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吴晓求
扩展阅读
早上股票九点十五买涨停 2025-08-25 14:06:33
拓邦股份的股票价格 2025-08-25 13:59:27

吴晓求

发布时间: 2021-09-20 18:22:46

⑴ 吴晓求谈股灾教训:监管层不应关注股市涨不涨

后配股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发行:
(1)公司为筹措扩充设备资金而发行新股票时,为了不减少对旧股的分红,在新设备正式投用前,将新股票作后配股发行;
(2)企业兼并时,为调整合并比例,向被兼并企业的股东交付一部分后配股;
(3)在有政府投资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为后配股。

⑵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吴晓求主编的《证券投资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证券投资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吴晓求主编的《证券投资学》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以吴晓求主编的《证券投资学》为基本依据,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证券投资学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定吴晓求主编的《证券投资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

4.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可以说本书的试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博选众书,取长补短。

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4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课后习题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篇幅限制,更多精彩内容登陆免费查看

在线学习:http://renhong.100xuexi.com/Ebook/16546.html

无干货不分享,考试就找任宏学习网

相关学习资料: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3版)网授精讲班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3版)配套题库

⑶ 吴晓求的相关评论

吴晓求教授主编的《证券投资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部教材的第一版发行于2000年,第二版则于2004年出版,在国内的许多学校得到应用,并受到好评。这部教材不仅提供了完整的投资学理论框架,对投资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了透彻的介绍。在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介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特有的股权结构、信息披露的方式和交易程序等。包含了许多中国证券市场的实例,更易于学生理解。
这部教材的结构十分清晰,全书共分为5个部分。总论篇介绍了证券投资的基本工具以及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基本分析篇系统讲述了证券价格的决定因素,并从宏观经济、产业周期以及公司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技术分析篇则探析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理论及方法,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技术指标的原理及应用法则。组合管理篇从介绍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证券投资的风险,讲述了投资组合的类型及基本方法,系统总结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及期权定价理论,并介绍了投资组合管理的业绩评价模型。市场监管篇首先系统讲述了证券市场监管的理念、要素、体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实践,分析了在开放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监管的思路。
这部教材逻辑清楚,体系成熟,内容丰富,阐述详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证券价值分析和现代投资理论部分逻辑严密,具有一定的深度。教材的各章不仅包含有内容小结,还包括关键问题及思考题。内容小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本章的脉络,关键问题有助于学生提纲挈领地理解本章的核心要义,思考题则可以使学生审视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教材洋洋万言的导论中,吴晓求教授以恢宏的笔墨阐述了现代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指出了现代金融业是经济运行的轴心。并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作用原理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根本区别,而是否拥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架构是否处在现代金融的特征性标志,发达的资本市场是金融深化的催化剂,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指出“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和经济发展的逻辑角度,而非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去认识发展金融市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价值和作用”。吴晓求教授还回顾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10多年历程,并充满信心地展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仔细研读导论,将会深刻地理解资本市场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洞悉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⑷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对于区块链保持什么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8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对于区块链始终保持观望态度,但对互联网金融的渗透持高度评价。吴晓求强调说: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一定有它的逻辑,对我们第三方支付的额度的限制,我不认为这些规定是恰当的,我觉得我们的监管也好,管理也好,应该要认识清金融发展的趋势,要顺着趋势走。

所以,这个假设不成立的,我们对一些事情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不要把它逼到传统的中间,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一定有它的逻辑,你一定要研究为什么老百姓喜欢它?你不要把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比如说我也看到对我们第三方支付的额度的限制,500元一天那就完了,有时候吃两顿饭都超过500元,我不认为这些规定是恰当的,我觉得我们的监管也好,管理也好,应该要认识清金融发展的趋势,要顺着趋势走,不要逆着趋势来。

⑸ 吴晓求的主要作品

《紧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经济学的沉思—我的社会经济观》(1998)
《资本市场解释》(2002)
《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资本市场》(2002)
《中国资本市场分析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在中国的一种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梦想之路—吴晓求资本市场研究文集》(2007)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系列图书

⑹ 吴晓求吴晓灵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的。
前者比较有名气。
后者名气不大,学术影响力也不够,多数人不太认识。

⑺ 吴晓求如何分析中国金融发生的三大变化

“构建一个富有弹性、能够吸收风险又能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变得十分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近日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是说。吴晓求指出,中国的金融有三个基本的变化,包括:金融的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金融科技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金融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金融的第三个变化是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时代,重点在国际化。”吴晓求表示,中国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在机构对外开放加速的同时,还有两个开放是要推进的:一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改革);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开放。

⑻ 没任何基础想学炒股看吴晓求《证券投资学》 有用吗

没有用。吴晓求版的很差,而且对炒股而言没有什么用(我学的就是这本书,自认为还不如《证券投资分析》那本好懂)。
如果想要单纯的炒股,可以下载一款同花顺软件,用里面的股票大讲堂进行学习,不懂的就到大智慧股吧,或者在东方财富吧里问。配套教材可以选王国胜的,也可以直接在网上看视频。
如果想要知道理论内容,上考试大看看证券投资分析的重点考纲,也可以买一本证券投资分析的书。不懂的直接在考试大上注册提问,还可以看看题库。
如果想更深地研究,就要找投资学这类书,通常会讲证券的定价,让你知道到底理论价值是多少,但是我们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知道了这个还不能炒股,你还要看市盈率之类……看这书,最终有用的只有一种情况——你是基金公司的,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选股。
谢谢!
(要用书请联系我,蜡烛图、股市晴雨表、江恩图、道氏理论精装之类的理论经典都有,就是比较难懂……想将就看看就找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