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蜘蛛侠暗影之网1.1版
很卡?换CPU吧,基本上也要换主板,喜欢玩游戏的话花2000元买主板,和cpu很好了
② 生命之网第一部分什么意思
生命之网第一部分的意思大概就是讲: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③ (一)生命之网阅读分段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意思是统领全文,总写动植物之间关系密切;第二、三段为第二部分;第四、五、六段为第三部分。采纳吧,学霸伤不起啊~
④ 网络之利
正方: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方式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坐在家里可浏览众多的网上图书,几分钟内即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各方面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通过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任何新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像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封建生产关系等,虽然在刚产生时造成一定的坏影响,但我们能否定它的伟大吗?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在信息时代里,网络与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家人,其原因是网络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达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网络这个优势对素质教育帮助极大,可以说是给素质教育工作推上了双翅。
由于网络对素质教育的帮助,目前出现了"网上远程教育"这个名词,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周游全球各地名牌学府,访问著名的图书馆,查询任何所需资料,足不出户就可参与学术研究,通过互联网从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科目进行深造,借助在线公布的课程资料,从容地完成学业,考试后可以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例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前几年就与北京电报局合作在东方网景网站上推出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网校,实行同步教学,每周网校教学内容全部由实验中学年级各学科各周进度保持一致,读者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目前,我国好学校和好老师并不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好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互联网可以把原来限于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所有能上网的中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接受到全国一流中学的良好教育,所以上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网上交往真的没意义了吗?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网呢?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中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么国家怎么会把上网这个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来呢?
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管束,这难道还不能避免哪些弊端吗?在杭州有93%的中学生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看那些不健康的网站。网络的无疆域性是在选址上的,它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没有网络,那些缺乏自制能力的中学生难道不会阅读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或从事其他犯罪吗?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心态问题而不是网络本质问题。
一、关于中学生,是指13-19周岁在校学生。这类人群有以下特点:①他们年龄注定他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他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他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②中学生的年龄也使他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自制力;③因此,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家长的领导,他们的世界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
二、关于上网。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是指信息处理应孕而生的一种集学习、通讯及适当时候放松的娱乐工具。而它又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它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1、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处理更系统,全面;2、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所以教育选择了上网,世界选择上网。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成为世界竞争的主流,教育在千呼万唤中面临改革。而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帮手。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我们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科学素质。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查资料容易啊;与人交流变的简单了啊
网络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⑤ 蜘蛛侠暗影之网1.0怎么升级到1.1
纳尼?!我怎么不知道暗影之王还可以升级- -
⑥ 一洞之网是什么意思
一洞之网
解释:只有一个洞的“网”是捕不到鸟的。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示例:做买卖得有几手,否则就像~,什么也捞不到。
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看到别人布网捕鸟,发现被捕的鸟每只鸟头才钻一个网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结网呢?他回家便剪断长绳做成一个个圈圈,别人问他作什么用,他笑而不答并庆幸自己一孔之见,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安好这一洞之网,结果一只鸟儿也没捕上。
⑦ 网路之父是谁
网路之父Bob Metcalfe
Bob究竟何许人也?他是一位工程学家、网际网路的早期开发者、乙太网路发明人、创业家、评论家,也曾因错估网路发展而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如今他又成了一位创投业者;Bob Metcalfe已经在工程技术产业的最前线上打滚了40年。最近,他和《EE Times》的执行主辑柏万宁在其位於波士顿高科技走廊上的Polaris Ventures公司办公室中,谈到了他在从事光学设备、无线/RF、混合光纤/同轴以及超级电脑事业上的投资。其间,他侃侃而谈地发表了对於网际网路的未来、部落格的崛起、印刷媒体的式微、为何工程师不应跨足创投事业,以及如何解决能源危机等议题的个人看法。
乙太网路发明人Bob Metcalfe
EE Times:目前有哪些技术可引起您的兴趣?
Bob Metcalfe:所有与视讯和定位系统有关的事物都让我感到兴奋。GPS的应用正普及,因此只要是生产、购买或处理有关地理资讯的公司都是大事业,也让人十分兴奋。
同时,我也正关注於我的第一笔能源生意。我决心要让世界摆脱现在这种混乱的能源状态,但我可不想在海外其它国家被视为是一个独占的垄断集团,或是操纵著环保组织的疯子。
EET:那麼,您对於能源问题有什麼更好的作法?
Metcalfe:提高汽油利用率、利用核能、减少污染和采用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技术都将有助於解决能源问题。
EET:您曾经针对几家公司进行了创业投资?
