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农村大病救助对象和标准的政策是什么
农村大病救助政策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如果有小伙伴了解更多医疗险的相关知识的,可以看看奶爸这篇文章。《医疗险是什么?都有哪些?》
那么,农村大病救助的对象是哪些呢?标准又有哪些呢?
1、农村五保对象。2、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5、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6、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7、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标准:
1、患22类重大疾病的参合农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门诊纳入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给予救助;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给予救助。
2、除患22类重大疾病外的参合农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门诊纳入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超过2万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给予救助;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年度累计超过4万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给予救助。
3、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费用和救助金额累计时间按自然年度计算,年度救助额封顶线10万元。
❷ 关于农民大病救助的政策
主要有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此外,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2)农村大病救助扩展阅读: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地方政府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以及就医、结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
2、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自愿参加投标,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保费收入,按现行规定免征营业税。
3、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有结余的地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度提高筹资时统筹解决资金来源,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多渠道筹资机制。
❸ 农村户口大病补贴标准
1、患22类重大疾病的参合农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门诊纳入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的;
2、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给予救助。
3、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给予救助。
4、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费用和救助金额累计时间按自然年度计算,年度救助额封顶线10万元。
新农合大病报销补助比例
1、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分别为65%、75%。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设起付线;
2、二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为75%~80%;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为55%~60%。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为55%。
3、儿童先心病等8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的70%,肺癌等12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力争达到70%。
(3)农村大病救助扩展阅读:
农村户口大病救助内容
一、救助对象
重点优抚对象 : 包括在乡老复员军人、在乡三等以上伤残军人、红军失散人员、苏区老干部 , 集中居住在县光荣院、县工 疗站的优抚对象。
农村五保对象 ;农村低保对象 ;城市低保对象 ;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难的贫困对象。
二、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享受医疗救助
参与卖淫、嫖娼而染上性病的 ;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 ;
酣酒伤害、打架斗殴、自杀、自伤的 ;超出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
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所发生费用的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医疗救助的病种
恶性肿瘤;尿毒症 ( 肾衰竭 );重症肝炎 ( 肝硬化或急性肝坏死 );
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县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每年医疗费负担 2 万元以上的其它疑难杂症;
救助对象患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 , 按国家相关规定给予救助。
❹ 农村户口大病补贴标准
农村户口大病补贴标准写回答
农村户口大病补贴标准
农村户口大病补贴标准
写回答有奖励 共13个回答
高粉答主
2019-10-22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1、患22类重大疾病的参合农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门诊纳入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的;
2、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给予救助。
3、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给予救助。
4、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费用和救助金额累计时间按自然年度计算,年度救助额封顶线10万元。
新农合大病报销补助比例
1、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分别为65%、75%。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设起付线;
2、二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为75%~80%;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为55%~60%。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为55%。
3、儿童先心病等8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的70%,肺癌等12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力争达到70%。
(4)农村大病救助扩展阅读:
农村户口大病救助内容
一、救助对象
重点优抚对象 : 包括在乡老复员军人、在乡三等以上伤残军人、红军失散人员、苏区老干部 , 集中居住在县光荣院、县工 疗站的优抚对象。
农村五保对象 ;农村低保对象 ;城市低保对象 ;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难的贫困对象。
二、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享受医疗救助
参与卖淫、嫖娼而染上性病的 ;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 ;
酣酒伤害、打架斗殴、自杀、自伤的 ;超出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
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所发生费用的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❺ 农村大病花费多少才够大病救助条件具体怎么申请办理
由于如今的医疗保险,包括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都是实行地市级城市统筹,所以对根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的规则,不同的统筹区详细规则是完整不同的。
综上所述,参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在生病住院以后,首先是依照根本医疗保险的方式停止报销,在第一次报销以后个人自费的费用到达大病医保的起付规范以上的,契合大病医保报销范围的依照大病医保的规则比例停止报销。契合报销条件的人员,不需求自己提出申请,只需契合报销条件都是在医院停止实时结算,然后再由医院和医保机构停止结算。
❻ 农村病人如何申请大病救助
各地都有《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细则略有出入,大体申请条件和需要的材料如下:
一、申请条件:
1、城乡低保对象;
2、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
3、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
4、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
5、以上救助对象需要具有本地户口,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指定医疗机构就治,且经过医疗保险报销的。
二、所需资料:
1、填写《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请表》;
2、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正规医疗费用票据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出具的报销结算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4、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孤儿等需提供《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五保供养证》等有效证件或者证明;
5、社会困难家庭需要由单位或者居委会开具收入证明;
6、其他申报材料。
三、申请和审批程序: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申请、审批程序为:
1、救助对象向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村(居)民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对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申请人家庭收入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意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
3、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由村(居)民代表会议提出民主评议意见,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村(居)务公开栏内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日;
4、对公示无异议的,由村(居)民委员会提出初审意见,并将其他材料一并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
5、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居)民委员会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其他材料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
6、县(市、区)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填写批准意见和救助金额,发放由市民政局、卫生局统一印制的《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证》,并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PS:一些重大疾病除了可以报农村医保,还可以申请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民政补助,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❼ 民政局的大病救助能救助多少钱
民政大病救助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实际报销比例高达95%,不过各地政策有所不同,结算由医保部门通过数据系统自动审核办理。
民政大病救助的条件:对包括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重度一二级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民政建档特殊困难家庭成员、贫困大学生、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等共九类困难人群实施医疗救助。只要属于上述范围的对象,均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对于暂未纳入救助范围的困难群众,由于大病费用支出过大导致贫困的家庭可向乡镇(街道)民政办申请纳入“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或“民政部门建档特殊困难家庭成员”,街道(乡镇)会按照程序对申请者家庭情况、财产收入情况等进行核实比对,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名单报送区县民政部门审核后及时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让其享受医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