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防汛措施
扩展阅读
圆通股票定增价格 2025-08-22 20:54:07
品渥食品股票价格 2025-08-22 20:43:36

防汛措施

发布时间: 2021-09-24 06:51:56

⑴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⑵ 中国防洪措施有哪些

中国防洪措施:
1949年后,为了减轻洪灾威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整治江河,制定、修订江河防洪规划,开展防洪工程建设。
到20世纪末,全国共培修、新建堤防、海塘26万余km,兴修了多处分洪工程,开辟了行蓄洪区98处,有重点地整治了河道,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大中型水闸2000多处。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加强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全国已建设水情、雨情报汛站8600多处,利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观测、预报洪水。已制定颁布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等一系列防洪法规。
到20世纪末,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防洪体系。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皆已初步建成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洪体系。在抗御实际发生的历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中国在防洪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更新观念,进一步实现:
①加强和完善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
②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除害兴利和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多贡献。
③加速推广高新技术,尽快实现防洪措施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完善水文、气象测报手段,提高洪水预报和调度的水平,使防洪工程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要不断增加和日趋完善,以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日益增高的要求。
防洪措施是人类为防御洪水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按对洪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两类。

⑶ 防汛应急预案

机构职责:挥部组织机构应急总指挥: 应急副指挥: 指挥部成员 抢险队成员:由安保部、工程部全体为主力队员,其他部门员工为协助队员。

挥部职能督促检查各部门按制订的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组织向上级领导机关报送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物业各职能部门,各机构按照分类负责的原则,分别负责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组织预案的演练。负责召集参与现场工作的各部门的现场负责人,明确各部门在突发事件中承担的工作。


Ⅰ级响应行动:

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视情启动国务院批准的防御特大洪水方案,作出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调度。

并在24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国家防总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险、抗旱措施。财政部门为灾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国家防总办公室为灾区紧急调拨防汛抗旱物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

⑷ 防洪有哪些措施

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4)提高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发展高耗能工业
(3)利用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2)电力先行:
(1)从防洪入手措施

⑸ 已至,防汛措施有哪些

防汛是指在江河涨水时期采取措施,防止泛滥成灾。。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⑹ 防洪措施有哪些

防洪措施 1.主要防洪措施:工程措施 主要防洪措施是采用标准水力学工程措施,利用改善河道和上游水库调蓄来控制水位。水库需要筑坝,但在城区这种地方非常少。因此必须通过改善河道和堤防系统来防洪,另外一般还要用到河道支流入口处的泵站。在河道渠道化的条件下,这个措施从水力学角度看一般是最有效的。 2.自然方式防洪措施:非工程措施 自然措施代表非工程的措施。它提倡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状态,或通过在河道及岸坡上种植植被来试图把河流恢复到自然状态。修建堤防和防洪建筑被认为是不适宜或不美观的。这种措施通过土地治理方式来削减洪水,这些方式有:洪区湿地,上游湿地或洞穴,保留蓄滞洪区,加大渗透能力,阻水结构。但这些措施在削减洪峰上作用有限。湿地对小而频繁大雨形成的洪水有一点效果,但暴雨和洪水越大这种效果越小。渗漏系统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在先期洪水已使土地饱和时也很难削减洪水。在一些上游有空地的地方渗漏系统很值得考虑,但要知道它对控制城市洪水效果有限。Freeman等人于1994年在美国三个中西部乡村水域进行了一项科学评测,结论是最彻底的土地整治加上阻水结构也只能削减洪峰5%到15%。实际应用这个措施要求河边地区允许被淹没,还可能进一步要求工程有溢洪的权力。 3.生物工程防洪 这是一种过渡性措施,对河道进行一些蓄洪要求的半工程改造。河岸一边加宽,另一边不动,河道材料不变,边坡是基于生物工程技术的。 4.地下防洪 在城市河道非常密集的地方,可以考虑地下措施。这主要包括隧道和地下水库以及泵站。一些城市用这种措施来控制下水道漫溢。但若要控制大洪水,此法与改善河道表面相比从费用考虑一般是不可行的。