Metcalfe:五家。第一家是在光纤/同轴混合网路上提供100Mb/s网路服务的Narad公司、研究ZigBee的Ember公司、设计用於RF前端的可调谐电路的Paratech公司,以及设计Linux丛集的超级电脑公司SiCortex。第5家则是生产光学传输设备的Mintera公司。
EET:您认为创投业者应扮演什麼样的角色?
Metcalfe:通常,创投业者将时间用在挑选择公司以及协助他们。一开始我认为之所以成立一家成功的公司(如3Com),便必须对其有所帮助。从过去的这五年来,我学到了选择值得投资的公司比提供其协助更为重要。当然,你必须二者兼顾,但如果想为投资人创造更大的报酬,这也是我们的工作,那你就必须十分谨慎地进行选择,因为你能提供给一家公司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EET:您期望过业务突然出现好转(rapid turnaround)吗?而在您的经历中是否也曾真正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Metcalfe:在网路泡沬化期间,‘rapid turnaround’曾经是市场的规律,但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极少出现了。我们目前可规划的是在初期投资和资金流动间5~7年的准备期。
EET:您为什麼会成为一位创投业者?
Metcalfe:我曾担任过高科技出版社发行人和评论达10年之久,这对我而言已经足够了。我希望能持续在创新产业中,但做些不同的事;10年也刚好是可以做点新鲜事的时候了。因此我以过去十年针对网路沈浮所写过的专栏为基础,出版了我的书《网际网路的崩溃与其他关於资讯世界的看法》(Internet Collapses and Other InfoWorld Punditry);然后便开始投入创业投资事业,因为这魖~让我持续在这个创新的产业中。
EET:您写这本书的依据是什麼?
Metcalfe:只是整理了一些有关极端反例的专栏文章。而书名则出自一系列预言网路将在1996年崩溃的专栏文章;事实上,我将网路崩溃的特性加以量化,而我的预测与实际也只差了8倍,但不管怎麼说我还是因错估而把那篇专栏吃掉了。(译注:有一次Metcalfe在台上将这篇专栏文章和水放在果汁机里搅碎,并用勺子喝下去。)对许多人而言,我在1997年吃掉了那篇专栏文章这件事比我发明网际网路这件事更出名。
EET:书中对网际网路的未来怎麼说?
Metcalfe:我的一篇专栏裏谈到了7~8种网际网路崩溃的原因。安全性是其中之一,这一点我当然没有说错。然后就是垃圾邮件。
EET:对於垃圾邮件,有解决办法吗?
Metcalfe: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利用经济学的办法,另一种则是运用许可权。这两种方法都不在最初的网际网路范畴之内,而我们今天不得不对其加以改进。在e-mail周围添加一些经济资讯就可大幅减少垃圾邮件的出现;而利用许可权限制垃圾邮件的办法是指在没有得到对方允许时不能向其发送e-mail。此外,e-mail在任何时候都应严格加密,而不应让第三方来阅读我们的邮件,因此采用邮件筛检程式其实是一种错误的作法。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将经济学和许可权二者结合起来。
EET:那安全性呢?
Metcalfe:我撰写了第一个描述网路易受安全攻击的RFC(request for comment),这是一个警告,因为我们忘了在网际网路中添加安全性功能。我曾建议不应将匿名性视为初始设定方式,而目前的网际网路中却采用这样的存取方式。对来源栏位资料封包应该进行例行检查,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有办法实现匿名存取,但不应该作为初始设定的存取方式。这正是垃圾邮件、病毒、蠕虫和Dos(拒绝服务)攻击横行的原因,这一切都归疚於网路的匿名初始设定方式。
EET: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Metcalfe: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路由器供应商启动对来源栏位的检查功能,我相信已经有人在这样做了,像Juniper的路由器就可以检查来源栏位,但是还没人开始用这个功能。
EET:为什麼不用呢?
Metcalfe:也许他们没有我这麼聪明吧!
EET: 那您仍然认为网际网路会崩溃吗?
Metcalfe: 我从来没说过网际网路会瓦解,我所预言的是崩溃(collapses),也就是中断执行(outage)。我甚至把崩溃程度量化:我预言了一种‘gigalapse’,也就是说在一次中断执行中损失10亿小时的用户时间,而96年时最大的一次中断是118 megalapse,虽然这已经相当接近gigalapse了,但仍然没有达到,因此我才吃掉了我的专栏。
网际网路仍然相当脆弱,但它也有内在的复原能力。也许我所提出的那些可怕的警告有些夸张,而且网路也日渐完善。未来十年我们将在网际网路上发展视讯应用,如视讯邮件、视讯会议、随选视讯与视讯行销等业务。我们的下一代们现在已经开始在网路上下载并复制CD了,很快地他们还会去偷偷复制DVD。
EET:您认为如今网际网路上最有趣的发展是什麼?
