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在线
扩展阅读
今日股票行情停盘 2025-08-22 21:28:54
圆通股票定增价格 2025-08-22 20:54:07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在线

发布时间: 2021-09-24 04:05:22

A.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的最好有计算器

网络一下,或者点这个http://finance.21cn.com/bank/computer/tax.html进入网页进行计算。

B. 在线等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如果是工资薪金所得:
新个税税率表(2011年9月1日起实行3500)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的部分 45% 13505
应发工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个人所得税额=实发工资

如果是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万元的 20 0
2 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 30 2 000
3 超过5万元的部分 40 7 00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4 000元以内)=(劳务报酬-800)×2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超过4 000元)=劳务报酬 ×(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C. 年终一次性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具体计算方法是: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还应先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除以12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前者应纳税额为: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后者应纳税额则为:(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比如,某公司职员小王本月工资为2000元,又拿到了12000元的年终奖。则直接用12000元÷12=1000元,其所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由此计算出小王应纳税额为12000×10%-25=1175元。而如果小王本月工资只有1500元,则先要用12000元减去费用扣除额与工资的差额100元,再除以12等于991.67元,其所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小王应该缴的税为〔12000-(1600-1500)〕×10%-25=1165元。

D.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使用说明

收入跟各项社会保险分别填列。为什么要分开填呢?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收入金额怎么填呢?那要看您工资薪金收入的构成,因人而异。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

举例:
假设路人甲上月工资2000元,各种补贴500元,奖金800元,个人扣缴五险一金300元。那么填列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中的 “收入金额”为2000+500+800=3300元。“各项社会保险费”填列300元。点击“计算”,就得出应缴税额75元。

E.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 =(工资 - 三险一金 - 个税起征点)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其中小括号里的“工资 - 三险一金 - 个税起征点”通常被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
工资: 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三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属于五险一金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算在这里)
起征点: 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税率: 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
速算扣除数: 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率相对应: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注:①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②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举例说明:假设月工资为6000元,工作地点是广州(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那么“应纳税额”=6000 - 6000x(8%+2%+1%+8%) - 3500=1360元。查上表可知,与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此个税=1360x3% - 0=40.8元。也就是说,在广州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虽然最后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知道了,“少了的钱”几乎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来缴纳个税而已。

F.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