其实还是根基于他的事业成就而言的。无可否认,如果说传媒大亨,目前能跟他匹敌的确实不多,这就更成就了他的话语权及公信力,这些加起来也会壮大他的影响力。华人里的刘长乐其实是有根基成为下一个默多克的,但基于国内媒体的政治属性,要完全辟除政治属性及立场去冲国际市场,似乎有点不现实。但如果带有了政治立场及属性的媒体是很容易遭受他国排斥及防范的,要实现国际化扎根的传媒集团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