Metcalfe:我想部落格也许是目前最有趣的一个现象。我目睹部落格摧毁了新闻事业的旧格局,日报的情景也每下愈况(这是罪有应得)。最近纽约时报波士顿分部裁员200人,由於波士顿环球报(Globe)和纽约时报(Times)的腐化变质了,所以我对此事件额手称快。纽约时报的发行人恰好是前任发行人之子,这是个多麼惊人的巧合!现任的这个发行人恰巧又是个极端左倾分子,他丝毫不懂报纸的价值,而将报纸视为个人的宣传工具。然而,读者明白这一点,所以不再像过去那样捧场了。於是在网路部落格事业欣欣向荣之际,他却大举裁员。我认为这象徵著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人们可以拥有更多选择、更大的自由,同时也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和多样性。
EET:但部落格的内容是不经编辑的。
Metcalfe:随著时间的进展,有些部落格会开始对其内容进行编辑和筛选的,使得部落格的声誉与内容的多样化随之提升,而且也会有更多的部落格网站产生。我认为网路进步的秘诀即为‘在多元的竞争中自由的选择(freedom of choice among competing alternatives)’,可缩写为FOCACA。
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搜寻和过滤资讯。Google就已经可以搜寻网页,而我们正在发展可更有效搜寻部落格的能力,使事实、观点和资讯能更效地联系起来。
EET:最初人们希望网际网路可以打破和消除不同社会间交流的壁垒,但现在却有人认为它催生了更多封闭的群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只在这个封闭团体中相互交流。您不认为这与人们对网际网路最初的期望刚好相反吗?
Metcalfe:这是一种批评。网际网路在全世界传播著自由,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你看,纽约时报所有人都一起陷入了困境之中。当然,我并不是说报纸应该关门,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该取消订阅。
印刷事业不会突然死亡,但确实已经开始走向衰退。但注意,这仍然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电脑显示器的显示品质越来越好,但不要忘了还有4个显示器难以进入的地方,那就是海滩(beaches)、浴室(bathrooms)、公车(buses)和...我忘了第四个是什麼了。这几个地方都是不能把电脑也带去的;但现在,我想我们已经可以了。
EET:乙太网路自您1973年发明它起,已经发生了变化,您如何定义今日的乙太网路呢?
Metcalfe:乙太网路在其33年的历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乙太网路(Ethernet)一词也不再是它原来的意义了。我常说乙太网路仍维持著的品质便是其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有6个特徵:
首先,乙太网路建立在一个符合产业的标准上;其次,相较於开放原始程式码的模型,这种标准的建置是属於某些公司的;第三,供应商之间存在著激烈的竞争,而促进了发展;第四,这种竞争并非建立在不相容的基础上,因为市场要求不同厂商的产品具备互通性,以便用户选择;第五,标准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第六,不论标准发展得多快,其前后向相容性都有很高的价值。这正是乙太网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部份。
EET:乙太网路与您目前所事的ZigBee有什麼关系吗?
Metcalfe:乙太网路的提出,为不同PC间的联网提供了解决方案;ZigBee便是针对嵌入式电脑网路所提出的方案。乙太网路最早的标准是IEEE 802.3,ZigBee的标准则从IEEE 802.15.4开始,二者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二者都有顶层协议堆叠:对乙太网而言,是TCP/IP,对802.15.4而言,则是ZigBee。就像当年讨论乙太网是否采用TCP/IP一样,如今对802.15.4是否采用ZigBee也存在争议。这个问题还在公开讨论中,但ZigBee的呼声最高。其他还有Millennial Net、Crossbow、Dust网路、Zensys 与整个TinyOS系列。ZigBee只是商业上支援的一种控制标准。
EET:ZigBee是否像乙太网路一样具备前后向相容的能力呢?
Metcalfe:是的。目前,Ember认为标准的15.4标准的 2.4GHz射频将是最重要的一个ZigBee媒介,但并不是唯一的。除了2.4G以外,还有磁性、subgig (ahertz)射频和超宽频(UWB),因此协议堆叠也必须修改,以适应其下的各种载体。此外,随著针对ZigBee所开发的应用越来越多,还必须在更多规格上作调整。对於是否在802.15.4射频上设置IP(网际网路协议)用於监控目的也存在争论。这其实是个不错的论点,而且如果它的技术不是这样迟迟未开发出来的话,它甚至可能已经获得了成功。
EET:面对各项挑战,ZigBee的机会如何?它又将会如何发展呢?
