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风箱
扩展阅读
什么时候买股票有股息 2025-08-22 06:11:29
股票行情查询300194 2025-08-22 05:58:59
新三板是什么意思 2025-08-22 05:47:52

风箱

发布时间: 2021-09-25 02:50:52

⑴ 汽车风箱是什么

风箱是储存经过风格(空气滤清器)过滤的清洁空气供发动机燃烧使用。空气滤清器,广东话叫风格,还有空调滤清器,广东话叫空调格,作用都是过滤空气。

⑵ 风箱的由来

最早使用于强制鼓风的器具为扇和吹管, 古埃及金匠曾经使用带陶风嘴的吹管, 印加人有时以8至12根铜管同时吹炼。稍后,发明了以兽皮制作的鼓风皮囊,囊的两端分设风管和由操作者控的活塞进风口。此种简陋的鼓风器在近代仍然被一些地区采用。 埃及 第十八王朝勒克米尔(Rekhmir,约 公元前15世纪)墓的壁画中绘画有罐状脚踏鼓风器的图象。进风时,操作者用绳索拽起皮囊,随后踩下,将风鼓入炼炉内,每炉配备鼓风器四具,两人相向操作。
橐(亦称 橐龠)是一种鼓风器;橐是以牛皮制造而成的风袋;龠原来是指吹口管乐器,在词语中则是喻喻为输风管。根据历史记载,橐于战国时代已经存在。《 老 子‧道经》用橐 比喻 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汉朝 文献中论及橐龠者甚众; 山东 滕县出土的汉朝冶铁画像石中就有橐的画面,它有3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炉中。汉朝冶铁的技术得以大幅度地发展,与橐的 动力的改进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器本身即皮制的橐,大概应至 唐朝及 宋朝年间。

⑶ 风箱的简介

风箱 :
fēnɡ xiānɡ
基本结构: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而入橐;压缩木箱,箱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中,用于烧火作饭。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

⑷ 风箱的由来

风箱 :fēnɡ xiānɡ 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最常见的一种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用来鼓风,使炉火旺盛。 双动式活塞风箱——简单又聪明的发明双动活塞式风箱是能驱使空气或液体产生连续气流或液流的泵。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其提供连续鼓风的能力是我国得以在冶金术占优势达数百年之久的决定性因素。 这真是个极其简单而又聪明的发明。在一个其作用如汽缸的长方形箱子中,活塞被推进和拉出,将羽毛或折叠的软纸片楔进活塞的四周,以保证在其通道上既不透气又润滑 (它是近代活塞环的始祖)。箱子的两端各有一个气阀:当活塞被拉出时,空气从远端被吸进来;当它被推进时,空气则从近侧被吸进来。在向里和向外的两个冲程中,空气被吸进汽缸;而在这两种情况下被压缩部分(即在活塞的另一侧)的空气被推进到一侧室中,并在那里通过排气口或喷嘴被喷射出去。它不仅能鼓风,也能喷射液体。 它在老子的哲学巨著中被描述如下:对它推拉得越多,给出的风量越大。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虽然它空,却不会穷尽。老子的著述时代,虽然传统上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最保守的估计约在公元前4世纪,哪种说法都可能是正确的。文中的第三句至关重要,因为它似乎指双动活塞式风箱的连续动作。《老子口道经》用它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进入熔炼炉中。 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这是单橐作业,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多橐并联或串联的装置,名为“橐籥”,汉代又称之为“排橐”。 双动活塞式风箱是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它出现于唐代或宋代。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相传该书是唐初袁天罡所撰着的,宋代初次刊行。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载的活塞式风箱,与此类似。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欧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的活塞式机械打开了道路。

⑸ 风箱是什么来的,用途,介绍,谢谢!

风箱是用动物皮革制成,利用活塞原理,加上风门,以产生压力或吸收泵,需要人力,水力推动活动,可以开拓大量送风的途径。
风箱一词最早见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这种木风箱一般是长方形的,箱内装有一个大活塞,叫做“鞲”,鞲上装有露在箱外可以推拉的拉手,由于活塞的推拉都能向炉内送风,所以它是能用活塞双向鼓风的连续鼓风机。

⑹ 风箱怎么做

风箱风箱是木制的炊具之一,俗称风匣,由箱体、堵风板、推拉杆、风舌与出风嘴等部件套装组合而成


向左转|向右转


箱体是用厚约三分的六块木板,前后左右挡板与底板榫铆相套装,顶板为活动盖板,缝隙黏糊密封,长约二尺五寸、宽不足一尺、高约一尺五寸的长立方体;前后两块挡板的下部各有一边长约一寸多的方口,称为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部贴内壁各用一小木条作架,悬挂一边长约二寸,上边两端自带木转轴的活动木板,称为风舌;后挡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约五寸,有径约不足一寸的圆透孔,称为推拉杆孔;左侧挡板的中下部紧接底板处,另制一寸多见方的方形风道,前后各留进风口,在中间位置装置活动舌板,活动于外壁的凸嘴中部。以使推拉皆有风出,嘴内有边长各约一寸的方透孔,前接灶底风道,后通风箱内部,称为出风嘴口。