⑺ 防洪有哪些措施来源

1、加强汛期应急值守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和值班制,完善天气预警和信息上报制度,确保汛情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做到“电话有人接、上报有人答、应急有人应”,对脱岗、漏岗或迟报、瞒报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遇有突发汛情,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即派出人员赶赴一线,进行调查、核实和协助抢险救灾工作,保障全乡安全度汛。

2、加大灾情隐患排查力度

重点关爱弱势群体。根据气象、水文预报情况,超前安排,及早部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重点河段、易发地质灾害点、水库、危房户、五保户、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全面排查和登记。

大力宣传汛期安全知识,指导群众做好降雨防范工作,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工作

提高汛期防御能力。按照防汛物资储备规范要求,储备足够的帐篷、棉被、应急简易床、救灾应急包、应急灯、救生衣等抗险救灾物资,并实行专库贮存保管,做到物资、管理、人员三到位,确保物资能够随时调用。

4、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5、增大渗水地面,减缓径流速度

增大渗水地面,采用扩大绿地面积,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方式,使雨水渗入地下,并减缓地面雨水径流速度,减缓、减少雨水骤积。同时,在绿地中适量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造景,使周边街区不受淹。

(7)防汛措施扩展阅读:

防洪的管理

包括防洪工程的养护维修和防汛中的调度运用。要求工程完好,汛期能灵活运用;调度运用合理,既能够满足预定的防洪要求,又要保证工程安全。主要工作如下。

1、检查观测

及时掌握工程设施的工作状态,如发现问题,即迅速处理。

2、养护维修

对主体建筑物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定期大修,以保持工程设施的完好安全,保证能在正常和非常情况时灵活运用。

3、防守抢险

汛期对防洪设施组织防守,出现险情时,及时抢护,充分发挥已有防洪工程的作用,保障保护区的安全。

4、防洪调度

根据防洪调度规程,针对可能出现的洪水和防护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渡汛计划和紧急措施方案,对防洪系统中的各项设施进行调度。做到在洪水不超过设计标准时,可满足保护区安全渡汛的要求;遇超标准洪水则要兼顾主体建筑物安全和重要地区、城市的安全,使洪灾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5、防洪法规

用作防洪工作的行为规范,有利于加强工程管理;保护防洪设施安全;发挥防洪系统的效益;调整人们在生产、生活、经济建设中所产生的相互间的利益矛盾。此外,在管理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⑻ 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

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类。

防洪减灾工程措施分别是堤防与河道的整治、水库与水库调度、分滞洪区建设、防汛抢险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通常指通过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科学技术等手段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措施。一般包括防洪法律法规、洪水预警预报、洪水风险分析与管理、洪水保险制度、防汛指挥调度、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等方面。

其中,防洪法律法规因具有强制力,可以有力地促使防洪减灾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

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则是通过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和计算机,把遥测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准确预报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值,进行洪水调度并组织居民撤离和抢救,减少洪灾损失。

洪水分析与管理实指为把洪水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分析发生洪水灾害程度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管理的工作。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特点:

1、不改变洪水本身特征

防洪工程措施是通过控制和改变洪水本身,将洪峰流量、洪水位等洪水特征降低到安全线以下,以避免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

而非工程防洪措施不改变洪水本身特征,而是改变保护区和保护对象本身的特征,减少洪水灾害的破坏程度,或改变及调整灾害的影响方式(范围),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保护对象为局部范围

防洪工程防洪措施的保护对象是大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口、建筑物及其财产,强调的是总体,不过分考虑个别防护对象;而防洪非工程防洪措施考虑的是小范围土地、少数人口以及局部的居住区和设施。

3、决策灵活投资较少的主动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着重于现有或拥有的设施和土地的保护,是人口、财产受到洪水威胁时所采取的事后被动保护措施或事后补救措施,制约因素多,难度高,工程星大,一股需要较大的投资;

而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着重于防洪规划,是在土地利用、人口和财富聚集有可能造成重大洪灾损失之前,通过避让或提高财产本身抗洪能力而采取的主动措施,制约因素少,事前决策灵活,一般费用较低。

4、属于管理问题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涉及工程建设,是工程技术问题;而非工程措施涉及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管理问题。

5、防洪减灾指标是随机性指标

防洪工程措施的防洪指标明确,如洪水重现期、设计流量、水位、工程投资、防洪效益等;而非工程措施的防洪减灾指标具有随机性,如风险度、减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