Metcalfe:看一看ZigBee目前投入的产业控制市场,你会发现这个传统上建立在封闭的专利基础上的产业已严重的分裂化。这个市场是很难进入的,因为他们不能接受标准自动建立这样的概念;事实上,这也一直是供应商们所努力争取的。由於他们需要确保可得到即时回应,而乙太网中因出现的通讯冲突,而被这个产业所拒绝了。因为乙太网路无法提供这种即时回应,所以他们也不去购买。如今你也听到很多针对ZigBee的类似争论,例如“我们必须用有线传输,网状的东西不管用,不确定性太大了。”
EET:在磁性、UWB和2.4GHz这三种通讯媒介中,ZigBee会选择哪一种呢?
Metcalfe:我认为这三种都会有人采用。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2.4GHz在今后几年的潜力最大。
EET:关於100-Gbit和40-Gbit光学传输的争论,您站在哪一边?
Metcalfe:我必须先声明,我是Mintera的一个投资人;而Mintera是一家销售40-Gbit/s超长距光学传输设备的公司。所以在这场争论中,我处於一个十分特殊的立场。厂商们希望将其网路的传输速度提高4倍,也就是说从2.5到10Gbits/s提高到40 Gbits/s。但对乙太网而言,我们通常都是以10倍的速度升级,而我们目前已经达到10G了,照此逻辑推算,下一次应该升级到100G。但是实际的原则也不可忽视,升级到100比升级到40要难得多。因此,其问题就在於升级到100-Gbit乙太网路的作法是否值得,其价格点会有多高等等。因此,我们向厂商们推出并销售40G的设备,利用这些设备他们能真正实现以40G的速度传输3000公里。这一点我们刚刚证明了。而乙太网路通常只需要传送10英呎的距离,所以也许你能在乙太网路上实现100G的速度。当然,由於我们都使用了IP,而资料封包在某个地方可能以100G的速度传输,而在另一个地方则只能传输40G,这就使网路中同时出现了不同的传输速度。
EET:40-Gbit乙太网路是否重新获得了发展的动力?
Metcalfe:Mintera一向经营管理得不错,因此在通讯产业整体下滑的局面下成功地生存下来。目前,该公司斩断其失败的业务,进入了蛰伏期。几个月前我们决定再次加以投资,因为我们觉得网路业务还在持续成长,厂商的光纤还存在著相当大的补货潜力。所以,虽然还不确定到底何时,但我们预计三年内,市场对40G的兴趣就会重新高涨。人们对40G的了解已经开始增多了,这就是证据。
EET:您对那些希望成为创投业者的人们有些什麼建议吗?
Metcalfe:有的,他们不该干这一行。现在从事这个领域的人已经太多了,目前这一类的公司达千家,资金投入也不计其数。不如去事医药事业,或者做个部落客、艺术家或者医生都行,就是不要做创业投资,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EET:您认为您自己还是当年那个个性张扬的Bob吗?还是您自觉已经成熟稳重多了?
Metcalfe:如果要说有什麼不同的话,那就是我变得更加自负了。像许多人一样,我也为目前的演说水准感到惋惜,但只要是我不认同的人一直让人觉得反感,那我也一定会对他们毫不客气。
Robert M. Metcalfe简介:
生於1946年3月7日,出生地:纽约布鲁克林区
教育:1996年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士、管理学士;1970年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硕士;1973年电脑科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1年1月至今:Polaris Ventures公司合夥人,专门负责波士顿地区的IT新兴公司专案
1990~2000年(1990-95年担任CEO):在InfoWorld撰写网际网路专栏达8年之久,读者群每周约超过50万人。
1979~1990年:成立3Com公司,并在其后的不同时间分别担任过总裁、CEO、以及工程、销售和行销部的总经理和副总裁
1972~1979年:全录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电脑科学,其后又研究系统架构的管理
1965至1972年:在Raytheon、Adams Associates、MIT核子科学实验室与MIT Project Mac进行工程学研究
著作:
封包通讯(Packet Communication,Thomson出版)、网际网路的崩溃与其他关於资讯世界的看法(IDG Books出版)、电脑运算技术的下一个50年(与Springer Verlag出版等人合编)
近期获奖:
2005年:因为发明乙太网路而获布希总统颁发美国国家技术奖
2003年:获马可尼国际研究基金奖,并获颁三个荣誉博士学位
⑧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请解释一下。
大意是,本来是一张为捕鱼而设的网,不料鸿雁却落在网中
⑨ 蜘蛛侠暗影之网1.1补丁为什么打不上去
网络不好
⑩ 什么是一目之网的人求解释
网之一目
比喻离开整体,孤立的一个不起作用
一目之网的人
离开整体,孤立的一个不起作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