堵风板厚约六分,略小于风箱内上下左右的空间,左边下部有与风道略小的豁口,四边缚扎胶粘麻纸或鸡毛,中部有与风箱后挡板推拉杆孔相对应的两个圆透孔,是为杆铆。

推拉杆为长约二尺多、径约一尺多的两根硬圆木,一端穿过风箱后挡板的杆孔,榫安于堵风板的铆孔,另一端外漏于风箱,头部榫铆竖直安装一长约一尺、径约九分的圆木柱手柄。

使用操作:风箱立置于灶台右侧的平地,最好垫砖空开地面以防潮湿。顶部稍斜平覆盖稍大的石板或木板,既稳压风箱,又不使其湿水,出风嘴对准灶台下的进风道。一人蹲坐单手抓握推拉杆把柄,前后推拉动箱内的堵风板,两个风舌的空气挤压成风,经风道吹人炉底,推后前挡风口打开,后挡风板关闭,风道风舌后开前闭,拉则相反。为使火力强劲的助燃器具。

过去农村绝大多数家户的厨房都有风箱,用以吹火烧水做饭,现时少数家户已用电力带动鼓风机助燃;以后风箱将被逐步淘汰。

⑺ 风箱原理及构造

风箱,它强调的高转进气量,以纤维材料做成的过滤芯,有进气阻力小的优点,还有风箱内部架设了圆椎形的进气涡流发生器,用于整理、分配气流,在其进气涡流发生器作用下,使得进入的空气以接近180度的角度通过过滤网,增大过滤面积与过滤距离,过滤掉更多的杂质,达到更好的进气过滤效果来保护发动机;并且其产生的涡流更益于加大进气量,从而加大马力输出。

拓展资料:

风箱木制风箱基本结构: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而入橐;压缩木箱,箱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中,用于烧火作饭。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

⑻ 最早风箱出于什么年代

炊具 解放前,50年代初,农村及部分城市家庭用柴草灶、风箱做饭,使用泥盆、瓦缸、铁铲、木勺、笊篱、铁筲、木桶、生铁锅、葫芦瓢等器具。50年代后期,城市普遍使用煤球炉。60年代,钢精、塑料器皿进入市民家庭,旧式炊具逐步淘汰。70年代,城市广泛使用蜂窝煤炉;农村始用蜂窝煤炉、钢精器皿等。80年代,城市使用煤气灶户增多,高压锅、电气灶具开始进入部分家庭;农村广泛使用蜂窝煤炉,柴草灶所剩无几。 餐具 解放前,50年代,城市、农村宴客多用大海碗、平碟、锡酒壶、小酒盅;日常就餐用粗瓷碗(黑、白)、竹木筷。70年代,城市转向细瓷小碗,配备大小盘碟;农村多用粗瓷白碗。80年代,城市开始使用成套细瓷餐具(有布碟、汤碗、汤盘、汤匙、瓷酒壶、高脚酒杯等),部分家庭备有火锅、啤酒套具,后期不锈钢餐具出现;农村逐步向细瓷多样化发展。 家具 60年代前,农村人家普遍睡土炕,少数家庭室内摆方桌、条几、椅子、板凳、橱柜等;城市多用木板床、鬃床,室内摆方桌、椅子、箱、橱等。70年代,城市时兴钢丝床、组合木床,农村逐步向铁床过渡;1978年后,镶镜大衣柜、高低柜、菜橱、书橱、酒柜、写字台、沙发等开始在城乡出现。80年代,城乡兴起置办家具热潮,作工精细、风格典雅、色调明快的捷克式、镜框式、板式组合家具相继出现。期间,席梦思床进入部分城市家庭,电镀折叠桌椅等逐步在城市普及。

⑼ 什么经风箱

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改正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6分)
万(籁)具寂 (俱 ) (拒 )之不里 (理 )
( 恍)然大梧 (悟 ) 赞(叹 )不己 (已 )
(饱 )经风箱 (霜 ) 成气( 凌)人 (盛 )

⑽ 东汉初年的风箱为何物

关于风箱,辞典中注释为:“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最常见的一种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用来使炉火旺盛。”据此解释,还常见的风箱是活塞式双向连续鼓风的风箱,不过这种风箱发明于明代。风箱一词最早见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在该书第8卷冶铸图谱上,已经普遍地出现了活塞式风箱,宋应星的解说中就称它为“风箱”。这种木风箱一般是长方形的,箱内装有一个大活塞,叫做“鞴”,鞴上装有露在箱外可以推拉的拉手。不论把鞴推或拉,通过活门的调节都可以把空气不断压送到冶铁炉中去,起连续鼓风的作用。由于活塞的推拉都能向炉内送风,所以它是能用活塞双向连续鼓风的先进鼓风机。既然活塞式风箱是明代发明并广泛使用的,那么东汉初年水排推拉的风箱不可能是活塞式双向连续鼓风的风箱。