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几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中国有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巴军队经过1年多的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后在联合国干预下于1949年1月停火。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方控制。这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取得决定性胜利印度惨败而结束。在苏联政府的斡旋下,印巴两国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
第三次印巴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装备,为巴方提供这些装备的人员操作培训。除提出最后通牒式照会外,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一切工事。在中国的直接影响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发展到东巴被占领,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
(1)印巴冲突2019中国做了什么扩展阅读: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
『贰』 印巴冲突给两国及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首先是地区的不安定成分,本身这块地方靠近阿富汗,塔利班等基地组织,会引起种族上的战争。
第二 就是在克什米尔地区引起混乱,直接影响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定和国内的团结,甚至中国很有可能卷进来。
第三 导致印巴在有限的空间内开战军备竞赛,印度一旦将军队布置在边界线上,我军也会不得不派军前往边界。
第四 很可能将中东的战火燃烧到南亚,目前印度大搞军备,航母 核潜艇等,看样子很想活动下,按照巴铁的脾气,会干上一仗,美国是绝对出手的,两边相助,让战争大的不可开交,以便控制印度,分散巴基斯坦的对国内的注意力,那样美军就可以在其领土内打击恐怖分子。
第五 一旦印巴开战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很尴尬的,这是真正的家门口上的战争 但是有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只能通过国际舆论进行外交上的措施。
第六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引发核战争,别忘了 印巴都是有核武器的保不准疯狂的两家会怎么办。
『叁』 印巴战争中国到底做了什么,让巴方至今死
第一次印巴战争,即1947年印巴战争,中国还没解放,所以什么也没干。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
中国向巴方提供了一大批武器装备,有歼六战斗机数十架、59式坦克近300辆等,由于生产时间不够,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而且是先供货不收钱,价格留待战后再谈。
在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并拟派兵进行援助。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印巴战争)
由于中国处于十年文化动乱状态,我们只能对巴基斯坦进行有限的的援助,在在政治、外交上给以支持,谴责并声讨印度对巴的侵略行动。并在军事上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些飞机、常规武器。
『肆』 印巴战争中国帮了什么 印巴战争谁赢了
中国外交部于1965年9月16日向印度驻中国大使馆递交最后通牒,要求印度政府必须在9月22日午夜前撤除其在中锡边境中国一侧和跨中锡边界线上的所有侵略工事,并立即停止在中印边界和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
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强有力的表态,促进了停火和战争结束。双方以印度略站上风收场。
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惨败,近一半人口和国土被分裂成孟加拉国。
但中巴关系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缔结坚实同盟至今。中巴关系在这之前逐渐升温,但都未形成牢不可破同盟。因为巴基斯坦一度寄希望于美国,但在美国支持印度后,加上第三次印巴战争惨败,终于抛弃一切幻想彻底导向中国。
第一次发生在1947年,中国未参与
『伍』 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中国都提供了哪些东西给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刚建国时,巴国完全走亲美路线,与中国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也绝非很坏,巴国一直在举棋不定的摇摆中。60年代,巴国亲眼目睹了中国是如何以“数万边防军”即痛击印度的,就此发生转变。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战以后,美国第一个抛弃了被他称作“亚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为了拉拢当时投报在前苏联怀里的印度,美国军方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应该迅速交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而印度采购了大批前苏联的先进战斗机,彻底把巴基斯坦击败,取得了制空权。此时巴基斯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孤儿”,巴国一个政府资深人士对总统说:“我们已经被世界所抛弃”。
此时对于印度来说简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东巴最终被迫独立,眼看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已经成为可能,巴国有限的抵抗力量从空战开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着“分裂东巴,收复巴国”美梦之际,一个贫穷但是很大的国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后,巴国就此开始与中国增加密切交往。从以往的“美国西方沟通平台”转换为中国一个友好国家,获得了中国制造的“歼6、7”战斗机,特别是歼7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以后。使得猖狂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了重大损失。
『陆』 印巴冲突中国是否出兵
不会出兵。就算是朝鲜有危机也不会——现在的国际形势与当年不同。我国一直倡导和平、睦邻友好政策,当然不会出兵去干涉他国之间的纠纷(或内政)。嗯,这次以巴冲突我国都派了特使去划旋了……
『柒』 中国和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是怎么回事
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几乎把巴基斯坦给打灭国了,后来中国申明印度如果敢越线,中国就要考虑出兵了,并且美国也派航母参与战争,所以印度就没有灭巴基斯坦。
『捌』 中印冲突巴基斯坦在干什么
中印战争时巴基斯坦并没有给予军事援助,但当时的巴基斯坦坚定了和中国合作的决心。
1961年,巴政府在改善中巴关系上迈出了一步,在联大会议表决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投票赞成。1962年,两国通过友好谈判就中巴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原则协议。1963年3月,两国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同年12月,巴总统阿尤布·汗访华。1966年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1965至1971年,巴在历届联大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8)印巴冲突2019中国做了什么扩展阅读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不同于国内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印度企图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引起的,是政治军事仗。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则坚持扩张主义立场,执意以武力实现其领土要求。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交织进行。军事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这个特点,不仅制约着这场战争的形式,进程和结局,而且影响着双方的战略指导。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争端,反对诉诸武力。
即使在印军蓄意挑衅,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严重事态下,仍克制忍耐,这就在政治,外交斗争和道义上处于主动地位。只是在印军完全拒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才后发制人,实施反击。而在首战告捷后,中国政府却发表声明,申明大义,仍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印度政府蛮横拒绝和平谈判,再度发起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再次被迫反击并取得反击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为进一步开展政治,外交斗争赢得了主动,得到了世界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这场边境局部战争,决定了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外交斗争,三者要紧密结合。
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军事行动的打,停,进,撤;军事上的胜利,又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争取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及相对的和平稳定。
『玖』 印巴战争中国都干了什么
第一次印巴战争,即1947年印巴战争,中国还没解放,所以什么也没干。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
中国向巴方提供了一大批武器装备,有歼六战斗机数十架、59式坦克近300辆等,由于生产时间不够,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而且是先供货不收钱,价格留待战后再谈。
在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并拟派兵进行援助。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印巴战争)
由于中国处于十年文化动乱状态,我们只能对巴基斯坦进行有限的的援助,在在政治、外交上给以支持,谴责并声讨印度对巴的侵略行动。并在军事上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些飞机、常规武器。
『拾』 印巴战争有几次及中国的作用
印巴战争有三次。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
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中国的作用: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内战期间,所以在印巴战争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
2,第二次印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是1965年8月初至1966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本次战争以印度败而结束。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中国的作用:当时中国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同时我国还免费为巴方提供这些装备的人员操作培训。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
除提出最后通牒式照会外,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一切工事。这是我国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国的直接影响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3,第三次印巴战争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间,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
中国的作用: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发展到东巴被占领,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
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问题的想法,挽救了盟友巴基斯坦。
(10)印巴冲突2019中国做了什么扩展阅读: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后果
1,这场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2,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
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
美国清楚的看到,苏联正在利用同印度的关系进入南亚次大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势力。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3,孟印巴三国关系的曲折变化。孟加拉国建立两年多后,1974年4月,印、巴、孟三国外长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三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1975年10月孟巴两国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一反对印度的亲密态度,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开始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之后孟印两国之间又相继发生了关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纠纷、印度停止对孟军援、两国边界冲突、非法移民问题等一系列事端,孟印关系发生严重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